⑴ 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申請報告寫法
報告範文
⑵ 鄉村道路建設費用由誰來支付
鄉村道路建設費用由哪個單位支付需要看所在道路的修建性質,用途和所在的地區政策決定等因素來決定。
我國《公路法》規定: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是鄉村。
因此,農村公路建設由各村自己支付沒有錯誤。
但是,國家不允許對農村搞集資、攤派;使用一事一議時必須報經上級政府批准。
如果是不合理集資,村級居民可以向政府反映。
另:村可以向上級政府申請,爭取一部分國家扶持資金修建農村公路。
但是現在,計劃較少,看在哪個省、地區才能決定申請到金額。
⑶ 鄉村公路建設土路的資金,是政府出還是農民自己集資
據《公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農村公路建設的責任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由於各地農村公路建設所需資金較大,雖然政府提高了補助資金,但有的地方還不能滿足公路建設資金的需要。按照各地《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規定,凡申請納入年度國家或市級補助計劃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必須通過村民「一事一議」程序,解決缺口資金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採取區縣政府補助一部分、鎮政府自籌一部分、當地群眾集資一部分的方式,以滿足公路建設所需資金,鼓勵村民採取「一事一議」籌集一部分資金。
籌資籌勞應當遵循「村民自願、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
⑷ 湖北農村公路建設政策
今年起,湖
北省內規劃的通村油路建設補償資金,由原來的每公里7萬提高到10萬元;省財政也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力度,一是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按照20%的標准對規劃項目預撥啟動資金,二是將全省經營性高速公路及過江大橋的通行費和公路客貨車附加費的營業稅、交通規費交納的水利基金,由財政部門統一投入,全額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
據了解,今年湖北計劃建成通村油路1萬公里;到明年底,全省73%的行政村要實現通油路或水泥路。為確保這一目標實現,湖北省將按照"充分利用舊路資源,著重提高路面等級,完善防護排水設施,增強晴雨通行能力"的建設原則,合理把握技術標准,嚴格控制工程造價,要求通村公路路面一般按3.5米控制,因地制宜確定路面結構,做到不修農民不需要、不願意修的路,不盲目追求高標准、高指標,避免貪大求洋,嚴禁村級負債修路
⑸ 如何爭取農業銀行貸款用於農村公路建設
提供相關的信息。根據銀行的要求提供一般是可以通過的。
⑹ 農村公路建設要農民出錢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令2006 年第 3 號《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第四條農村公路建設應當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其中,鄉道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建設;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村道由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願、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建設。
第十六條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實行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
第十七條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採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確需農民出資、投入勞動力的,應當由村民委員會徵得農民同意。
第十八條中央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補助資金應當全部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工程項目,並嚴格執行國家對農村公路補助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不得從中提取咨詢、審查、管理、監督等費用。補助資金可以採用以獎代補的辦法支付或者先預撥一部分,待工程驗收合格後再全部支付。
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設資金應當按時到位,並按照工程進度分期支付。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應當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情況,向公路沿線鄉(鎮)、村定期進行公示,加強資金使用的社會監督。
⑺ 交通部對規范農村公路建設有什麼規定
交通運輸部印發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簡稱《辦法》)
第三條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遵循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安全至上、確保質量、生態環保、因地制宜的原則。
第四條 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公路建設的行業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據職責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建設管理工作,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指導、監督鄉道、村道建設管理工作。
第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落實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責任,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安全負責,落實財政保障機制,加強和規范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嚴格生態環境保護,扶持和促進農村公路綠色可持續發展。
鄉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建設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在鄉級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可以按照村民自願、民主決策的原則和一事一議制度組織村道建設。
第六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業主責任制。項目業主應當具備建設項目相應的管理和技術能力。
(7)農村公路建設貸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第六條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網中的地位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並按技術等級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具體劃分標准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
新建公路應當符合技術等級的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術等級要求的等外公路,應當採取措施,逐步改造為符合技術等級要求的公路。
第七條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檢舉和控告破壞、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和影響公路安全的行為。
第八條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國公路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工作;但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對國道、省道的管理、監督職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鄉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決定由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職責。
⑻ 關於農村公路建設費用
農村公路,橋梁建設費用來源:
1、國家撥款
2、當地政府撥款
3、企業資助。
4、銀行貸款,通過收費歸還貸款
5、當地村民自願捐贈(包括無償勞力、和物資、資金等)
6、按人口分攤支出建設,(但是要在合理的范圍內)
⑼ 關於農村村村通公路的政策,需要農民集資嗎
這個是自願的,不強制要求。
根據《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第十六條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實行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
鼓勵農村公路沿線受益單位捐助農村公路建設;鼓勵利用冠名權、路邊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投資農村公路建設,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用於農村公路建設。
第十七條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採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確需農民出資、投入勞動力的,應當由村民委員會徵得農民同意。
第十八條中央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補助資金應當全部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工程項目,並嚴格執行國家對農村公路補助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不得從中提取咨詢、審查、管理、監督等費用。補助資金可以採用以獎代補的辦法支付或者先預撥一部分,待工程驗收合格後再全部支付。
(9)農村公路建設貸款擴展閱讀
《公路法》
第二十一條 籌集公路建設資金,除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撥款,包括依法征稅籌集的公路建設專項資金轉為的財政撥款外,可以依法向國內外金融機構或者外國政府貸款。
國家鼓勵國內外經濟組織對公路建設進行投資。開發、經營公路的公司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籌集資金。
依照本法規定出讓公路收費權的收入必須用於公路建設。
向企業和個人集資建設公路,必須根據需要與可能,堅持自願原則,不得強行攤派,並符合國務院的有關規定。
公路建設資金還可以採取符合法律或者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