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何說房貸利率依舊是上行的趨勢
據報道,根據某金融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533家銀行中有20家銀行已經停貸,未來時間會有新增銀行暫停房貸業務。但是在政策框架內,不會出現過大面積停貸,影響到房貸市場的正常秩序。
雖然貸款基準利率維持不變,但在貸款利率已經基本市場化的環境下,隨著資金成本的上升,商業銀行必然會通過貸款利率上浮的方式來上調按揭貸款利率,可以預計,二季度和今年下半年按揭貸款利率將呈現加速上升趨勢。
『貳』 中國利率的歷史走勢
自1949年以來,如果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中國的利率變化分為幾個階段:
1952-1954,經濟爆發式增長,利率極高,接近15%,不過只持續了三年時間。
1955-1979改革開放前,利率總體向下,1955年為7.92%,1979年為3.96%。
1980-1988的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物價飛漲,經濟起步,利率逐步開始上漲,到1988年已經上漲到8.6%。
1989-1993年,利率狂飆到10%以上,89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更是超過了18%,但是即便如此,通貨膨脹還是遠高於存款利率。
1994-1996年,逐步下降,並從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下降速度急速加快,到2002年到了當時歷史最低的。
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開始復甦,04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但又遭遇了08年的金融危機,再次出現了的低利率,但是又很快回升,直至2014年再次下降。
2015年10月下調至,至今依然保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水平。
(2)貸款利率市場趨勢擴展閱讀:
基準利率是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起核心作用並能制約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在我國,基準利率主要是指再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採取的利率)和再貼現利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
中國基準利率是指央行在貨幣市場試運行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工作,這是18家信用等級較高的報價行以拆借利率為基礎,每日對各期限資金拆借品種的報價所形成的基準利率,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對外發布。
央行將不斷完善利率生成環境,將它培育為「中國基準利率」,為中國金融調控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調控創造條件。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利率放開的順序為「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基準利率
『叄』 貸款利率上升意味著什麼
貸款利率上調影響:意味央行預期長期利率上升
央行對長期利率上升的預期一直比較強。長期利率受到貿易順差、中國匯率以及美國利率影響。在匯率不變的情況下,順差會導致央行以大量購買外匯方式發行貨幣,人民幣過多發行,貨幣供給增加,使得利率會有下跌趨勢。反之,當美國利率低,美國的資金就會在全球投資甚至大量在中國炒作,尋求投資機會,投機人民幣,投機中國房產,房產與人民幣是相關聯的,大量的外資進入,央行不再大量購買外匯方式發行貨幣,導致長期利率抬升。所以,反正央行認為長期利率看漲,不如當機立斷,趁勢抬高利率,打壓投資過熱。
對股市影響
一般說來,利率會與股市形成「杠桿效應」,利率上升,股市會下跌;利率下調,股市會上漲。不過,從近幾年實際情況看,中國股市與利率的關系已經日趨淡化。上調貸款利率對市場影響主要體現在心理上,而且是短期的,大盤中線向上格局仍沒有改變。
對房地產業影響
對各類市場主體的不同影響:
(1)已購房者:月供增加,資產可能縮水
目前的住房抵押貸款實際上是浮動利率的,按照規定,如果利率上升,則已經簽訂的住房抵押貸款合同,自下一年的1月1日起執行新的利率。假設業主以8成30年按揭貸款購入價值100萬元的房產,按照5.04%的現行利率,月供為4314.15元。假設未來每過一年後執行的利率分別上漲為6%、7%、8%,則第二、三、四年的月供分別為第一年的110.91%、122.54%、134.38%,上漲的幅度是非常驚人的。如果業主在買房時就以月收入的50%來支付月供,並且三年中收入沒有增長,則月供占收入的比重將上升到67%,業主很可能面臨生活捉襟見肘的窘境。相對而言,二十年期的貸款風險要稍微小一些,上述情況下,月供在後續三年分別上漲為第一年的107.86%、116.01%、124.11%。
除了月供增加,在少數房價存在泡沫的城市,由於房地產價格泡沫被一定程度上擠出,業主擁有的房產很可能發生貶值,貶值的幅度有可能相當驚人。在香港1997年後房地產泡沫破滅的特例中,房價貶值達三分之二,也就是說,100萬的房子只值30多萬了。當然,貶值的幅度與房價泡沫的幅度成正比,目前我國即使是被廣泛認為出現房價泡沫的地區,也不可能出現這樣巨幅的房價貶值。
(2)持幣待購者:支付能力下降
月供占居民家庭月收入的30%-50%為宜。我們假設某居民家庭的月收入為8630元,家庭積蓄擁有首付能力並准備用月收入的50%支付月供,則根據前面的測算,該家庭具備購買價值100萬的住房的能力。假設利率升高到6%、7%或8%,則該家庭的購房支付能力將分別下降到原來的86.36%、77.83%、70.57%,換而言之,該家庭將買不起100萬的房子,而只能購買70-86萬的房子了。這種購買力的下降必將使得市場整體的需求曲線發生移 動,假設供應維持不變,則房價必然要下跌,這是加息擠出房價泡沫的內在機制之一。
(3)投資者:融資成本提高,投資利潤下降
假設投資者的資本構成是6成銀行貸款,4成自有資金,投資物業的市場回報率為8%,銀行抵押貸款利率簡化為5%,則自有資金的投資回報率為12.5%。現在我們假設利率分別提高到6%、7%或8%,而其他條件不變,則自有資金的投資回報率下降為11%、9.5%、8%,回報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必將導致投資性需求減少,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房價回落。
(4)投機者:融資成本提高,價格預期改變
對於投機者來說,同樣存在融資成本提高的問題,購入價值100萬的房產,閑置一年後轉讓,如果6成資金來源於銀行並且利率是8%,則貸款融資產生財務費用4.8萬元,加上轉手的交易費用,房價漲幅必須極高才能確保收回本金。更重要的是,由於持續加息對資產價格泡沫有擠出效應,投機者很可能改變房價走勢預期,因考慮到房價可能下跌而紛紛撤離房地產市場,這將導致泡沫迅速被擠出。
(5)開發商:建設貸款利率上漲,面臨市場風險
對於開發商來說,財務成本增加可能迫使他們考慮加快項目開發的周轉期,居民購買力下降引起的價格下跌可能使得企業減少盈利甚至虧損。此外,還會增加土地儲備的成本和風險。
(6)銀行:違約可能增加
在部分城市,由於住房價值縮水和業主月供的增加,可能誘使一部分負資產的家庭主動選擇斷供,或者迫使一部分陷入「現金流危機」的家庭暫時斷供。而開發商在價格波動下發生虧損,也會威脅到建設貸款的安全。這都增加了銀行的風險。
總的來說,加息有助於擠出資產價格泡沫,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特別是自1998年住宅市場在住房金融支持下啟動以來,我國居民尚未經歷房地產價格波動的完整周期,尚未認識到偏低的利率所隱含的風險,因此首度經歷加息過程對於居民消費心理的成熟和風險意識的樹立都將非常有益。但是,加息也會給過去幾年低利率之下的火爆樓市降降溫,房地產市場可能面臨陣痛,特別是如果對利率風險未能提前有所認識,則無論是消費者、開發商和銀行,都可能遭受比較大的損失。
『肆』 為什麼說利率市場化是未來趨勢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它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結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其浮動區間經歷了兩次調整。目前,金融機構人民幣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累計比調息前下降0.5個百分點,上浮區間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累計比調息前下降0.56個百分點,下浮區間擴大到基準利率的0.7倍。這兩次利率調整是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
經過這兩次調整,我國貸款利率市場化接近完成。除城鄉信用社外的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已不設上限管理,在基準利率以下具有30%的自主定價空間,實際執行利率由銀行根據財務成本、風險狀況及盈利目標等與客戶議價決定,基本反映了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更重要的是,允許存款利率上浮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驚險一躍」(馬克思曾經把商品售賣形容成整個商品生產過程中的「驚險的跳躍」)。存款是銀行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一直以來,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的競爭都很激烈。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可能導致銀行惡性競爭、引發風險,因此世界各國利率市場化的完成均以存款利率上限放開為標志。此次存款利率允許上浮至基準利率的1.1倍,是改革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突破性嘗試,是本次利率調整的最大亮點,是我國利率市場化乃至整個金融改革的關鍵步驟,具有重大意義。
國際上大多數利率市場化成功的國家均是逐步、漸進式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如德國1965年開始利率市場化改革,先是解除期限在2.5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管制,再解除期限在3個月以上、金額在100萬馬克以上的大額定期存款利率的管制,兩年後存款利率才全部放開。我國存款利率的放開宜按照「先長期後短期,先大額後小額」的思路漸進式推進。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下一步可進一步擴大甚至放開中長期定期存款、大額協議存款利率的上浮區間;待時機成熟後再逐步擴大短期和小額存款利率上浮區間,直至最終放開上浮限制。
英國和德國在利率市場化改革時機選擇時,都避免選擇經濟過熱階段,這有助於利率市場化順利實施。而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國家都是在宏觀經濟情況極不穩定、通貨膨脹嚴重、存在巨額財政赤字、經濟呈現負增長的條件下放開利率管制的,這是這些國家利率自由化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
********************************************************************
綜上,利率市場化是指用市場浮動利率取代現在的有管制的盯住利率,在市場化環境中讓金融機構經受洗禮。這個趨勢是讓本幣與外幣接軌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人民幣本幣國際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能夠平穩的度過風險期,則會給我國經濟帶來更多活力,比如可以通過本幣國際化享受鑄幣稅的便利。如果不能跨過這個門檻,拉美國家的悲慘境遇就是我們的榜樣。所以,無論如何,只要存在本幣國際化的需要,就會存在利率市場化的需求,市場化是國際化的一場殘酷的試煉。
『伍』 國家銀行的這個利率將來會是什麼樣的一個走勢
只要國家經濟穩速發展,利率肯定是在一個范圍之內不斷上下浮動的,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陸』 存貸款利率變化走勢圖
你看法有點偏激,銀行存款利率確實如你所說,是國家規定的,沒有完全市場化,但是國家也是為了保障金融安全,如果利率高了,保護了老百姓,但是企業的貸款利息,必然更高,增加企業負擔,減少了經濟的活力。至於說錢存在銀行後不斷貶值,也是分年份的,有的時候是利率高於cpi的,並且有的年份cpi是負的。
如果回顧30年來,確實存款是跑不過cpi的,但是不是主觀惡意去剝削人民,是出於全局來考慮,畢竟中國人窮怕了,所以剛剛有點錢的時候不敢花,都存著,那國家出於經濟需要,就繼續投放貨幣,導致貨幣供應越來越多。咱們可能吃點虧,但是國家發展了、富強了,子孫後代就可以享福了。
另外,你說的銀行利用存貸差穩賺不賠,其實是不一定的,如果貸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那可就賠大了,賠了一筆要賺30筆才能賺回來呢。
『柒』 隨著LPR新機制出爐,未來房貸利率會呈現怎樣的趨勢
隨著LPR新機制的出爐,未來房貸利率應該不會再下降了,但是會根據不同的省份做出相應的調整。
LPR新機制:存量房客戶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已經購買過房子的客戶可以不用擔心這方面的變化。這次中國人民銀行採取的是新老話短的辦法。中國人民銀行新發放的關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公告第七條里對於這方面也有解釋,19年10月8日以前,已經發放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會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執行。已經簽訂了合同卻還沒有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的,也會按照之前的合同約定執行。
『捌』 未來幾年,銀行利率走勢如何
未來幾年時間,利率大概率是向下,低利率是趨勢。
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宏觀調控經濟,利率就是貨幣工具之一,國家通過調整利率的高低,把控貨幣的市場流動性,維持經濟平穩安全運行。
利率制度LPR以後,通常利率每月報價一次,對於短期借貸利率,央行已經下調過幾次,對於五年以上的貸款利率變化不大,通常來講五年以上利率就是房貸利率,也就說國家一方面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一方面避免房貸利率下降。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