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銀行貸款 > 利率市場化先貸款

利率市場化先貸款

發布時間:2021-05-26 14:49:28

1. 利率市場化進程的順序問題

個人認為

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總體原則是平緩利率市場化對我國現有銀行的沖擊,防止出現國外曾出現的中小銀行倒閉潮,畢竟中國那麼高的儲蓄率,很多人一輩子的繼續都在銀行,而且在國人的眼中銀行里的錢是絕對安全的,一旦說我存了一輩子的錢突然就沒了,社會穩定會受到影響,且大家都知道銀行的股東們都是誰。因此,循序漸進是利率市場化推進的確定選擇,(這里確實是要參考國外模式,利率市場化初期的美國,曾經有段時間華盛頓沒有一家銀行正常營業)

為何先放開貸款利率

在我國銀行貸款是低價資金,屬於稀缺資源,供不應求,因此放開貸款利率的影響很小,銀行的定價體系基本不會出現較大調整,央行每季度都有統計,只有10%左右的貸款(數字不記得了)是低於基準利率發放的,銀行依舊是小客戶高價也不放貸,大客戶低利率也搶著放。證據一是銀行的風控政策和體系沒出現調整(至少公共沒聽說),二是在放開上下限之後基準,低於基準和高於基準三檔的比例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簡言之,先放開影響不大的貸款利率. 而貸款利率的上下限先後其實影響不大,但放開上限至少不會傷害銀行,因此也就先放開了。

為何存款利率上限最後放開

這里先指出存款利率下限放開早於貸款利率下限。

放開存款下限毫無意義,在儲戶眼裡銀行都是安全的,沒特殊偏好的情況下誰給的利率高就存在哪,特別在我國長期實際負利率的情況下(當然官方統計數據不這么認為)。

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對銀行的影響較大,具體表現就是如果銀行可以以高利率吸收存款,行業內的吸儲競爭就要展開,代價就是各家支付的利率都要上升,證據是在2012年央行允許利率上浮10%後,所有銀行的利率均出現了上浮,城商行一步到位,股份制銀行和大型國有行部分上浮,2013年幾乎所有的股份制銀行也已經上浮到位。這意味著在利率市場化初期貸款利率定價沒有重大變化時,如果貿然放開存款利率,一些實力較弱的小銀行就會面臨無法拉到存款,或拉存款利率過高導致利差過小進而導致虧損,經營困難甚至倒閉。

未來關注利率市場化我覺得只需要關注下面兩個最關鍵問題

基準利率何時形成,是否有效

存款保險制度何時出台,是否有效

這兩個問題解決之前存款上限不會放開。

附個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圖給你

2. 為什麼利率市場化先取消貸款利率下限而不是存款利率上限

應該同時取消指令型存貸利率,讓市場決定利率,讓銀行競爭提高資金效率。但我們的銀行大部分國有,為了照顧到它們脆弱的心靈,(防止混亂甚至倒閉)。讓它們有一段適應期,才決定先放開貸款,後放開存款,因為貸款對銀行運行成本影響小,存款對銀行運行成本影響大。

3. 央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風財訊消息9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三季度(總第90次)例會於9月25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穩步恢復。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和時效性,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順利完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明顯下降,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會議指出,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繼續用好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落實好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切實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比例。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著力打通貨幣傳導的多種堵點,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綜合施策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補短板、鍛長板,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4. 央行: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會議強調,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9月28日央行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於9月25日召開2020年第三季度例會。
會議強調,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今年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穩步恢復。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和時效性,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順利完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明顯下降,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會議指出,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繼續用好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落實好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切實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比例。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著力打通貨幣傳導的多種堵點,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綜合施策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補短板、鍛長板,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5.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是什麼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1、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先行放開,債券市場利率以及部分存貸款利率也隨後相繼放開。

2、1999年10月,銀行間市場利率、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發行利率市場化。進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嘗試。至此,貨幣市場和債券利率已經基本放開,貼現率也在逐漸放開中。

3、2000年9月21日,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放開大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2003年11月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下限放開。(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大額後小額)。

4、2003年以後,不斷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存款利率的改革也在進行中。

5、2004年10月29日,不再設置貸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至此,我國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基本過渡到「上限放開、下限管理」的階段;人民幣存款利率則實現了「放開下限、管住上限」的既定目標。

6、2012年6月7日,存款利率浮動區間調整為基準利率的1.1倍,貸款利率調整為基準的0.8倍,7月5 日,將貸款利率浮動下限調為基準利率的0.7倍,兩次浮動區間的調整,拉開了利率市場化最後攻堅戰的序幕。

7、2013年7月20日起,放開貸款利率下限,至此,對貸款利率的管制全面放開,接下來就剩存款上限了。

8、2014年11月12日,下調基準利率,人民幣存款浮動區間改為基準利率的1.2倍。2015年4月10日,擴大到1.3倍,5月11日,擴大到1.5倍。當然,利率的市場化不只是擴大浮動區間,我國近來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為日後的利率市場化鋪路。

9、2015年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存款保險條例》,銀行一旦破產,儲蓄額小於50萬的儲戶由保險公司賠償,這一條例的頒布告訴我們,存款也不一定是保險的,當然,最重要的是為民營銀行的發展鋪路。

(5)利率市場化先貸款擴展閱讀:

中國利率市場化的積極影響:

1、讓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

金融機構採取了差異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融資變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2、增加金融機構獲利能力

貸款利率市場化以後,一些金融機構可能會上浮貸款利率,那麼,就能夠獲得更多貸款利息收入,為銀行增加更多獲利能力。同時,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嚴格貸款條件,對於發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業優先貸款,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減少不良貸款。

3、提高信貸質量

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後,金融機構會給優質客戶創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質量不高的客戶收益下降,風險較大且信譽度低的客戶將退出信貸市場。

4、更有效地吸引閑置資金。

利率市場化或再擇機有序放開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以後,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納閑散資金,把社會上閑置的資金很好地利用起來,如果利率上漲,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戶閑置資金,利率市場化以後,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自身特點來決定利率,適當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時期內吸引到更多數量的閑置資金。

5、有利於信譽好的客戶

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也更加嚴格審核貸款人的信用狀況,信用好的貸款者將更多受到青睞,利率市場化後,銀行存款利率一般會提高,貸款利率則會下降,老百姓將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同時,促進信用體系向前邁進一步。

6、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之間競爭會增強,一些銀行可能面臨新的風險,為了維護整個市場穩定,或將推進存款保險制度。

7、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提高

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不再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設立上限,有利於農村信用社自主定價,有利於統一各類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政策,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環境,有利於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進一步創新與提高。

8、加速銀行升級

利率市場化,資產定價將更加透明,商業銀行利息差有利於競爭,經營模式轉型壓力增加,加速傳統銀行業務向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轉變,促進銀行進一步升級。

6. 利率市場化了,為什麼還要公布存貸款基準利率

您好:
這個分為三點
1、仍有大約1-2萬億的以一年定存為基準的浮動利率債券存續著,一旦存貸款利率完全廢止,它們的定價就會是一個問題,這些債券有的要到2030年前後才到期;
2、過去不少存貸款合同的條款是依託於存貸款基準利率的,
3、新基準仍未形成,

7. 貸款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它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自2013年7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自2015年5月1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
自2015年8月26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標志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

閱讀全文

與利率市場化先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私企的流水能憑證貸款嗎 瀏覽:176
利率低通過率高的貸款 瀏覽:369
貸款人跑了擔保人找律師能應訴嗎 瀏覽:753
陽原夫妻貸款 瀏覽:69
銀行貸款要開工作證明 瀏覽:516
公職人員擔保扶貧貸款 瀏覽:710
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民貸款 瀏覽:637
攀枝花市二套房商業貸款利率 瀏覽:140
貸款後手機號變更 瀏覽:782
農行惠農貸款升級申請 瀏覽:114
農村貸款十五萬 瀏覽:539
手機上有易揭貸款嗎 瀏覽:614
銀行貸款批了房東不配合過戶 瀏覽:214
年利率10以下的信用貸款 瀏覽:851
農村小產權證可以貸款嗎 瀏覽:702
建行手機銀行可以貸款么 瀏覽:515
融信普惠包裝貸款公司 瀏覽:857
從手機上取消郵政貸款信息服務 瀏覽:393
上海公積金貸款需要交多久放款 瀏覽:839
為什麼要貸款交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