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会有上升压力,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的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简单的说,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有影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相应的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就会有上升,这样人们的CPI指数就会下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货膨胀率。
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金融制度演进到今天,原来的“副产品”已经成为“拳头产品”,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准备金保支付的作用倒不那么显山露水了,因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渠道越来越宽,应付客户提款,已经不像早期那样过分依赖准备金了。
最简单的说,就是各家银行需要交给人民银行保管的一部分押金,用以保证将来居民的提款,而如果押金交的比以前多了,那么银行可以用于自己往外贷款的资金就减少了。
影响
1、银行:由于资金减少,贷款利润会减少,这对于目前仍然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的业绩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会催促银行更快向其他利润来源跟进,比如零售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等,这样也会进一步加强银行的稳定性和盈利性。
2、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这会给一部分非常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大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强者更强。
3、股市:影响非常有限,幅度比预期低,而且就目前大部分银行的资金来说,都还比较充裕,这个比例对其贷款业务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很早就已经预期到人民银行的紧缩性政策,所以股市在前期已经有所消化,只是在消息出台时的瞬间反映一下而已。
2.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贷款利率会降吗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和房贷利率没有关系。
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是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中央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房贷利率才会下调。单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只能促进商业银行投放贷款,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并不能直接带来房货利率的下降。
另外,住房贷款一般都是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货款,中长期贷款的利率一年一订。现在下调货款利率,只对新发放贷款有好处,对于以前发放的贷款,并不能马上下调,需要看一年后的利率水平,才决定是否下调利率。
3.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银行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者的关系:存款准备金,吸收或者释放银行的资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流动性措施。存贷款利率,吸收或者释放社会的资金。是商业银行对社会流动资金的控制。
理论上准备金率上调,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资金量,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调高存贷款利率,但是也不一定是这样,毕竟很多时候理论和实际操作还是有些不同的。
拓展资料: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4. 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个东西没什么直接关系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按照规定存入央行的钱,而这些钱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了,比如,有100块存款,交了15块的存款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就是15%
存贷款利率就是银行指在银行存款和向银行贷款的利率
这两个东西的调整是货币政策,也就是控制市场货币流通量的手段,提供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存贷款利率,意味着存款更划算,贷款更贵,那么会吸引大家存钱,减少贷款,也是减少货币供应量
如果是提高利率,借贷成本增加,所以相对而言,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温和的做法了
5.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是一回事吗
存款准备金:是央行为了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而使用的金融政策中的一种,如现在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百分之十几,意味着商业银行每收进居民的储蓄100元,只能向外贷款八十几元,另外的十几元就要存放在央行。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降息是一回事,比如,从11月27日起,央行决定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08个百分点,这就是降息,很好理解。
6. 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关系
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贷款额度。存款准备金是央行要求,强制存放在央行的,对应监管指标是存款准备金率。本意是 紧急情况下应对存款人兑付要求,现在基本成为了央行调剂货币供应的工具。对银行而言,该指标越低越好。
一:准备金率和银行贷款利率实际并没有绝对的连带关系,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使银行的钱更多的放在人民银行,但是贷款的利率现在都是由人行规定基本利率,各商业银行等自行调整浮动空间。未来当利率完全市场化,就会脱离人民银行的主导。准备金率和通胀的话倒是能扯到一点边,毕竟涉及到货币超发。
举个例了:单存款准备金率为10%,相当于商业银行100W,需要有10W放在人行,而另外90W可以进行贷款发放到市场中去(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货币乘数,可以自行网络,基本用途就是杠杠,扩大市场货币量),当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到20%的时候,就只剩80W在市场上流动,这相当于货币紧锁,对于M2指数来说,是缩紧的,这时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致使其下降。
二:存款率准备金率由央行确定。由于准备金需上存央行,因此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用于放款的资金就越少。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的货币政策。
三:贷款计提拨备的百分比按五级分类计算(各行还有细分,十四级、十二级不等),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越小,银行需要计提的拨备就越高。拨备的计提将导致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代表资产的净流出,使当期利润减少。贷款拨备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应此拨备覆盖率是评价一个商业银行的指标之一。举个例子,相比一家高利润高拨备覆盖率的银行,一家高利润低拨备的银行就显得不那么可靠。
7.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贷款的利息涨了,存款的利息降了 对普通百姓有什么好处或坏处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既不涉及贷款的利息也不涉及存款的利息? 只是减少各银行在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即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存入的存款),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更多了,对普通百姓有什么好处是如果想贷款的话更容易些了,对各家银行都一样,所以对另外银行的存款没有有影响。
8. 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有区别吗
一个是银行存款和贷款业务的基准年利率,用来计算储户贷款和存款利息的。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根据吸纳的存款,把存款按比率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存款准备金”,这个比率就是“准备金率”。
9. 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区别是
存贷款基准利率就是存贷款利率,后者只是简单的说法。
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水平,比如现在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也可以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3%。
存款准备金率跟利率不同,跟老百姓生活没有直接关联,是对银行的要求。简单说,当存款准备金率为20%时,说明,银行每吸纳100元存款,最多只能把80元向外放贷,另外20元要作为存款准备金留存。
10. 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之间有关系吗
准确地说,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之间没有关系,但中国人民银行在出台货币政策时,通常会把二者配合使用。举个例子,如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先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金融机构放贷规模,如果还不行,就通过加息的办法,引导居民增加储蓄。反之,用相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