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每年上万农民自杀的的背后,暴露了什么真相
众所周知,在印度,80%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印度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极不稳定。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这就造成了当地水多发洪灾,水少发旱灾,自然灾害频发。第二是因为印度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抗风险能力低,收入靠天吃饭。
近年来,印度政府长期实行农作物低价、限制农作物出口等限制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农民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印度农民抗议示威活动接连不断,而官员们发表的却是“撞鬼”的荒唐之论。不管这是否是新兴国家必须要经历的痛苦,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印度政府最起码应该做到遵守对印度农民的承诺,重视农民生活艰难的问题并做出相应举措。
⑵ 在中印关系紧张之际亚投行还给印度贷款是怎么回事
印度能从亚投行获取最大的贷款份额,恰好证明了亚投行是标准的“多边开发性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面向所有成员国,而非某些人认为的“中国的银行”。亚投行的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在运营机制上,亚投行关注的是推进国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活动及项目落地推进。
在决策机制上,亚投行由其内部设立的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层做出独立决策,不受特定国家政府的控制。中国是亚投行的发起国和股东之一,但亚投行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其发展需87个成员国相互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亚投行在印度的投资项目充分地体现了亚投行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贯重视。自成立以来,亚投行一直关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提高国家间连通性,并促进跨境贸易。正如亚投行理事、波兰财长特雷莎在印度孟买举行的亚投行第三届理事会上表述的那样,基础设施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而是更需要广泛的国际参与。
近日,印度的“国家投资和基础设施基金(NIIF)”获得亚投行1亿美元注资,并计划聚焦绿色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服务等项目。NIIF公布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即面向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水务、公共卫生和垃圾管理。这与亚投行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是相符的。
⑶ 合法的银行高利率会带来什么冲击利率在8%/年
存在的弊端
大家反对高利贷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想方设法从农信社以正常借款套取资金,然后转手放高利贷,获取利息差。我们倒要反问,这种现象是好是坏?我认为应该说是好现象。金融业的任务就是把资金引导到获利最高的地方去。农信社没有这个本事,不能将资金引导到利息率最高的地方去,那么由其它的金融机构来做,有什么不好呢?问题是其他这些金融机构可能是非法的。这正是我国金融业的问题所在。政府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做。
高利贷与农信社争夺资金,而且往往是农信社争不过高利贷,结果造成农信社资金不足。有人认为这妨碍了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其实,作为地下金融的高利贷具有较高的资金运用效率,钱放在高利贷市场比放在农信社更能够发挥效用。当可以动用的资金量有限时,应该让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把钱放在高利贷市场没有什么不合理。地下金融暗地里在和正规金融竞争,当然不受正规金融的欢迎。但是竞争是促使企业进步的最重要的方法。由于地下金融的存在,正规金融受到挤压,会对他们的业务有所促进。
还有一种理由,认为高利贷市场脱离了政府的监管,有碍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其实高利贷市场不但不会扰乱金融市场,反而是稳定金融市场的一支力量。印度尼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大银行都陷入债务危机,唯独发放高利贷的农村小额贷款没有受到影响。后来在金融恢复中,小额贷款银行还帮助国家走上正轨,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利贷有众所周知的种种毛病,加重借款人的负担,容易引发严重的民间纠纷。经营高利贷的人良莠不齐,有的趁人之危,有的很像黑社会,兼营着赌博、毒品等业务。这已经不是金融业的问题。单就高利贷本身而言,有许多毛病跟它的非法存在有关。如果合法化,利息率会降低,纠纷会减少,也便于管理。能够纠正一些现有的不规范的做法。
高利贷的前景
我国政府对高利贷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宽松。现在只有利息超过正规利息率四倍的才纳入高利贷范畴,才会被禁止。这个利息率一般是地下高利贷利息率的下限。2005年联合国发起小额贷款年,高利贷进一步得到承认。我国政府对高利贷的态度也更为宽松。现在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农村金融,虽然具体办法还没有出来,方向是明确的。民间资本进农村一定会瞄准利息率最高的市场。大量资本的涌入会把利息率压低,高利贷慢慢地就变成正常借贷了。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前景。
⑷ 日本和印度的经济现状是什么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业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务业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0.0
6.2
-6.9
10.0
0.7
3.9
工业
6.3
2.7
7.0
7.6
8.6
8.7
服务业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数据来源:印度政府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年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增长率%
进口额
增长率%
贸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1994-95年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宝石及珠宝
45.0
软件
172
成品服装
32.8
工程货物
145.8
棉纱线,织物,成品
22.3
宝石及珠宝
137.0
海产品
11.3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6.7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10.6
纺织品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政府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政府对经济计划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政府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35%是给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性交易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大发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⑸ 印度向越南提供多少贷款
据报道,印度和越南已经同意深化双边防务贸易关系,新德里将向越南提供军事援助。
报道称,在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出访印度期间于3月4日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印越两国政府还强调,以印度对越南军售为基础,扩大两国防务产业合作的机会。
报道称,尽管尚未就印度向越南提供剩余的5亿美元装备的问题签署合同,但据认为正在考虑之中的平台和系统包括更多的海军舰艇、“北极星”先进轻型直升机、“阿卡什”地对空导弹和“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等。
⑹ 什么是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商业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各有何特征
农业政策性金融,就是在国家和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的界定,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职责,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
商业性金融是指在国家 产业政策 指导下,运用市场法则, 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 货币资金 合理流动等经济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货 币商业性金融活动的总称。
农村合作金融是人们在农村经济与社会活动中,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获取融资服务,按照自愿人股、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拓展资料:
农业政策性金融包括政府所有性质、半官半民性质、民间合作性质和商业金融中的政策性金融。
(1)纯政府所有的政策性金融。如美国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这类金融机构被政府严格控制,政策性浓厚,一般不吸收存款,从政府获得较多资金,主要发放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提供的贷款。
(2)政府官办和民间协作相结合的政策性金融。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即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的中央机构国家农业信贷银行是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由法兰西银行提供和国家预算拨款获得。而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和地方农业互助信贷合作社均为合作性质,实行自治,有自己的管理审理机构和专门的权力机构,不是国家农业信贷银行在各级的执行机构。美国农业合作金融体系最初也是这种模式。
(3)民间合作性质的政策性金融。这类金融具有群众性、非盈利性、贴近农区、了解农民需要和经营情况,适应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运动的特点。起初该类机构资金基本上是靠农民自身筹措,由于难以满足需要,所以后来各国政府都给予资助。因此合作金融机构实际上已成为政府贯彻实施农业政策的工具和提供低息贷款的窗口,具有了政策性金融的性质。如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是日本农林协同组织从事信贷活动的中央机构,以它为首的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依靠政府的保护、资助,本着互助原则,对农业部门融通资金。
(4)商业金融中的政策性金融。该类政策性金融业务通过商业金融机构经营,政府通过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与实施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支持。
⑺ 农村创业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葛根和白扁豆肯定不是同一种植物, 1)葛根为藤本植物野葛的块根,茎被稀疏的棕色长硬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葛根供药用,葛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cics),具有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葛根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项强、头晕、头痛等症状。 2)白扁豆,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原产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约在汉晋间引入我国。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苋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⑻ 印度住在贫民窟的穷人,究竟是如何在一线城市生存的
因为印度一线城市已经成为了贫民窟。
同时,印度也引进了贫民窟法。政府将贫民窟定义为拥挤不堪、设计不完善、通风、电气、卫生和不安全、没有健康和伦理道德的建筑。贫民窟很低,政府迟早会采取行动。最初的措施是灵活的,政府想通过增加福利来让这些聚集在城市周边的穷人移居。保护公务员和弱势群体的住房,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化政策。中央政府也积极向州政府提供贷款支持,将改善城市贫困阶层的生活视为福利。对于原来的贫民窟,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对非法建设的穷人家进行大规模的破坏,为贫民窟居民建造了优质的现场建筑。
⑼ 印度金融体系由哪些金融机构组成电大形考
印度金融业的构成
印度的金融体系主要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构成。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地区农村银行(RRBs)、金融机构(FIs)和非银行金融机构(NBFCs)等。银行部门是印度金融体系的基石,受中央银行监管。印度的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构成。
印度的银行体系
印度的银行体系由联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地区农村银行(RRBs)组成。印度储备银行(RBI)是国家的中央银行。它是国家银行体系的管理者,同时负责制定国家的货币政策,负责实施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必要干预,也是印度国际货币储备的保管人。
印度商业银行是银行体系的主要部分,包括公营银行、区域农村银行、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总数接近300家。从所有制看,可划分为国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和外资银行三类。
另外还可以分为表列商业银行和非表列商业银行。表列商业银行是指实际资本在50万卢比以上(包括50万卢比),在央行保持其定期或活期负债的最低百分比数,并向央行抄送周报的银行。因为它们被列入央行的银行表,所以称为表列商业银行。列表银行享有自由汇款、票据贴现、向央行买卖英镑和卢比以及有价证券的便利。表列商业银行在印度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其资产占到整个金融体系资产的75%。
合作银行分为城市合作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它们是印度银行体系的重要补充。农村合作银行又分为长期信贷合作机构和短期信贷合作机构。印度国家银行(SBI)是印度最大的商业银行。该行在印度有9120家分行,还有65个办事处分布在全球32个国家。它的主要职能是为农村银行、中小型企业项目筹措资金,在为零售和批发业提供金融服务中有着领导性地位。该行是印度唯一一家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银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是印度第二大银行,也是最大的私营银行。该银行在印度拥有955个分支机构,并在17个国家有办事处。
印度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82年,属印度政府所有。该银行成立的宗旨是为印度的对外贸易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便利、促进印度对外贸易的发展。
印度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印度的金融机构中有13个是国家级的、46个是邦一级的。国家级的金融机构包括长期贷款机构、特殊机构和投资机构,其中包括保险机构。邦一级的金融机构包括邦金融机构和邦工业发展公司,后者主要为企业提供项目融资、设备租赁、公司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为零售企业提供贷款和分期付款融资,由央行监管。政府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商(PDs)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的国有保险机构主要有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和综合保险公司。前者主要负责人寿保险业务,后者负责非人寿保险业务。从2000年开始,印度允许私营的(国内以及国外的)保险公司进入其国内市场。尽管对国外保险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仍然很严格,只有26%,但是已有19家合资保险公司陆续获准成立。
印度证券机构
印度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其历史超过百年,监管制度比较严格。经过多年运作,所有交易市场已经联网,实现终端交易,私营企业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印度的证券机构主要由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商(基金公司、从事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股票经纪公司等)组成。印度共有证券交易所23家,其中孟买证券交易所是全亚洲最早的交易所,也是印度最大的股票交易场所。印度目前共有9644家上市公司,其中在这个交易所上市的就有5247家。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是印度第一大债券市场,也是印度最早开启网上交易的交易所……(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1年第5期)
⑽ 为啥印度GDP和中国差不多,贷款利率却比中国高一倍
印度GDP和中国差不多?相差4倍多呢!印度的GDP只有2.4万亿美元左右,而中国超过11万亿美元。
至于印度的贷款利率高,主要是印度目前的状况与我们90年代的情况类似,那就是商品“供不应求”,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又不得不多发货币,这就造成通货膨胀率较高,导致银行利率自然也高了。除非印度的工业能够大幅度发展,形成工业品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局面,那时他的贷款利率才能够降下来。你一定看到了,凡类似美国、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商品都是过剩的,而利率都是很低的,也不大可能发生什么通货膨胀。安倍经济学的核心就是想把通货膨胀率提上去,但多年来未能如愿,也说明商品制造能力过剩的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和高利率的几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