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今年民间借贷利息是多少
民间借贷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按银行贷款利率6.56/年算,民间借贷年利率应不超过6.56×4=26.24%
银行贷款利率如下: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6.10
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6.56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6.6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6.90
五年以上贷款 7.05
❷ 为什么银行贷款利率比民间借贷利率低 有人还去搞民间借贷本人想办一个投资理财公司
为什么银行贷款利率比民间借贷利率低 有人还去搞民间借贷?
因为银行只想给有很多存款不需要贷款的企业贷款。
办一个投资理财公司需要些什么手续?
投资理财公司。。。没听说过,你可以去办一个私募,然后做投资。
❸ 民间借贷最高利息是银行基准利率的多少
您好!民间借贷的利率由双方约定,但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不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如下: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六、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七、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十、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❹ 民间借贷合法利率是多少
1、年利率未超过24%的,合法有效。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年利率超过24%不到36%的,按当事人意愿。年利率在24%~36%的民间借贷属于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讼,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借款人不能要求返还已经支付的利息。3、年利率超过36%的,部分无效。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❺ 现在银行利息和民间借贷利息分别是多少
你好,
银行小额贷款利息,不少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贷款利息上浮幅度则高得惊人。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仅每月还款利息就高达1%,年息甚至高达12%。相比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基准利率,这类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上浮幅度高达90%以上。
民间贷款中的小额贷款不同于银行或其他正规贷款机构的小额贷款,对于贷款利率,他们是通过协商来决定的。在民间借贷中我们常说到1分利息,这个到底要如何理解?这个小额贷款的利息又该怎么计算?
所谓的1分,1分利息是民间的一种不正规说法。就是指1成,也即10%。 一分利的意思就是10%啊,十分就是100%了,1%应该叫一厘。年息10%,月息就是10%/12 。几分利一般指年利率,2分利息就是年利率20%,以此类推,除非单独约定。
跟进各银行不同!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望采纳!
❻ 一般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多少
民间借贷合法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的36%。依据如下:
1、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规定:
(1)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民间借贷银行贷款利率扩展阅读
在民间借贷中,借贷双方最易在民间借贷利息上产生矛盾。对民间借贷利息纠纷可以参照《合同法》的明确规定:
第一,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借贷双方对于利息问题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偿借贷的性质。债务人在借款期限届满之前偿还或者在未约定还款期限时,并且在债权人要求还款时,在合理期限内还款的,不支付利息。
第二,借贷双方约定了利率标准后又发生争议的,可以在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的标准内确定其利率标准。 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第三,在有息借贷中,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