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规定贷款利息不能超过多少是违法的
超过24%就属于违法。
1、贷款利息,是指贷款人因为发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也是借款人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
2、银行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的借款合同的利率确定,当事人只能在中国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的范围内进行协商。
3、贷款利率高,则借款期限后借款方还款金额提高,反之,则降低。决定贷款利息的三大因素: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
4、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5、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2. 请问个人借款利息定多少才算是合法
请问个人借款利息定在年息不超过36%才算是合法,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属于高利贷,而高利贷的部分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个人借款的利息有偿或无偿由双方约定。如当事人对利息有约定的,借款人应按约定支付利息;如当事人对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贷款人要想收取利息,必须对利息作出明确的约定,否则,按无息处理。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 国家规定贷款利息不得超出多少
现如今国家正在大力的打击高利贷、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网贷,确保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借贷环境健康和阳光。我们自身应该怎样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利益,不再承担冤枉的利息呢?
国家法律限定合法标准利率是年利率不得超过24%,利率超过24%-36%部分已经付了就付了,没有付的,法律规定不要求强制付,但是24%以内部分的利息受法律保护。
什么是年利率?年利率简单的说就是借款一年,我们所要支付的利息,占本金的比例。月利率即年利率的12分之一。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可能要属等额本息还款的贷款,也就是我们借1万元,分期12期,24期等这样的还款方式,这种方式看是月供很低很亲民,但是利率是复利的。表面上看,利率不高,但实际利率可能就超出了国家法律规定的年利率24%!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我们称为等额本息还款。等额本息还款其实每个月本金都在减少,利率也会随着本金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所以我们生活中,常用平均利率,不要被坑就好了。
举个例子:
小明向xx借款结构,借贷本金是29999元,借款时间是18个月,每个月月供是2566元,小明的借款利息是否超出国家标准?【假设小明从借款开始就没有还过款,18期均已到期】首先国家利率24%指的是借贷时间是一年也就是12个月,小明的借款时间是18个月,也就是1.5年。先计算小明借款的总利息:2566*18-29999=16189元,总利率:16189/29999=53.965%,年利率:53.965/1.5=35.98% 我们可以看到小明的借款已经超出24%了,那么他超出24%部分的利息可以不用偿还,小明需要偿还的利息:29999*24%*1.5=10799.64元 小明总共借款18个月加本金需要偿还的金额是:29999+10799.64=40798.64元。在实际借款中,还可以跟借款机构协商利息部分,如果小明借款还未到期,只到期了10个月,剩下8个月未到期部分可以申请减免利息,当然这个要借款机构同意,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可能有朋友会遇到,假如逾期了,借款结构会要求承担罚息,法律规定总的利息不得超过年利率24%!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减少损失!
4. 利息达到多少算违法
合理。
年利率超过36%可定义为高利贷,利息是不受法院支持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中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上可见,自201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标准,而以是否超过36%为标准,也就是说年利率不超过36%的都不属于高利贷。
(4)贷款年利率不超过多少为合法扩展阅读:
京华时报讯(记者王晓飞马文婷实习记者罗梦娇)最高法2015年8月25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民间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如超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年利率24%以内受司法保护
最高法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杜万华表示,利率的规制是民间借贷的核心问题,也是本司法解释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杜万华介绍,本次规定的利率是个固定利率,不是像以前参照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在制定这则司法解释时,我们研究过从古到今利率的变化,特别是1990年以来10多年央行利率颁布的整个利率的线索。
研究后发现,央行颁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变化比较大,最低是百分之二点多,最高是百分之十二点多,中间较多的是5%-8%,最后选了中间的6%,又参照传统4倍的含义,得出了24%这个数字。”
杜万华介绍,设置年利率为24%是民事法律应予保护的固定利率,属于司法保护的范围。“在24%以内,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作为民事司法审判,都要给予法律保护。”杜万华说。
年利率超36%视为无效合同
此前,按照相关法规,年利率超过央行基准利率4倍的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根据新的司法解释,将无效的借贷利率上限升至年利率36%,也就是说,年利率超出36%的才视为无效合同。
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年利率超过24%,但没有超过36%,应该怎么办?杜万华解释说:“24%到36%之间,我们把它叫做自然债务区。如果当事人依据合同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这个区间的利息,人民法院是不予法律保护的。”
年利率处在24%-36%区间的,如果借款人偿还以后又反悔,向法院起诉说“既然年利率超过24%不受保护,那我把已经支付的超额利息要回来行不行?”杜万华表示:“原来有合同规定给付了,想要回来是不行的,我们法院同样会驳回你的诉讼请求。”
网贷平台提供担保需担责
对于目前兴起的P2P网贷,新司法解释称,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其他媒介明示或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
此外,司法解释规定,针对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民间借贷案件,法院应当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对于与民间借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犯罪,法院应当将犯罪线索材料移送侦查机关,但民间借贷案件仍然继续审理;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院应予受理。
5. 贷款利率超过多少算违法
年贷款利率超过一年期浮动利率的四倍就属于违法的,2021年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5%,则一万一年3600的利息就超过了规定,是不合法的。
根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5)贷款年利率不超过多少为合法扩展阅读: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