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提高贷款利息物价就要涨
No!No!No!
贷款利息提高属于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般用于抑制通胀的,能够有效减少货币供给量,理论上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应该下跌
关于补充:前边是没错的,贷款利率提高,贷款的人就会减少。相应的在存款创造机制中,流出的货币量就会下降,即银行有钱花不出来。这个时候主要减少的是新增加的货币数量,关键在于新增货币数量减少了,钱少了,钱也就才能值钱,这样能够抑制通胀的发生。而不是市场买卖的缩减抑制通胀,不是你认为的需求减少了使得价格平稳,关键一定是在于货币数量。 要具体了解存款创造机制,就要看点西方经济学了。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你现在有100块钱,存款准备率是0.2,存到A银行,理论上A银行要拿出20块钱存到中央银行,以备你到时候取款有钱付给你。A银行拿着剩余的80块放贷,这时候我从银行贷款80块,拿到这钱后我存到B银行,B银行也相应的将80*0.2=16块存到中央银行,同时拿着这剩余的80-16=64块放贷,这样又有第三个人继续从B银行贷款又存到C银行。这时候我们看看银行里一共有多少钱。A银行一共有100块(在央行的20和放出的贷款80,都是他的资产),B银行有80块,C银行有64块,这样我们发现存款竟然从100变成了100+80+64=244块了。增加了!!理论上上述过程可以无限进行,最后总的存款应该变成100/0.2=500.我上面的过程只写了3步。
回到上面的问题,提高贷款利率时,贷款的人减少了,那么存款创造过程也就相应减少了本应创造的货币。货币量减少了,钱也就值钱了,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欢迎继续提问啊。
看在我打这么多字的份上,给点面子吧。
❷ 提高利率为什么会抑制通货膨胀
提高利率,居民倾向于储蓄,有助于吸收存款,减少消费,抑制流动性,实体经济的需求减少,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
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2)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抑制物价扩展阅读
利率出现的原因
(1)延迟消费: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补偿其所承受的风险。
(5)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❸ 降低贷款利率是否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提高银行存款利率,那样存款的人多了,利息多了,人们的钱就多了,东西自然就贵了。通货膨胀也正常了。
降低贷款利率的同时,房价就会上涨了,基本上所有的物价都会上涨,通货膨胀就很正常了。
❹ 提高银行利率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吗
再说的大一点
国家一而再、再二三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让各家商业银行把更多的钱留在人民银行,从而限制商业银行向市场发放贷款,从而拟制通货膨胀
同样,央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或者提高存款利率,都能达到减少市面上货币流通量的目的
❺ 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有什么作用
下调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必须存到中央银行的资金就少了
这样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就多了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
贷款就更容易了
下调存款利率可以促使公民投资
活跃经济
调低贷款利率可以提高贷款比例
1.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目的: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包括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方面.
2.作用:可以解决短期内因市场上各方人士信心不足而导致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3.影响:保护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4.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和存款准备多率下调的作用是一样的,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且,刺激经济增长.
总之,这次的"三率"下调,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发展经济.表明了政府对解决当前危机的力度是空前的;同时,也表明了政府发展本国经济的决心.
1、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
2、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存款利率调整的影响。存款利率上调,通常会吸引居民储蓄,使流通中货币最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存款利率下调通常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存款利率调整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可见,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另外,存款利率上调,可增加居民储蓄利息收入,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小于通货膨胀率,则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
(2)、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增加贷款成本,抑制贷款,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少企业贷款成本,刺激贷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增长。可见,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
(二)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汇率升降的意义: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出口上。
(1)对货币升值的具体分析。货币升值后,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这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货币升值,使一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本国货币的升值,使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或从国外调回的资金,折成本国的货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2)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增加本国出口,减少进口;有利于吸引国外游客,扩大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3)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❻ 央行降低还是提高利率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关于这一类型的通货膨胀的问题 请楼主看这个帖
http://..com/question/193733751.html
里面的我的回答
自我感觉已经把整个传导过程剖析得相当清楚了
至于长期短期的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界定得比较清晰 即当所有成本都为可变成本的时候就是长期 当至少有一种成本为固定成本的时候就是短期
而宏观经济学中的界定就比较模糊 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轮效应的作用时间为短期 第二轮效应的作用时间为中期 最终结果为长期 (具体可以对照上面那个帖子里面的各个环节好好体会一下 或者按下面的标注体会一下)
下面就你的问题再具体剖析一下吧 确实好困了 呜呜 ..
抑制通货膨胀 就是要使得物价有所下降
央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利率
传导机制如下:
[短期]
(货币市场)
利率上升→贷款成本上升→贷款下降→
(产品市场)
→投资下降→产出下降→产出低于均衡产出水平→
(劳动力市场)
→就业需求量下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工资W下降→物价P下降→
(货币市场)
→实际货币余额M/P上升→短期内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利率下降→贷款成本下降→贷款上升→
(产品市场)
→投资上升→产出上升→但产出依然低于均衡产出水平→
[中期]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依然供过于求→工资W继续下降→物价P继续下降→
(货币市场)
→实际货币余额M/P继续上升→短期内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利率继续下降→贷款成本继续下降→贷款继续上升→
(产品市场)
投资继续上升→产出继续上升→直到产出上升到均衡产出水平→
(劳动力市场)
→就业需求量上升到均衡水平→工资W下降到某一水平最终停止→物价P下降到某一水平最终停止→
[长期]
(结果)
→物价P比原来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
补充说明: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条件 P=MR=MC=W
垄断市场均衡条件 P>MR=MC=W
可见 无论在哪个市场 W都是P的子集
所以 W下降必然导致P下降
呵呵 真的要睡觉了 晚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