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要提升首套房贷款利率
说到贷款利率这个词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大家可能到现在都没有买过房子,但至少都跟银行打过交道。在银行存钱有利息,贷款同样也存在利息,银行它也属于一个盈利性的组织,银行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都是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额。所以贷款的利率远远高于存款利率。
目前在咱们国家5年以上的贷款利率是4.9%,1-5年的利率是4.75%,1年以内的贷款利率是4.35%,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购房贷款,所以5年以内的贷款利率先不考虑。
我们今天谈谈贷款的基准利率,目前的房贷的基准利率是4.9%,前段时间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取消了,在取消优惠政策之前如果是第一次贷款买房的话可以享受基准利率的8.5折的优惠政策,相当于贷款利率只有4.17%,
有的地方可能优惠政策还要大,地方不同优惠幅度都不一样,后来又传出二十家银行干脆停止发放购房贷款的消息,紧接着是二套房贷上浮标准也要调整为20%,有的地方甚至首套房都要上调10%,上浮20%是什么概念,就是基准利率的1.2倍,贷款利率就变成了5.88%,大家听到上的数字或许没有什么感觉,我们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差别还是很大的。
以首套房为例,贷款100万贷30年按基准利率计算每月还款额为5307元,如果按8.5折优惠政策计算每月还款额为4872元,一个月相差435元,一年相差5220元,30年相差156600,这仅仅是按100万来计算,如果是贷500万或1000万呢?如果首套房贷款利率再上浮10%呢?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去年国家全面宽松的购房贷款政策让楼市一路攀升,成交价格和成交量都创出历史天量,产生这种量价齐生的状况和购房贷款宽松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因为贷款利率低,贷款买房比较划算,能有资格的买的都贷款买房了。
随着国家决策层从“化解房地产库存”转变成“抑制房地产泡沫”,银行的信贷政策开始连续收紧,限贷令成为了抑制泡沫的杀手锏,不仅首套房利率标准连续提高,现在开始了提高利率的硬性措施,说明化解库存的任务基本完成,就像开发商卖房子一样,刚开始为了回笼资金,对于前期购房的客户给出种种优惠政策刺激大家来买,一旦资金缺口补上之前的优惠政策就会慢慢取消了,既可以不着急慢慢的来卖了,甚至还来个饥饿营销的手段。
本来购房贷款一直就是一种政策优惠措施,对于银行来讲,利息差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或者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普及,让银行最大的储蓄来源活期存款被余额宝等等货币基金颠覆,民间一些理财产品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高很多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让银行的吸储方式转变为各种明目的理财产品,而理财产品的利率基本在年化4到5%之间,银行正常的存款利率活期为0.35%,三年期才2.75%,两年期的2.1%,一年期的1.5%,如果4-5%的话就已经和贷款的基准利率4.9%持平了,再加上营销成本网店成本,目前的房贷利率让银行没有了利润,自然也就没有放贷动力。
② 地方银行有权提高贷款利率吗
人民银行有基准利率,目前半年是4.86%,一年是5.31%。时间不同,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同,基准利率也可能发生调整,比如去年半年的基准利率是5.31%,一年是5.58%。人民银行允许银行参照基准利率就不同的贷款个体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较基准利率上浮,或者下浮。
2000年以来,人民银行逐渐放宽了银行的利率限制,给予银行更多的定价权,利息主要视银行与贷款方之间的议价能力决定。因此,各家银行收取利息都视不同的客户而定,同一间银行,对中国移动这种企业的贷款可能可以较同期基准利率下浮30%,但对中小企业或风险较高的业务贷款,可以大幅上浮。一般来说,下浮的限制在30%,上浮的限制在50%。
就你父亲而言,综合利率达到10%可能不为过,要求你购买保险也正常,而且银行还要求他们是第一受益人。好比你在银行做车辆按揭贷款,你贷款买了一台车,银行会要求你对汽车购买保险。否则,如果车出了事,你又还不了钱,银行的信贷资金就危险了。这个是正常行为,我以为并没有过分。
如果你觉得不划算,最简单的办法是找另外一间银行,告诉他们你父亲的情况,再骗他们说银行给予的综合利率是7%,现在你觉得太高,问6%他们愿不愿意做。
可以说,你父亲之前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就是:已经有银行愿意给予贷款,说明风险方面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已经有银行介入了,你父亲并不急着用钱,只是在想办法降低贷款成本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和其他银行接触,成功率很高,利率也可以再谈。你还可以反过来再找已经贷款的银行,说其他银行已经给予更低利率了,你们怎么样。。。。
不用教了吧~~~
③ 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要提高
去年国家全面宽松的购房贷款政策让楼市一路攀升,成交价格和成交量都创出历史天量,产生这种量价齐生的状况和购房贷款宽松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因为贷款利率低,贷款买房比较划算,能有资格的买的都贷款买房了。
随着国家决策层从“化解房地产库存”转变成“抑制房地产泡沫”,银行的信贷政策开始连续收紧,限贷令成为了抑制泡沫的杀手锏,不仅首套房利率标准连续提高,现在开始了提高利率的硬性措施,说明化解库存的任务基本完成,就像开发商卖房子一样,刚开始为了回笼资金,对于前期购房的客户给出种种优惠政策刺激大家来买,一旦资金缺口补上之前的优惠政策就会慢慢取消了,既可以不着急慢慢的来卖了,甚至还来个饥饿营销的手段。
本来购房贷款一直就是一种政策优惠措施,对于银行来讲,利息差是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或者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普及,让银行最大的储蓄来源活期存款被余额宝等等货币基金颠覆,民间一些理财产品比银行的存款利率要高很多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让银行的吸储方式转变为各种明目的理财产品,而理财产品的利率基本在年化4到5%之间,银行正常的存款利率活期为0.35%,三年期才2.75%,两年期的2.1%,一年期的1.5%,如果4-5%的话就已经和贷款的基准利率4.9%持平了,再加上营销成本网店成本,目前的房贷利率让银行没有了利润,自然也就没有放贷动力。
原来还有政策扶植,银行必须完成支持房地产的任务,现在任务结束了,银行也就露出了盈利的本质,放弃房贷或者提高房贷利率,也就是当下大家看到的情形了。
④ 银行审批后临时单方面提高贷款利率,要求签订补充协议才能放款,是否合理合法
主要看是否已签订合同。如果没有签订合同,当然可以改变。如果已经签订合同,属于违约。
⑤ 2021年贷款利率会提高吗
2021年以后的事还不太好说,从2019年的8月LPR落地以来,5年期的LPR更新了5次,其中8-10月份都是4.9%,11-12月份微降,是4.8%。
与新贷款由银行确定“加点值”不同,老贷款在转换时就已经确定了“加点值”,未来房贷利率只会与LPR变化有关,这意味着如果5年期LPR下调,你的房贷利率会减轻,最早也是2021年以后了。
现在不一定了,LPR分为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未来降准降息,1年期可以及时跟进,5年期可以选择不跟进。即便是5年期LPR调整,幅度也肯定明显小于1年期。但1年期和5年期LPR分化的概率是极大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整体社会融资成本是趋于下行的,银行是可以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可以精准把降息的好处留给实体企业,隔绝房地产,因为房贷绝大多数都是跟5年期LPR挂钩的
⑥ 听说9月1日起买房会提高征信、银行贷款利率调整是不是真的
新版征信记录的内容增加了不少,对征信不太好的人士会暴露更多问题。具体实施时间待定。
银行购房贷款利率,对于目前已有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对于新贷款,首套房不低于lpr中标利率,二套房贷利率不低于lpr加60个基点。基本与目前银行房贷利率一致。自2019年10月8日开始实行。但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