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逾期贷款的罚息利率为贷款合同利率上浮30%是否合法
合法。国家规定,银行贷款的借款人没有按合同里规定的日期还款的,逾期贷款罚息利率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到50%,上浮30%是合法的,因为在此区间内。
❷ 签房贷合同时约定的利率与实际放款后的利率不一致,请问合法吗
签房贷合同时约定的利率与实际放款后的利率不一致在一般情况下是合法的。
银行是按照国家基准利率基础上执行上下浮的,只要是专业的正规银行部门是不会故意或肆意提高客户的贷款利率的,都有明文规定,也不会因为去调高利率而违反规定,贷款执行利率是以放款当日国家利率为准在规定内执行上浮或下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十二章借款合同
第一百九十六条定义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一百九十七条合同形式及主要条款
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一百九十八条合同的担保
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借款人提供其真实情况的义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二百条利息的预先扣除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一条贷款违约责任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握誉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条贷款人的检查、监督权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二百零三条借款使用的限制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四条利率
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第二百零五条利息的支付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二百零六条借款的返还期限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喊仔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二百零七条逾期利息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提前偿还借款的利息计算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借款展期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自然人间借款合同的生效时间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间借款合同的利率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合同规定贷款利率只有上浮扩展阅读:
案例:
针对近日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相继上调首套房段渗段贷款利率,调整后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10%成为主流。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19日傍晚表示,房贷利率调整是银行在北京市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利率整体上扬的背景下,根据市场资金水平变化、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所采取的自主行为,符合政策要求和导向,对此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积极支持。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表示,2017年3月以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银行作为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执行主体,主动配合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通过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抑制需求过度增长,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北京市房地产调控所取得的成效。
从本次房贷利率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看,是各家银行根据资金成本变化、同业竞争情况、自身市场规模、经营策略和资产负债管理需要进行的自主调整,部分银行通过提高房贷利率压缩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
❸ 贷款合同的最后一段话的上浮10%什么意思是不是我的贷款利息比基准利率要多付10%,还是只是银行有
贷款合同的最后一段话的上浮10%的意思是银行和你约定的利率为浮动利率,简单说就是一年变动一次。那么将来变动为多少利率呢?按照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应档次的基准利率上浮10%。比如说,到时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为6%,那么银行收取你的利率为6.6%;如果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下调至5%了,你的贷款银行按照5.5%利率收取你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