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贷款10000元,利息1分5厘,一个月利息多少钱
一个月利息是150元。
根据题意,贷款本金=10000元,利息是1分五厘,即月利率=1.5%
根据公式,月利息=本金*月利率
代入题中数据,列式可得:
月利息=10000*1.5%=150(元)
(1)贷款一万五厘一年多少利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利息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利息支出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3、影响政府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
例如:中央银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㈡ 贷款10000元1分五厘利息一年多少利息
因为你没有说1分5的利息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1分5就是1.5%),给你按照年利率1分5和月息1分5都计算一遍:
贷款1万元,月息1分5,计算如下:
10000*1.5%=150元,贷款1万月息1分5的情况下月利息是150元。
贷款1万元,年息1分5,计算如下:
10000*3%=150元,贷款1万年息1分5的情况下年利息是150元,月利息就是150/12=12.5元
㈢ 月息一分五厘,一万元一年利息有多少
月息一分五厘,也就是1.5%,一个月利息:10000*1.5%=150元,一年利息:150*12=1800元。
拓展资料:银行贷款利息计算方法
1、短期贷款利息的计算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20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2、中长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
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㈣ 借1万元钱,1分5厘的利息,一年要多少利息钱
一年的利息为150元。
因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已知贷款的本金为1万元,贷款的利率为1.5%,贷款时间为1年。所以按照上述公式,利息=10000元(本金)*1.5%(利率)*1(贷款时间)=150元。
同时按照上述公式和已知的条件,还可以变换不同的利率换算公式:
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月利率(‰)=年利率(%)÷12。
(4)贷款一万五厘一年多少利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利息不仅可以按照公式计算整年的,也可以按照公式计算每月以及每一天的。
计息期为整年(月)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
计息期有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利率+本金×零头天数×日利率;
同时,银行可选择将计息期全部化为实际天数计算利息,即每年为365天(闰年366天),每月为当月公历实际天数,计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贷款利息
㈤ 如果利息5厘,1万一年利息多少
1、一万元5里利息一年利息:10000X0.5%X12=600元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利息(年)=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
(5)贷款一万五厘一年多少利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利息在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利息支出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2)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高储蓄率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调控做出了贡献。
(3)影响政府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例如:中央银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政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政府手中,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㈥ 贷款一万元,5厘,一个月利息多少
1万的话,一个月就是45,10万的话,一个月就是450的利息,已经很低了啊,沈阳中汇在线帮你解答,望采纳
㈦ 1万块钱5厘利息是多少
1万块钱5厘利息是每天5元的利息额。
计息周期计算的利息,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日息为几厘几毫。如日息1厘,即本金1元,每日利息是1厘钱。(1厘=0.001元,一毫=0.0001元)。
根据题意,日利息为5厘,即0.05%,
那么本金10000元,每天的利息额列式可得,
10000*0.05%=5元,
所以1万块钱5厘利息是每天5元的利息额。
(7)贷款一万五厘一年多少利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一、日利率与年利率、月利率的换算公式:
日利率(0/000)=年利率(0/0)÷360;
月利率(0/00)=年利率(0/0)÷12。
月利率=日利率×30
年利率=月利率×12
利息=利息积数×日利率
二、利息的影响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2、价格水平
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债券市场
如果证券市场处于上升时期,市场利率将上升;反之利率相对而言也降低。
4、国际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参数的变动,特别是汇率、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利率的波动。自然,国际证券市场的涨跌也会对国际银行业务所面对的利率产生风险。
㈧ 请问10000块钱,利息一分五,一年多少利息
一分五是指一个月利率1.5%,一年就是18%。
一年利息:10000×1.5%×12=1800元。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目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8)贷款一万五厘一年多少利息是多少扩展阅读
根据银行业务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银行应收利息和银行应付利息两种。
1.应收利息是指银行将资金借给借款者,而从借款者手中获得的报酬。它是借贷者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代价,也是银行利润的一部分。
2.应付利息是指银行向存款者吸收存款,而支付给存款者的报酬。它是银行吸收存款必须支付的代价,也是银行成本的一部分。
利息的产生因素:
1.延迟消费,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2.预期的通胀,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3.代替性投资,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4.投资风险,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 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5.流动性偏好,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