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央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取得的票据权利,在到期日以前有偿转让给中央银行。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贴现是一个商业术语,指收款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受让人,银行按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收款人)。商业汇票到期,受让人凭票向该汇票的承兑人收取款项。
(1)央行给中债公司再贷款扩展阅读: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一种短期利率。根据《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再贴现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和调整。
第二,是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贷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后,若其资金紧张,在贴现票据到期前,可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同理,再贴现也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称为再贴现率。
② 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区别
最简单的解释是: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针对社会公众客户;央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是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
③ 中央银行再贷款种类包括
信用贷款和再贴现两种。
1、信用贷款是人民银行根据金融机构资金头寸情况,以其信用为保证发放的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2条和第27条的规定,信用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不包括商业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所以在中国,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
2、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购货方到期确能偿还债务,这种债务凭据须经购货方的开户银行予以承兑,若票据到期但该客户因故无力偿还该债务,则由该银行出资予以代偿。
(3)央行给中债公司再贷款扩展阅读:
再贷款的作用体现
1、调节货币供应量。再贷款的投放对于弥补重点资金缺口、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地区或部门间资金余缺,对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调剂头寸不足。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供应量增长计划,适时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灵活调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
3、稳定经济金融秩序。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能对出现危机的中小金融机构缓解支付压力,控制支付危机,迅速有力地稳定金融局面。对关闭、撤销清算的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用于个人债务兑付,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4、支持金融体制改革。为配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适时向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确保转轨时期的顺利过渡。
④ 央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为什么是资产业务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它经济变量。
再贴现获得了票据,再贷款获得了贷款,所以是资产业务
⑤ 再贴现再贷款是央行的负债业务吗
是央行的资产业务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对中央银行而言,再贴现是买进票据,让渡资金;对商业银行而言,再贴现是卖出票据,获得资金。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其它经济变量。
再贴现获得了票据,再贷款获得了贷款,是资产业务
⑥ 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渠道为再贷款再贴现购买有价证券和什么
流通中货币. 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和收购黄金外汇投入市场,成为流通中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⑦ 央行明确再贷款再贴现支持重点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会议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
会议明确,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会议指出,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截至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⑧ 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贷款,“再”字是什么意义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国的再贷款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总称;广义的再贷款是指再融资的概念,包含票据再贴现。
商业银行向央行申请的贷款叫再贷款,形成的利率叫再贷款利率。这个利率高,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就会增加,随之就会选择减少向央行贷款,或者尽快归还贷款。
这个过程意味着资金退出市场流通,市场上的资金就会减少;反过来,再贷款利率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减少,会增加贷款额度,这个过程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
(8)央行给中债公司再贷款扩展阅读
1、再贴现指银行将未到期已贴现的商业票据转让给央行,付出利息,获得资金的行为。再贴现率=银行付出的利息/票据面值。
2、贴现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付出利息,获得资金的行为。贴现率=持票人付出的利息/票据面值。
3、因为银行要赚钱,所以贴现率会比再贴现率高。
4、信用贷款指银行无需抵押向央行申请贷款,付出利息,获得资金的行为。
5、再贴现和信用贷款通过调整央行贷款的利率,影响金融机构资金,从而影响其放贷能力,进而调控经济。其中我国央行使用再贴现业务调控货币较多。
⑨ 央行的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
既属于资产业务,
又属于负债业务,
在增加资产的同时增加负债,
两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