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征收印花税的借款合同的征税范围为: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非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畴,不征收印花税。
所以,你单位不用交印花税.
⑵ 借款合同印花税率是多少
1、借款合同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005%
2、借款合同印花税率的多少要看借款人是跟谁借得款。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
4、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5、非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畴,不征收印花税。
(2)贷款公司贷款合同印花税优惠扩展阅读:
下列凭证可以免征印花税:
(1)已经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抄本,但是视同正本使用者除外;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抚养孤老伤残人员的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5)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6)企业因改制而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
(7)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
(8)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有关的凭证,廉租住房承租人、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有关的凭证。
⑶ 借款合同印花税
根据相关规定,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印花税税目税率表的规定,借款合同是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按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条“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它凭证征税”规定,印花税的征税对象采取的是正列举的方式,只对列举出来的凭证征税,未列举的一律不征税。
因此,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不属于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和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能视同借款合同缴纳印花税。如果您还不确定,那么您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凭证不能确定是否应当纳税的,应及时携带凭证,到当地税务机关鉴别。同税务机关对凭证的性质发生争议的,还可检附该凭证报请上一级税务机关核定。
⑷ 贷款合同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借款合同印花税率的多少要看借款人是跟谁借得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银行及其它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贴花 。非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畴,不征收印花税
印花税计算方法目前,对不同的借款形式,主要采取下列计税办法[1]:一、凡是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凡是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以借据所载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如果双方在口头上达成借贷协议,在借款时通过借据作凭证,应按每次借据金额计税贴花。二、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这种借款次数频繁,如果每次借款都要贴花,势必加重双方负担。因此,对这类合同只就其规定的最高额在签订时贴花一次,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签订新合同的,不再另贴印花。三、目前,有些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从贷款方取得一定数量的抵押贷款,这种借贷方式属资金信贷业务,这类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其后如果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资产转移给贷款方时,还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四、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经营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以融物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业务,实际上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
⑸ 与小贷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要缴印花税吗
问:我企业因资金困难,向小贷企业借款,签订了借款合同。请问我们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答: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二条的规定,借款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收范围。征收印花税的借款合同的征税范围为: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若该小贷企业不属于由国家银监会批准设立,未领取金融许可证,则该企业与小贷企业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与金融企业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因此,该企业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⑹ 印花税对金融企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印花税的税收优惠主要是减免税。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印花税的减免税优惠主要包括:
(1)已经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免征印花税,但是视同正本使用者除外。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抚养孤老伤残人员的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免征印花税。
(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
(4)我国的各银行按照国家金融政策发放的无息、贴息贷款及由各商业银行按照规定由财政部门或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贴息的贷款项目所签订的贷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5)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指由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提供资金,具有援助性质的优惠贷款项目所签订的政府间协议),免征印花税。
(6)中国人民银行向各商业银行提供的日拆性贷款(20天内的贷款),对此类贷款所签订的合同或借据,暂免征印花税。
(7)农林作物、牧业畜类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
(8)出版合同,免征印花税。
(9)书、报、刊发行单位之间,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或个人之间书立的凭证,免征印花税。
(10)由外国运输企业运输进口货物的,外国运输企业所持有的一份结算凭证,免征印花税。
(11)特殊货运凭证,免征印花税。按照规定,运输下列特殊货物免征印花税:
①凡附有军事运输命令或使用专用设备的军事物资运输结算凭证;
②凡附有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证明文件的运输结算凭证;
③为新建铁路运输施工所属物料,使用工程临管线专用运费结算凭证。
(12)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凭证。
按照规定,对房产管理部门与个人订立的租房合同,凡是用于生活居住的,可暂免贴花;对铁路、公路、航运、水路承运快件行李、包裹开具的托运单据,也暂免贴花。
另外,对于亏损、微利企业记载资金的账簿,第一次贴花数额较大,难以承担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允许在3年内分次贴足印花税。
第三节 优惠政策的合理运用与避税新思路
一、运用优惠政策进行避税的原理
利用税目、税率进行避税。
如一份合同中,分别记载有“加工承揽合同”和“购销合同”的经济内容,纳税人未分别按各自的税目税率计税贴花,而全部套用“购销合同”的税目税率计税贴花。对此类合同的稽查,应当注意签订合同双方单位的性质、经营范围以及合作内容,借此发现问题。
还有的企业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错按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税率计税贴花。
⑺ 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有印花税优惠吗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规定:“二、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