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期负债中的“递延税款贷项”是什么意思
递延税款贷项是指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的差额。
递延税款贷项是指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的差额,递延税款贷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
会计处理
1、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予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借:所得税费用(或者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相应科目)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补记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差额:
借:所得税费用(或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方向的会计分录,冲销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期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可以在以后会计期间缴纳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项目,可通过比较期末期初递延税款账户余额计算填列。若为“递延税款”借项增加,调整净利润时应减去;若为“递延税款”贷项增加,调整净利润时应加回。
“递延税款”账户主要是核算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影响所得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各期转回的金额。
由于实际缴纳所得税时是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递延税款这部分金额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或流出,但在利润表中已列入了所得税费用,所以应调整净利润。
㈡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期末余额
呵呵,楼主混淆了。无论计入商誉或者资本公积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都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啊。只不过这些递延税款不影响期末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当然会影响到递延所得税了,但是在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你不能把他们算在内从而去抵减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分录很明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
本身所得税费用的分录应该是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上面关于所得税的分录,实际上就是把一部分“所得税”项目的金额替换成了“递延所得税”。但是与资本公积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并没有替换到“所得税”科目。
㈢ 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什么意思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贷方表示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数额。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递延到以后缴纳的税款,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三、递延税款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核算的内容是:
1、借方核算(资产类):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减少。
2、贷方核算(负债类):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税率。债务法下递延税款余额是贷方时税率增加,递延税款余额是借方时税率减少。
(3)递延税项期末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财务处理:
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递延所得税资产
㈣ 请问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方余额是如何体现的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负债类单独体现。
㈤ 关于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的问题,急!!!
为嘛要冲销?题上很明白告诉你10年以后期初余额才能转回?而且也告诉你这些差异是新发生的。所以余额应为期初+本期发生。我没有注会书不知道你举得反例是什么?但我想你最好还是仔细看一下两题之间题干的差别吧,有的时候题干描述不一样的。
㈥ 递延税款是什么意思
以递延所得税来说:
1、意为按照会计的权责一致、配比性原则,本期的收入与本期的费用要匹配。同样道理,本期的所得税负担也应该和本期的所得相匹配。
2、但按照税法规定,某些经济事项一旦发生即产生纳税义务,不管该项所得税实际上是否该由本期承担,这种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造成了本期应上交给税务机关的所得税本期实际应负担的所得税,其金额不一致的情况。
3、这种差异可以由很多事项引起,比如会计和税法对资产的折旧方法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增/贬值、因质量保证而确认的预计负债等。
当期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㈦ 递延税所得税贷方余额 是什么 怎么算 急需
递延所得税的贷方余额表示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则代表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或者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借方表示资产增加了,在贷方表示负债增加了,不能笼统说借贷方增加了。
(7)递延税项期末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如果暂时性差异不影响利润,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量的,公允价值产升高了,会计上调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确认的资本公积,因为不影响利润,所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能调整所得税费用,而应该调整资本公积。
㈧ 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数为40万元,年初数为100万元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递延所得税为负债类科目,一般期末余额在贷方。年初数为100万元应该是贷方余额100W.
如果当年没有发生新的递延所得税项目的借贷,期末应该做分录:
借 应交税金-递延所得税 60W
贷 银行存款 60W.
分录后的期末余额为40W.
如果期间发生了新的递延项目,则要根据其金额来对60W进行加减。
㈨ 资产负债表中的是递延税项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项: 1、左面栏下“递延税项”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借方余额。应根据“递延税款”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 2、右面栏下“递延税项”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应根据“递延税款”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㈩ 什么是递延税金
是指由计税利润和会计利润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而引致的资产或负债。这种暂时性差异主要来自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减值、贷款准备金,以及待弥补的经营亏损。
当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由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额而影响的所得税金额要作为递延税项单独核算。
递延税项的最大来源是折旧。正常情况下,其结果一般是应纳税所得小于会计报表体现的所得,形成递延税项负债,公司的纳税义务向后推延,这对公司是明显有利的。
(10)递延税项期末贷款余额扩展阅读:
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税项,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税项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税项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