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流水资料 > 贷款余额与坏账

贷款余额与坏账

发布时间:2021-07-23 09:58:10

1. 贷款损失准备和坏账准备的核算区别

  1. 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企业类型不同,采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不同而已。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使用的,坏账准备是企业使用的,两者均为资产的备抵账户。

  2. 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期末,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应对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3. 坏账准备是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4. 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2. 坏账准备的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计提坏账和发生坏账的区别是什么

一、计提的坏账准备是记在贷方的,所以这个账户是贷方增加,借方减少。记在借方的坏账准备,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核销坏账,比如有一笔坏账出来,要核销,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第二种情况是账面上的坏账准备余额,超出了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数额,需要冲减坏账准备,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二、计提提取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还没有发生坏账,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提取一定比例转作当期费用。而发生坏账,是指确认了某项应收账款已经确实无法收回,会计上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

3. 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的核算区别

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企业类型不同,采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不同而已。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使用的,坏账准备是企业使用的,两者均为资产的备抵账户。

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银行按照规定提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期末,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银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断其是否发生减值。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应对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坏账准备是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4. 年末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与本年坏账准备计提数有什么区别

发生坏账:借:坏账准备8000
贷:应收账款8000,此时坏账准备科目为借方余额3000
应计提坏账准备=2000000x0.4%+3000=11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11000
贷:坏账准备11000

5. 坏账准备的借方和贷方余额各表示什么,请大家讲解一些有关它的知识

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表示多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转回,贷方余额表示计提的坏账准备和确认的坏账准备又收回。坏账准备是资产类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完全相反,期末余额一般是在贷方,表示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一、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

1、提取(调减)坏账准备

2、经批准冲销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二、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

1、提取(调增)坏账准备

2、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准备

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三、坏账准备如果是借方余额,表示发生了坏账损失,冲销了坏账准备;如果是贷方余额,表示计提的坏账准备。

四、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五、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5)贷款余额与坏账扩展阅读:

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 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 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年度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

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年度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借方余额,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借方还剩下多少资金。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帐户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备抵科目相反,如累计折旧);负债类则反之。

应付帐款是属于负债类科目,在借方余额是代表减少,也即是应付已付,在贷方余额是代表增加,也即是应付未付。

预付帐款是属于资产类科目,在借方余额是代表增加,也相当于订金,在贷方余额是代表减少,也相当应付帐款。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两个字做为记帐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帐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贷方余额是指客户资金帐户上贷方结存的金额,借方余额的对称。一般而言,资金来源帐户的期末余额要放在贷方。

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金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6. 关于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在贷方的坏账和余额在借方的坏账有什么区别,请简单的说明下

“坏账准备‘是资产类账户的抵减账户,余额只能在贷方,不会出现在借方。也就是说,最少为0,不可以是负数的。

所以,你的问题不成立。

7. 呆帐和坏帐的区别

  1. 实践中,呆账一般是指三年以上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无法收回的往来账,并且不能确定将来是
    否能收回。

  2.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

  3. 呆帐,专用于我国金融企业。

  4. 坏账,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判断。

  5. 呆帐的风险小于坏账,因为呆账存在收回的可能。

  6. 企业由于发生呆账、坏账而产生的损失,就是呆账、坏账损失。但从法规制度的规定来看,税务上与会计上相关损失的含义及其认定(确认)有一定的差别。

  7. 税务方面沿用了会计规范中的术语,且为了完整而列举了各种存在分行业制度差别的称谓,即
    呆账损失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债权损失(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部分)和股权损失,而坏账损失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的应收款项损失及空融企业的一般往来业务损失。

  8. 从税法原理上说,无论是会计上所称的坏账损失还是呆账损失,都需要按税法标准予以衡量,只有符合税法扣除原则的才能扣除。

  9. 至于坏账损失与呆账损失的概念区刺并不重要。如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企业按制度确认为呆账损失或坏账损失,并取得了相关证据资料,税务方面就可以税前扣除。

  10. 而对于企业计提的损失准备项目,未经核定不能在税前扣除。

(7)贷款余额与坏账扩展阅读: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对企业影响很大,应该怎样防范坏账的发生?要注重客户的信用,还要掌握呆账的预兆。

注意客户方的相关迹象,根据在业务联系过程中,相关客户所表现的各种迹象进行判断,以便防止可能发生的呆帐行为:

做好债务与坏帐催讨工作,根据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定期进行必要的考核和修正,即时做好债务催讨准备。

8. 坏账准备贷方余额表示什么

坏账准备的借方表示实际发生坏账.
(一)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实际发生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3)已转销的坏账后期又收回款项: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三)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9. 坏帐准备,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什么通俗点啊

坏帐准备科目:
一、借方表示:
1、提取(调减)坏账准备
2、经批准冲销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
二、贷方表示:
1、提取(调增)坏账准备
2、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准备
科目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已提取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
1.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2.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一般超过3年)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1.直接转销法
(1)直接转销法在坏账实际发生时,按实际损失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冲销该笔应收款项。
(2)直接转销法的优点:财务处理简单。
(3)直接转销法的缺点: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而且核销手续繁杂,致使企业发生大量陈账、呆账、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了利润,也夸大了前期资产。
2.备抵法
(1)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者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2)备抵法的优点:
①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合理配比,避免企业虚增利润;
②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其接近于未来实际可收回的金额;
③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备抵法的缺点:账务处理较为繁琐。
3.《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10. 请问银行会计里 坏账准备和贷款损失准备的区别

坏账准备是按应收贷款总余额的比例的预提额;
贷款损失是实际发生的损失额,实际发生的损失额应当先从坏账准备金开支,不足弥补损失部分再按实列支。

阅读全文

与贷款余额与坏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行企业贷款利率计算器 浏览:800
西安综合消费贷款 浏览:384
成都现金贷款有限公司 浏览:294
江南银行手机银行怎么查贷款 浏览:401
直接用身份证在网上贷款 浏览:922
贷款年利率为百分之四 浏览:338
换了新工作多久贷款 浏览:399
鼎丰小额贷款公司 浏览:364
做金融贷款工作怎么样 浏览:363
上海公积金贷款余额16666 浏览:272
武汉农行装修贷款怎么申请条件 浏览:615
一年劳动合同公积金贷款 浏览:94
49万贷款30年每个月还款多少钱 浏览:699
刚办的手机号贷款吗 浏览:736
国际贷款利率2019 浏览:871
说是帮你填资料贷款的 浏览:204
股票抵押贷款具体解释 浏览:827
定西金融扶贫贷款利率 浏览:40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数据 浏览:284
上海二手房组合贷款审批需要多长时间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