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
『贰』 请问什么是询证函
询证函是由审计以被审计者的名义向被询证人发出的,用以获取被询证人对于被审计者相关信息或现存状况的声明。
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询证函必需由审计师亲自寄发,不可由被审计者代为寄发。询证函是审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组成部分。
寄发询证函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称为函证。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所有的银行账户,包括审计期间内销户的账户都应当进行函证,对于重要的往来对象应当予以函证。
(2)委托贷款审计工作底稿扩展阅读
询证函的法律作用
首先,询证函表明“只为对账并非请求付款”。
询证函通常只对大额的债权债务进行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可能不只存在一个合同,往往存在多个合同。判断询证函是否有主张债权的意思表示,不能单看询证函的表面陈述,更需要结合合同来进行确认,对已到付款期限的合同,则既有对账的意思表示又有主张债权的意思表示。
其次,从询证函的作用来看,询证函的目的是确认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如果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权未提出任何异议,并进行了确认,之后又以债权超过时效为由拒绝履行债务,那么审计的结果就不能保证真实客观,询证函的将无法起到对应收帐款进行确认的作用。
再次,《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中规定,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确认债务的询证函的行为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确认债务的询证函后债务人予以盖章的行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叁』 谁可以告诉我关于审计工作底稿详细内容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1.审计工作底稿要素
(1)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
(2)审计过程记录;
(3)审计结论;
(4)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5)索引号及编号;
(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8)其他应说明事项。
2.审计工作底稿要素举例(控制测试的审计抽样)
3.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
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以及资产负债表日或底稿覆盖的会计期间(如果与交易相关)。
4.审计过程记录
(1)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
例如:
①在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订购单进行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能以订购单的日期或其唯一编号作为测试订购单的识别特征;
②对于需要选取或复核既定总体内一定金额以上的所有项目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以记录实施程序的范围并指明该总体;
③对于需要系统化抽样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通过记录样本的来源、抽样的起点及抽样间隔来识别已选取的样本;
④对于需要询问被审计单位中特定人员的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询问的时间、被询问人的姓名及职位作为识别特征;
⑤对于观察程序,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观察的对象或观察过程、相关被观察人员及其各自的责任、观察的地点和时间作为识别特征。
(2)重大事项及相关重大职业判断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①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②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③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④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3)记录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注册会计师识别出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不一致,则应当记录形成最终结论时如何处理该不一致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①注册会计师针对该信息执行的审计程序;
②项目组成员对某事项的职业判断不同而向专业技术部门的咨询情况;
③项目组成员和被咨询人员不同意见的解决情况。
5.审计结论
(1)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及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2)在记录审计结论时需注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是否足以支持所得出的审计结论。
6.审计标识及其说明
审计工作底稿中可使用各种审计标识,但应说明其含义,并保持前后一致。
7.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
8.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姓名及执行日期
(1)在记录已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①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②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③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2)在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
(3)通常,需要在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上注明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和复核人员、完成该项审计工作的日期以及完成复核的日期。
『肆』 审计工作底稿有哪些
为规范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进行规范。一般来说,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项目的具体名称。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客体。
2.审计项目名称,即审计事项,一般是指实施审计手续的对象的名称或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如XXX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会计账目,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内容,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即审计内容所属会计期间或会计时点,目的在于明确审计范围。
4.审计过程记录,包括实施审计手续的记录,审计测试记录,审计人员的判断、评价、处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审计组讨论的记录和审计复核记录等。目的在于记载审计人员所实施审计手续的性质、范围及过程等内容。
5.审计事项结论,即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对该审计事项所作的
『伍』 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项目的具体名称。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客体。
2.审计项目名称,即审计事项,一般是指实施审计手续的对象的名称或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如XXX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会计账目,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内容,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即审计内容所属会计期间或会计时点,目的在于明确审计范围。
4.审计过程记录,包括实施审计手续的记录,审计测试记录,审计人员的判断、评价、处理意见和建议,以及审计组讨论的记录和审计复核记录等。目的在于记载审计人员所实施审计手续的性质、范围及过程等内容。
5.审计事项结论,即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对该审计事项所作的结论或评价结果,目的在于记录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支持审计报告和意见提供依据。
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即实施该项目审计并记录审计工作结果的审计人员姓名及编制该工作底稿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工作职责,以便检查者、使用者了解谁可以对该工作底稿提供详细的解释。
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即负责检查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人员实施复核后的签名及实施复核的时间,目的在于明确复核责任,便于查询。
8.索引号及页次,即审计人员根据一定规则统一规定的各审计事项的编号和本页工作底稿属于该审计事项的第几页的页次,目的在于方便存取使用,便于日后参考。
9.标识,即审计符号,是审计人员用以表达各种审叶含义的书面符号,目的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和方便阅读。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即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认为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上予以记录的其他相关事项。
『陆』 委托贷款的审计
关注企业委托贷款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从委托人方面看,委托贷款的现实货币资金应由委托人提供。委托人应该委托银行或其他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放贷,贷款的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和利率由委托人确定,委托贷款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从贷款人方面看,受托人应当是依法可以承办委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受托人接受委托代理发放贷款、监督贷款使用,并协助委托人按期收回贷款。发放委托贷款时,只收取手续费,不得代垫资金。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取得委托方与受托方签订的合同文本,并仔细审阅合同条款(应包含贷款对象、金额、用途、期限、利率等),重点检查有无下列情况:(1)委托贷款的资金不是企业现实的可支配货币资金,而是由金融企业代垫的;(2)受托人不是法定的金融企业;(3)金融企业不按确定的贷款对象代理发放贷款。2.特别关注委托贷款的计息问题。应检查企业有无不按期计提利息,只在贷款收回时核算利息的情形。由于委托贷款的性质是企业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放贷款,因此应按期计提利息,计入损益。这是与一般短期投资的会计核算的不同点,注册会计师应当加以注意。3.关注委托贷款的安全性。应检查企业有无可能导致贷款损失的情形,若企业预计收回贷款金额低于本金时,应计提减值准备。对已到期尚未收回的委托贷款,应详细查明原因,督促企业作出适当处理。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依据具体情况作出审计调整或恰当的审计披露。
『柒』 审计工作底稿是什么
一般来说,每张审计工作底稿都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被审计单位名称,即接受审计的单位或项目的具体名称。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客体。
2、审计项目名称,即审计事项,一般是指实施审计手续的对象的名称或某一财务报表项目名称。XXX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会计账目,目的在于明确审计内容,
3、会计期间或截止日,即审计内容所属会计期间或会计时点,目的在于明确审计范围。
(7)委托贷款审计工作底稿扩展阅读: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之所以需要编制工作底稿是因为: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是审计过程中一系列专业判断的结果,这些专业判断的客观依据是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所搜集到的审计证据与形成的专业判断都完整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因此,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
实据工作中,有人认为审计证据是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审计工作的全部内容仅仅就是搜集评价审计证据,有没有审计工作底稿并不重要。这种观点不正确。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两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