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贷款余额与待收金额到底有什么区别
贷款余额与待收金额的区别如下:
1、影响因素不同
贷款余额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
而待收金额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
2、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不同
贷款余额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 计算统账结合,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不变;
而待收金额的调整项目为按照本准则第十条中规定的公式所计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 当期发行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应当自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发行日起计算。
3、计算方法不同
贷款余额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待收金额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4、作用不同
贷款余额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而待收金额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贷款余额
网络-成交金额
2. 平台贷余额什么意思
就是融资平台贷款余额
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金融机构融资平台
融资就是筹集资金,跟贷款差不多的
3. 融资余额大幅增加什么意思
1,融资余额大幅增加,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于弱势市场。
2,融资余额指投资者每日融资买进与归还借款间的差额的累积。
3,融资余额一般是银行内部的说法,指银行对企业融通资金(贷款、押汇、贴现等)方式带来的资金融通数量
。
4. 全国地方融资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了啊~就这些财富全悬赏了
您问的是不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就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
通俗得讲,就是政府负责筹集钱、土地、资产成立一个公司,然后再给予优惠政策,以财政收入(主要是未来的税收)为担保,向银行、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个人借钱,用于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建设。
这种现象是在我国GDP为标准的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内筹措资金从而提高政绩的一种办法。但融资平台贷款,透支的是未来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政府现在没有那么多钱,等收了税再用这些钱来还借的钱。这样一来,在现任官员当政时期的确能够推动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但由于透支了未来的财政收入,如果贷款余额过高,将来难免出现财政困难,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形成金融机构坏账,以及提高当地企业和老百姓税负等一些问题,所以中央一直在统计和清查这件事情。
5. 什么叫新增平台贷款
分两个概念 : 一是融资平台。是地方为了拉动投资,利用政府资金扶持地方投资机构进行企业融资服务的行为 。比如政府拿出1000万,其他大企业或投资机构拿出9000万 组成一个投资公司对当地企业进行投资。 二是贷款资产。企业融资肯定要有抵押物,利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抵押物就是贷款资产。
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就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迅速包装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承接各路资金的目的,进而将资金运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肥瘠不一的项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表现形式为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简称“城投公司”)。其名称可以是某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参考资料:网络
6.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7. 新增贷款余额到底如何计算啊
两个方法都是正确的;第一种为较简便算法。
由于上期期末余额就是本月期初余额,所以有:
(a+b)/2+(b+c)/2+(c+d)/2+(d+e)/2+(e+f)/2
=a/2+b+c+d+e+f/2
你看这两种算法不是成一种了吗?
8. 平台贷款的贷款规模
银监会近日就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问题表示,当前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总体可控,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加大;不少平台为缓解资金缺口,转向信托、理财、债券、集资等渠道,但这些资金的最终来源仍以银行为主;未来3年地方政府仍处于集中偿债期,融资平台仍持续面临债务集中偿还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平台贷风险平稳过渡可以采取办法缓冲缓释,可短时间内避免风险集中爆发,也使得银行风险降低。对于平台贷款风险管控,相关负责人强调,要继续做好到期贷款统计台账,各银行要逐月统计本年到期平台贷款金额、偿债资金来源和实际偿还等情况,及时与地方政府沟通,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出现重大违约事件。同时,各银行法人不得新增平台贷款规模。
9. 怎样从五大行年报中看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
看不出来,都是不真实的
10.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审计署和银监会报告的差别在哪里
然而根据银监会的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一万家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规模达到9.1万亿元(见表1)。4.97万亿元与9.1万亿元的巨大差距引起各种猜疑,认为审计署的数据低估了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规模。
实际上,这两个数据的差距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造成的。根据审计署的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但在银监会的统计口径下,机关、事业、企业三类平台法人均被纳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范围,而审计署公布的平台数及其负债仅限于“平台公司”,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得到验证。
第一,审计署报告的“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情况表”显示,除了平台公司的4.97万亿元债务余额外,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债务余额合计为4.47万亿元。平台公司与这三项合计为9.44万亿元(见表1)。这说明,银监会的平台贷款的统计口径与审计署的平台公司负债的统计口径相比,从举债主体看更宽泛。也正是由此产生了9.1万亿元和4.97万亿之间的差别。
比如,以江西省为例,2008年以前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法人为银行平台贷款的承贷主体,在2009年中型企业平台公司超过机关事业单位法人,成为获得银行贷款总量最多的平台公司,年末贷款余额为345.09亿元;而增速最快的是大型企业平台公司贷款,增长109.86%,比增速最低的机关事业单位法人平台贷款高70.8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平台和平台公司负债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二,银监会的平台贷款数据9.1万亿元,与审计署的地方政府银行贷款数据8.4万亿元,在统计口径上更为吻合。从表2可以看出,银监会的平台贷款统计中需要地方政府支持的部分6.3万亿元,和审计署的地方政府银行贷款统计中需要依靠政府支持的部分6.9万亿元,也是比较接近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计署的数据和银监会的数据相比,并不存在严重低估地方政府债务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因为银监会关注的角度是银行系统在地方政府总体的贷款风险敞口,从而采用了更宽泛的统计口径。审计署则对地方政府的负债主体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作者系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资深研究员。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