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個人可以貸款給公司嗎

個人可以貸款給公司嗎

發布時間:2022-08-10 06:27:32

① 個人借款給公司100萬合法嗎

公司向個人借款是合法的。公司可以向特定的個人借款,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借款,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一般情況下,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
拓展資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相關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該司法解釋規定,企業之間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簽訂的民間借貸合同,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介紹,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正規金融合理補充的民間借貸,因其手續簡便、放款迅速而日趨活躍,借貸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廣大市場主體獲得生產、生活資金來源、投資謀取利益的重要渠道。
伴隨著借貸主體的廣泛性和多元化,民間借貸的發展直接導致大量糾紛成訟,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快速增長。2011年全國法院審結民間借貸糾紛案件59.4萬件,2012年審結72.9萬件,同比增長22.68%;2013年審結85.5萬件,同比增長17.27%。

② 關於個人名義貸款用於公司經營

個人名義貸款是你個人和銀行之間的關系。貸款由你自己還的。
其貸款用於公司經營。是你和公司之間的關系。
這些沒有關聯的。除非公司是你自己的。法人和負責人是你。才會有關聯。

③ 個人借款給公司可以嗎

法律分析:可以,這屬於民間借貸。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的規定: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④ 普通個人可以向公司借款嗎

公司可以向個人借款。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應當認定無效。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
(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六)違背公序良俗的。

⑤ 個人向公司借款合法嗎

個人向公司借款屬於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的規定
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於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2、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 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4、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個人貸款給公司要什麼手續

個人如果貸款給公司的話,一般來講如果是個人的錢投入到公司里的話,那就是借給公司使用,一般公司寫一個收據就可以了呀。那最好,個人與公司之間簽訂一個借款合同。

⑦ 個人向公司借款是否合法

個人向公司借款是合法的。公司向個人借款需要符合公司章程的條件,並經股東大會或股東大會批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所稱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融資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還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個人借款給企業如何納稅,取決於我們合同的約定。無償借款與有償提供服務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所得稅
(一)無償借款,無需繳納個稅股東個人與企業之間簽訂了借款協議,且協議中約定為無償即零利息借款,股東沒有所得,股東不需要繳個人所得稅。(二)有息借款,股東收到公司支付的利息時,利息收入按20%繳納個稅。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二、增值稅
(一)無償借款,協議中約定為無償即零利息借款,不視同銷售,股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政策依據:財稅2016年36號文附件1第十四條。
(二)有息借款,個人收到企業支付的利息,以收到的全額利息為銷售額繳納增值稅。政策依據:財稅2016年36號文附件2第三條。
三、企業所得稅
企業向股東個人支付利息,符合條件的利息,可以抵扣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否則不予抵扣。條件:股東在企業的債權性投資與其權益性投資比例不超過2:1的,並且企業支付給股東的借款利息,在不超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憑發票可以稅前扣除。
四、印花稅
個人與企業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無需繳納印花稅。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的規定,銀行與其他金融組織與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按照萬分之零點5的稅率貼花。自然人與企業都不屬於其他金融組織,因此自然人與企業、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民間借貸行為不繳納印花稅。

⑧ 個人借款給公司合法嗎

公司向個人借款是合法的。公司可以向特定的個人借款,也可以向不特定的人借款,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一般情況下,公民與企業間相互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為法律所允許,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
法律分析
在一般情形下,個人向公司借款是合法的。公司向個人借款一般需滿足公司章程符合的條件以及經過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的同意。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又明確規定了幾種應當認定為無效借貸的情形:1、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2、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3、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4、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以上規定為無效的幾種情形,都是企業涉嫌非法集資和發放貸款。對於一般的借貸案件,法院會按照自願、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則,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限制高利貸。個人與企業間的借貸關系,約定的利息在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24%以內的,且沒有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⑨ 個人可以向企業借款嗎

個人可以向企業借款。
個人借款給企業,雙方應訂立借款合同,但個人借款給企業時,卻不能僅僅滿足於打一張借條 ,而需要關注更多的條款設定以避免風險。 首先,借款要收取利息的,應當在合同中寫明利率標准。 利率標准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保護。
個人借款的途徑有:銀行或者其他的網貸公司。
個人向企業貸款時應注意的風險點如下:
1、納稅主體為與借款企業相關聯的本企業的個人,包括投資者(自然人股東)、投資者家庭成員、企業其他人員;
2、判定時限為納稅年度終了後或超過一年;
3、是否未用於企業生產經營。
借款指某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借入的資金,包括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和信託貸款等。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
第六條 納稅人在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於按照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貴公司向個人借款的利息如果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支付的,可以全額在稅前扣除,如果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應該進行納稅調整。
《關於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
第四條 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

閱讀全文

與個人可以貸款給公司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農行貸款多久能下來 瀏覽:21
江蘇銀行可以申請二次抵押貸款流程 瀏覽:997
小額貸款利息國家標准 瀏覽:991
天津公積金貸款去北京工作證明 瀏覽:478
大學生手機貸款軟體哪個靠譜 瀏覽:951
有沒有快速小額貸款 瀏覽:876
工作二年不能貸款嗎 瀏覽:417
徵信花可以做貸款擔保人 瀏覽:869
經營貸款是浮動利率么 瀏覽:241
農村信用社一個人可以貸款幾次 瀏覽:332
銀行貸款公司財務負責人 瀏覽:453
上海市貸款公司店 瀏覽:621
上海市歷年存貸款余額分析 瀏覽:439
網上不證規貸款不還會怎麼樣 瀏覽:468
廣東惠州的貸款公司招聘信息 瀏覽:397
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怎麼貸款 瀏覽:950
學生網上貸款是否合法 瀏覽:294
怎麼在網上查貸款公司 瀏覽:659
網上小額免息貸款 瀏覽:571
相互擔保貸款一方已還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