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a公司從乙銀行取得貸款900萬

a公司從乙銀行取得貸款900萬

發布時間:2022-08-03 07:30:17

⑴ 存儲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是屬於貨幣銀行學的知識。先給你講一下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過程吧,這樣你就能理解它的前提條件了。 信用創造是指在整個銀行系統內利用超額准備金進行貸款或投資的過程中,活期存款的擴大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又稱「貨幣製造」。商業銀行收到一筆現金,除留足法定準備金外,其餘部分進行貸款或購買有價證券,但支付方式是相應增加借款人或證券賣主在該行戶頭中的活期存款進行的。因而製造了一筆派生存款。收款人將支票存入與他往來的另一家銀行,第二家銀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貸出去,又會創造另一筆派生存款。如此類推。銀行系統可以創造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信用創造的過程如下:商業銀行按照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將法定存款准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再將剩下的部分投放貨幣市場。設在法定存款准備率為10%。 甲公司將1000萬現金存入A銀行,A銀行留下10%的法定準備金,其餘款項貸給乙公司。 乙公司得到900萬元貸款後,向丙公司支付貨款。 丙公司將這900萬元存入B銀行,B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後,其餘又全部貸給丁公司。 丁公司得到810萬元的貸款後,又付給戊公司貨款,得到貨款的戊公司將這810萬元又存入C銀行。

⑵ 存款貨幣的創造

設在法定存款准備率為10%的條件下,甲公司將1000萬現金存入A銀行,A銀行留下10%的法定準備金,其餘款項貸給乙公司,則A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 資產 負債 法定準備金 100萬元 存款(甲公司)1000萬元 貸款(乙公司)900萬元 合計1000萬元 合計1000萬元 當乙公司得到900萬元貸款後,向丙公司支付貨款,丙公司將這900萬元存入B銀行,B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後,其餘又全部貸給丁公司,則B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 資產 負債 法定準備金 90萬元 存款(丙公司)900萬元 貸款(丁公司)810萬元 合計900萬元 合計 900萬元 丁公司得到810萬元的貸款後,又付給戊公司貨款,得到貨款的戊公司將這810萬元又存入C銀行。。。 商業銀行就是以這種存款--貸款--再存款--再貸款的方式創造了貨幣。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每發放一次貸款,存款貨幣就擴大一次。

⑶ 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是屬於貨幣銀行學的知識。先給你講一下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過程吧,這樣你就能理解它的前提條件了。

信用創造是指在整個銀行系統內利用超額准備金進行貸款或投資的過程中,活期存款的擴大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又稱「貨幣製造」。商業銀行收到一筆現金,除留足法定準備金外,其餘部分進行貸款或購買有價證券,但支付方式是相應增加借款人或證券賣主在該行戶頭中的活期存款進行的。因而製造了一筆派生存款。收款人將支票存入與他往來的另一家銀行,第二家銀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貸出去,又會創造另一筆派生存款。如此類推。銀行系統可以創造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信用創造的過程如下:商業銀行按照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將法定存款准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再將剩下的部分投放貨幣市場。設在法定存款准備率為10%。
甲公司將1000萬現金存入A銀行,A銀行留下10%的法定準備金,其餘款項貸給乙公司。
乙公司得到900萬元貸款後,向丙公司支付貨款。
丙公司將這900萬元存入B銀行,B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後,其餘又全部貸給丁公司。
丁公司得到810萬元的貸款後,又付給戊公司貨款,得到貨款的戊公司將這810萬元又存入C銀行。

商業銀行就是以這種存款-貸款-再存款-再貸款的方式創造了貨幣。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每發放一次貸款,存款貨幣就擴大一次。

最後創造出的貨幣總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倒數)。

通過這個過程,你就可以看出信用創造的兩個前提條件:
1、存在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制度
2、採取非現金結算制度(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吧?就是說如果採用現金結算的話,公司就不能將全部貨款存用銀行。只有採取非現金結算如支票結算,流通中才不需要現實貨幣。現實貨幣全部存入銀行,銀行才能創造貨幣)。

⑷ 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條件和基礎

你這個問題是屬於貨幣銀行學的知識。先給你講一下商業銀行信用創造的過程吧,這樣你就能理解它的前提條件了。信用創造是指在整個銀行系統內利用超額准備金進行貸款或投資的過程中,活期存款的擴大所引起的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又稱「貨幣製造」。商業銀行收到一筆現金,除留足法定準備金外,其餘部分進行貸款或購買有價證券,但支付方式是相應增加借款人或證券賣主在該行戶頭中的活期存款進行的。因而製造了一筆派生存款。收款人將支票存入與他往來的另一家銀行,第二家銀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貸出去,又會創造另一筆派生存款。如此類推。銀行系統可以創造數倍於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信用創造的過程如下:商業銀行按照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將法定存款准備金存入中央銀行,再將剩下的部分投放貨幣市場。設在法定存款准備率為10%。甲公司將1000萬現金存入A銀行,A銀行留下10%的法定準備金,其餘款項貸給乙公司。乙公司得到900萬元貸款後,向丙公司支付貨款。丙公司將這900萬元存入B銀行,B銀行留下法定準備金後,其餘又全部貸給丁公司。丁公司得到810萬元的貸款後,又付給戊公司貨款,得到貨款的戊公司將這810萬元又存入C銀行。商業銀行就是以這種存款-貸款-再存款-再貸款的方式創造了貨幣。由此可見,商業銀行每發放一次貸款,存款貨幣就擴大一次。最後創造出的貨幣總量=基礎貨幣*貨幣乘數(法定存款准備金率的倒數)。通過這個過程,你就可以看出信用創造的兩個前提條件:1、存在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制度2、採取非現金結算制度(這個應該不難理解吧?就是說如果採用現金結算的話,公司就不能將全部貨款存用銀行。只有採取非現金結算如支票結算,流通中才不需要現實貨幣。現實貨幣全部存入銀行,銀行才能創造貨幣)。

⑸ 會計分錄

10%是成本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275
應收股利30
貸;銀行存款305
30萬是否收到 題目沒說

2008年乙公司實現凈利潤700萬元。不做分錄

700*50%*10%*9/12=26.25(A企業2008持有該投資9個月)
借:銀行存款26.25
貸:投資收益26.25

借;銀行存款295
貸:長期股權投資275
投資收益20

⑹ a公司從銀行取得一筆長期借款1000萬元。手續費0.1%,年利率為5%,期限3年,每年結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

這個公式沒錯的,就是:用資的成本/(籌資額-籌資費)=年息/凈籌資額
期限是否相關要看結息的方式,在分期(一年)付息,一次還本的方式下就是無關;但如果改變結息方式,比如利隨本清,也就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復利計息的情況下就相關了。

⑺ 會計分錄,求解

(1)取得借款:
借:銀行存款200000
貸:短期借款200000
1月末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利息1000
貸:應付利息1000
3月末支付第一季度銀行借款利息:
借:財務費用—利息1000
借:應付利息2000
貸:銀行存款3000
到期歸還本金時:
借:短期借款200000
貸:銀行存款200000
(2)借:銀行存款1000000
貸:實收資本—B公司800000
貸:資本公積—B公司200000
(3)取得借款:
借:銀行存款—工程借款1000000
貸:長期借款—本金1000000
2月末計提利息時:
借:在建工程—借款利息10000
貸:長期借款—應付利息10000
(4)2月10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材料58500
貸:原材料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8500
2月31日計算應付工資:
借:在建工程—工資10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00000
(5)借:原材料—甲材料165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775
貸:銀行存款19275
(6)購入:
借:在途物資—乙材料6000
—丙材料6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
貸:應付賬款—C公司
支付乙、丙材料的裝卸費和保險費:
借:在途物資—乙材料600 =900÷(600+300)x600
—丙材料300 =900÷(600+300)x300
貸:銀行存款900
(7)借:原材料—乙材料6600
—丙材料6300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6600
—丙材料6300
(8)購買設備:
借:固定資產—設備1000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00
貸:銀行存款117000
4月末計提折舊時:
借:製造費用—折舊費1600 =100000x(1-4%)÷5÷12=(每月應提)
貸:累計折舊1600
(9)借:生產成本—a產品8000
—b產品6000
借:製造費用—一般性消耗2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8000
—乙材料4000
—丙材料4000
(10)借:生產成本—a產品工資50000
—b產品工資60000
借:製造費用—工資30000
借:管理費用—工資100000
借:銷售費用—工資4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280000
(11)借:生產成本—a產品費用22400 =33600÷(1000+500)x1000
—b產品費用11200 =33600÷(1000+500)x500
貸:製造費用33600
(12)借:庫存商品—a產品80400
—b產品77200
貸:生產成本—a產品80400
—b產品77200
(13)借:應收賬款146250
貸:營業收入1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1250
(14)借:營業成本71080
貸:庫存商品—a產品40200
—b產品30880
(15)銷售甲材料:
借:銀行存款5850
貸:其他業務收入—材料銷售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0
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4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4000
(16)借:營業稅金及附加3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2100
—教育費附加900
(17)借:庫存現金9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900
(18)借:待處理財產損益900
貸:營業外收入900
(19)借:固定資產清理30000
借:累計折舊20000
貸:固定資產50000

⑻ 企業從銀行取得借款1000萬元,期限一年,銀行借款利率10%貼現法付息。

(1)實際利率=名義利率=10%
(2)實際利率=9%/(1-9%)=9.89%(3)實際利率=8.5%/(1-20%)=10.625%(4)實際利率=8%/(1-8%-12%)=10%,因為採用年利率9%,貼現法付息方式實際利率最低,所以應該採用此種方式付息。
拓展資料:
一,客戶為了加速資金周轉,將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據((如、期票、匯票等)轉換成資金使用,為此,將未到期的票據提交給銀行,銀行按一定規定付給票據持有人一定金額(票據上的金額-按規定利率計算票據提交銀行的日期與票據到期日的利息=實付金額)就叫貼現。
1,轉貼現系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的已貼現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另一金融機構轉讓的票據行為,是金融機構間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貼息也叫貼息貸款國家為扶持某行業,對該行業的貸款實行利息補貼,此類貸款稱為貼息貸款,貼現法是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時借款企業要償還貸款全部本金的一種計息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企業可利用的貸款額只有本金減去利息部分後的差額,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高於名義利率。
2,貼息一般指財政貼息,是指在銀行貸款的利息中,由借款人負責還部分利息,另一部分利息由財政負責補貼銀行,這部分補貼的利息就叫貼息。
二,貨幣資金意義:
1、 資金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滿足社會經濟對資金的需求;
2、調節和管理經濟的重要手段;
3、保證銀行自我生存和發展,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措施。
會計科目的設置及使用
1、「短期貸款」科目
2、 「中期貸款」科目
3、「長期貸款」科目
以上三科目均屬資產類,用來核算銀行根據有關規定發放的相應期限以內的各種貸款。
三科目均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
4、「逾期貸款」科目
本科目屬資產類科自,用來核算銀行發放的借款合同約定到期(含展期後到期)未還,但逾期未滿90天的貸款,以及其他按有關規定作為逾期貸款核算的款項。
本科目的明細核算應與有關貸款科目保持一致。

⑼ 甲公司從銀行取得借款1000萬元怎麼做分錄

很簡單啊:
借:銀行存款
1000萬
貸:
短期借款
/
長期借款
--***銀行
1000萬

閱讀全文

與a公司從乙銀行取得貸款900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按揭貸款給銀行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876
手機上怎麼查助學貸款還款信息 瀏覽:457
擔保人代還貸款手續 瀏覽:365
大連公積金貸款夫妻最高貸款額度 瀏覽:866
網貸被拒換個新手機號可以貸款嗎 瀏覽:652
上海買房是兩個人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973
手機副號可以貸款嗎 瀏覽:120
捷信公司貸款需要什麼 瀏覽:484
上海貸款還清沒有房算首套 瀏覽:774
鄭州第二套房能用公積金貸款嗎 瀏覽:101
分公司是否可以簽訂貸款合同 瀏覽:627
去辦理貸款買車必須要流水嗎 瀏覽:504
企業在一般戶貸款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403
農商貸款怎麼在手機上查 瀏覽:243
土地和公司不在同一地方貸款 瀏覽:803
2019年中國農業銀行按揭貸款利率 瀏覽:401
徵信上有重慶三快小額貸款 瀏覽:971
英皇貸款流水要幾個月 瀏覽:59
招商銀行辦理小額貸款條件 瀏覽:308
網上貸款怎麼還讓簽合同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