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貸款不用還,是真的嗎
貸款怎麼可能不用還呢?
還貸款必須按照還款日期還貸款。
貸款逾期不還,會影響以後貸款,還會影響自己信譽。
B. 朋友忽悠我在我手機里貸款出來,不用我還,他會還,後來要還款的時候,他不承認了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用手機幫他貸款,哪怕拿現金借給他也行,及時不還也沒交割,網上貸款可不一樣,就怕利滾利,好好和朋友說看還你不,不還你自己先還吧,不然利息太高了。
C. 微信號貸款不用還是真的嗎
這是很明顯的騙局,你不要被這些沖昏頭腦,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希望你冷靜。
D. 貸款公司說拿手機辦分期不需要還錢是真的嗎
你好 朋友 你要 問清楚了 感覺騙子多點 現在手機都是實名制呀
E. 手機貸款軟體可信嗎,會是騙人的嗎
不用懷疑自己的判斷。
有的是正規帶寬途徑,只要信用沒問題,多數銀行都可以提供。
F. 網上說做小額貸款不用還,不會上徵信是真的嗎
是網路詐騙,凡異地辦理、基於互聯網平台辦理的信 用卡、融資、貸款業務基本上全是騙局,常見詐騙特徵包括:收取所謂材料費、人身保險費等貸前費用的,以公司名義發布詐騙信息、簽合同,但以個人銀行帳戶(所謂法人、經理、財務負責人的)收取費用的,或要求將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碼預留為對方手機號,並以驗證資金實力(還款能力)等理由要求在自己的卡上存錢的等等。
G. 不要相信任何手機貸款都是騙人的,坑死你
對,哪個坑還越來越深,
H. 貸款不用還騙局
如果你現在著急用錢,忽然聽說有人可以幫忙貸到款,而且還說不用還了,你相信嗎?這事倒是真發生過,就是中間有其他陷阱,是個騙局,栽到了「打盜騙保民安」冬季治安攻勢中。
陪朋友辦業務發現「偏門」
今年11月,吉林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高新派出所接到吉林市一個貸款公司報案,稱懷疑被騙了。「這個貸款公司的負責人帶著20多個名單來的,有的是電話不通,大部分信息還不完全匹配,我們也懷疑其中有問題。」12月18日,高新派出所民警尹宏元介紹,經過走訪調查,終於戳穿了當事人朱某和郭某的謊言。
原來,在高新派出所轄區有一個手機銷售店,老闆是朱某。
今年9月初,這個貸款公司的業務員找到朱某,溝通小額貸款購買手機的情況,朱某同意同貸款公司簽約。開始時,也成功辦過幾起業務,有一些學生或低收入者購買高端手機,通過這個貸款公司辦理按揭,然後每月給貸款公司還款。但其中的一次交易中,一位業務員帶了無業的朋友郭某同去,郭某發現了其中的「偏門」。
通過分期買手機實施貸款
9月中旬時,郭某前去該手機店,見到老闆朱某。郭某詢問他是否可以帶人來辦理購買手機按揭業務,朱某稱可以。「然後,他又問如果只要錢,不要電話,能給他多少錢。」尹宏元介紹,當時郭某和朱某並沒有直言如何行騙,「大致商定了用其他用戶的信息來辦貸款,但不給手機,把錢和這個用戶3方分走。」
之後,他們很快辦成了第一筆交易。尹宏元介紹,郭某通過網路聯繫到一位著急用錢的男子,稱可幫忙辦貸款,但需履行一個購買手機的手續。他們告訴借款人,這是通過分期購買手機來實施貸款,別的不用借款人管,配合好就行了。於是,一部售價3000元的手機,辦理了2500元的貸款。朱某留下了900元,給了郭某1600元。郭某將其中的1000元給了網上約的借款人,然後朱某將用作貸款的手機按正常價格賣給了別人。
「之後,他們用同樣的手法找了其他網友。有的郭某直接就說錢不用還了,因而有更多的人找他辦理貸款。」尹宏元說。
涉案金額6萬余元
郭某和朱某告訴貸款人,如有人核實就說確實有貸款的事,其他事宜都不需要操心。
兩個月後,貸款公司發現很多賬務沒如期收到分期付款,便進行催款,可是許多電話或者打不通,或者對方稱辦理貸款時對方告訴他不需還款,貸款公司覺得不對勁了,決定報警。「我們經過數日的蹲守,找到了郭某。他開始稱並不知情,但最終還是如實供述了詐騙行為。然後朱某才進入我們的視野,也被我們傳喚了。」尹宏元稱,高新派出所副所長魏靖鋒、張連靜,民警遲曉立等組成了專案組,最終將此案偵破。
朱某和郭某承認了涉案20餘起,涉案金額6萬余元。目前警方已經核實了其中4起。12月16日,朱某和郭某因涉嫌詐騙被刑拘。此案在進一步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