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培訓機構騙了,貸款兩萬多,念了十來天,不想念了,需要交學費嗎
直接走,等著過年呢,招聘為名培訓基本上是詐騙
B. 我在培訓公司要我貸款20000交學費我沒交但是簽了合同可以不去學了嗎有什麼影響嗎
你在培訓公司貸款兩萬,交學費沒有交錢,什麼都可以,還簽了合同,可以不去的,這個沒有關系的
C. 之前因為找工作迷茫,後來找到了一個培訓機構被忽悠進去貸款交了學費,現在沒學幾天感覺被騙了很後悔
既然如此
以後盡快好好珍惜每一個工作機會
就可以越來越好的
D. 關於培訓機構貸款分期說不要利息是真的嗎,還是有黑幕
是真的。我在網路錢包上分期本科教育。是沒有利息的。現在已經還款九期了。
E. 像表面招聘實際貸款培訓的坑人公司怎麼舉報它們
2008年新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任何公司或個人在招聘員工時不得向員工或變相收取任何費用(包括培訓費\服裝費\保險費\壓金)一經發先工商部門將處以1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出發,情節嚴重者吊銷營業執照。
而且根據《勞動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另外,《職業教育法》第二十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有計劃地對本單位的職工和准備錄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第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應當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和准備錄用的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的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依法規定。」
由此可見,用人單位為勞動者進行崗前培訓等一般培訓,是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定義務,同時也是勞動者享有的法定權利。 用人單位不得以此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費用,培訓的費用應該由用人單位承擔。如果擔心勞動者因此而不受約束,用人單位可參考《勞動法》中第二十二條,與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你完全可以舉報,這些公司往往不承認自己是培訓機構,它們沒有資質,按崗前培訓變相收費就是違法
F. 培訓公司騙你貸款了!不還會怎樣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和生產有形產品的公司一樣,培訓公司也會有品牌。提及培訓領域的服務品牌,人們耳熟能詳的會是時代光華、中商國際管理研究院等。這些培訓服務的品牌之所以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廣泛的認同,具有很強的品牌說服力,關鍵原因是它們用來支撐品牌的是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
與之相悖的是,國內的一些有知名度的培訓公司,它們所謂的品牌不是通過知識的精耕細作去獲取,而是用大量的金錢堆砌起來的,其內涵可想而知,贏得市場的唯一手段,尤其是在無形產品品牌的塑造上,國內的一些培訓品牌確實有名不符實之處。
作為以知識為產品的行業,如果管理培訓公司徒有虛名,顯然會對企業選擇管理培訓公司產生誤導。因此品牌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歷史沉澱和信譽,但它卻不是絕對的。
G. 遇到培訓貸款的騙局怎麼辦
報警。如果有貸款,就不用還了,逼得緊就報警,他們害怕法律,l我們不怕。
H. 被培訓機構騙了貸款16800,但是沒去公司培訓,想把貸款要回來 我被培訓機構騙了貸款16800
我也被騙了,是上海的博思中國,情況和你一模一樣,貸款的是蠟筆分期,後來協商說可以退給我學費,還扣了我1000多的手續費
I. 為什麼現在的培訓機構還是那麼坑呢坑人貸款學這種犯法嗎
貸款是你自己的事,你不操作,他說出大天來,你也上不了當。人家不犯法。去培訓機構就是花錢的,有錢就別貸款。你不學,培訓機構也不會逼你學。所以要自己多判斷,不要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