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介公司串通學校收取實習生費用算是違法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看到過相關的信息就說是不合法的。
中間商沒有權利和學校一起收學生的錢呢
2. 被培訓公司騙簽了貸款合同,培訓公司承諾幫我還請所有貸款,現在培訓公司沒人了,貸款公司找我還款,咋辦
現在把錢給還上吧然後再想怎麼告他們
3. 您好!我之前打算在培訓機構參加培訓,就跟他們合作的貸款公司申請了貸款
說明原因,不去就行啦。
4. 我在一家公司簽了份培訓貸款合同,感覺被騙了就和公司解除合同了,公司說以後他們會給還貸的,也出了份合
合約都寫清楚就可以了,依照合約上寫的處理。
5. 騙學'之名聯宜信貸款公司有串通私企借培訓之名騙學員上當
希望你認真考察。多看看是不是合法。咱們要走合法企業。
網路南松老師!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6. 遇到培訓貸款的騙局怎麼辦
報警。如果有貸款,就不用還了,逼得緊就報警,他們害怕法律,l我們不怕。
7. 騙子如何串通培訓機構進行詐騙的
2016年12月,山東某高校幾十名學生參加了一培訓機構的崗前實訓,培訓機構承諾完成實訓後會獲得每月4500元的轉正工資,但須繳納2.3萬元作為培訓費用。為了減輕家人負擔,大部分學生通過手機借貸平台支付實訓費,協議一年還清。但截至今年8月30日,培訓機構不僅沒有按時完成實訓,也沒有推薦給他們當時承諾的工作,而學生不得不按照協議償還貸款和巨額利息。
6月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從事校園貸業務的網貸機構一律暫停新發校園網貸業務標的,並根據自身存量業務情況,制定明確的退出整改計劃。同時,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9月6日,在教育部第七場金秋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表示,「根據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朱嘉偉表示,治理校園貸詐騙,還需加強對學生的宣傳引導和風險提示,實現宣傳引導和風險提示的全覆蓋。「引導及時糾正學生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等錯誤觀念,提高學生對不良校園貸的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同時,還要切實做好睏難學生的自主工作,解決困難學生基本的學費和生活困難。」
8. 學校老師與培訓機構勾結,每介紹一個學生去,提成回扣100-200元錢,一年下來收回扣過萬,這樣的行為犯法嗎
去了,老師也會找到培訓班負責人告訴這個孩子是自己班的,看著辦
9. 我也是遇到同樣的培訓貸款問題,我聯系了宜信多次,沒有理,培訓學校也不管,馬上還款了,突然收到還款短
第一,你也說了銀行不和宜信合作。那你怕個鳥啊,信譽度歸中國人民銀行管,他宜信算哪根蔥?就算他提交了,哪個銀行信他?第二,你沒留真實地址,你跑了他上哪找你去?你換個號碼搬個家,qq拒絕加好友。他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的。第三,宜信不核實信息,不走正規途徑,而且還是培訓學校讓你貸的,這樣就有說頭了嘛,他敢告你,你就告培訓學校,畢竟你貸款交了學費,學校沒有沒有兌現就業合同,那這個錢就該有培訓學校來還。第四,你也說你協議內容沒看完,宜信不給你解釋清除,也不給你協議,那更好,你現在可以反過來告宜信了,就告宜信與培訓機構合夥強制你簽訂貸款協議,你是在不清楚協議內容的情況下簽的,那麼這個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最主要的是宜信沒有給你合同,這個是重點)。第五,就算宜信告你,你也不用怕,因為你占著理,就算打官司最後你也不會敗訴,敗訴了你也可以再上訴,反正你就一口咬定你不知道協議內容,是對方逼著你簽的,而且這種官司只能算是民事糾紛,你又不要付刑事責任,法院給你發傳票,你不去都可以。最後,遇到這種事不要怕,對方也就是裝腔作勢,根本不敢拿你怎麼樣。只要你臉皮夠厚,他拿你沒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