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南京本邦貸款公司

南京本邦貸款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21 18:08:11

Ⅰ 為何在上海很少能吃到「老式本幫面」嗎

面條,已經貫穿了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每個人對在哪裡吃面條和吃什麼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上海美食家心裡都有一份面條餐館的名單。他每天早上去他最喜歡的面館喝一碗面湯。只有到那時,他才能滿意並開始美好的生活。


原因四:營業時間短。正宗的面館大都只營業四五個小時就已經賣空了,有可能你就晚了一會兒可能澆頭都沒有了。

來上海你就會看到凡是面做好的餐館情況,清晨,這個地方擠滿了來晨練的老人。中午和晚上,坐滿了辦公室里的上班族。深夜,夜貓子又來了。所以我們希望「老式本幫面」能得到更好的傳承,服務大眾!

Ⅱ 上海市的本邦菜在哪裡

專做本幫菜的屈指可數:老飯店、老正興、綠波廊、德興館。
手藝都一流,談不上實惠。
本幫菜的菜譜比較窄,所以專做本幫菜的我所知就上面幾家。
連南京西路上的梅龍鎮現在都不是專做本幫菜的。

論實惠的話,黃河路、乍浦路上幾家還好。尤其中午一般打8折。
當然他們都不是專做本幫,主要是做海派菜。
慕名要吃本幫菜的話,點菜的時候問一下哪些是傳統本幫菜就可以了。
比如:草頭圈子,糟缽頭,蝦籽大烏參,油爆蝦,清炒蝦仁,響油蟮糊,雞骨醬、腌篤鮮。這些都是傳統本幫菜,各家做法都是一樣的。

Ⅲ 歷史書上那個漢冶萍公司是什麼

[編輯本段]漢冶萍公司史話
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有限公司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因督辦蘆漢鐵路(京漢鐵路),調任湖廣總督。張之洞督鄂近20年,在湖北興實業、辦教育、練新軍、應商戰、勸農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使湖北經歷了一次近代化的崛起。光緒十六年(1890年)初,在武昌成立湖北鐵政局,委派蔡錫勇為總辦,廠址選定漢陽龜山山麓,1890年11月動工興建,光緒十九年(1893年)9月建成,光緒二十年(1894年)6月投產。張之洞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招商承辦」,委盛宣懷督辦漢陽鐵廠,走上「官督商辦」道路,由李維格任總稽查。
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派德國技師在大冶附近勘察,發現鐵礦蘊藏豐富並露出地面,於是張之洞購機開采,光緒十七年(1891年)4月開始采礦,光緒十九年(1893年)鐵礦大規模開采,建成大型露天鐵礦大冶鐵礦,為漢陽鐵廠提供原料。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3月,張之洞與盛宣懷合奏在江西萍鄉安源採煤煉焦,委張贊宸為萍鄉煤礦總局總辦。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盛宣懷為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申請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和萍鄉煤礦合並組成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改官督商辦為完全商辦公司。到辛亥革命前夕,該公司員工7000多人,年產鋼近7萬噸、鐵礦50萬噸、煤60萬噸,占清政府全年鋼產量90%以上。
盛宣懷接辦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後多次向日商借款,因無力償還,日商的借款後來都變成了投資,宣統三年(1911年)起漢冶萍公司為日商控制,抗日戰爭勝利才由國民政府接收
[編輯本段]漢冶萍公司介紹

(3)對漢冶萍經營失敗原因的探尋
作為公司高層經營管理者的李維格對此問題見解獨到,他強調國家主權與行業標准對漢冶萍的負面影響。他認為任何國家的鋼鐵工業,都經歷了艱難起步到逐漸發展的過程,漢冶萍早期的經營失誤並不可怕,資金、人才的缺乏也不足為懼,真正阻礙漢冶萍發展的原因是沒有國家的關稅保護和行業生產標准,「漢廠十數年來,坐此兩大原因,日在艱難困苦之中」。[38]

(3)中日合辦漢冶萍問題
辛亥革命後曾有中日合辦漢冶萍之議,後因舉國反對而作罷,但有關該事件的內幕,學術界討論十分熱烈。學界對日本政府借合辦以控制漢冶萍的意圖、日本在整個事件中所起的主導性作用以及盛宣懷在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問題的看法沒有太大的分歧。對如何理解「合辦」事件中臨時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如何評介「合辦」過程中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學術界的看法前後有所變化。
]此觀點雖然新穎,但多屬推論,缺乏史料支持,難免被譏為尊者諱。
(4)漢冶萍失敗的原因
漢冶萍公司爐倒火熄的結局,引起幾代學者的思索與探究。1949年以後,學界在認同前人的分析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基礎上,將研究思路的重點放在探討漢冶萍失敗的根本原因上,並基本認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舊中國,列強的壓制和掠奪,國家的積弱與動盪是漢冶萍失敗的根本原因,[60]但側重點及論證的角度有所不同。
有的學者強調日本以債務為手段的侵奪是公司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日本政府利用表面上是『商業關系』的貸款,逐步取得萍鄉煤礦、大冶鐵礦的『採掘權』,進而使『企業管理權歸於本邦之手』」;[61]「日本金融勢力多次利用漢冶萍公司運營資本拮據的困難,想方設法,滲透侵略力量,嚴重損害了公司獨立自主的地位,最後被迫降為日本勢力的附庸而無法自拔。一個經歷了千辛萬苦而已露發展前景的煤鐵聯合企業……反而以日益衰落敗壞作為自己的歷史結局。」[ 還有學者從中日經濟交往及漢冶萍公司產品銷售兩方面強調國家主權與公司經營失敗的關系。

Ⅳ 宋煒臣的宋煒臣與武漢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端

談起武漢的民族資本,不得不談宋煒臣;談起武漢民族工業的發端,不得不談宋煒臣創建的燮昌火柴廠和既濟水電公司。宋煒臣是武漢民族工業的開創者之一,燮昌火柴廠和既濟水電公司的創建推動了武漢近代工業的歷史進程。 宋煒臣打開了武漢近代經濟發展史,這個「漢口的頭號中國商人」,一定是站在最前列的,就如他當年建造的漢口水塔,赫然屹立,傲視著這一片尚待開發的土地。當改革開放後武漢第一棟高樓晴川飯店結束了水塔把持七十多年的武漢第一標高時;當周圍高樓大廈林立,設立了近九十年的水塔消防觀察哨不得不結束使命時;宋煒臣和水塔一起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曾經的先驅者的豐碑是永遠在人們心中的,就如作為武漢城市的一個重要標志,一百年來「漢口水塔」早已成為武漢人的口碑而深入人心。2004年4月當人們得知漢水邊上廢置多年的既濟電廠正在被拆除時,一時間長江日報、武漢電視台、湖北電視台紛紛報道,市民一片要求保護聲,以至市長辦公會議專門研究。人們再次記起了一百年前宋煒臣給漢口帶來了電。
1861年漢口開埠後,西方國家紛紛湧入,設租界,開洋行,辦航運,武漢迎來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轉型期。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武漢一時成了洋務運動的中心。張之洞尤其力主發展自己的工業。他說:「漢口五方沖要,銷貨尤多,鄙意欲令華商華工多制洋貨。」正是在這個時代大潮中,近代武漢民族工業的創始人和奠基者,寧波幫工業界的巨擘——宋煒臣走上了歷史舞台。 宋煒臣字渭潤,1866年出生於鎮海庄市勤勇村宋家。少年時讀過幾年私塾,稍長在一家南貨店當學徒。因其精明勤勉,被葉澄衷的親戚帶往上海介紹給葉澄衷。1890年,葉澄衷在上海創辦燮昌火柴廠,宋煒臣深受葉澄衷信任,先任協理後任經理,總攬全廠大權。宋煒臣處事靈活,交際廣泛,銳意進取,燮昌的火柴質量好價格低,深受市場歡迎,他積極擴充,工廠雄厚壯大,宋煒臣也嶄露頭角,步入上海新興實業家的行列。
為擴大事業,葉澄衷與宋煒臣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廣闊的內地市場。1896年宋煒臣受葉澄衷之命來到漢口。因為張之洞在上海曾與葉澄衷有過一面之緣,宋帶著葉澄衷的介紹信謁見張之洞,獲其青睞。宋煒臣先在漢口歆生路開設了華勝呢絨軍服皮件號。漢口開埠之後,西風東漸,武漢社會生活領域也漸趨洋化,華勝公司之服裝樣式來自上海,很快就引領武漢消費之時髦。宋煒臣在公司二樓辟設裝飾華麗的房間,專供招待各界軍政要員、社會名流休息進膳、會客吸煙,高朋滿座,結交廣泛。後又以巨金捐得候補道官銜,獲二品頂戴,為其在漢口開創事業打下基礎。此時適逢湖北編練新軍,整飭軍容,需要大量呢絨軍服等軍用皮件,官費學校也要為學生配給制服,華勝公司因此獲利頗豐。 1897年8月看到時機成熟,宋煒臣在漢口創立了漢口燮昌火柴廠,宋煒臣自任經理。漢口燮昌火柴廠佔地面積達1.7萬余平米,工人最多時達2500餘人,日產火柴43萬余盒,月產150大箱,超過上海燮昌火柴廠,居於全國首位。產品行銷湖北、湖南、河南、陝西、四川、甘肅等地。燮昌火柴廠是武漢的第一家民族工業企業,燮昌的出現標志武漢的近代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它對武漢近代工業肇始所起的作用已經永遠載入史冊。
漢口燮昌火柴廠成立之前,武漢火柴主要產於日本。當時漢口竹枝詞有:「古風無復見傳薪,洋火銷流遍地勻。如此利權須自保,莫因押款讓他人。」燮昌火柴廠打破了洋火一統天下的格局,占據了武漢市場主導地位,洋火「市場斂其影,全然被驅逐也」。日本商人慾在漢口開設火柴廠,宋煒臣以擁有專營權為由,「稟請鄂督移知日領事,飭令停辦。」漢口燮昌火柴廠與日本租界相鄰,1906年日租界要求擴界,燮昌火柴廠也被納入拓界區域。為維護民族工業,宋煒臣據理力爭,歷時數年,最終雙方簽署的條款規定:「燮昌火柴廠照常開設,不致勒令遷移,不能茍待。」日領事水野幸吉在他所著的《漢口》一書中如此哀嘆:「最近驅逐本邦(指日本)之火柴於市場,湖南、河南之火柴業,目下為燮昌公司所獨占」。漢口燮昌火柴廠的成長史也是一部與外國資本勢力的抗爭史,宋煒臣以其愛國禦侮、實業救國的抱負和力任其難的精神,在斗爭中求生存,求發展,體現出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強烈的愛國情懷。 燮昌的成功奠定了宋煒臣在武漢實業界的地位,目光敏銳、雄心勃發的宋煒臣又確定了一個更為宏大的目標,那就是一個城市的基本:電和水。武漢的城市用電始於1906年漢口洋商電燈公司,供英、俄及法租界用,總容量僅125千瓦。武漢沒有自來水廠,只能到長江漢水去挑水,無論中國人還是洋人都只能飲用渾濁的經過明礬沉澱或濾水器過濾的江水。看到漢口工商業日益發達、水電之需已迫在眉睫,宋煒臣邀集朱葆三(寧波人,上海總商會會長)等浙江和本地商人聯名,發起籌辦水電公司,當即得到張之洞的批准。張之洞不僅對宋煒臣的要求全部應允,還從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由官提倡,應即撥官款三十萬元,作為股東」,並特許專利,規定漢口地區除租界以外,不得另設電氣燈、煤油氣燈、自來水公司。同時批示「其用人理財諸事,官不幹涉,以清許可權。」宋煒臣取《易經》第四十三卦「水火既濟」之義,定名為「商辦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現今武漢市自來水公司的前身。
1906年7月,漢口既濟水電公司在英租界太平路正式成立,宋煒臣出任公司經理,王予坊(鎮海五里牌人)任副理。1906年8月,水電兩廠同時破土動工。電廠擇址於大王廟漢水邊;水廠選在硚口襄河岸邊韓家墩宗關。1908年秋,歷經兩年建設,既濟電廠首先落成,紅磚鐵瓦的兩座歐式發電廠房,聳立於漢口大王廟漢江邊。裝有500千瓦直流發電機三部,總裝機容量達1500千瓦。其規模比稍早的租界外商電燈公司大十幾倍,而且超過當時上海、廣州、北京的電廠,佔全國經營電廠總容量4449千瓦的三分之一,居全國民營電業之冠。電廠建成送電,當年即安裝電燈一萬八千盞,漢口武聖廟至黃陂街一帶繁華市區,入夜一片光明,以往黯然無光的漢口夜色也因萬家燈火的渲染而光彩奪目起來。這耀眼的燈游標志著漢口市民生活領域的巨大變革,成為武漢近代城市發展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宋煒臣也隨著這明亮的燈光,弛譽武漢三鎮。
1908年秋,水塔破土興建,一年之後便告落成。水塔高41.32米,共計7層,在漢口一片低矮的民房間猶如鶴立雞群,作為武漢的最高建築物,水塔高度甚至一直保持到20世紀80年代初。水塔外牆系紅磚清水牆,呈八角形,精巧雅緻。塔內安裝容量1500噸水的大水櫃,以8條大鑄鐵管吸水和送水,有198級樓梯圍繞盤旋而上。頂樓設有一噸重的大銅鍾一座,還充任消防瞭望台。每逢漢口火災,以鍾聲所響的次數來表示失火區域,向市民傳報火警。水塔承擔供水和消防的雙重使命,「水火既濟」之稱實至名歸。一個世紀以來,水塔引領一代建築之風騷,見證著武漢城市的滄桑巨變。它不僅是「既濟」水電的象徵,也是近代武漢城市發展史上一個具有特殊意義和代表性的標志物,足稱漢口的地標。
1909年8月水廠開始送水,但開初之時乏人問津,原來自來水加氯後散發出的細微異味讓漢口市民心生疑慮,害怕機器水不潔凈而不敢飲用。為消除市民顧慮,宋煒臣特意親臨漢正街供水站,當眾打開水龍頭,接了滿滿一杯自來水。他說:「各位父老兄弟,有人說,這機器水是洋水,還說這洋水有毒,我們中國人喝不得,喝了犯肚痛病,這是沒有的事。本人宋煒臣,雖不是漢鎮土著,但也是中國黃種……」,言罷,一飲而盡。同時他承諾:「先行送用一月,概不收費」。宋煒臣當眾一飲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和廣告效應,市民開始接受自來水。宋煒臣也成為武漢飲用自來水第一人。隨後既濟公司將水管鋪進租界,承辦了租界自來水業務。外國人依賴既濟供水,大長國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既濟水廠日供水量達500萬加侖,其規模也為全國之最,既濟水電公司的成立,邁出了武漢城市近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是武漢近代發展經濟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宋煒臣也達到了其一生事業的巔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清軍與革命軍在漢口展開激戰。「水電兩廠適當戰線要沖,流彈雨集電廠,機房被擊,辦公房焚燒,水廠則且彈斃工人」。大火延燒三晝夜不息,漢口的繁華頃刻化為焦土。既濟公司的電桿、電纜、電線以及水管、水門等設施十之八九損毀殆盡。宋煒臣「不復念及身家,置生命於度外,躬冒槍林彈雨,奔走呼號於南北軍之前,求鄂軍督黎、漢陽司令黃與北軍馮軍統,將水電兩廠劃出炮線百丈以外。」親率工人勘察被毀壞的線纜,忽然炮聲響起,流彈襲來,猝不及防,三名工人中彈。其中二人輕傷,一人死亡。宋煒臣走在前面,倖免於難。 遭此打擊,既濟水電公司損失慘重,水電設施及電纜電線等設備無錢修護,工人薪金無從發放,公司陷於困境。宋煒臣奔走南京北京,要求政府發給戰爭損失費,政府雖然允諾但無實際行動。戰後股東也行跡無尋,無法召集商討救難之策。宋煒臣迫不得已,以個人價值20餘萬元的私有地產作為抵押,向日本正金銀行貸款,重修損毀的水電設施。戰前訂購的水管水表和電纜等設備運抵武漢,公司無款付貨,宋煒臣又將個人地產30餘萬元作為擔保,才取到設備。經歷艱難,水電兩廠逐漸恢復生產。一年後,日債到期日商催債,公司無錢償還。「癸丑七月,外債150萬到期,債權人憑約催索,公司勢將破產」宋煒臣「宵肝焦慮,惟恐入於外人(指日商)之手」。他多次赴京,請求中央政府財政部擔保,延緩債務。
面對如此之困難宋煒臣想的居然是還要繼續發展,擴大規模。稍有喘息宋煒臣再次向外借款,擴充建築,添置設備,擴大兩廠規模。電廠裝機容量從原來的1500千瓦增加到2000千瓦、3000千瓦、5000千瓦、6500千瓦,水廠也添置大馬力水泵,增大壓氣起水機的容量。隨著公司的發展,宋煒臣提前還清所有日債,辭退公司內日籍人員,擺脫了日本人的無形牽制,既濟水電公司迎來了發展的鼎盛時期。宋煒臣在武漢的聲望也達到頂峰,「漢口的頭號中國商人」之稱號不脛而走。 就在既濟公司全面動工之際,具有時代眼光和鴻圖壯志的宋煒臣又開始籌劃另一項新事業。這一次進入宋煒臣視野的是機械工業。1907年7月,宋煒臣創辦揚子機器製造廠,邁出了武漢近代民族機器工業的第一步。
宋煒臣一出手就是大手筆,機器設備均從外洋采購,重金聘請外國技師設計監造,聘任留學美國的王光出任廠長。工廠分設化鐵爐、機加工、電機、翻砂、橋梁、造船等6個工場,鑄鋼爐製造鑄鋼貨件;化煤機冶煉生鐵等。其產品幾乎涵蓋了機器製造的所有領域,如鐵路車輛、橋梁、叉軌以及附屬物件;製造大小輪船、兵艦、木鐵躉船、救火船隻及其附件;鑄造鍋爐、鐵屋、樑柱、水塔、水櫃、水閘、抽水機和打椿機;工人最多時超過2000人,其規模位於當時全國民營機器大廠之列,一度雄居全國第一。
1918年,揚子機器公司為滿足生產需要,又建造高爐一座,日產生鐵100噸,成為國內八大鐵廠之一,在漢陽鐵廠停閉及東北被日本佔領之後,揚子機器公司鐵廠曾是國內最主要的煉鐵廠。為武漢成為近代化的工業城市奠定了一塊重要的基石,對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展壯大,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除了燮昌火柴廠、既濟水電公司和揚子機器廠,氣度宏大的宋煒臣還涉足多個領域。1910年他「勘購興國州富池口銅、煤礦山,招集股金,組織礦務公司」,在湖北陽新富池口開采銅煤礦。其後,他又開辦了官池口銅煤礦、竹山五豐銅礦公司。還開辦了一個金礦和一個硝鹼工廠。宋煒臣還在上海、廈門、寧波、常德等地創辦或參股多家企業,如廈門信用銀行、常德德興房地產合資公司等。從1907年至1913年,宋煒臣連任漢口商務總會第一、三、四、五、六屆議董(即會長),1916年改為漢口總商會後繼續擔任會董。1914年出任中華民國政府參政院參政。宋煒臣還熱心公益事業,出任過武漢社會救濟組織的會長。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張之洞的引領和開創下,武漢迎來了近代史上的一個輝煌時期。高速發展的武漢,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經濟中心,被外國人譽為「東方芝加哥」。而宋煒臣作為時代的先驅人物,領民族實業之先,興建近代工廠,革新公用事業,開創了武漢城市的近代化格局,為武漢這座城市的開始崛起作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在中國近代工商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宋煒臣是中國第一代以實業救國為己任的民族資本家的傑出代表。 1921年4月,宋煒臣因勞累過度,病魔纏身,辭去長達15年的既濟水電公司總經理職務。1926年5月17日宋煒臣逝世,享年61歲。

Ⅳ 安徽源牌集團旗下有哪些公司啊

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的母公司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於北京成立,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而中建總公司也主要以上市企業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為平台開展經營管理活動。

中建總公司,組建於1982年,是我國專業化發展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資建設集團,也是我國建築領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第2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年營業收入6933億元,凈利潤161億元。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是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

成立60年來,中國中鐵修建了近8萬公里的鐵路,佔全國鐵路總里程的2/3以上;建成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超5萬公里,佔全國電氣化鐵路的95% ;參與建設了全國3/5的城市軌道工程。

閱讀全文

與南京本邦貸款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貸款信用卡流水算不算的 瀏覽:424
國美小額貸款有那些 瀏覽:216
手機貸款讀取通話記錄 瀏覽:187
開小額貸款公司的人騙了我錢了 瀏覽:487
為什麼網上貸款後通訊錄他都知道 瀏覽:180
抵押貸款車過戶安全嗎 瀏覽:540
人行貸款購房抵押什麼 瀏覽:843
中山農行信用貸款利率 瀏覽:641
陽煤集團貸款余額 瀏覽:97
貸款假流水要2000 瀏覽:802
貸款擔保人如何轉換利率 瀏覽:33
上海第二次按揭公積金第一次貸款注銷 瀏覽:406
以家人擔保貸款 瀏覽:788
手機app貸款去徵信中心能查嗎 瀏覽:143
河南農村信用社貸款三千元 瀏覽:560
宜昌市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小額貸款 瀏覽:988
手機上欠好多貸款怎麼辦6 瀏覽:193
房子過戶3個月貸款還能 瀏覽:816
公積金組合貸款擔保主債權 瀏覽:747
銀行抵押貸款英語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