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手機上高利貸受不受法律保護
只要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年利率的4倍,就不算高利貸,超過4倍部分將不受法律保護
一、手機貸款受法律保護嗎
一般都認為,高利貸違反法律規定,不受法律保護,其實則不然。
1、高利貸借條,法律也保護。
高利貸的借條也並非完全不受法律保護。按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無論利息多高,借貸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債務人要及時償還借款的本金。
至於利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比如說,借貸發生時,銀行同類借款年利率是6%,那麼,借款的最高年利率為24%左右。也就是說,超出24%的年利率,不受法律保護。
2、超額利息,不受保護。
對於民間借貸案件,總體上要維護合法有序的民間借貸關系。當前,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實體經濟發展運行的突出問題,作為正規金融的補充,民間借貸有一定積極作用。
根據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當事人既約定利息又約定違約金的,最終收取利息的利率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當事人既未約定借期內利率,也未約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參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請求自逾期還款之日或者主張權利之日起的利息的,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通過手機貸款,此時只要是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的話,那此時就會認定有效。
二、高利貸糾紛怎麼解決?
民間借貸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高利貸卻給人們生活和社會安定帶來很多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
(一)高利貸的利息約定過高,造成借款人負擔過重。
(二)高利貸催收含有暴力性質,破壞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
(三)高利貸行為的隨意性,存在較大的風險,因借款不能按時歸還而引發的糾紛和案件有所增加,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四)高利息也加重了企業的負擔,導致企業資金使用進入惡性循環。
高利貸逐漸成為了社會毒瘤,在很多地方已經出現因為高利貸被逼抵押房屋、東躲西藏遠離家鄉,甚至有自殺的現象。借款人一方面抱怨高利貸給生活帶來的艱難,另一方面卻又對這種現狀無可奈何,形成了一個怪圈。那麼,如果遇到高利貸糾紛怎麼解決?
(一)認定為高利貸的部分,債務人對屬於高利貸的部分可以不還,債權人因此提起的還款請求也不受法律保護,但是本金和合理的利息是要償還的。
(二)由於高利貸引起的訴訟,時效是兩年,從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算,如果沒有寫明還款日期,適用最長訴訟時效20年。
(三)因為賭博等犯罪行為產生的高利貸屬於惡債,可以拒絕償還。如果債務是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夫妻雙方要承擔還款責任。即使夫妻離婚,債權人仍然可以向任何一方追討。約定不承擔債務的一方償還債務後可以向另一方追討。
(四)刑法中雖然沒有關於放高利貸的罪名,但是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刑事糾紛,如故意傷害等出借人要按相應的罪名承擔刑事責任。
然後才能確定效力。如果是嚴格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貸款的,那這種情況就是受到法律保護。尤其要注意的是手機貸款約定的利率可能比較高,甚至有構成高利貸的情況,此時就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B. 在手機app上借款,因為逾期,他們要我還的特別多,差不多翻倍,這樣高額可以受到法律保護么
按照雙方約定的利息進行主張的話,法律只保護24%以下的利息。
24%到36%屬於自然之債,即債務人自願償還的,不能在後期主張返還。
高於36%的屬於非法債務,債務人即使自願償還,後期也可以主張不當得利之債,要求返還。
按照你所說的已經翻倍,那就是100%的利息,屬於高利放貸,債務不被法律承認。
C. 各種貸款app高額費用合法不 受法律保護嗎
很多都是不合法的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採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