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拿別人的手機貸款後還了還能定罪嗎
當然可以告!
醫生救了10個人,難道殺1個人就無罪嗎,肯定不行的。
偷偷拿別人手機網貸觸犯法律的,怎麼都有權利告的。
但是話說回來,自己家人做的,你需要自己衡量是否需要走法律途徑,畢竟這不是鬧著玩的,會在檔案里記錄的。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對外人都寬容,何必對家人那麼嚴格呢,考慮清楚再做打算吧,祝你一切順利!
Ⅱ 借錢不還跑了算犯罪嗎
一般情況下,民間借貸屬於糾紛,不涉嫌犯罪,可提起民事訴訟,但如果債務人主觀意識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則行為涉嫌詐騙罪。
相關條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Ⅲ 藉手機給別人不還給你算不算是詐騙
當然算。外面就很多這樣的騙子
Ⅳ 貸款還不起跑路算犯罪嗎
僅是因貸款還不起跑路,構不成犯罪。
拖欠貸款被法院起訴判決後,如果貸款人有能力償還而拒不歸還,情況嚴重的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
當然,確實沒有能力償還,不會構成犯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4)別人拿我手機貸款不還人跑了算詐騙罪嗎擴展閱讀:
如何控制貸款逾期
一、審查崗對客戶資格的初步審查。
審查崗作為防範貸款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應重視受理過程、提高警惕,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資料,應審查是否齊全,內容是否完整、合規。
申請人的主體資格是否符合我行相關業務規定條件,是否有不良信用記錄;貸款用途是否符合我行信貸政策,是否具體明確。
貸款調查報告是否填寫完整,關鍵財務指標是否計算準確,對得的數據是否進行額交叉驗證,客戶的信用評級表是否合理,調查報告中的手心建議是否合理。
電話核實借款人的信息,保證貸款的保證人是否了解其保證責任,聯保貸款的小組成員是否了解其連帶責任等。
對不符合條件的業務,退回信貸員,由信貸員根據審查意見,進行相應的材料補充或作拒貸處理。
二、審貸會成員對貸款資料的審批。
審貸會成員可由具有一定經驗的一級支行小額貸款業務主管崗、貸後管理崗、小額貸款營業機構小額貸款業務主管擔任。
作為防範貸款風險的第二防線,審貸會召開的質量如何將直接影響貸款逾期風險,同時也關系著調查、審查質量。
因此審貸會成員應提前充分掌握調查報告信息,把握主要風險,對信貸員就貸款申請人個人基本情況、貸款用途、生產經營情況、經營現金流量、還款能力和經營者個人信用情況等進行提問;信貸員應突出陳述重點,如實回答審貸會提出的問題。
審貸會實行一票否決制,只有審貸會的所有成員一致批准通過,貸款方為審批通過。
每次審貸會應制定專人記錄審貸會內容,對每個審貸會成員的提問和信貸員的回答作詳細記錄,填寫《審貸會記錄表》,不得存在「走過場」的情況。
Ⅳ 借別人手機一直沒還,算詐騙罪還是侵佔罪,怎麼量刑派出所給不給立案
有一點吧從寬發落應該不會吧
Ⅵ 銀行貸款沒還,構成詐騙罪嗎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涉嫌貸款詐騙罪,要根據具體情節刑事責任;對於貸款到期因客觀原因造成不能償還,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佔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貸款詐騙罪認定,而應按借貸糾紛處理。
貸款詐騙罪與借貸糾紛的區別如下 :
第一,如果已經發生了到期不還的結果,要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嚴重履約能力不足的事實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對此是否清楚。如果無法履約的原因形成於獲得貸款以後,或者行為人對根本無法履約這一點並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還,也不應認定為貸款詐騙,而應以借貸糾紛處理。
第二,要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後,是否積極將貸款用於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盡管到期後行為人無法償還,但如果貸款確實被用於所規定的項目,一般也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欺詐貸款的故意,不應以詐騙論處。
第三,要看行為人於貸款到期後是否積極設法償還。如果行為人僅僅口頭上承認欠款,而實際上沒有積極籌款准備歸還的行為,也不能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的故意。
第四,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因為貸款詐騙犯罪與一般借貸民事糾紛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出於騙取他人財產的目的,而這一目的又必然通過一定行為表現出來。
貸款詐騙罪處罰: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Ⅶ 手機貸款不還是不是詐騙,會坐牢嗎
手機貸款不還,原則不是詐騙,不會坐牢。
你們可以選擇到法院訴訟解決。
或者協商解決。
Ⅷ 借錢不還人已逃跑算不算詐騙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受害人陷於錯誤認識並「自願」處分財產,從而騙取數額較大以上公私財物的行為」。借貸式詐騙與民事債權債務糾紛在表現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都是以借款為名轉移財產、到期無法償還債務等等。那麼借貸式詐騙和借款後跑路之間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區別呢?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行為人的主觀意圖不同詐騙人主觀上具有非法佔有的故意,即行為人在借錢時就具有不歸還的意圖,而正常的借貸人在借款時卻具有歸還的意思,往往只是因為客觀原因造成債務不能及時歸還。(二)行為人採取的方式不同詐騙人在借款時都會採用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的手段,導致被害人產生錯誤的認識,,而正常借貸中,借款人往往會如實的告知其借款用途,很少採用欺騙的方法。(三)行為人對借款的態度不同詐騙人在騙得財物後不會考慮歸還財物,因此在財物的使用上毫無顧慮和節制,直接造成財物的滅失,借款人本身具有歸還借款的能力,或者將借款用於可產生合法收益的途徑,以保障歸還借款。綜上,不能簡單將借款後跑路等同於詐騙,更不能簡單認定為詐騙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