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疆物流企業的現狀
新疆物流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
(一)基本經營概況
1、物流主體多元化。伴隨著西部經濟大開發的熱潮,新疆迎來經濟騰飛的歷史機遇。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啟動,為新疆經濟注入了無限活力。作為中國市場經濟的新寵兒,現代物流以它獨特的魅力也逐漸融入到新疆經濟改革的大潮中,新疆現代物流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地方各級供銷社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積極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新興的符合現代物流企業制度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和民營企業也認識到現代物流的重要性,使得現代物流在新疆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傳統服務仍佔主導地位,但提供多環節、系統化、集成化物流服務的企業越來越多。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在被調查的物流企業中,從事運輸與裝卸以及包裝業務的企業比例較大,但從事配送、倉儲、流通加工業及信息系統管理的企業比例都有所提高,其中,從事配送業務的企業比例上升至54.32%,倉儲業上升至61.05%,流通加工業上升至17.3%,信息系統管理上升至21.78%。在企業的新增業務中,信息系統管理業務所佔比重最大,這說明物流企業已向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發展。在企業的業務范圍中還涉及海關報關、大型商貿市場開發建設、物流園建設、貨運配載信息網等方面的服務。
3、業務輻射范圍在逐步增大。物流企業業務輻射范圍的大小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根據對物流企業業務輻射范圍的調查顯示,2006年新疆物流企業的業務輻射范圍已不僅限於本市或本省的企業,有23.89%的企業拓展了跨國業務,41.67%的企業業務范圍覆蓋全國。這不僅說明新疆物流企業的業務在擴張,同時也表明新疆經濟的發展正在融入經濟全球化體系。
(二)客戶群基本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新疆物流企業的客戶只要集中在鋼鐵、機械、紡織服裝、石油化工、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等行業,尤其是紡織業所佔比重最高,達到46.39%,這與該區紡織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對紡織服裝產品的需求量增加有關。除此之外,物流企業的客戶還涉及交通運輸、百貨、文化用品、化妝品、裝飾材料、陶瓷製品、廚衛潔具等行業。本次調查還對物流企業與客戶的合作形式進行了了解,調查結果表明:年度契約合作比例達到85%,是目前主要的合作形式。
(三)人力資源狀況
在接受調查的所有物流企業中,擁有企業管理專業的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比例較大,占工作人員總數的35.24%,而物流工程專業人員僅佔3.34%。有76.39%的物流企業對市場開發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其次是對物流項目經理和運輸管理人員的需求。本次調查還反映,企業目前對掌握專業網路系統設計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高端物流業務知識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並不十分強烈。問卷還對物流企業是否對員工進行培訓以及培訓對象的層次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新疆物流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重視力度不夠,這也是物流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物流企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疆物流企業普遍認為「市場競爭環境不規范」是制約企業自身發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其次是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可見政府職能對物流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從物流企業對物流基礎設施和融資及相關金融服務的重視程度來看,為物流企業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需完善;企業融資渠道不暢仍然是物流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調查結果顯示,63%的企業認為運作成本高是影響企業業務拓展的主要內部因素,信息化水平低被認為是制約業務拓展的第二大因素。可見,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企業對信息化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物流企業使用信息系統服務的目的是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
(五)其他相關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的整理和分析,我們還認識到:新疆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之間還處於原始的競爭關系,只有少數企業間建立了合作競爭關系;對倉儲設施改造的投資是當前物流企業最熱門的投資方向;物流企業利潤率在5%以下的企業高達48%,行業平均利潤率較低,能否從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轉變、能否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是提高企業利潤率的關鍵。目前新疆物流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是銀行貸款,選擇這種融資渠道的企業佔到了82.3%,其次是私募融資,再次是其他金融中介組織融資,而依靠股票市場融資的企業比例僅為1.3%,目前沒有企業通過債券市場來融資,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新疆物流企業融資形式的單一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疆資本市場發展滯後。
三、工商企業的物流運作情況
作為物流服務的需求方,工商企業的物流業務是物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調查也對工商企業的物流運營和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與工商企業的外包活動相關的問題是本次調查的重點內容。
(一)受訪企業物流運營狀況
本次受訪的工商企業涉及食品、汽車及配件、電子產品、機械、紡織等行業,52.5%的企業採取大批量生產的方式,採用及時化和定製化這兩種相對靈活的生產方式的企業相對較少。通過對企業原材料庫存周期的調查表明,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之間缺乏建立穩定、高效、長久的合作機制,增加了生產企業的庫存成本。
通過對工商企業外包情況的重點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企業中只有37%的企業採用了外包形式,而且這些企業外包物流的最高業務量僅為總物流業務量的41%,可見工商企業對物流業務外包的態度很謹慎。對已外包的工商企業進行深入調查發現,新疆物流服務商還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如響應速度慢,不能滿足臨時需求,服務價格高,服務穩定性差,網路不夠豐富,貨損率高,企業信用差,差錯率高,服務項目少等。
(二)受訪企業的物流設施與技術水平
物流企業的物流設施主要是運營車輛和倉庫兩大類,調查小組分別針對這兩項內容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擁有的物流專用運營車輛以普通貨車為主,占自有車輛的45%,但是自有車輛使用率偏低,使用率在90%以上的企業只佔受訪企業的48.8%,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和重復購買。受訪企業中有83%仍使用自有倉庫,但已有58.5%的企業開始租用倉庫。自有倉庫的作業方式多以機械化作業,但信息採用人工處理的作業方式進行的企業,在調查單位總數中佔49.7%,表明半機械化作業方式正在成為當前主要的倉庫作業模式。調查顯示,企業對物流信息技術更新的要求普遍比較強烈,企業對未來可能使用的信息技術進行了預期,但條形碼技術和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技術仍然是企業採用的主要物流信息技術,而RFID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技術)的推廣應用在短期內難有較大的進展。
四、新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思路及對策
(一)統籌規劃,打破壁壘,優化資源配置
結合自治區十一五發展規劃及烏昌經濟帶發展規劃,盡快制定新疆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避免盲目建設或低水平重復建設。目前涉及物流的有關行業、部門、系統都自成體系,獨立運作,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封鎖,不僅難以達到節約物流成本的作用,還會造成資源配置的巨大浪費。因此要全面統籌,整體布局,設計出既符合現代物流要求、又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存量資源、優化增量配置的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二)培育物流市場,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並使其規范化
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企業集團,使之成為我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示範者和中小物流企業資源的整合者。企業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提供的倉儲、包裝、裝卸等服務,通過集約化操作完善物流配送,提高經濟效益。
(三)加強地區間交流和專業人才培養
發達國家和地區之所以轉軌快,實質上是由於流通生產力率先發展,在開拓市場中起到了導向作用,由此構成了國家或地區持續增長的競爭力。可以說,現代經濟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流發展的水平,而物流發展水平的高低則取決於高素質人才的擁有量。要採取多種形式加速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培養「,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相結合,長期培養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盡快形成新疆自己的物流人才隊伍。
(四)加強合作,大力發展戰略聯盟,
推進物流科學化、合理化物流科學化合理化的思想就是要去掉只考慮供應商、生產廠、銷售商、物流部門的局部利益和追求各自效益的所謂「局部最佳狀態」的狹隘目標,而必須使各部門確立追求整個供應鏈系統上「整體最佳狀態」的共同目標。這就要求各企業要提高物流科學化、合理化意識,加強合作。一方面要進行縱向聯盟,即與貨主企業聯盟,同其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共生關系;另一方面要進行橫向聯盟,即與其他物流企業聯盟,將各自獨特的企業資源整合為一體,不僅可以實現服務的綜合營,降低運作成本,從而從總體上提高物流發展水平。現代物流已引起各級政府和許多企業的關注,發展現代物流已成為人們的共識。面對這一現狀,新疆如何將傳統物流業轉化為現代新型的物流運營模式就成為當前亟待考慮的重要問題。新疆現代物流業發展若能尋找一個良好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有基礎設施,建設並形成覆蓋全疆、輻射全西北和接壤中亞國家的現代物流網路系統,將為新疆構建節約型社會、推進工業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