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生校園貸款有哪些風險
所謂「校園貸」就是在校學生通過針對大學生的網路貸款金融機構和平台在網上申請獲得信用貸款的方式。然而,大學生校園貸是存在風險:
所以,大學生應該理性消費,避免過度消費導致申請校園貸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後果。
㈡ 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正規金融機構或者其他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2)學生小額貸款是不是校園貸擴展閱讀:
防範識別
經過整治,校園貸得到遏制,但出現回租貸、培訓貸等諸多「新馬甲」。
校園貸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嚴重危害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教育部等部門2017年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對校園貸的高壓嚴打,前不久沈陽公安就破獲一起校園貸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此外,很多商業銀行加大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為大學生提供規范、合法的金融服務,從而將不良網貸趕出校園。
㈢ 校園貸是什麼
校園貸主要是指被害人僅需向非法借貸平台或借貸人提供學生證、身份證,同時提供家屬的電話或常用聯系人;即可借到幾千乃至上萬元的現金,已成為校園內一種借貸手續簡單、借貸門檻低、貸款金額較大的借款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㈣ 學生小額貸款有哪些危害
小額信貸打著扶貧的旗號,但高利息、高罰金、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黑社會性質的催收方式恰好暴露了其邪惡的本質。小額信貸最狠毒的就是高利息和每月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這對於放貸一方是絕對有利,而對於借貸方卻有失公平。大家想想,民間的高利貸也不過多收點利息,但借款人能從頭將本金用到尾,而小額信貸的每月等額本息卻壓根就不讓借款人把錢從頭用到尾。債務人一旦逾期,放貸方給債務人的一筆有限的資金就猶如幾何級的在不斷地滾雪球,把債務人拖入到陷阱中不可自拔。致使債務人再也無法還上這筆資金,成為放貸方賺錢的奴隸。他們採取黑社會性質的催收方式,對債務人實施人格侮辱和人際網摧毀,從而讓債務人生活在生不如死的極端痛苦中,直至摧毀債務人脆弱的心理防線,導致債務人自殺。可見,小額信貸其實就是裹著糖衣的炮彈,在它華麗的外表後面隱藏著青面獠牙,它就像一條毒蛇,正吐著毒信等著善良的人們上當,它時刻准備著吸干你的血汗、拆散你的家庭,毀掉你的前途、吞噬掉你的生命;小額信貸是魔鬼為人類設下的圈套.這種市場化、商業化性質的小額信用貸款,勢必導致一些唯利是圖的非金融機構的非法進入,而殺雞取卵式的運作模式勢必加重債務人的負擔;黑社會性質的非法催款方式,又勢必給社會穩定帶來禍患。
因此,必須盡快剎住小額信貸之風的惡性泛濫和瘋狂蔓延,否則,必將重蹈《白毛女》時代的悲劇,「楊白勞」現象又將會大面積爆發!據媒體報道:印度小額信貸危機在短短九個月內1.5萬餘人自殺;發生在河南及全國的類似大學生因還不起網貸跳樓自殺、陝西商洛縣一農民因小貸公司惡意逼債服毒自殺現象就是典型例證。
小額信貸商業化、高息化、無序化、非法化以及非金融化,已經嚴重危害到了經融秩序和社會穩定,必須引起司法、教育以及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㈤ 校園貸是針對什麼提供的小額貸款
校園貸又稱校園網貸,是指一些網路貸款平檯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二是P2P貸款平台,用於大學生助學、培訓和創業,如投投貸、培訓貸、名校貸等;三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台提供的信貸服務。
校園貸有四大特點:其一,借貸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學生,對校園貸的風險認知缺乏;其二,一開始借貸金額都不高,但翻倍速度極快,讓借貸人不堪重負;其三,經常採用非正常手段的催逼還款,例如:裸照曝光、電話威脅等;其四,在學生無力還款時,最後往往是找到學生家長及親友出面還款。
但是目前也有正規的校園貸,農行有針對大學生的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是指農業銀行以預授信方式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含高職學生)、研究生及攻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在校學生發放的,用於滿足其在校期間合理消費需求的自助小額信用消費貸款。又稱「農銀校園貸」。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申請流程:需要申請人提供有效身份證件、學生證復印件,以及農業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調查人員現場見證申請人在《信息採集表》簽字確認。後銀行批量核實信息,進行預授信。對納入預授信資料庫的大學生,通過我行網銀、掌銀渠道,按照「網捷貸」流程申請貸款,經系統自動調查、自動核定額度與利率、自動審批後,進行自助簽約、用信、還款等操作。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借款人應滿足以下條件:
1.年滿18周歲,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持有合法有效身份證件,持有有效學生證件。
3.辦理貸款時須為我行電子銀行客戶,且持有我行頒發的安全認證工具。
4.徵信報告記錄符合「網捷貸」標准。
5.信用評分符合準入規定。
6.貸款用途合理、合規、明確。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給予預授信額度:1.有違法、違紀或嚴重違反校規行為的。
7.有過度消費或其他不宜發放貸款行為的。
大學生小額消費貸款(農銀校園貸)用於大學生消費、培訓、助學,及其他合理消費用途。不得用於購房、證券、期貨投資及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用途。詳情可以咨詢當地農行。
㈥ 校園貸款的危害有哪些
校園貸款讓不少大學生負債累累,它具體有哪些危害?各位,校園貸款的危害太大了,小編總結了一下,其主要的危害有以下幾點:首先,校園貸款具有高利貸性質。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最後,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請大家要謹慎辦理「網貸」、「小額貸」,切勿因他人勸說或被所謂的「好處費」等蒙蔽,以自己的名義辦理貸款給他人使用或為他人提供擔保。如需辦理「網貸」、「小額貸」的務必咨詢家長和銀行,謹防被騙。
㈦ 校園貸是違法的嗎
可能會構成犯罪,具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凡是對資金來源涉及非法集資、有組織暴力團伙參與暴力追債、金融詐騙等「校園貸」違法犯罪活動,各地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做到「四要」。一要集中力量、優先辦理。及時向公安機關了解案情,主動介入,對證據提取、案件定性、法律適用、案件管轄等提出意見建議。受理報捕案件後要指定業務骨幹從快審查,分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靠前指揮,及時准確作出決定。二要強化捕訴銜接。案件批捕後,要及時將基本案情通報公訴部門。加強捕後跟蹤督辦,需要公安機關補充完善證據的,向公安機關送達准確、詳細的補證提綱,並抄送公訴部門。三要加強立案監督。積極開展走訪排查,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銀監部門、教育主管部門、高校聯系,密切關注網路借貸業務在校園內拓展情況,廣泛開展校園宣傳活動,充分發動高校學生、依靠高校學生開拓案源。密切關注新聞媒體相關報道和網路輿情動態,提高監督敏銳性,從曝光事件中發現監督線索。認真細致審查「校園貸」逮捕案件,深挖遺漏犯罪線索。對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的「校園貸」相關犯罪案件,果斷啟動立案監督程序。四要加強研究分析。通過理論學習、分析總結已決案件,深入研究該類犯罪的定性、定罪標准、共同犯罪、證據收集、法律適用等重點難點問題,積極與審判機關溝通,就定罪量刑標准等徵求法院意見,確保案件依法規范辦理。
㈧ 學生能小額貸款嗎
1、學生是不能貸款的;
2、首先來說是必須要年滿18周歲並且有工作收入證明等;
3、所以你肯定不符合條件,不過學生有一個助學金貸款是可以申請的。
㈨ 什麼是校園貸
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發布明確「取締校園貸款業務,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
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
三是虛榮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當非法校園貸被禁絕,也應增加合法借貸資源的供給。據報道,已有多家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小額信用貸款的業務。
金融機構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同時,不妨在簡化程序、降低門檻方面做好文章,讓真正有需求的大學生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嚴也有能力進行貸款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