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次事業單位改制,財政局的財政投資評審中心最有可能改成什麼性質的呢,求各位為高手給予一下解答啊
這個單位一般來講是行政機關,行政機關都是職能部門,屬於管事的部門,它是不會辦具體業務的,比如說人事局的幹部會不會具體去組織職稱考試的出題、考務和評卷,印什麼職稱本本等工作呢?而這些工作只有辦事部門(即辦某項具體工作的單位)來做了,國家就沒有行政機關的編制,只是事業單位的編制,當然其收入待遇等肯定是比照公務員標准進行的哈。因此人事局下面一般就設有一個考試中心
具體到財政局 下面有個什麼支付中心,有些財政局附屬有研究所呀什麼的,都是事業單位。是屬於財政局的
2. 問問:國庫支付中心和會計核算中心,這兩個財政局下屬的事業單位會改革成什麼類別呢
肯定會變成行政單位
麻煩採納,謝謝!
3. 人社局促進就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擔保中心歸勞動就業局管理,為事業單位;勞動就業局歸人社局管理,也是事業單位。人社局為政府機構,屬於政府部門。
小額貸款介紹
小額貸款擔保是指通過政府出資設立擔保基金,委託擔保機構提供貸款擔保,由經辦商業銀行發放,以解決符合一定條件的待就業人員從事創業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的一項貸款業務,包括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或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創業的開辦經費和流動資金。
額度期限
國家規定個人申請額度最高不超過5萬元,各地區對申請小額擔保貸款額度有不同規定,許多地區額度還高於5萬元。合夥經營貸款額度更大;小額擔保貸款的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可展期一年。
擔保流程
(1)申請:企業提出貸款擔保申請
(2)考察:考察企業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抵押資產情況、納稅情況、信用情況、企業主情況,初步確定擔保與否。
(3)溝通:與貸款銀行溝通,進一步掌握銀行提供的企業信息,明確銀行擬貸款的金額和期限。
(4)擔保:與企業鑒定貸款擔保及反擔保協議,資產抵押及登記等法律手續,並與貸款銀行簽定保證合同,正式與銀行、企業確立擔保關系。
(5)放貸:銀行在審查貸款擔保的基礎上向企業發放貸款,同時向企業收取擔保費用。
(6)跟蹤:跟蹤企業的貸款使用情況和企業的運營情況,通過企業季度納稅、用電量、現金流的增長或減少最直接跟蹤考察企業的經營狀況。
(7)提示:企業還貸前一個月,預先提示,以便企業提早作好還貸准備,保證企業資金流的正常運轉。
(8)解除:憑企業的銀行還款單,解除抵押登記,解除與銀行、企業的擔保關系。
(9)記錄:記錄本次貸款擔保的信用情況,分為正常不正常、逾期、壞帳四個檔次,為後續擔保提供信用記錄。
(10)歸檔:將與銀行、企業簽定的各種協議以及還貸後的憑證、解除擔保的憑證等整理歸檔、封存、以備今後查檔。
4. 事業單位改革分三類,改革後,會計核算中心應該被劃分到哪個類別
按照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試點要求,各地財政要成立支付局,其業務從財政國庫管理科室劃分而來,具體辦理各預算單位直接支付及核算事宜,會計核算中心有很大可能被改為支付局。支付局應該是行政單位。
5. 財政局下屬的擔保機構從事業單位改為企業的實施方案該如何制定
建議你參照原財政局的下屬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改制的方案去制定,主要就是做好細致思想工作,讓每一個參加改制的人知道,管理體制的改革是大勢所趨,是社會發展變革的必然結果,改與不改只是早和晚的問題,不要心存幻想,對改制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呵呵,當初我們改制的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現在想想確實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好多人還受益於改制呢),其他的無非就是具體的問題了,事業單位現有的資產如何處置,經營辦公場地今後如何使用、人員如何安排,在編人員如何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等等,要充分徵求意見,力爭做到讓多數人滿意就行。
6. 關於財政局下屬事業單位「會計結算中心」在改革中的分類及方向,求指點
會計結算中心是原來的財政支付管理方式,根據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全國各級財政部門實行了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現在改革後新的名字叫「國庫支付中心」或叫「國庫支付局」。
國庫支付中心或國庫支付局都陸續在參公,規模比較小的區縣原有各委辦局會計核算中心撤銷,職能劃歸國庫支付局,作為一個代理記帳的科室,人員從原會計核算中心選調。
規模較大的市、區、縣,各委辦局各有會計核算中心,合並起來的可能性不大,業務由該區國庫支付局指導,人員關系仍在各委辦局,取消原會計核算中心的名稱,改為國庫支付中心。該類單位在事業單位改革中原則上按行政類單位執行。
(6)事業單位改革財政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擴展閱讀
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支付方式與范圍劃分標准:
2011年,實行財政直接支付的資金範圍包括:一般預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中,年度財政投資超過500萬元(含500萬元)的工程采購支出(包括建築安裝工程、設備采購、工程監理、設計服務、移民征地拆遷和工程質量保證金等支出,不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等零星支出);
中央基層預算單位項目支出中,納入政府采購預算且金額超過100萬元(含100萬元)的物品和服務采購支出(財政部另有規定的除外);
基本支出中納入財政統發范圍的工資、離退休費;能夠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單位的轉移性支出,包括撥付有關企業的補貼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財政部另有規定的除外)。
實行財政授權支付的資金範圍包括:一般預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中,未納入財政直接支付的工程、物品、服務等購買支出和零星支出;特別緊急支出;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支出。
7. 我是市級財政局下屬的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是參公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改革中,我們的單位將何去何從
只要有財政撥付,就有財政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別擔心,國家財政會保證這塊支出的,屬於旱澇保收型的
8. 我考進縣財政局的下屬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收付中心,聽說事業單位要改革,我這工作穩不穩定
事業單位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穩定的,只是改革而已,不會有影響的
9. 事業單位改革最新消息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是什麼事業單位
機關後勤屬於行政編制。
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化國務院各部門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意見》: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規范機關後勤行政管理職能。
(二)進一步明確機關服務中心的性質和任務。
(三)建立和完善結算制度。
(四)加強機關服務中心的資產與財務管理。
(五)轉換機關服務中心管理機制。
(六)打破界限、推動聯合。
(9)事業單位改革財政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擴展閱讀:
解決好深化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相關問題
(一)機關服務中心為機關提供後勤服務保障屬非經營性活動,其對內服務所獲取的收入,屬於國家財政資金,按國家有關規定不計人納稅范圍。對機關服務中心以安置分流人員為主開辦的經濟實體,應參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二)根據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機關服務中心建立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各部門要妥善解決由機關劃轉和分流到機關服務中心人員的養老、醫療、再就業等問題。
(三)為幫助機關服務中心精簡和分流人員,各部門可以參照《中央國家機關人員分流安排實施實施辦法》(中辦發〔1998〕12號)中的有關政策規定,妥善解決機關服務中心的人員精簡和分流問題。
(四)各部門要重視機關後勤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後勤人員的專業培訓,推行持證上崗制度。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後勤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精幹、高效、廉潔的機關後勤職工隊伍。
參考資料:網路-《關於深化國務院各部門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