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抵押擔保 >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基本機制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基本機制

發布時間:2025-09-09 23:30:22

A. 金融監管總局2024年3號令——《個人貸款管理辦法》全文

個人貸款管理辦法

(2024年2月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令2024年第3號公布 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確保銀行業金融機構個人貸款業務規范運營,加強審慎管理,促進個人貸款業務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眾存款的金融機構。

第三條 本辦法所指個人貸款,是指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提供的用於個人消費、生產經營等用途的本外幣貸款。

第四條 開展個人貸款業務時,金融機構應遵循依法合規、審慎經營、平等自願、公平誠信的原則。

第五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有效的個人貸款全流程管理機制,制定貸款管理制度及各貸款品種的操作規程,明確貸款對象和范圍,實施差別風險管理,建立操作各環節的考核和問責機制。

第六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個人貸款風險限額管理制度。

第七條 個人貸款用途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有關政策,金融機構不得發放無指定用途的個人貸款。

金融機構應加強貸款資金支付管理,防範個人貸款業務風險。

第八條 個人貸款期限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用於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五年;用於生產經營的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五年,對於經營現金流回收周期較長的,可適當延長,最長不超過十年。

第九條 個人貸款利率應遵循市場化原則,借貸雙方在遵守國家規定前提下協商確定。

第十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借款人合理的收入償債比例控制機制,結合借款人收入、負債、支出、貸款用途、擔保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貸款金額和期限,確保借款人還款能力。

第十一條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及其派出機構負責監督個人貸款業務。

第二章 受理與調查

第十二條 個人貸款申請需滿足以下條件:借款人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或符合國家規定的境外自然人;借款用途明確合法;貸款申請數額、期限和幣種合理;借款人具備還款意願和能力;借款人信用狀況良好;貸款人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十三條 金融機構應要求借款人以書面形式提出貸款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資料。

第十四條 金融機構受理貸款申請後,應履行盡職調查職責,核實借款條件和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形成調查評價意見。

第十五條 調查內容包括借款人基本情況、收入情況、借款用途、還款來源、還款能力及還款方式、擔保情況、抵(質)押物權屬、價值及變現能力等。

第十六條 調查應採取現場實地調查與非現場間接調查相結合,包括現場核實、電話查問、信息咨詢及其他數字化電子調查途徑。

對於不超過二十萬元人民幣的貸款,金融機構可通過非現場間接調查核實相關信息,簡化或不再進行現場實地調查(除非用於個人住房貸款)。

第十七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貸款調查機制,確保調查真實有效,明確調查途徑和方法,防範調查風險。

金融機構可委託第三方代為辦理特定事項,但不得損害借款人權益,確保風險可控,並定期審查第三方資質。

金融機構不得將核心風險控制事項委託第三方完成。

第十八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並執行貸款面談制度,確保借款人真實身份及信息。

對於不涉及住房貸款的,金融機構可通過視頻形式與借款人面談,並記錄保存影像。

第三章 風險評價與審批

第十九條 貸款審查應全面審查調查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確性,重點關注調查人的盡職情況和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償還能力、擔保情況、抵(質)押比率、風險程度等。

第二十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風險評價機制,確保貸款風險評價的全面性、動態性和審慎性。重點關注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必要時分析經營狀況和風險,採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金融機構應建立借款人信用風險評價體系,關注借款人各類融資情況,建立健全個人客戶統一授信管理體系,並適時調整。

第二十一條 金融機構應遵循審慎原則,完善授權管理制度,規范審批流程,明確審批許可權,實現審貸分離和授權審批,確保審批獨立性。

對於線上自動化審批,金融機構應建立人工復審機制,設定觸發條件,並對自動化審批不能有效識別的風險停止流程。

第二十二條 金融機構開展線上業務應符合互聯網貸款相關規定。

第二十三條 對未獲批準的貸款申請,金融機構應及時告知借款人。

第二十四條 金融機構應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違約率上升等異常情況,調整審批政策,加強貸款管理。

第二十五條 金融機構為關聯方辦理貸款時,應遵循關聯交易管理規定,貸款條件不得優於一般借款人,並在風險評價報告中說明。

第四章 協議與發放

第二十六條 金融機構與借款人應簽訂書面借款合同,並同時簽訂擔保合同或條款。金融機構要求借款人當面簽訂合同及相關文件。對於不超過二十萬元人民幣的貸款,可通過電子銀行渠道簽訂。

面簽時,金融機構應對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並妥善保存影像。

第二十七條 借款合同應符合法律法規,明確約定貸款資金用途、支付對象、金額、條件、方式等。

合同中應約定違約責任、貸款提前收回、支付方式調整、貸款利率調整、罰息收取、授信額度調整等措施,並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金融機構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防範法律風險。

借款合同採用格式條款的,應維護借款人權益並公示。

第二十九條 金融機構應遵循法律法規,規范擔保流程與操作。

按合同要求辦理抵(質)押登記的,金融機構應參與。委託第三方辦理時,應對登記情況進行核實。

第三十條 金融機構應設立獨立的放款部門或崗位,確保放款條件落實,滿足約定條件的個人貸款發放。

第三十一條 借款合同生效後,金融機構應按時發放貸款。

第五章 支付管理

第三十二條 金融機構應通過貸款人受託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管理與控制貸款資金的支付。金融機構應建立支付管控體系,利用金融科技,監督資金按約定用途使用。

貸款人受託支付是指金融機構根據借款人提款申請和支付委託,將貸款資金支付給符合合同約定的交易對象。

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金融機構直接將貸款資金發放至借款人賬戶,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給交易對象。

第三十三條 個人貸款原則上應採用貸款人受託支付方式向交易對象支付,但本辦法第三十六

閱讀全文

與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基本機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給人擔保貸款後自己買房還能貸款嗎 瀏覽:512
農行買房貸款40萬20年提前還 瀏覽:13
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基本機制 瀏覽:610
教育局助學貸款網上怎麼辦理 瀏覽:306
兩夫妻信用社可以貸款多少錢 瀏覽:94
哪裡可以查個人小額貸款 瀏覽:304
朋友銀行貸款要擔保 瀏覽:298
農行裝修貸款不激活 瀏覽:301
貸款機構風險管理工作報告 瀏覽:58
別人貸款用我手機號碼 瀏覽:620
上海二手房如何才能貸款7成 瀏覽:827
浙江2014農村貸款率 瀏覽:549
怎樣在手機上查我的貸款 瀏覽:727
網上的個人貸款什麼好 瀏覽:645
辦理貸款流水怎麼辦 瀏覽:291
可網上貸款不還怎麼辦 瀏覽:453
2017惠州十月貸款利率 瀏覽:298
蘋果手機被貸款 瀏覽:759
離婚後一年公積金貸款買房嗎 瀏覽:552
銀行貸款客戶新增工作措施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