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儀隴縣美信小額美易貸審核嚴不
不嚴格。小額貸款由於貸睜瞎款額度低、申請門檻低,因此是比較皮拆容易通過審核的。小額貸款是以個人或企燃早棗業為核心的綜合消費貸款,貸款的金額一般為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辦理過程一般需要做擔保。小額貸款是微小貸款在技術和實際應用上的延伸。
Ⅱ 農村金融機構的主要有哪些
第一階段:農村金融市場組織的多元化和競爭狀態的初步形成階段(1979年~1993 年)。這一階段的主要改革措施和政策方案主要是恢復和成立新的金融機構,形成農村金融市場組織的多元化和競爭狀態。包括(1)1979年恢復中國農業銀行,並改變了傳統的運作目標,明確提出大力支持農村商品經濟,提高資金使用效益;(2)隨著人民公社體制的瓦解,農村信用合作社也重新恢復了名義上的合作金融組織地位。但農村信用合作社接受中國農業銀行的管理,事實上成為農業銀行的基層附屬機構;(3)放開了對民間信用的管制,允許民間自由借貸,允許成立民間合作金融組織,例如 80年代中期開始在全國各地成立的農村信用合作基金會。同時允許成立的還有一些鄉村企業的財務公司,企業集資異常活躍;(4)允許多種融資方式並存,包括了存款、貸款、債券、股票、基金、票據貼現、信託、租賃等多種信用手段。因此,盡管處於起步階段,但由於管制較松、約束較少,各類金融機構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第二個階段: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體系框架構築階段( 1994 年~1996年) 。在第一階段改革的基礎上,這一階段的改革更明確了改革的目標和思路,提出了要建立一個能夠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及時、有效服務的金融體系的口號。更具體地說,這一農村金融體系包括以工商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商業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銀行),主要為農戶服務的合作金融機構(中國農村信用合作社),支持整個農業開發和農業技術進步、保證國家農副產品收購以及體現並實施其它國家政策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此(1)1994年組建成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試圖通過該銀行的建立將政策性金融業務從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業務中剝離出來;(2)加快了中國農業銀行商業化的步伐,包括全面推行經營目標責任制,對信貸資金進行規模經營,集中管理貸款的審批許可權,等等;(3)進一步強化農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性質。根據國務院 1994年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計劃在 1994年基本完成縣聯社的組建工作,1995年大量組建農村信用合作銀行。不過,實際進度大大落後於這一階段所設計的目標。另外一個重要的政策變化就是決定農村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國農業銀行管理,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管理,改由縣聯社負責;對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監督管理,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承擔。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至第二階段末,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地區,已基本形成合作金融、商業金融與政策金融三者並存且相互間業務不交叉的局面,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第三個階段:農村信用社主體地位的形成及其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化階段(1997~2006) 。
在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和 1997年開始的通貨緊縮後,中國金融業原先以「忽視內涵性增長、注重數量與規模擴張」為特徵的外延式金融發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在強調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同時,對金融風險的控制也開始受到重視,客觀上強化了農村信用合作社對農村金融市場的壟斷。主要體現在:(1)開始在國有銀行中推行貸款責任制;(2)收縮國有銀行戰線。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各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及以下)機構,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包括農業銀行在內的國有商業銀行開始日漸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3)打擊各種非正規金融活動,對民間金融行為進行壓抑。1999年在全國范圍內撤消農村信用合作基金會,並對其進行清算;(4)將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確定為對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上,且進入 2003年以來這一政策趨勢日益明顯且力度不斷加大。包括:放寬對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利率浮動范圍的限制、加大國家財政投入以解決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不良資產問題、推動並深化信用合作社改革試點工作等等。2003年6月,國務院印發《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方案》,11月底浙江、山東、江西、貴州、吉林、重慶、陝西和江蘇 8省(市)農村信用社改革實施方案經國務院批准,這標志著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04 年8 月國務院又批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 21 個省(區、市) 作為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試點地區。
在這一次的農信社試點改革得到了央行的資金支持,對試點地區農村信用社,採取兩種方式給予適當的資金支持以解決農信社不良資產問題:一是由人民銀行按照 2002年底實際資不抵債數額的50%,安排專項再貸款。二是由人民銀行發行專項中央銀行票據,用於置換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票據期限兩年,按適當利率分年付息。 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銀行專項票據發行,共向8省(市)272家聯社發行中央銀行專項票據 119億元。 截至 2004年 8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已會同中國銀監會,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嚴格審查考核,共批准 583個試點縣(市)農信社分三批認購中央銀行專項票據 346億元。改革使全國農村信用社經營狀況大為改觀,資產質量和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截至 2004年 9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余額 4630億元,佔比23.5%,較年初下降 6個百分點,前 9個月全國農村信用社軋差實現盈利 21.2億元。但中央政府為此也支付了巨大的成本。
第四個階段:探索試點開放農村金融市場的增量改革(2006~)。2006年伊始,農村金融改革步入第四階段,我們把此階段稱為「新一輪改革」。與以往不同,新一輪改革將重點放在增量(即現行農村金融體系所缺乏的部分)上,而不是存量上。在改革的第三階段,由於緊盯體制內的農信社,改來改去,很難觸動既得利益階層,結果白白支付了高昂的成本,農村金融落後的局面卻並未根本改觀。
在新一輪改革中,政府明顯總結了以往的教訓,在存量改革幾近陷入困境的情況下,轉變思路,在體制外部分尋找改革的著力點與突破口。這就是目前正在進行的新一輪改革的最大特徵。
200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允許私有資本、外資參股鄉村社區金融機構」,「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業法人或社團法人發起的小額貸款組織」,「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規范民間借貸「。12月 22日,中國銀監會發布《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決定在四川、吉林、內蒙古、湖北、甘肅、青海等 6省 (區)進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工作。首次允許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到農村地區新設銀行,並提出要在農村增設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三類金融機構。政策意圖十分明顯,即開放農村金融市場。
在此政策引導下,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和四川儀隴惠民貸款公司分別作為我國首家村鎮銀行和首家貸款公司,在 2007年3月1日掛牌成立。儀隴惠民村鎮銀行由南充市商業銀行和五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為 100萬元;而貸款公司由南充市商業銀行獨資設立,注冊資本為 50萬元。2007年3月9日,首家農村資金互助社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閆家村百信農村資金互助社掛牌成立。其注冊資本為 10萬元,由 32農戶發起設立。
同時,外資商業銀行開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2007年 12月 13日湖北隨州曾都匯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全額出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正式開業,其注冊資本為 1000萬元。除了匯豐村鎮銀行,花旗銀行正准備選擇試點地區設立貸款公司,格來岷信託擬通過技術合作形式參與試點,渣打銀行也在積極籌劃設立村鎮銀行。
從四川儀隴的試點情況看,新型金融機構的引入給農信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農信社的經營理念與工作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從過去的消極等待變為現在的主動出擊。當地農信社在新型金融機構的沖擊下,開始主動接近村民,其中一個重要舉措是為村民發放貸款證,並根據村民的具體情況在貸款證上註明不同的授信額度(在 1萬元和 8萬元之間)。這樣,如果持證人將來有資金需要,就可以拿著「兩證一章(即身份證、貸款證和私章)」,直接到農信社辦理相關手續獲得貸款,十分簡便。此外,新型金融機構帶給農信社的沖擊,還體現在其業務功能的相對強大上。拿支付業務來說,惠民村鎮銀行由於依託南充市商業銀行,給當地村民帶來的便利是農信社所不能比擬的。當地村民流動性較大,經常外出務工,需要一卡在手,走遍天下。村鎮銀行能發行南充市商業銀行卡,而南充市商業銀行因與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等全國性銀行聯網,憑藉此卡,村民可在全國各地進行支付。而當地農信社尚未實現市級聯網,更不要說全國了。
Ⅲ 第一次在百度上提問,我想問問各位大俠,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機構的名字和成立時間!!
你好,中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成立時間是2007.3.1,第一家小額貸款機構是四川廣元的中區全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4.11,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Ⅳ 閬中個人貸款:我想找個閬中本地的擔保或者貸款,越快越好,有沒知道知道的說哈,謝謝,急需用錢。
災後重建工作已全面展開 重建規劃8月將完成編制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並波及周邊省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發生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取得階段性勝利,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災後重建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災區群眾已基本實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地震發生後,民政部及時從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向災區調運大批救災帳篷和棉衣、棉被。緊急面向社會采購災區急需的帳篷、衣被等生活物品。截至7月24日,共安排使用中央救災資金383.32億元;向災區調運帳篷157.97萬頂,彩條布3910.76萬平方米,篷布646.6萬平方米,棉衣被1896萬件(床)及大量食品和飲用水等生活物資,以最快的速度保障了災區群眾生活物資急需。
從5月13日至5月2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累計向四川災區調運搶險機具設備1716台。除配備機具操作維修和安全防護人員外,還抽調了熟悉建築物拆除、爆破、建築安全等專業搶險人員。這些設備和人員在搜救被壓埋的群眾、疏通搶修道路以及清理現場廢墟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保證受災群眾飲水安全,住房城鄉建設部迅速組織調運應急供水等設備和物資。同時組織了20支411人的供水設施應急搶修隊伍開展供水搶險,目前,除北川縣城外,災區設市城市和縣城城區已經基本恢復供水,出廠水和管網水水質均達標。
震後不久,國務院即決定3個月對災區困難群眾每人每天補助10元錢和1斤口糧,「三孤」人員每人每月補助600元,目前已救助907.6萬人。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585.93億元,實際到賬583.05億元,已向災區撥付使用221.99億元。
目前,地震災區已經基本實現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
100萬套過渡房建設過半
據初步統計,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地城鎮房屋倒塌約4900萬平方米,嚴重損壞約9600萬平方米,部分城鎮幾乎夷為平地。國務院決定,用3個月時間建造100萬套過渡安置房(活動板房),作為災區群眾3—5年內的臨時家園。
全國各個對口支援省市立即行動起來,各地財政先行墊付資金,調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迅速展開板房生產、運輸、選址、場平、安裝各項工作。前線突擊隊克服道路交通條件差、生活條件艱苦、餘震不斷等困難,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大大加快了過渡安置房建設工作進度。許多援建省市不等不靠,主動承擔了原本應由災區承擔的道路疏通、場地平整、設施配套等工作,由此投入了大量額外的人力、物力、財力。在建設高峰期,各援建省市共組織投入現場施工人員超過80000人,大型機具2300餘台。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採取開設專列、設置專用通道、免收通行費等措施,並協調有關企業加強板房原料生產,努力克服資金不足、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緊缺、運輸困難、燃料不足等突出問題。及時制定《汶川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驗收規定》,指導推動板房的竣工驗收和交付施工工作。
截至7月23日,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活動板房)已安裝564200套。過渡安置區的臨時醫院、學校和商業網點也在逐步建立。在雨季來臨之際,為災區群眾提供了舒適、避風、遮雨、衛生的生活之所,特別是保證了地震災區高考的順利進行和中小學校復課的用房急需。
對汶川地震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無家可歸的農戶,中央財政安排400億元,專項用於補助農戶重建住房。民政部已經編制完成《四川甘肅陝西三省地震災區農房倒損恢復重建規劃》,計劃用1—2年時間,基本完成四川、甘肅、陝西三省農房恢復重建。
為了幫助農村災民建設安全、抗震、實用的永久性住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編輯了《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農民自建房設計圖集》,免費贈送給農戶。同時選派了八批有經驗的專家長駐災區,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服務指導,幫助農民做好農房重建。
災後重建規劃即將出台
災後重建,規劃先行。7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為災後重建規劃提出了基本目標: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災後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使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生產條件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並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災後重建總體規劃初稿已經形成,目前已經進入了匯總、銜接和最後文本的修改完善階段。專項規劃正在交互銜接中平行推進,已進入修改完善階段,爭取在8月中旬完成編制工作。
根據重建規劃,為了多渠道籌集重建資金,中央財政將建立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基金,專項用於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災區各級地方財政,也要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恢復重建的投入力度。按照中央確定的對口支援方案,支援方和受援方要充分協商,確保人力、物力、財力落實。
災後重建地區還將獲得眾多優惠政策。包括增值稅擴大抵扣范圍,減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對受災嚴重地區減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傾斜的信貸政策,靈活運用存款准備金、再貸款等多種政策工具增強災區金融機構的貸款能力。及時提供恢復重建用地,合理增加災區城鎮用地規模。鼓勵外地企業到災區以及企業進入工業園區集中發展,並採取提供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職業介紹和培訓補貼、定向招工等,加大對受災地區的就業援助力度。
Ⅳ 什麼是草根銀行
草根銀行是由草根和銀行兩個詞構成的前偏後正片語,有草根性銀行、草根型銀行之意。有人認為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同政府或決策者相對的勢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階層相對應的弱勢階層。
草根銀行的產生
草根銀行是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蓬勃發展的產物,與傳統的國有銀行、集體銀行相對並行的私人性質的股份制銀行,現時代新出現的金融機構,一般規模較小,是原國有銀行的補充,是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經銀監會批准或者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允許的、在城市或農村地區開展的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服務機構,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掛牌營業、守法經營的民間金融企業,這些機構往往定位為窮人銀行,即為小客戶提供微額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這些機構服務的范圍主要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業,服務對象是農民。因此草根銀行也稱為「農民的銀行」、「百姓的銀行」、「大眾的銀行」,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就是「 草根銀行 」。
國情催生「草根銀行」
盡管還缺乏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兩大主管部門的公開肯定,但民營銀行的破殼而出似乎已不再遙遠。在昨天舉行的民營銀行成立方案專家論證會上,多位央行專家位列其中,而首批5家即將向銀監會提請准入的民營銀行中,4家都將開門營業的時間鎖定在2004年。
「我們已經完成了金融制度創新的任務,並為之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研討會上民營銀行研究的領軍人、長城金融研究所所長徐滇慶的開場白意味深長。隨後,5家計劃申報准入的試點銀行——沈陽瑞豐銀行、廣東南華銀行、深圳民華銀行、江陰商業銀行和西安長城銀行開始依次展示其各自的試點報告,接受中國60位頂級專家的評估。而聆聽報告的專家中,有4位來自中國人民銀行。
作為自發生成的「草根銀行」,5家試點銀行都將自己定位為區域性社區銀行,服務主體對象為中小企業和社區居民。
負責制定該銀行成立草案的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王振山向記者表示,「討論會結束後,我們會很快向銀監會正式遞交准入申請。而只要監管部門開口子,可以說5家銀行都有100%的准入機會,當前的關鍵是要完成審批制度的創立,但前提是必須有機構遞交申請。」
中國首家草根銀行誕生
2007年3月1日,中國首家村鎮銀行--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掛牌開業。
惠民村鎮銀行注冊資本200萬元,四川南充市商業銀行為最大股東,佔有50%股權,其他股東包括四川明宇集團、四川海山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目前該行由包括行長、客戶經理在內的十餘人組成,可謂中國最小的銀行。
惠民村鎮銀行可從事的業務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辦理票據承兌與貼現;從事同業拆借;從事銀行卡業務等業務。其中貸款主要包括小額農戶貸款、微小企業貸款、專業農戶貸款三類,其中小額農戶貸款最高貸款金額不超過2萬元,貸款手續非常簡單方便,只憑信用、無需擔保即可獲得;其餘兩類貸款最高金額不超過10萬元,但需要信用和擔保。
同日開業的還有四川儀隴惠民貸款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由南充市商業銀行組建,注冊資本50萬元。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在出席惠民村鎮銀行開業典禮時強調,要規范推進試點,促進機制轉換,嚴密防範風險,做好支農服務,把村鎮銀行辦成為"三農"服務的農村社區性銀行。
唐雙寧指出,儀隴惠民村鎮銀行作為首家掛牌開業的機構,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銀監會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試點工作結出了第一粒果子,標志著一類嶄新的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我國農村地區正式誕生。這將對推動我國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組建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對完善農村金融組織與服務體系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唐雙寧表示,村鎮銀行、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成立必將會激活農村金融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新的活力、新的商機,產生「湯水效應」。好比一桶開水,加些鹽,加些油,再加些青菜和海米,就成了美味的鮮湯。
針對過去農村基金會、儲金會等教訓,唐雙寧要求,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試點要防止一哄而起。當地監管機構要切實加強試點工作的過程監管與控制,要始終把防範風險放在第一位,優化產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強化資本約束,把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辦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村社區性銀行。
同時,唐雙寧提醒試點地區各級政府,在農村地區開展金融業務的運營成本高,經營風險大,收益周期長,經營利潤率低,希望試點地區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積極支持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發展,努力營造公平的經營和競爭環境,促進其在競爭中成長。
四川銀監局負責人表示,根據今後五年儀隴縣GDP年均增幅(約14%),以及農村城鎮化後原居民和社區企業貸款需求相對旺盛的狀況,預測村鎮銀行開業後未來三年資產總額、存款、貸款增幅在15%以上。
草根銀行的發展
(一)我國「草根銀行」的萌芽(1988~1995年)
我國的」草根銀行」萌芽於1988年6月。台州市商業銀行的前身是由現任董事長的陳小軍借了5萬塊錢和另外10個個體戶湊錢,以10萬元注冊資金開辦的銀座金融服務社。成立之初的服務社設在台州市路橋區的一間臨街小屋,僅有6名工作人員。1993年6月,泰隆城市信用社成立,當時僅有7名員工,注冊資金為100萬元。這兩家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在性質上類似於我國歷史上的「大錢庄」,還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草根銀行」。
(二)我國「草根銀行」的發展(1995~2006年)
從1995起,「草根銀行」在我國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其標志就是銀座金融服務社從「大錢庄」轉變成真正的銀行。2001年重組後,銀座金融服務社把自己定位於微小企業的夥伴銀行,改名為路橋銀座城市信用社。2002年3月,台州市商業銀行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政府股權僅為5%。截至2003年末,台州商行各項存款余額達83.85億元,占該區全部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的45%;貸款余額56.97億元,占該區全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的46%,存貸款余額居全區金融單位之首。利潤達到1.2億元,總資產收益率達到1.6%,這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2003年12月,《金融時報》發表對我國最大50家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11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111家城市商業銀行的排名,台州市商業銀行名列第43位。
而另一個奇跡的創造者泰隆城市信用社在12年後的今天,各項存款余額44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8.6億元,其中95%的存款來自於微小企業,在貸款中91%也是面向微小企業,不良貸款率下降到0.88%。
目前,這兩家草根銀行的存貸款規模都占路橋總規模的60%以上。許多著名經濟學家、專家學者曾到泰隆實地考察,認為泰隆為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闖出了一條新路,是股份合作制金融企業的成功典範,有力地證明了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中小民營企業是相得益彰的天然夥伴。
除這兩家銀行外,隨著國家政策的放寬,新的「草根銀行」也在相繼籌建和成立,為農民融資和農村金融改革做出了貢獻。如2006年1月江蘇省內成立的第一家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碩集富民合作社,2006年7月6日在河南省濮陽市成立的我國第一家由民政部門批准登記注冊的「草根銀行」濮陽市小額信貸互助合作社。
(三)「草根銀行」在我國的新發展(2006年至今)
自從2006年12月我國銀監會發布了《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見》之後,「草根銀行」在我國的蓬勃發展。銀監會放寬農村金融機構准入政策,產業資本與民間資本均可到農村地區投資、收購、新設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試點農村金融機構准入的放開。並選擇了率先從中西部開始推行。這次改革將按照「先試點、後推開;先中西部、後內地;先努力解決服務空白問題、後解決競爭不充分問題」的原則和步驟,首批試點選擇在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湖北6省(區)的農村地區開展。
2007年3月1日,中國第一批新型金融機構——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金城鎮儀隴惠民村鎮銀行和惠民貸款公司、吉林東豐誠信村鎮銀行、吉林磐石融豐村鎮銀行等草根銀行應運而生,成為了我國新一輪農村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在吉林、甘肅等省區又相繼出現了不少的鄉村銀行。如梨樹縣閆家村百信農村資金互助社和甘肅慶陽西峰瑞信村鎮銀行。由儀隴惠民村鎮銀行董事長黃光偉及業內人士在改革中探索出的「三結合、三聯動、三位一體」的「草根銀行」運作新模式,也在實踐中逐步顯現出其強大的生命力。隨著「草根銀行」的相繼出現,許多農業銀行和信用社都積極著手自己新的改革試驗,這無疑是農村金融改革的良好開端。
草根銀行的貢獻
「草根銀行」對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的貢獻
「草根銀行」為窮人提供微額貸款,讓廣大的貧困人群都能找到消除貧困的途徑,免於貧困,是推動社會底層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是一種成功的支持創業脫貧而不是單靠政府救濟扶貧的新方式,充分發揮了金融杠桿和金融制度創新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同時草根銀行在我國農村金融改革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創出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新的運作模式
成功的「草根銀行」往往採用與有關部門聯動的運作模式,即「企業+基地+農戶+政府+村鎮銀行+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這一全新的運作鏈條,從而使其得到健康、穩健、持續的發展和壯大。
(二)為降低信貸風險闖出了新路
「草根銀行」貼近客戶,互助聯保,既保證銀行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又保證貸款的回收,降低了貸款風險,為防範、化解、分散信貸風險創出了一條新路。
(三)填補了農村金融服務的空缺
「草根銀行」的產生是農村金融改革的催化劑。「草根銀行」做了大銀行家不屑做的生意,管控大銀行管控不了的風險,創造大銀行家創造不了的業績,填補了金融服務的空白區域。
(四)抑制了地下金融的發展
由於種種原因,地下金融活動一直是影響我國金融業正常發展的障礙,近年來的跡象表明,政府對地下錢庄的打擊越來越嚴厲,但地下錢庄卻越來越興旺。而「草根銀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地下金融的發展,促進了我國金融業的改革步伐。
(五)為金融行業的營銷提供了新的思路
金融業一直以來都是嫌貧愛富,但是幾乎所有的金融企業都為不良貸款發愁,「草根銀行」極低的不良貸款率(如台州商行2005年只有0.88%的不良貸款率)徹底顛覆了銀行不與窮人打交道(即不能向農民和三無企業貸款)是因為窮人信譽不好的說法。證明了人格化的交易往往比嚴格的信貸審批程序和條件更有效力。因此也為銀行進一步改革和優化營銷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雖然我國的「草根銀行」從萌芽到現在已發展了近20年的時間,從正式成為銀行到現在也已有12年之久,其發展壯大和對農村經濟的貢獻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作為我國農村金融改革一個嘗試,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因此,我國「草根銀行」的健康發展,既要有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當地政府的堅強後盾,又要有自身的不斷完善,才能不斷壯大,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改革和農民脫貧問題做出更大的貢獻。
Ⅵ 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公司賬戶貸款利息怎麼還款
查詢中銀富登村鎮銀行公司賬戶貸款的利息,應該查詢該公司貸款審批報告上規定的利率進行還款。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