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008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008

發布時間:2022-06-18 09:54:38

1.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指某一時點金融機構存款金額與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其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信貸機構和保險公司。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2. 什麼是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就是指月末銀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

金融機構貸款是指:企業向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借入的資金。其中商業銀行是國家金融市場的主體,資金雄厚可向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商業銀行貸款是企業負債經營時採用的主要籌資方式。
存、貸款是金融市場組織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的最重要的來源和方式。一般認為,金融市場組織的基本功能就在於積聚存款、投放貸款,以優化資金配置,積極動員各經濟部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參與貢獻。存款積聚不足即為資本供給不足,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障礙;而儲蓄充足時,要促進經濟發展,還須以儲蓄能夠充分有效地轉化成投資為前提。

3.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是多少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需要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9.03萬億元,這些貸款都投向了哪些領域?

在投向實體企業的貸款中,上半年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明顯提高,同比多增1069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平穩較快增長,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增量的近八成;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1%。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金融去杠桿和監管政策持續推進,表外融資渠道將繼續收緊,企業對信貸融資需求會進一步增加。未來,定向調控政策將圍繞增強信貸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展開,企業整體信貸融資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在企業信貸融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普惠金融信貸投放質量有所提高。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將新增信貸資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業。從政策落地情況看,這些精準聚焦的措施已經開始取得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1.2個和2.5個百分點。上半年小微企業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增量占同期企業貸款增加額的20.9%。

不過,同樣是普惠金融領域,農村和農業貸款增速卻有所減緩。數據顯示,上半年本外幣涉農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同比少增3864億元。6月末,本外幣農村貸款余額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上季末低0.7個百分點;農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6%,增速比上季末低1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格調控的背景下,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6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5.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個百分點;上半年增加3.54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較2017年佔比水平低1.9個百分點。

連平表示,在各項融資渠道都明顯收緊的形勢下,房地產行業作為去杠桿的重點領域,銀行信貸也在不斷收緊,房地產貸款增速多個季度持續回落。未來,隨著棚改續建項目的不斷加快,國家重點支持的各項政策性住房建設的力度加大,在房地產貸款穩中有降的同時,開發貸款仍將保持低增長態勢。

來自新華社

4.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說明什麼求高手解答

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指的是人民幣貸款余額和外幣貸款余額,一般可說明金融機構對社會的信貸投放規模,但近年來,由於銀行業績考核的壓力,許多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了完成存款指標,做了大量的內保外貸、外保內貸等產品,即存貸款同時增加,所以有一定的水分。
2.貸款余額指至某一節點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歸還放款人的貸款總額。亦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3.貸款余額不是貸款數額,貸款數額是指合同數額,是一個不變的數額。貸款余額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業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總和。銀行的考核指標中有存貸比,即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能超過75%,否則就會違規,並存在很大風險,存款余額為負債指標,貸款余額為資產指標。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貸款總額和貸款余額
貸款總額是指企業在會計期末其貸方發生額的合計數,它表示企業向銀行舉債或融資的總額,而貸款余額是指到會計期末尚未償還的貸款,尚未償還的貸款余額等於貸款總額扣除已償還的銀行貸款。
即短缺貸款或長期貸款科目的貸款余額=前期貸款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融資增加數)-借方發生額(償還貸款數)。
二、資金的影響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反映一個城市對資金的吸附能力。我們知道,資金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也是結果。一個城市能匯聚多少資金,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
資金是經營工商業的本錢,同時也是國家用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物資或貨幣。資金是以貨幣表現,用來進行周轉,滿足創造社會物質財富需要的價值,它體現著以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資金是墊支於社會再生產過程,用於創造新價值,並增加社會剩餘產品價值的媒介價值,也是指資金管理,意思是說在任何一次交易中,只使你的一小部分資金承擔風險。

5. 2008-2014年四大行不良貸款環比,同比的比較,看趨勢情況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

銀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較年初增加541億元,不良貸款率1.04%,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達到近三年來最高水平。
這一比例下半年或還將上升。業內人士認為,在2009年大規模的信貸投放之後,目前已進入第五年還本付息期。此前累積的地方平台和地產風險或逐步顯現,鋼貿等過剩行業的貸款風險還未完全暴露,經濟下行壓力亦將波及銀行資產質量。
部分地區和行業不良貸款增長快
相較於銀監會披露的1.04%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值,銀行一季報顯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已有兩家超過均值,農行和交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率分別達到1.22%和1.09%;建行一季度不良貸款猛增55億元,1.02%的不良貸款率已逼近均值。
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一季度的不良貸款增長更快。一季度業績增幅最高的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81.05億元,增幅7.47%;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14.52億元,比年初增長10.85%。
去年以來,部分地區、行業領域的不良貸款增長堪稱觸目驚心。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及國內外貿易為特色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成為「不良」爆發的「高危地帶」。
一位商業銀行人士告訴,據內部同業估算,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去年在浙江地區的不良損失已覆蓋其從2003年進入浙江省後十年以來的利潤總額。
「目前看來,今年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銀行人士表示。
以不良重災區之一鋼貿行業的相關貸款為例,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2014年將是鋼貿風險大面積爆發的一年。鋼貿類貸款的情況跟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其損失率非常高,若短期內全部暴露,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會急劇上升,對上市銀行來說難以接受。所以,銀行採取各種措施,體現在不良率上應該說有一定程度保留,2013年並沒有完全暴露,而損失狀況最終可能在2014年基本暴露出來。
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或是趨勢
2008年至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金融機構進行了大規模信貸投放,大部分貸款為5年期,到今年進入了集中還本付息期。
「一家銀行支行行長告訴我,他在2009年的時候給地方政府貸了一筆款,有一個項目,是一個縣級平台,他當時貸出1.5億,這個項目當時評估是3億左右,怎麼審查都是合格的。到了今年要還錢了,肯定還不了,這誰都知道。那怎麼辦?需要重新做一個項目,這個項目做8億,貸3億。這3個億就有問題了,這3個億是怎麼做的?其中1.5億是還本,就是2009年那筆貸款的還本,還有5千萬是還息,真正投入到這個項目裡面的就只有1個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於融資數額大、回本期限長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而言,「借新還舊」是維持資金鏈的一個常用手段,保證企業融資鏈不斷裂也部分符合銀行利益,但也暴露了部分平台陷入資金緊缺、存在還本付息困難的窘境。下半年,隨著這部分貸款大規模進入還本付息期,銀行資產質量將面臨大考。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有可能延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房地產貸款、地方融資平台以及一些產能過剩行業比如重化工業、鋼鐵、水泥等,「畢竟未來房地產要調整、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依靠高投資模式要轉變,相關的這些行業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會帶來行業內的洗牌,因為產能過剩是總量過剩,有一些經營能力差的企業,有可能會出問題,但並不是全行業都不行了。」郭田勇表示。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會小幅上升,現在產能過剩調整還沒有完成,還有一部分潛在的風險有暴露的可能性。在宏觀經濟運行的態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的情況下,銀行不良貸款小幅上升會是一個趨勢,目前看還在安全定義之內。」
他認為,不良貸款將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行業、周期性行業以及小微企業,行業和地區分布的特徵還會延續。
暫未施壓業績 核銷或加快
曾剛認為,目前盡管不良貸款在上升,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水平仍在可控范圍之內,繼續小幅上升也不會超過銀行風險承受能力,目前還沒對銀行形成太大考驗。
「一季度發布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看起來盡管不良資產規模在上升,但他們的利潤情況還可以,一些銀行利潤增速降低,另一些其實在快速增長。最快的平安銀行增速超過40%。整體來看銀行業利潤保持不錯的增長速度。有盈利意味著有風險抵禦能力,利潤可以用來彌補風險。隨著結構調整的深入,資產質量還存在潛在的風險,從銀行的角度來講,在今年要管控好風險,盡量對一些不良資產加快處置速度。」曾剛表示。
「目前撥備率還很充裕,上市銀行基本在200%以上,短期內還不會影響到當期利潤水平。增長速度可能會有影響,但增長速度不完全取決於資產質量。銀行的資產規模增長速度也在下降,受利率市場化加速,銀行利差收入在收窄,這也是導致利潤收窄的重要因素。資產質量還沒有惡化到沖減當期利潤的地步。」曾剛表示。
「銀行業績以前增速較快,現在下降也是很自然的。銀行在整個國家並不是高增長類的行業,盈利情況大致跟GDP相當或者比GDP高一點,未來可能還會下降。」郭田勇表示,「未來貸款增速如果加快,就要增加撥備,業績當然就會受影響,這種情況下對銀行的業績影響就會比較大。」

6.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分別是多少

  1. 中國從2000年到2010年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余額:

    2010年5.73萬億元,2009年4.4萬億元,2008年3.01萬億元,2006年2萬億元,2004年1.59萬億元,2003年1.2萬億元,

  2. 個人房屋抵押貸款是指:

    (1)借款人以本人名下的房產抵押,向貸款人申請用於個人合法合規用途的人民幣擔保貸款,用途包括個人購房、購車、消費、經營及其他合規合法等多種用途。

    (2)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7.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是什麼意思

金融機構發放的各項貸款的期末合計數 ,如年末數、季度末數和月末數等

8. 國家統計局發布2008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廣義貨幣M2和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有什麼關系

我國現階段也是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其含義分別是:
M0:流通中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以外流通的現金;
M1:狹義貨幣供應量,即M0+企事業單位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供應量,即M1+企事業單位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9. 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探討。

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09年2月26日 2008年,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頑強拼搏,努力克服歷史罕見的特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不利影響,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00670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4000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46183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120487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3%,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6%,上升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1%,下降0.3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5.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3%。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8.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6.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7%,生活資料價格上漲4.1%。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5%。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14.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0.3%。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6.5%,其中新建住宅價格上漲7.1%,二手住宅價格上漲6.2%;房屋租賃價格上漲1.4%。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0210萬人,凈增加860萬人,新增加1113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末上升0.2個百分點。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19460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178億美元。年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346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6.9%。 全年稅收收入57862億元(不包括關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比上年增加8413億元,增長17.0%。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67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576萬公頃,減少17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71萬公頃,增加139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93萬公頃,增加13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52850萬噸,比上年增加2690萬噸,增產5.4%。其中,夏糧產量12041萬噸,增產2.6%;早稻產量3158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秋糧產量37651萬噸,增產6.7%。 全年棉花產量750萬噸,比上年減產1.6%。油料產量2950萬噸,增產14.8%。糖料產量13000萬噸,增產6.7%。烤煙產量260萬噸,增產19.6%。茶葉產量124萬噸,增產6.4%。 全年肉類總產量7269萬噸,比上年增長5.9%。其中,豬肉產量4615萬噸,增長7.6%;牛肉產量610萬噸,下降0.5%;羊肉產量376萬噸,下降1.8%。生豬年末存欄46264萬頭,增長5.2%;生豬出欄60960萬頭,增長7.9%。牛奶產量3651萬噸,增長3.6%;禽蛋產量2638萬噸,增長4.3%。 全年水產品產量4895萬噸,增長3.1%。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3426萬噸,增長4.5%;捕撈水產品產量1469萬噸,與上年持平。 全年木材產量7894萬立方米,增長13.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7.9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9.0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29112億元,比上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9%,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9.1%;集體企業增長8.1%,股份制企業增長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9.9%;私營企業增長20.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2.3%,重工業增長13.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6.1%,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增長18.2%,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8%,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5.0%,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6.9%,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5.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2.0%,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8.1%,化學纖維製造業增長2.2%。6大高耗能行業比上年增長10.0%,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6.9%,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2%,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10.0%,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2.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6%,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增長4.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0%。 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40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7071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1756億元,增長12.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509億元,增長21.8%;上繳稅金2058億元,增長20.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771億元,增長24.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2291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分城鄉看,城鎮投資148167億元,增長26.1%;農村投資24124億元,增長21.5%。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874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9%;中部地區投資45384億元,增長32.6%;西部地區投資35839億元,增長26.9%。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256億元,比上年增長54.5%;第二產業投資65036億元,增長28.0%;第三產業投資80875億元,增長24.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05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東部地區18325億元,增長17.1%;中部地區6287億元,增長31.7%;西部地區5967億元,增長22.7%。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22081億元,增長22.6%;辦公樓投資1112億元,增長7.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200億元,增長14.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4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6%。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73735億元,增長22.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34753億元,增長20.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91199億元,增長21.5%;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404億元,增長24.7%;其他行業零售額1885億元,增長3.7%。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2.7%,肉禽蛋類增長22.3%,服裝類增長25.9%,汽車類增長25.3%,石油及製品類增長39.9%,日用品類增長17.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7.9%,通訊器材類增長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4.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12.0%,傢具類增長22.6%,化妝品類增長22.1%,金銀珠寶類增長38.6%,中西葯品類增長14.8%。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56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其中,貨物出口14285億美元,增長17.2%;貨物進口11331億美元,增長18.5%。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295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28億美元。 全年非金融領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7514家,比上年減少27.3%。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24億美元,增長23.6%。其中,製造業佔54.0%;房地產業佔20.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5.5%;批發和零售業佔4.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佔3.1%。 全年非金融領域對外直接投資額40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6%。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4%;對外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81億美元,增長19.1%。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590億元,比上年增長7.6%。 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8.7億噸,比上年增長11.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9.2億噸,增長7.0%。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2835萬標准箱,增長12.2%。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6467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49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3.5%,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4173萬輛,增長18.1%。民用轎車保有量2438萬輛,增長24.5%,其中私人轎車1947萬輛,增長28.0%。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38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402億元,增長15.5%;電信業務總量22440億元,增長21.0%。全年減少局用交換機156萬門,總容量5.1億門。固定電話年末用戶34081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3200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0881萬戶。新增行動電話用戶9392萬戶,年末達到64123萬戶。年末全國固定及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9820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6909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74.3部/百人。互聯網上網人數3.0億人,其中寬頻上網人數2.7億人。 全年入境旅遊人數1300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外國人2433萬人次,下降6.8%;香港、澳門和台灣同胞10570萬人次,下降0.1%。在入境旅遊者中,過夜旅遊者5305萬人次,下降3.1%。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08億美元,下降2.6%。國內居民出境人數達4584萬人次,增長11.9%。其中因私出境4013萬人次,增長14.9%,占出境人數的87.5%。國內出遊人數達17.1億人次,增長6.3%;國內旅遊收入8749億元,增長12.6%。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47.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8%;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16.6萬億元,增長9.1%;流通中現金(M0)余額為3.4萬億元,增長12.7%。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7.8萬億元,增長19.3%;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2.0萬億元,增長17.9%。 全年農村金融合作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3.7萬億元,比年初增加5908億元。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3.7萬億元,增加4609億元。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0.4萬億元,增加1035億元;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3.3萬億元,增加3575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3396億元,比上年減少3947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75隻,籌資1066億元,減少3487億元;A股再籌資(包括配股、公開增發、非公開增發、認股權證)籌資1332億元,減少1046億元;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可分離債、公司債籌資998億元,增加587億元。 全年企業共發行債券20520億元,比上年增加3437億元。其中,金融債券11797億元,減少116億元;企業(公司)債券2655億元,增加834億元;短期融資券4332億元,增加982億元;中期票據1737億元,增加1737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9784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6658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789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337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971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1315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238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1418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4.6萬人,在學研究生128.3萬人,畢業生34.5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萬人,在校生2021.0萬人,畢業生512.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10.0萬人,在校生2056.3萬人,畢業生570.6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7.0萬人,在校生2476.3萬人,畢業生836.1萬人。全國初中招生1856.2萬人,在校生5574.2萬人,畢業生1862.9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695.7萬人,在校生10331.5萬人,畢業生1865.0萬人。特殊教育招生6.2萬人,在校生41.7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475.0萬人。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4570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200億元。全年國家安排了922項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205項「863」計劃課題。新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1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57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886家。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82.8萬件,其中國內申請71.7萬件,佔86.6%。受理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29.0萬件,其中國內申請19.5萬件,佔67.1%。全年授予專利權41.2萬件,其中國內授權35.2萬件,佔85.5%。授予發明專利權9.4萬件,其中國內授權4.7萬件,佔49.7%。截至2008年底,有效專利119.5萬件,其中國內有效專利92.5萬件,佔77.4%;有效發明專利33.7萬件,其中國內有效發明專利12.8萬件,佔37.9%。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2.6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665億元,比上年增長19.7%。全年成功發射衛星11次,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24300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376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70個,已累計完成對3.8萬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701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4190萬台(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准6373項,其中新制定2714項。全國共有地震台站1314個,地震遙測台網31個。全國共有海洋觀測站67個、海洋監測站位9200多個。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834種,測繪圖書309種。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575個,文化館3171個,公共圖書館2825個,博物館1798個。廣播電台257座,電視台277座,廣播電視台2069座,教育台45個。有線電視用戶16342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4503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0%;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0%。全年生產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73部。出版各類報紙445億份,各類期刊30億冊,圖書69億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3987個,已開放各類檔案7267萬卷(件)。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30.0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8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20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4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6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2591個。衛生技術人員49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05萬人,注冊護士162萬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369萬張。鄉鎮衛生院3.9萬個,床位8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7.4萬人。全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354.1萬例,報告死亡12433人;報告傳染病發病率268.01/10萬,死亡率0.94/10萬。 全年運動健兒在24個項目中共獲得了120個世界冠軍,11人2隊16次創16項世界紀錄。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獎牌總數100枚,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在北京殘奧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89枚金牌,70枚銀牌,52枚銅牌,蟬聯金牌榜和獎牌榜的第一位。群眾體育運動蓬勃開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06%。;自然增長率為5.08%。。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20.56。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扣除價格上漲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3.7%,城鎮居民家庭為37.9%。按2008年農村貧困標准1196元測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為4007萬人。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8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5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659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5293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1698萬人,增加9387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048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650萬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的農民工4249萬人,增加111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12400萬人,增加75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3810萬人,增加1637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4976萬人,增加9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9181萬人,增加1406萬人。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429億元,累積受益3.7億人次。全年城市醫療救助5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0%。農村醫療救助936萬人次,增長148.0%。民政部門資助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2780萬人次。 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61萬人。全年233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62萬人;4291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725萬人。 年末全國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235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89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0.9萬個,社區服務中心9871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604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211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482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建設佔用耕地19.16萬公頃。災毀耕地2.48萬公頃。生態退耕0.76萬公頃。因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2.49萬公頃。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22.96萬公頃。當年凈減少耕地1.93萬公頃。 全年水資源總量2712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資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國大型水庫蓄水總量1962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584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長0.6%,工業用水增長1.8%,農業用水減少0.2%,生態補水減少0.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09處,其中,能源礦產地38處,金屬礦產地90處,非金屬礦產地79處,水氣礦產地2處。有57種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其中,石油13.4億噸,天然氣6472億立方米,原煤231.1億噸。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7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29萬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312萬公頃,佔全部造林面積的65.4%。全民義務植樹23.1億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538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3個。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7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2.6萬平方公里。 初步測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28.5億噸標准煤,比上年增長4.0%。煤炭消費量27.4億噸,增長3.0%;原油消費量3.6億噸,增長5.1%;天然氣消費量807億立方米,增長10.1%;電力消費量34502億千瓦小時,增長5.6%。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9%。主要原材料消費中,鋼材消費量5.4億噸,增長4.2%;精煉銅消費量538萬噸,增長6.9%;電解鋁消費量1260萬噸,增長4.3%;乙烯消費量998萬噸,下降2.9%;水泥消費量13.7億噸,增長3.5%。 七大水系的409個水質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佔55.0%,比上年提高5.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佔20.8%,比上年下降2.8個百分點。七大水系水質總體上持續好轉,部分流域污染仍然嚴重。 近岸海域301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佔70.4%,比上年上升7.6個百分點;三類海水佔11.3%,下降0.5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佔18.3%,下降7.0個百分點。全國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13.7萬平方公里,比上年減少0.8萬平方公里,其中,嚴重污染海域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渤海嚴重污染海域面積0.3萬平方公里。 在監測的519個城市中,有399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准,占監測城市數的76.9%;有113個城市為三級,佔21.8%;有7個城市為劣三級,佔1.3%。在監測的392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佔7.9%,較好的佔63.8%,輕度污染的佔27.0%,中度污染的佔1.3%。 全年平均氣溫為9.6℃,比上年低0.5℃。全年共有10個台風在我國登陸,增加2個。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8295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16.1%;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5.3%,提高2.4個百分點;集中供熱面積32.1億平方米,增長6.6%;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1.6%,提高0.3個百分點。 全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52億元,比上年增加4.0倍。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999萬公頃,下降18.4%。其中,絕收403萬公頃,下降29.8%。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1.3萬起,上升45.2%。全年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35億元,下降23.1%;死亡686人,下降41.3%。全年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07億元,下降60.9%。全年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6億元,增加1.3倍。全年累計發生赤潮面積13738平方公里,增加18.3%。全年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95億元,死亡162人。全年實際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7萬起,直接經濟損失183.7億元,死亡656人。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87次,成災17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523億元,死亡近7萬人。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震級達8.0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元。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91172人,比上年下降10.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312人,下降24.5%;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82人,下降7.5%;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1.182人,下降20.4%。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5萬起,造成7.3萬人死亡,30.5萬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1億元;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4.3人,減少0.8人。 註: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各項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3.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5.6大高耗能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6.鋼材產量及消費量數據中均含部分使用鋼材加工成其他鋼材的重復計算因素。 7.固定資產投資按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計算的合計數據小於全國數據,是因為有部分跨地區的投資未計算在地區數據中。 8.房地產業投資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外,還包括建設單位自建房屋以及物業管理、中介服務和其他房地產投資。 9.原保險保費收入是指保險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 10.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城鎮非從業人員。 11.農村貧困人口是根據新修訂的農村貧困標准統計的,與歷史數據不完全可比。 12.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按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郵電業務總量按2000年不變價格計算。引引

10. 宏觀經濟指標的指標解讀

GDP是最受關注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GDP增速越快表明經濟發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經濟發展越慢,GDP負增長表明經濟陷入衰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國內消費支出情況,對判斷國民經濟現狀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提升,表明消費支出增加,經濟情況較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表明經濟景氣趨緩或不佳。
對外貿易佔中國GDP比重達到60%以上,對中國經濟影響巨大。歐美日經濟危機持續時間越長,對中國實體經濟出口量的沖擊越大。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在消費、出口受經濟危機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加大投資成為重要的政策選擇。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四萬億投資計劃以刺激經濟,並於2009年3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劃」。
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變動的綜合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或緊縮的重要指標。與貨幣供應量等其他指標數據相結合,能夠更准確的判斷通貨膨脹或緊縮狀況。
PPI主要用於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況,與CPI一樣,是觀察通貨膨脹或緊縮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PPI對CPI具有一定的傳導作用。
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反映工業企業從物資交易市場和能源、原材料生產企業購買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產品時所支付價格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該指標對PPI具有一定的傳導作用。
宏觀經濟出現較大波動時,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備受關注。2008年10月起廣義貨幣(M2)供應量增長較快,2009年3月末已達53.1萬億元,表明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已連續實施。
利率體現了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資金借用報酬。利率的變化,直接反映出市場中資金供求關系的變化。在市場繁榮之時,資金供不應求,利率上升;市場疲軟之時,資金供過於求,利率下降。從另一個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資金需求,經濟發展降溫;利率下降,刺激資金需求,經濟發展回暖。利率的變化反作用於資金供求,從而作用於經濟發展,因此成為一項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7.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2008年以來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逐月穩步增加,進入2009年後新增貸款增長較快,第一季度三個月分別新增貸款1.6萬億,1.04萬億、1.92萬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本外幣信貸收支表》,2008年以來各項存款余額合計數逐月提高,2009年3月已達53.6萬億,其中儲蓄存款余額增至24.7萬億。儲蓄存款余額占各項存款余額合計數的比例由2008年5月的43.8%增至2009年1月的47.9%,2009年2月、3月分別下降至47.2%、46%。
儲蓄率指個人可支配收入總額中儲蓄所佔的百分比,是分析居民儲蓄的另一個角度。我國儲蓄率在全球排名第一,一直維持較高水平。高儲蓄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同時也導致了內需不足、銀行系統性風險增加等問題。造成我國高儲蓄率的主要原因是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社會保障和福利不到位,以及居民對未來風險和收入不確定性的擔憂。隨著2009年3月兩會確定的各項社會保障改革措施逐步落實,高儲蓄率將逐步回落,但這可能需要較長時期。
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個國家貨幣的比率,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示出來的價格。
匯率變動受到經濟、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其中的經濟因素集中到一點,就是國家的經濟實力。如果國內經濟結構合理,財政收支狀況良好,物價穩定,經濟實力強,商品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出口貿易增長,其貨幣匯率堅挺;反之,則貨幣匯率疲軟,面臨貶值壓力。匯率的變動也會對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本幣貶值,可以刺激出口,抑制進口,也會導致資金外流,影響一國國際收支平衡。
采購經理指數是一套綜合性指標體系,因所選指標具有先導性,成為經濟運行監測的先行指標。
製造業PMI體系包括PMI綜合指數和其他擴散指數,PMI綜合指數由生產、新訂單、產成品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等五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其他擴散指數包括采購量、積壓訂單、新出口訂單、進口、購進價格、原材料庫存等。PMI綜合指數高於50%表示比上月增長,低於50%表示比上月下降,與50%的距離表示增長或下降的程度。
非製造業PMI由商務活動、新訂單、新出口訂單、積壓訂單、存貨、中間投入價格、收費價格、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業務活動預期十項擴散指數構成。由於沒有合成指數,國際上通常用商務活動指數來反映非製造業經濟發展的總體情況,一般來說該指數達到50%以上反映非製造業經濟上升或增長;低於50%反映非製造業經濟下降或回落。
全社會貨運量從貨物運輸層面反映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2008年7月的94.5連續下降至2009年3月的86.0,該指數未見反彈,顯示出消費信心不足。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指數由10個指標構成,包括工業生產指數、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財政收入、工業企業利潤、居民可支配收入、金融機構各項貸款、貨幣供應M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預警指數把經濟運行狀態分為5個級別,100為理想水平,「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經濟偏熱,「綠燈」表示經濟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經濟偏冷,「藍燈」表示經濟過冷。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008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銀行利息最低的貸款利率 瀏覽:6
柳州創業擔保貸款 瀏覽:922
在貸款房子夫妻離婚如何過戶 瀏覽:869
中國銀行手機怎麼查詢貸款情況 瀏覽:19
各家銀行的網上貸款有哪些 瀏覽:251
公司購買寫字樓可以貸款 瀏覽:320
上海房貸款年齡放寬到70歲 瀏覽:270
銀行貸款還不上分期還要擔保人么 瀏覽:841
360貸款資料通過簡訊 瀏覽:931
車貸沒寫貸款金額利率 瀏覽:12
貸款年利率超過多少不受國家保護 瀏覽:339
170億無息貸款是真的嗎 瀏覽:894
公積金貸款要1年的流水 瀏覽:457
及時雨小額貸款公司面試 瀏覽:376
做銀行擔保還可以貸款不 瀏覽:742
平安貸款人員的工作 瀏覽:799
房子貸款提前還清合算嗎 瀏覽:587
貸款工作人員專業對話 瀏覽:674
公積金貸款要墊錢過戶再貸嗎 瀏覽:541
哪些貸款沒有手機認證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