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查詢房貸余額
個人住房商業性貸款:商業銀行個人住房擔保貸款,也就是銀行按揭貸款。只要您在貸款銀行存款余額占購買住房所需資金額的比例不低於30%,並以此作為購房首期付款,且有貸款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那麼就可申請使用銀行按揭貸款。
申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工作流程:
(一)買方要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預售契約》。
(二)支付30%以上的房款。
(三)去房管部門辦理預售登記。
(四)辦完預售登記後,買方持契約正本,填寫借款申請及借款合同.
用「按揭」貸款購房。對於無法享用公積金低息貸款的家庭,可爭取享用「按揭」貸款。但按揭貸款僅對某些房產項目提供支持,故選得當,才能享受按揭貸款,但它與公積金貸款相比,利率較高。按揭貸款的對象和條件,與公積金貸款基本相同。可貸額度主要根據償還能力而定,每月經濟收入應高於每月貸款償還額的2倍。貸款限額不得超過房價的70%,貸款最長償還期限20年。
個人房貸業務介紹
「個人購置住房貸款」是最基礎的住房按揭業務,各家銀行都在開展該業務,個人購置住房貸款是一種擔保性貸款,可採取抵押、質押、保證或上述三種擔保方法並用的方式。
申請人應具備的條件
各銀行一般都要求「個人購置住房貸款」對象應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2.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信用良好,有按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3.不享受購房補貼的,不低於購買住房全部價款的20%作為購房的首期付款;享受購房補貼的,以個人承擔部分的20%作為購房首期付款;4.有銀行認可的資產作為抵押或質押,或有足夠代償能力的單位或個人作為償還貸款本息、並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5.具有購房合同或協議,所購住房價格基本符合銀行或銀行委託的房地產估價機構的評估價值。
申請所需證件
在申請借款時,申請人應出具多種文件,主要包括:1.身份證件(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其它有效居留證件);2.貸款人認可部門出具的借款經濟收入或償債能力證明;3.符合規定的購買住房合同意向書、協議或其它批准文件;4.抵押物或質押物的清單、權屬證明以及有處分權人同意抵押、質押證明和抵押物估價證明;5.保證人同意提供擔保的書面文件和保證人資信證明;6.以儲蓄存款作為自籌資金的,需提供銀行存款憑證;7.以公積金作為自籌資金的,需提供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批准動用公積金存款的證明。
個人貸款額度
個人購置住房貸款的貸款額度為不高於房地產評估機構評估的擬購買住房的價值或實際購房費用總額的80%(以二者低者為准),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
償還方式選擇
在還款時,借款人應按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計劃、還款方式償還貸款本息。如借款人提前還款,應事先徵得貸款人同意,並辦理有關手續。償還本息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的,實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2.貸款期限在1年以上的,可採取等額本息還款法和等額本金還款法等還款方法,按月歸還貸款本息。
房貸質押和抵押
可以作為購置住房抵押物和質押物主要有如下種類:
(一)個人住房貸款的抵押物
1.借款人有權自主支配的房產及其它地上定著物;2.借款人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二)個人住房貸款的質押物包括國庫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金融債券、AAA級企業債券、個人定期儲蓄存單等有價證券
Ⅱ 應屆生入伍如何辦理申請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本息代償
(1)每一年6月15日前,被肯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填寫《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並向就讀高校遞交《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在校學習期間取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還需提供與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簽訂的畢業後還款計劃書復印件,其中,應註明已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2)每一年6月30日前,高校訂被肯定為預征對象的畢業生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條件資歷、具體金額及相干信息資料進行初審,確認無誤後,在《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連同《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1起交給學生本人。 (3)每一年10月31日前,高校畢業生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時將《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及《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交縣(市、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 (4)每一年12月31日前,縣(市、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批准高校畢業生應征參軍後,向其發放《應征參軍通知書》,並會同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應征參軍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等情況進行復核。確認無誤後,分別在《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 (5)次年1月15日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戶籍為本縣(市、區)的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的《應征參軍通知書》復印件及《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原件,寄送至應征參軍畢業生原就讀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 (6)地方高校和中央部門高校應在收到上述材料10個工作日內,依照隸屬關系,分別報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地方高校應征參軍畢業生的材料由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無誤後,報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備案。 (7)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應在收到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中央部門高校報送的材料10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和審核工作,肯定當年應征參軍高校畢業生享受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本息的終究名單和具體金額。
Ⅲ 大學生助學貸款的代償
高校畢業生入伍享受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每學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金額,最高不超過6000元;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學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本息高於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金額實行補償或者代償;低於6000元的,按照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兩者就高的原則,實行補償或代償。
入伍前在校期間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具體標准同應屆畢業生。同時,國家對申請退役復學的高校在校生給予學費資助政策,資助學費最高不超過6000元,年學費高於6000元的按6000資助,低於6000元的按實際資助。
Ⅳ 關於申請學費補償或助學貸款代償的程序是什麼我是新兵時間已經錯過辦理,該怎麼辦
我朋友的情況跟你一樣,我們也非常著急,你如果有消息了麻煩你通知我 大家互相幫助!
程序如下:一)每年6月15日前,被確定為預征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填寫《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並向就讀高校遞交《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在校學習期間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還需提供與國家助學貸款經辦銀行簽訂的畢業後還款計劃書復印件,其中,應註明已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代償。
(二)每年6月30日前,高校對被確定為預征對象的畢業生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的條件資格、具體金額及相關信息資料進行初審,確認無誤後,在《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連同《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一起交給學生本人。
(三)每年10月31日前,高校畢業生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時將《應屆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及《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交縣(市、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
(四)每年12月31日前,縣(市、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批准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後,向其發放《應征入伍通知書》,並會同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應征入伍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等情況進行復核。確認無誤後,分別在《補償學費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上加蓋公章。
(五)次年1月15日前,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戶籍為本縣(市、區)的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的《應征入伍通知書》復印件及《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原件,寄送至應征入伍畢業生原就讀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
(六)地方高校和中央部門高校應在收到上述材料10個工作日內,按照隸屬關系,分別報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地方高校應征入伍畢業生的材料由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審核無誤後,報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備案。
(七)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應在收到各省(區、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和中央部門高校報送的材料10個工作日內,解決備案和審核工作,確定當年應征入伍高校畢業生享受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本息的最終名單以及具體金額。
Ⅳ 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高等校畢業費家助貸款代償暫行辦 第條 引導鼓勵高校畢業面向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業根據《共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問題決定》(發〔二00吧〕一陸號)《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普通高等校畢業業工作通知》(辦發〔二009〕三號)關精神制定本辦 第二條高校畢業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業、服務期三(含三)其費由家實行代償校習期間獲家助貸款(含高校家助貸款源信用助貸款同)代償費優先用於償家助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前產利息 第三條 本辦高校畢業指央部門所屬普通高等校全制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第二士位應屆畢業定向、委培及校習期間已享受免除費政策除外 第四條 本辦西部區指西藏、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一二省(自治區、直轄市) 部區指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一0省 艱苦邊遠區指除述區外務院規定艱苦邊遠區 第五條 本辦基層單位指: ()西部區艱苦邊遠區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括鄉(鎮)政府機關、農村、農(牧、林)場、農業技術推廣站、畜牧獸醫站、鄉鎮衛院、計劃育服務站、鄉鎮文化站等; (二)工作現場處西部區艱苦邊遠區縣氣象、震、質、水電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業等央單位艱苦行業產第線 第六條 凡符合全部條件高校畢業申請費家助貸款代償: ()擁護共產黨領導熱祖遵守憲律; (二)校期間遵守校各項規章制度誠實守信道德品質良習績合格; (三)畢業自願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工作、服務期三(含三) 第七條 每高校畢業每代償費家助貸款金額高超陸000元畢業校習期間每實際繳納費或獲家助貸款低於陸000元按照實際繳納費或獲家助貸款金額實行代償畢業校習期間每實際繳納費或獲家助貸款高於陸000元按照每陸000元金額實行代償 本科、專科(高職)、研究第二士位畢業代償費家助貸款限別按照家規定相應制計算 第八條 家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業獲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高校畢業採取度代償辦畢業每代償費或家助貸款總額一/三三代償完畢 第九條 按本辦確定費家助貸款代償所需資金由央財政安排 第十條 符合條件高校畢業按程序申請費家助貸款代償: ()高校畢業本辦理離校手續向校遞交《費家助貸款代償申請表》畢業本、業單位與校三簽署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服務三業協議 (二)校習期間獲家助貸款高校畢業與家助貸款經辦銀行簽訂畢業款計劃書應註明已申請家助貸款代償獲家助貸款代償資格需自行向銀行款 (三)高校根據述材料按本辦規定審查申請資格;每陸月底前符合條件高校畢業相關材料集報送全資助管理審批存二定崗畢業高校應畢業提交關證明材料並經審查遲於一二月底前申請材料集報送全資助管理審批 全資助管理收高校申請材料月內審批確定獲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名單通知關高校及家助貸款經辦銀行同關審批文件報教育部、財政部備案 第十條 高校需每陸月三0前獲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高校畢業職崗情況報送全資助管理 高校畢業所高校要建立與業單位家助貸款經辦銀行定期聯系制度高校要專門經資格審查合格費家助貸款代償高校畢業建立完整准確檔案並高校畢業本段習期間獲費家助貸款代償情況書面通知畢業本、業單位事部門及家助貸款經辦銀行同應主解並定期向全資助管理家助貸款經辦銀行通報畢業工作情況便經辦銀行及掌握借款態情況做家助貸款業務貸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 除調、提拔、工作需要換崗離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外於未滿三服務限提前離西部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高校畢業業單位事部門應要求其及向辦理代償原高校申請取消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 於取消費代償資格畢業高校應及關情況報送全資助管理全資助管理始停止其費代償 於取消家助貸款代償資格畢業改由其本負責償余家助貸款本息業單位應及關情況通報給高校並憑畢業重新簽訂家助貸款款計劃書其辦理離職手續高校應關情況及通知全資助管理家助貸款經辦銀行 於及向高校提取消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申請、與銀行重新簽訂款計劃書、提前離崗高校畢業律視嚴重違約家關部門要其良信用記錄及錄入家金融業統徵信平台相關資料庫 第十三條 費家助貸款代償資格經全資助管理審定關部門(單位)應按照部門預算管理關規定費家助貸款代償資助項目經費編入部門預算財政部及代償資金撥付給全資助管理全資助管理應收財政部撥付代償資金一5工作內代償資金撥付給高校高校應於一5工作內代償資金代償給高校畢業家助貸款經辦銀行或返給高校畢業本 第十四條 關高校要嚴格執行家相關財經規本辦規定代償資金實行賬核算專款專用截留、擠占、挪用同應接受財政、審計、紀檢監察、主管機關等部門檢查監督 第十五條 於弄虛作假高校高校畢業經查實除收家代償資金外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 第十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要參照本辦規定原則制定吸引鼓勵高校畢業面向本轄區艱苦邊遠區基層單位業費家助貸款代償辦 第十七條 本辦自公布起施行財政部、教育部印發《高等校畢業家助貸款代償資助暫行辦》(財教〔二00陸〕一三三號)同廢
Ⅵ 關於生源地助學貸款代償
當然可以!不過這個貸款要交很多很多材料,程序很繁瑣。要填一個家庭情況調查表,這個表格要有當地民政部門蓋章……
申請條件
①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②誠實守信,遵紀守法; ③已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准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准)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新生或高校在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生; ④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均在本縣(市、區); ⑤家庭經濟困難,所能獲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辦理程序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按年度申請、審批和發放。學生在新學期開始前,向家庭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貸款申請(有的地區直接到相關金融機構申請)。縣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對學生提交的申請進行資格初審。金融機構負責最終審批並發放貸款。
貸款金額
借款人每學年申請的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6000元。
貸款利息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畢業後的利息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入)共同負擔。
還款期限和還款方式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本專科學制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其中,在校生按剩餘學習年限加10年確定。學制超過4年或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第二學士學位的,相應縮短學生畢業後的還貸期限。學生在校及畢業後兩年期間為寬限期,寬限期後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按借款合同約定,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息。
Ⅶ 貸款余額怎麼算啊用等額本息的方法
貸款35.6萬,15年,等額本息,每月還2992.60元,6年後(72期)剩餘本金為249881.23元.詳細如下:
期次 還款時間 償還利息 償還本金 償還本息 剩餘本金
1 2009-9-30 1762.2 1230.4 2992.6 354769.6
2 2009-10-30 1756.11 1236.49 2992.6 353533.1
3 2009-11-30 1749.99 1242.61 2992.6 352290.49
4 2009-12-30 1743.84 1248.76 2992.6 351041.73
5 2010-1-30 1737.66 1254.95 2992.6 349786.78
6 2010-3-2 1731.44 1261.16 2992.6 348525.62
7 2010-3-30 1725.2 1267.4 2992.6 347258.22
8 2010-4-30 1718.93 1273.67 2992.6 345984.55
9 2010-5-30 1712.62 1279.98 2992.6 344704.57
10 2010-6-30 1706.29 1286.31 2992.6 343418.25
11 2010-7-30 1699.92 1292.68 2992.6 342125.57
12 2010-8-30 1693.52 1299.08 2992.6 340826.49
13 2010-9-30 1687.09 1305.51 2992.6 339520.98
14 2010-10-30 1680.63 1311.97 2992.6 338209
15 2010-11-30 1674.13 1318.47 2992.6 336890.54
16 2010-12-30 1667.61 1324.99 2992.6 335565.54
17 2011-1-30 1661.05 1331.55 2992.6 334233.99
18 2011-3-2 1654.46 1338.14 2992.6 332895.84
19 2011-3-30 1647.83 1344.77 2992.6 331551.08
20 2011-4-30 1641.18 1351.42 2992.6 330199.65
21 2011-5-30 1634.49 1358.11 2992.6 328841.54
22 2011-6-30 1627.77 1364.84 2992.6 327476.7
23 2011-7-30 1621.01 1371.59 2992.6 326105.11
24 2011-8-30 1614.22 1378.38 2992.6 324726.73
25 2011-9-30 1607.4 1385.21 2992.6 323341.52
26 2011-10-30 1600.54 1392.06 2992.6 321949.46
27 2011-11-30 1593.65 1398.95 2992.6 320550.51
28 2011-12-30 1586.73 1405.88 2992.6 319144.63
29 2012-1-30 1579.77 1412.84 2992.6 317731.79
30 2012-3-1 1572.77 1419.83 2992.6 316311.96
31 2012-3-30 1565.74 1426.86 2992.6 314885.1
32 2012-4-30 1558.68 1433.92 2992.6 313451.18
33 2012-5-30 1551.58 1441.02 2992.6 312010.16
34 2012-6-30 1544.45 1448.15 2992.6 310562.01
35 2012-7-30 1537.28 1455.32 2992.6 309106.69
36 2012-8-30 1530.08 1462.52 2992.6 307644.16
37 2012-9-30 1522.84 1469.76 2992.6 306174.4
38 2012-10-30 1515.56 1477.04 2992.6 304697.36
39 2012-11-30 1508.25 1484.35 2992.6 303213.01
40 2012-12-30 1500.9 1491.7 2992.6 301721.31
41 2013-1-30 1493.52 1499.08 2992.6 300222.23
42 2013-3-2 1486.1 1506.5 2992.6 298715.73
43 2013-3-30 1478.64 1513.96 2992.6 297201.77
44 2013-4-30 1471.15 1521.45 2992.6 295680.31
45 2013-5-30 1463.62 1528.99 2992.6 294151.33
46 2013-6-30 1456.05 1536.55 2992.6 292614.78
47 2013-7-30 1448.44 1544.16 2992.6 291070.62
48 2013-8-30 1440.8 1551.8 2992.6 289518.81
49 2013-9-30 1433.12 1559.48 2992.6 287959.33
50 2013-10-30 1425.4 1567.2 2992.6 286392.13
51 2013-11-30 1417.64 1574.96 2992.6 284817.16
52 2013-12-30 1409.84 1582.76 2992.6 283234.41
53 2014-1-30 1402.01 1590.59 2992.6 281643.81
54 2014-3-2 1394.14 1598.47 2992.6 280045.35
55 2014-3-30 1386.22 1606.38 2992.6 278438.97
56 2014-4-30 1378.27 1614.33 2992.6 276824.64
57 2014-5-30 1370.28 1622.32 2992.6 275202.32
58 2014-6-30 1362.25 1630.35 2992.6 273571.97
59 2014-7-30 1354.18 1638.42 2992.6 271933.55
60 2014-8-30 1346.07 1646.53 2992.6 270287.02
61 2014-9-30 1337.92 1654.68 2992.6 268632.33
62 2014-10-30 1329.73 1662.87 2992.6 266969.46
63 2014-11-30 1321.5 1671.1 2992.6 265298.36
64 2014-12-30 1313.23 1679.38 2992.6 263618.98
65 2015-1-30 1304.91 1687.69 2992.6 261931.29
66 2015-3-2 1296.56 1696.04 2992.6 260235.25
67 2015-3-30 1288.16 1704.44 2992.6 258530.81
68 2015-4-30 1279.73 1712.88 2992.6 256817.94
69 2015-5-30 1271.25 1721.35 2992.6 255096.58
70 2015-6-30 1262.73 1729.87 2992.6 253366.71
71 2015-7-30 1254.17 1738.44 2992.6 251628.27
72 2015-8-30 1245.56 1747.04 2992.6 249881.23
73 2015-9-30 1236.91 1755.69 2992.6 248125.54
74 2015-10-30 1228.22 1764.38 2992.6 246361.16
75 2015-11-30 1219.49 1773.11 2992.6 244588.04
76 2015-12-30 1210.71 1781.89 2992.6 242806.15
77 2016-1-30 1201.89 1790.71 2992.6 241015.44
78 2016-3-1 1193.03 1799.58 2992.6 239215.86
79 2016-3-30 1184.12 1808.48 2992.6 237407.38
80 2016-4-30 1175.17 1817.44 2992.6 235589.94
81 2016-5-30 1166.17 1826.43 2992.6 233763.51
82 2016-6-30 1157.13 1835.47 2992.6 231928.04
83 2016-7-30 1148.04 1844.56 2992.6 230083.48
84 2016-8-30 1138.91 1853.69 2992.6 228229.79
85 2016-9-30 1129.74 1862.87 2992.6 226366.92
86 2016-10-30 1120.52 1872.09 2992.6 224494.84
87 2016-11-30 1111.25 1881.35 2992.6 222613.48
88 2016-12-30 1101.94 1890.67 2992.6 220722.82
89 2017-1-30 1092.58 1900.02 2992.6 218822.79
90 2017-3-2 1083.17 1909.43 2992.6 216913.36
91 2017-3-30 1073.72 1918.88 2992.6 214994.48
92 2017-4-30 1064.22 1928.38 2992.6 213066.1
93 2017-5-30 1054.68 1937.93 2992.6 211128.18
94 2017-6-30 1045.08 1947.52 2992.6 209180.66
95 2017-7-30 1035.44 1957.16 2992.6 207223.5
96 2017-8-30 1025.76 1966.85 2992.6 205256.65
97 2017-9-30 1016.02 1976.58 2992.6 203280.07
98 2017-10-30 1006.24 1986.37 2992.6 201293.71
99 2017-11-30 996.4 1996.2 2992.6 199297.51
100 2017-12-30 986.52 2006.08 2992.6 197291.43
101 2018-1-30 976.59 2016.01 2992.6 195275.42
102 2018-3-2 966.61 2025.99 2992.6 193249.43
103 2018-3-30 956.58 2036.02 2992.6 191213.41
104 2018-4-30 946.51 2046.1 2992.6 189167.31
105 2018-5-30 936.38 2056.22 2992.6 187111.09
106 2018-6-30 926.2 2066.4 2992.6 185044.69
107 2018-7-30 915.97 2076.63 2992.6 182968.06
108 2018-8-30 905.69 2086.91 2992.6 180881.15
109 2018-9-30 895.36 2097.24 2992.6 178783.9
110 2018-10-30 884.98 2107.62 2992.6 176676.28
111 2018-11-30 874.55 2118.05 2992.6 174558.23
112 2018-12-30 864.06 2128.54 2992.6 172429.69
113 2019-1-30 853.53 2139.08 2992.6 170290.61
114 2019-3-2 842.94 2149.66 2992.6 168140.95
115 2019-3-30 832.3 2160.3 2992.6 165980.64
116 2019-4-30 821.6 2171 2992.6 163809.65
117 2019-5-30 810.86 2181.74 2992.6 161627.9
118 2019-6-30 800.06 2192.54 2992.6 159435.36
119 2019-7-30 789.21 2203.4 2992.6 157231.96
120 2019-8-30 778.3 2214.3 2992.6 155017.65
121 2019-9-30 767.34 2225.27 2992.6 152792.39
122 2019-10-30 756.32 2236.28 2992.6 150556.11
123 2019-11-30 745.25 2247.35 2992.6 148308.76
124 2019-12-30 734.13 2258.47 2992.6 146050.28
125 2020-1-30 722.95 2269.65 2992.6 143780.63
126 2020-3-1 711.71 2280.89 2992.6 141499.74
127 2020-3-30 700.42 2292.18 2992.6 139207.56
128 2020-4-30 689.08 2303.53 2992.6 136904.04
129 2020-5-30 677.67 2314.93 2992.6 134589.11
130 2020-6-30 666.22 2326.39 2992.6 132262.72
131 2020-7-30 654.7 2337.9 2992.6 129924.82
132 2020-8-30 643.13 2349.47 2992.6 127575.35
133 2020-9-30 631.5 2361.1 2992.6 125214.24
134 2020-10-30 619.81 2372.79 2992.6 122841.45
135 2020-11-30 608.07 2384.54 2992.6 120456.91
136 2020-12-30 596.26 2396.34 2992.6 118060.57
137 2021-1-30 584.4 2408.2 2992.6 115652.37
138 2021-3-2 572.48 2420.12 2992.6 113232.25
139 2021-3-30 560.5 2432.1 2992.6 110800.14
140 2021-4-30 548.46 2444.14 2992.6 108356
141 2021-5-30 536.36 2456.24 2992.6 105899.76
142 2021-6-30 524.2 2468.4 2992.6 103431.36
143 2021-7-30 511.99 2480.62 2992.6 100950.75
144 2021-8-30 499.71 2492.9 2992.6 98457.85
145 2021-9-30 487.37 2505.24 2992.6 95952.61
146 2021-10-30 474.97 2517.64 2992.6 93434.98
147 2021-11-30 462.5 2530.1 2992.6 90904.88
148 2021-12-30 449.98 2542.62 2992.6 88362.25
149 2022-1-30 437.39 2555.21 2992.6 85807.04
150 2022-3-2 424.74 2567.86 2992.6 83239.19
151 2022-3-30 412.03 2580.57 2992.6 80658.62
152 2022-4-30 399.26 2593.34 2992.6 78065.27
153 2022-5-30 386.42 2606.18 2992.6 75459.1
154 2022-6-30 373.52 2619.08 2992.6 72840.02
155 2022-7-30 360.56 2632.04 2992.6 70207.97
156 2022-8-30 347.53 2645.07 2992.6 67562.9
157 2022-9-30 334.44 2658.17 2992.6 64904.73
158 2022-10-30 321.28 2671.32 2992.6 62233.41
159 2022-11-30 308.06 2684.55 2992.6 59548.86
160 2022-12-30 294.77 2697.84 2992.6 56851.02
161 2023-1-30 281.41 2711.19 2992.6 54139.83
162 2023-3-2 267.99 2724.61 2992.6 51415.22
163 2023-3-30 254.51 2738.1 2992.6 48677.13
164 2023-4-30 240.95 2751.65 2992.6 45925.48
165 2023-5-30 227.33 2765.27 2992.6 43160.2
166 2023-6-30 213.64 2778.96 2992.6 40381.24
167 2023-7-30 199.89 2792.72 2992.6 37588.53
168 2023-8-30 186.06 2806.54 2992.6 34781.99
169 2023-9-30 172.17 2820.43 2992.6 31961.56
170 2023-10-30 158.21 2834.39 2992.6 29127.17
171 2023-11-30 144.18 2848.42 2992.6 26278.74
172 2023-12-30 130.08 2862.52 2992.6 23416.22
173 2024-1-30 115.91 2876.69 2992.6 20539.53
174 2024-3-1 101.67 2890.93 2992.6 17648.6
175 2024-3-30 87.36 2905.24 2992.6 14743.35
176 2024-4-30 72.98 2919.62 2992.6 11823.73
177 2024-5-30 58.53 2934.08 2992.6 8889.66
178 2024-6-30 44 2948.6 2992.6 5941.06
179 2024-7-30 29.41 2963.19 2992.6 2977.86
180 2024-8-30 14.74 2977.86 2992.6 0
合計 182668.46 356000 538668.46
Ⅷ 如何查詢義務兵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及返還時間
(下面是lemonade3143曾經的回答,在此表示由衷感謝)
到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 的公告通知欄里查詢各中央部門高校和地方高校在收到補償學費和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本息資金的15個工作日內,向畢業生補償學費;對於申請助學貸款代償的畢業生,由學校代替畢業生按照還款協議,向銀行償還其在本校辦理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並將銀行開具的償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憑據交寄畢業生本人或其家長。將剩餘資金匯至高校畢業生指定的地址或賬戶。入學前在戶籍所在縣(市、區)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應.征.入.伍畢業生,在收到代償資金後1個月內,根據與銀行簽訂的還款協議,由學生本人或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一次性向銀行償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本息。
Ⅸ 擔保業務中代償支付與代償余額的區別
1、要求不同:
擔保代償是指被擔保人未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由擔保人代其履行義務的一種行為。擔保人代償後取得對被擔保人的求償權,取得對相應反擔保抵質押物的處置權,這也稱之為代償賠付;
擔保代償余額是指完成代償支付後的剩餘額度。
2、擔保的范圍不同:
擔保代償支付是債務人全部債務由擔保人擔保,擔保代償余額是債務人餘下未履行的債務由擔保人擔保。
(9)代償貸款余額本息擴展閱讀:
收到被擔保人延期歸還的代償款本息和賠償損失等時,分別情況處理:
(一)收到的款項等於原代償款的,應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代償款」科目、本科目。
(二)收到的款項大於原代償款的,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原代償的款項分別貸記本科目和「應收代償款」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大於原代償款的差額,貸記「追償收入」科目。
(三)收到的款項小於原代償款的,如果原代償的款項全部確認為應收代償款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原確認的代償款金額,貸記 「應收代償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計提的擔保賠償准備余額不足的,應借記「擔保賠償支出」科目);
如果原代償的款項已全部沖減了擔保賠償准備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如果原代償的款項部分確認為應收代償款,部分沖減了擔保賠償准備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 「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確認的應收代償款金額部分,貸記「應收代償款」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本科目(計提的擔保賠償准備余額不足的,應借記「擔保賠償支出」科目)或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提取的擔保賠償准備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