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誰知道貸款損失准備和資產減值損失的本質區別
銀行發放貸款,貸款是銀行的一項資產,當向銀行借款的企業無力償還的時候,銀行就需要對貸款減記至能從企業收回的金額,也就是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所以貸款損失准備是貸款的抵減項,貸款的賬面價值=貸款科目余額-貸款損失准備科目余額。
而資產減值損失,是一項損失,一般資產發生減值的損失,記在資產減值損失中,列示在利潤表中。
比如剛剛說的銀行的貸款要減值了,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貸款損失准備。
其實不僅僅是貸款的減值,平時存貨減值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了,固定資產減值了等等,都記為資產減值損失。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某某減值准備(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而這些「准備」,都是資產的抵減項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
⑵ 貸款損失准備怎麼計提
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貸款損失准備金如何計提、計提比例是多少,都是由商業銀行按照審慎原則自主決定的,計提標准主要是根據貸款分類的結果和對貸款損失概率的歷史統計。在轉軌經濟國家則一般由監管當局確定計提原則,確定計提比例的參照標准。
根據我國《銀行貸款損失准備計提指引》規定,
銀行應按季計提一般准備,一般准備年末余額不得低於年末貸款余額的1%;銀行可以參照以下比例按季計提專項准備:
.對於關注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對於次級類貸款,計提比例為25%;對於可疑類貸款,計提比例為50%;
3對於損失類貸款,計提比例為100%。其中,次級和可疑類貸款的損失准備,計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動20%。特種准備由銀行根據不同類別(如國別、行業)貸款的特種風險情況、風險損失概率及歷史經驗,自行確定按季計提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是衡量商業銀行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是否充足的一個重要指標。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余額/不良貸款余額。
⑶ 關於貸款損失准備
你今年在計提的時候,少計提50萬就行了。
就是去年我們的貸款損失准備的年末計提的是50萬,
借:管理費用——貸款損失准備 50萬
貸:貸款損失准備50萬
然後今年我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是110萬,
借:管理費用——貸款損失准備 60萬
貸:貸款損失准備60萬
沖回也是可以的
⑷ 請問貸款損失准備是資產類賬戶的備抵科目嗎
資產類帳戶里還有壞賬准備科目。壞賬准備是應收賬款的備查帳戶,在計提壞帳准備時,隱含著確認壞帳損失的含義,也就是說應收帳款收不回來了,需要作減記處理。但是因為應收帳款實際上並未真的發生壞帳,這里只是一種預估而已,因此不能直接減記應收帳款的帳面余額。於是,將這些減記的金額,計入「壞帳准備」科目,作為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這樣看,壞帳准備雖然是一個資產類科目,但是由於其是另一資產類科目: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所謂的備抵就是「減去」的意思,正是由於是「減去」,壞帳准備科目的借貸方的增減關系與一般資產類科目正好相反,即壞帳准備的貸方為「增加」。
像「長期投資減值准備」資產類科目的備抵科目,性質和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是一樣的發生減值,貸方沖減固定資產的價值,價格回升,資產售出,借方折回已提額。
⑸ 資產減值損失和貸款損失准備分別屬於什麼類科目
資產減值損失和存貨跌價准備是屬於資產類科目。資產減值損失: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二、本科目應當按照資產減值損失的項目進行明細核算。三、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確定資產發生的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工程物資——減值准備」、「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抵債資產——跌價准備」、「損余物資——跌價准備」等科目。四、企業計提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等後,相關資產的價值又得恢復,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貸款損失准備」、「抵債資產—— 跌價准備」、「損余物資——跌價准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五、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存貨跌價准備賬戶用於核算企業提取的存貨跌價准備。 存貨跌價准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如由於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並計入存貨跌價損失。 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原成本,而對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種穩健處理。
⑹ 貸款損失准備和一般風險准備二者的區別
貸款損失准備和一般風險准備有3點不同,具體介紹如下:
一、兩者的管理方法不同:
1、貸款損失准備的管理方法:無論其是否屬於重要貸款,均應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進行組合,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如對該組合存在減值的客觀證據,應對其組合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以單項或組合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貸款,不應再包括在此類貸款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2、一般風險准備的管理方法:一般風險准備按凈利潤的10%計提。 一般風險准備的管理辦法,一般風險准備只能用於彌補虧損。
二、兩者的實質不同:
1、貸款損失准備的實質:本科目核算銀行按照規定提取的貸款損失減值准備。銀行不承擔風險的受託貸款等不計提貸款損失准備。本科目應按照單項貸款損失准備和組合貸款損失准備等分別設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2、一般風險准備的實質:從事證券業務的金融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用於彌補虧損的風險准備。
三、兩者的相關注意不同:
1、貸款損失准備的相關注意:提取貸款損失准備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補提減值准備,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2、一般風險准備的相關注意:貸款損失准備應單獨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上,計提貸款損失准備的資產應以扣除該項資產所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後的金額反映;計提的貸款損失准備,單獨在資產減值准備明細表上反映。
⑺ 貸款呆賬准備和貸款損失准備一樣嗎
二者概念相同。
貸款呆賬准備金一般計提以下三種:
第一種,普通呆賬准備金。即按照風險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計提,這和我國現行的按照貸款總余額的一定比例(1%)提取的呆賬准備金是相似的。
第二種,專項呆賬准備金。即按照貸款分類的結果,對各類別的貸款根據其內在損失程度,按照一定的風險權重分別計提。大多數國家要求商業銀行同時計提普通呆賬准備金和專項准備金,我國計提此種專項准備金。
第三種,特別呆賬准備金。即針對某個地區、行業或某一類貸款專門計提,為防範國家風險而計提的呆賬准備金就屬於這一類,我國計提此種准備金。普通准備金是按照貸款余額的既定比例計提的,它針對的是貸款的不確定損失。
銀行經營貸款,總會有一定的損失,就要有呆賬准備金,普通呆賬准備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提取的,用於彌補貸款組合的不確定損失的,這就使普通呆賬准備金具有了資本的性質,可以計入資本基礎。但是,普通呆賬准備金無法反映貸款的真實損失程度,它只與貸款的總量有關,而與貸款的實際質量無關。真正的呆賬准備金是用來彌補損失的,這要求呆賬准備金的數量與貸款的真實質量相一致,貸款質量高,呆賬准備金就少。相反,則必須增加呆賬准備金的數量。專項准備金由於是按貸款的內在損失程度計提的,反映了評估日貸款的真實質量。因此,專項准備金不計入資本基礎。它的變動直接與貸款的質量相關,而與數量無關。銀行建立的普通呆賬准備金制度、專項准備金制度和特別准備金制度共同構成了銀行的呆賬准備金體系,保護了銀行經營的安全性。
貸款損失准備金一般有三種:一般准備金、專項准備金和特別准備金。
一般准備金是商業銀行按照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按照貸款余額1%計提的貸款呆賬准備金就相當於一般准備金。
專項准備金應該針對每筆貸款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貸款本息的償還情況、抵押品的市價、擔保人的支持度等因素,分析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計提。我國現行的《貸款損失准備金計提指引》規定,專項准備金要根據貸款風險分類的結果,對不同類別的貸款按照建議的計提比例進行計提。
特別准備金是針對貸款組合中的特定風險,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金。特別准備金與普通和專項准備金不同,不是商業銀行經常提取的准備金。只有遇到特殊情況才計提特別准備金。
⑻ 一般風險准備與貸款損失准備的區別
實質是一樣的,只是由於企業類型不同,採用的會計制度和會計科目不同而已。貸款損失准備是銀行使用的,壞賬准備是企業使用的,兩者均為資產的備抵賬戶。
貸款損失准備科目核算銀行按照規定提取的貸款損失減值准備。期末,銀行應根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願、貸款本息的償還情況、抵押品的市價、擔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銀行內部信貸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斷其是否發生減值。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發生了減值,應對其計提貸款損失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准備
壞賬准備是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對壞賬損失的核算,採用備抵法。在備抵法下,企業每期末要估計壞賬損失,設置「壞賬准備」賬戶。備抵法是指採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計壞賬損失,提取壞賬准備並轉作當期費用。實際發生壞賬時,直接沖減已計提壞賬准備,同時轉銷相應的應收賬款余額的一種處理方法。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