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貸款所提供的審計報告需要些什麼
主要是三種報表:
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對他們的分析報告。
銀行關注的風險點是:有無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報表編制基礎是否一致,是否如實提供會計信息等。
財務比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償付比率、速動比率
現金凈流量分析: 凈現金流量等
Ⅱ 財務審計報告需要准備哪些東西
財務審計報告需要准備以下材料:Ⅲ 請問做審計報告需要提供什麼
請貴公司於審計外勤進場前提供如下資料。
一、 基本資料(常年審計客戶僅提供期內變化資料)
1. 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包括經營范圍、主要產品及經營特點等)。
2. 公司組織機構設置圖以及主要管理人員基本資料。
3. 公司財務部門機構設置圖、崗位分工及崗位職責介紹。
4. 公司成立時政府批文、合同章程及投資協議。
5. 公司歷史沿革及經歷的改制重組情況,主要包括:公司改制設立具體情況及方式、發起人、歷次股本形成及股權變化情況、發行前最大10名股東名稱及其持股數量和比例、相關批復文件。
6. 公司發起人(應追溯至實際控制人)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名稱及其股權的構成情況、所持有的貴公司股權被質押或其他有爭議的情況、如發起人或股東為企業法人,則應披露其主要業務、注冊資本、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並標明這些數據是否經過審計及審計機構的名稱。若涉及自然人股東,應披露該自然人的姓名、簡要背景及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權被質押的情況等。
7. 公司歷次驗資報告、評估報告、營業執照、章程、以前年度審計報告。
8. 公司分支機構設立情況及分支機構營業地點、營業范圍等基本情況介紹。
9. 公司子公司設立情況,子公司營業執照、驗資報告、章程合同、投資協議等。
10. 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情況及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采購、生產、銷售、設備管理、財務會計等方面。
11. 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管理層會議記錄及會議決議。
12. 公司稅務登記證、納稅申報表,繳納稅種、稅率;所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及批准文件。
13. 行業特許經營許可證(如有)、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外匯登記證(如有)、貸款證(如有)。
14. 公司業務及生產經營有關的資產權屬變更的情況。對公司業務及生產經營所必須的商標、土地使用權、房產、專利與非專利技術、重要特許權利的使用及權屬情況。
15. 公司場地租賃協議及相關合同。
16. 公司員工及其社會保障情況,主要包括:員工人數及變化情況、員工專業結構、員工受教育程度、員工年齡分布、執行社會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改革、醫療制度改革等。
17. 以方框圖或其他有效形式,全面披露公司組織結構,包括發起人或股東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和參股公司(或聯營公司)、發起人或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公司對外投資形成的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合營企業,以及有重要影響的關聯方等。同時應標明組織結構的具體組織聯系。
18. 公司所處行業國內外基本情況,主要包括行業管理體制、行業競爭狀況、市場容量、投入與產出、技術水平以及以上因素的發展趨勢。
19. 公司所在該行業是否國家優惠扶植政策,公司是否享有地方政府給予的優惠扶植政策。
20. 影響本行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產業政策、產品特性、技術替代、消費趨向、購買力與國際市場沖擊等因素,指出進入本行業的主要障礙。
21. 公司面臨的主要競爭狀況,包括自身的競爭優勢及劣勢,市場份額變動的情況及趨勢,同行業競爭的情況。
22. 公司前三年的主要產品(或服務)及其生產能力,每種主要產品或服務的主要用途,主要產品的工藝流程或服務的流程圖,主要產品(或服務)所需的主要生產設備、關鍵設備的重置成本、先進性及還能安全運行的時間等,每種主要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應、定價政策、市場競爭及成本構成情況,存在高危險、重污染情況的,應披露公司對人身、財產、環境所採取的安全措施,
23. 公司每種主要產品的產量、銷售情況和產銷率、產品或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產品或服務的平均價格及定價策略、主要銷售市場、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和銷售額等。前5名客戶的銷售額占年度營業額或銷售總額的百分比,如主要客戶所佔比重較大,需說明原因,並披露相關風險。
24. 公司產品出口的,需詳細披露各進口國對進口公司產品的具體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及公司是否取得進口國的進口許可證或其他類似的證書,並予以提供。
25. 公司主要客戶及供應商的資料,主要包括:向前5名供應商合計的采購額占年度采購總額的百分比;如主要供應商所佔比重較大,需說明原因,並披露相關風險。
26. 公司核心技術的來源和方式,說明是否擁有核心技術的所有權。說明所擁有的核心技術在國內外同行業的先進性。
27.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主要關聯方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在主要供應商或客戶中所佔的權益。若無,亦應說明。
二、 財務報表及有關資料
28. 審計期間所執行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變更的說明。
29. 審計期間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及其他附表。
30. 審計期間的財務報表附註。
31. 審計期間及期後的總賬、各明細分類賬、備查賬及會計憑證。
32. 審計期間公司各稅納稅申報表、稅收匯算清繳及稅務局認定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認定文件。
33. 審計期間及期後公司的重大交易合同。
34. 審計期間及期後公司經批準的收購兼並及對外擴充計劃、投資計劃(含固定資產、大修理計劃)、融資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及各年度工作總結。
35. 提供審計期間內部審計機構的審計報告。
三、 報表項目有關資料
36. 審計期間貨幣資金分幣種明細表(附表一)、銀行對賬單、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定期存單明細。抵押或凍結等對使用有限制、存放在境外、有潛在回收風險的款項應單獨說明。
37. 審計期間交易性金融資產明細表(附表二)、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證券賬戶的開戶資料及對賬單、資金及交易流水單;外部單位代為保管有價證券的保管合同等。應說明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變現是否存在重大限制,以及相應原因。
38. 審計期間應收票據明細表(附表三)、提供截止日有追索權的票據背書明細表(附表四)、因出票人無力履約而將票據轉為應收賬款的票據,以及期末公司已經背書給他方但尚未到期的票據。
39. 審計期間應收賬款明細表(附表五)、審計期間內已核銷的應收賬款明細及內部、稅務核銷手續。
40. 審計期間預付賬款明細表(附表六)、尚未結算的大額預付賬款相關合同協議。
41. 審計期間應收利息明細表(附表七)、提供相應的債券契約或其他債權合同。超過1年的應收利息未收回的原因和對相關款項是否發生減值所作的判斷。
42. 審計期間應收股利明細表(附表八)、提供相應的利潤分配方案。超過1年的應收股利未收回的原因和對相關款項是否發生減值的判斷。
43. 審計期間其他應收款明細表(附表九)、審計期間內已核銷的應收賬款明細及內部、稅務核銷手續。
44. 審計期間存貨及存貨跌價准備明細表(附表十)、生產成本明細表(附表十一)、製造費用明細表(附表十二)、主要原材料、產成品進銷存明細表(附表十三)、提供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在產成品之間、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委託代管存貨合同。
提供最近日期的存貨盤點的相關資料,包括:存貨盤點計劃、存貨盤點明細表、存貨盤點報告,殘次、毀損、滯銷積壓的存貨明細表及閑置的時間。
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依據及各轉回存貨跌價准備的原因、各轉回金額占該項存貨期末余額的比例。存貨期末余額中是否含有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
45. 審計期間待攤費用明細表(附表十四)、如包括土地、電力使用附加費,期初進項稅額等請復印上述合同及稅務局核定文件。
46. 審計期間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明細表(附表十五)、提供有關合同、協議等相關文件、存在持續減值情況的證據。
47. 審計期間持有至到期投資明細表(附表十六)、提供有關合同、協議等相關文件、存在持續減值情況的證據。
48. 審計期間投資性房地產明細表(附表十七)、提供有關合同、協議等相關證明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合同等文件、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存在持續減值情況的證據、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證據。
49. 審計期間長期股權投資明細表(附表十九)、長期股權投資情況明細表(附表二十)、
提供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合同、協議、出資證明、驗資、審計、評估報告等文件;提供被投資單位審計期間業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表,如無法提供,請說明原因說明;提供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的依據。
50. 審計期間長期應收款明細表(附表二十一)、提供相關長期應收款發生的原始憑證、確認為壞賬損失的證明文件。
51. 審計期間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分類匯總表(附表二十二)、固定資產明細表(附表二十三)、提供審計期間固定資產出租、出售、報廢等的內部批准文件;報廢資產稅務備案情況;提供期末固定資產存在減值情況的證明文件。並請提供:
(1) 如有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請分開列出。
(2) 所有固定資產增加及報廢清單及相應的支持文件。
(3) 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及計算方法。
(4) 請提供抵押資產清單(項目\原值\凈值\公允價值\貸款額等)
52. 審計期間在建工程明細表(附表二十四)、提供重大建設項目的立項批文、預算總額及建設批准文件、施工承包合同、現場監理施工進度報告、項目完工驗收保告(含消防/環保等)、竣工決算報告等業務資料、提供期末在建工程存在減值情況的證明文件。
53. 審計期間工程物資明細表(附表二十五)、是否存在無使用價值的工程物資。
54. 審計期間無形資產明細表(附表二十六)、提供期末無形資產存在減值情況的證明文件。
並請提供年內新增無形資產發生的依據,如合同協議、發票等憑證,如為購入土地使用權,並請註明是否分期付款,分幾期,每期付款的金額。審計期間內發生的單項價值在100萬元以上的無形資產,若該資產原始價值是以評估值作為入賬依據的,提供評估報告。
審計期間開發支出明細表(附表二十七)、提供重大開發項目的公司管理層可行性研究、立項、預算總額批准等文件。
商譽明細表(附表二十八)、對於通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應列示商譽的計算過程。
55. 審計期間長期待攤費用明細表(附表二十九)、
56. 審計期間其他流動資產、其他長期資產明細表,並請提供年內新增其他流動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發生的依據,如合同協議、發票等憑證。
57. 審計期間遞延所得稅資產明細表(附表三十)、
58. 審計期間長短期借款明細表(附表三十一)、提供長短期借款合同以及相應的保證、抵押、質押等擔保合同。
59. 審計期間交易性金融負債明細表(附表三十二)、提供證券賬戶交易流水單、有關交易性金融負債的協議、合同等資料。
60. 審計期間應付票據明細表(附表三十三)、
61. 審計期間應付賬款明細表(附表三十四)、
62. 審計期間預收賬款明細表(附表三十五)、提供尚未結算的大額預收賬款的相關合同、協議等文件。
63. 審計期間應付職工薪酬明細表(附表三十六)、
提供公司職工名冊、工資結構及支付等制度、有關部門確認的工效掛鉤認定證明、股份支付等管理層激勵實施方案、社會保險繳納政策、職工辭退計劃,提供辭退福利折現率選取的原則。
請提供中方工資性基金如醫療費、待業養老保險、房物價補貼明細表。說明公司在職職工福利政策並提供政府當局法定文件復印件。
64. 審計期間應繳稅費明細表(附表三十七)、提供公司目前正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說明及相關的批復。
65. 審計期間應付利息明細表(附表三十八)、
66. 審計期間應付股利(利潤)明細表(附表三十九)、
67. 審計期間其他應付款明細表(附表四十)、審計期間提供尚未結算的大額其他應付款發生的相關合同、協議等資料。
68. 審計期間預提費用明細表(附表四十一)、
69. 審計期間預計負債明細表(附表四十二)、
70. 審計期間應付債券明細表(附表四十三)、
71. 審計期間長期應付款明細表(附表四十四)、提供尚未支付完畢的大額長期應付款發生的相關合同、協議等資料。
72. 審計期間專項應付款明細表(附表四十五)、提供專項應付款有關撥款文件、撥款項目完工報告和批復資料。
73. 審計期間遞延所得稅負債明細表(附表四十六)、
74. 審計期間所有者權益明細表,包括實收資本(股本)明細表(附表四十七)、資本公積明細表(附表四十八)、盈餘公積明細表(附表四十九)、
75. 審計期間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明細表(附表五十)、
主營業務收入、成本明細表(附表五十一)、
主要產品、主要客戶明細表(附表五十二)、提供主要產品、主要客戶的銷售定價政策、銷售合同、結算方式;主要原材料、供應商的采購定價政策、采購合同、結算方式。
76. 審計期間營業稅金及附加明細表(附表五十三)、
77. 審計期間營業費用明細表(附表五十四)、管理費用明細表(附表五十五)、財務費用明細表(附表五十六)、
78. 審計期間投資收益明細表(附表五十七)、
79. 審計期間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明細表(附表五十八)、
80. 審計期間資產減值損失明細表(附表五十九)、
81. 審計期間營業外收入明細表(附表六十)、營業外支出明細表(附表六十一)、提供大額收入、支出大額發生額的相關合同、協議、授權批准文件。
82. 審計期間所得稅明細表(附表六十二),提供各項所得稅優惠政策(稅率優惠、國產設備抵免)的立項文件、批復文件。
83. 審計期間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方法和基礎資料,經營活動收到和支付的明細項目,投資活動收到和支付的明細項目,籌資活動收到或支付的明細;及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數據統計。
四、 合並報表的相關資料
84. 財務報表的合並過程;(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85. 合並抵銷分錄。
86. 內部購銷未實現毛利計算表。
87. 現金流量表合並工作底稿。
88. 提供合並報表范圍內會計主體之間的內部交易的對方單位、交易類型,交易品種、數量、金額(附表六十三)、往來余額、資金收付的性質及金額等(附表六十四)、及上述數據核對是否一致。
五、 其他資料
89. 公司提供審計期間關聯方交易相關資料,包括:
(1) 關聯方及關聯關系明細表(附表六十五)、必要時需提供律師意見。
(2) 提供與關聯方之間的關聯交易的類別,關聯交易定價原則及相關審批程序,審計期間關聯交易占公司同類交易的比例。
(3) 關聯方交易明細表(附表六十六)、
(4) 關聯方資金佔用和往來余額明細表(附表六十七)、
90. 截至審計日有無正在進行或正在籌劃中的法律訴訟,請提供有關資料、所賠償(牽涉)的金額。
91. 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或有事項,如對外擔保、未決仲裁等,如有,公司需說明項目的性質、金額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如無,公司需提供聲明。
92. 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重大承諾事項,如有,公司需說明存在金額及性質。如無,公司需提供聲明。
93. 公司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重大事項,需提供說明及對公司財務狀況的重大影響。
Ⅳ 做審計報告應提交的資料有哪些
審計需准備提供的資料
1、上年度的審計報告復印件;
2、營業執照、批准證書、稅務登記證、辦稅員證復印件;
3、會計報表(人民幣)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
4、12月31日的各明細科目余額表;
5、各幣種的12月31日的現金盤點表;
6、各開戶銀行的12月31日的銀行對賬單復印件及余額調節表;
7、應收賬款明細表及與客戶的12月31日的對賬資料;
8、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明細表;
9、待攤費用明細表;
10、存貨盤點匯總表及存貨盤點明細;
11、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各明細增減變化表;
12、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各分類明細增減變化表;
13、應付賬款明細表及與客戶的12月31日的對賬資料;
14、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明細表;
15、應付工資明細表及計提的依據;
16、應交稅金明細表及全年度實際繳納稅金的統計表、12月增值稅申報表及12月份免抵退匯總表、1至4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及稅票復印件;
17、預提費用明細表及計提的依據;
18、最近一期的驗資報告復印件;
19、利潤分配表及董事會關於利潤分配的決議案;
20、分產品品種的銷售明細表(分內外銷);
21、分產品品種的銷售成本明細表(分內外銷);
22、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明細表;
23、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明細表;
24、其他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支出的明細表;
25、本年度結、購匯的外幣金額、進口設備金額以及關聯方交易金額;)
26、單位關聯企業名單及關聯交易額(外資);
28、生產(銷售)成本倒軋表;
30、其他需要提供的資料。
Ⅳ 辦理財務審計報告,需要准備哪些東西
一、辦理財務審計報告需要准備的材料如下:Ⅵ 審計報告需要資料
內資審計提供的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2、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3、上年的審計報告復印件『成立未滿一年的提供驗資報告』4、提供2009年12月31日的銀行對帳單、余額調節表5、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余額較大的,提供企業詢證函6、存貨盤點表7、固定資產盤點表8、如果有長期投資,提供被投資單位的驗資報告或者提供工商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9、如果有無形資產,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如土地證,專利證書等10、 如果有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提供相關借款合同或者相關入帳依據11、 本年度注冊資本變動的提供驗資報告復印件12、 提供第四季度的所得稅申報表復印件13、 提供全部會計帳薄及憑證(如果是復核階段,每個科目至少抽查3-5筆憑證)14、 業務約定書、客戶管理聲明書(會計師事務所提供) 稅務鑒證報告另須提供:稅務登記證、勞動花名冊(加蓋勞動局備案章) 公司提供的所有復印材料均需加蓋公司公章
Ⅶ 審計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10年度利潤表需要蓋公章;
2.總賬、明細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
3.全年記賬憑證;
4.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公司章程、驗資報告復印件(如在年度有股東變更,要提供股東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
5.如上年經過審計,提供上年審計報告,否則要提供上年利潤表復印件;
6.12月年底銀行的銀行存款對賬單原件,加蓋銀行業務公章。銀行存款余額較大,有銀行借款、保證金等,提供銀行詢證函;
7.截止12月31日往來款明細表,大額往來需提供企業詢證函及相關合同文件(包括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付款);
8.如有長期投資:提供被投資單位的營業執照和驗資報告
9.12月31日止的存貨盤存表。列示(名稱規格、數量、金額);
10.12月31日止固定資產盤點表,
11.12月工資表;
12.12月的增值稅申報表、綜合納稅申報表、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13.分稅種提供:應交稅金及其他應交款中的明細(列示期初數、本年應交數、本年已交、期未數);
14.如有銀行貸款,提供貸款合同;
15.截止年12月31日的應收票據、應付票據明細單位並且提供票據復印件;
16如本年分配股利或者計提盈餘公積,提供股東會決議復印件;
17.1-12月工資每月收入、成本。如為生產企業,應列示主營業務成本明細,製造費用明細; 18.利潤表中期間費用明細(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Ⅷ 企業貸款,需要提供審計報告,這個環節應該怎麼操作
企業貸款時需要提供審計報告,可委託專業的注冊會計師出具。基本流程是配合會計師提供財務數據和資料,表明審計報告用途。因為大部分銀行要求出具審計報告,大都是連續三年的年報審計,所以要問清銀行的需求,清楚轉達會計師,出具用於銀行貸款的審計報告。
企業因沒有專業財務人員,導致財務數據比較混亂,這種前提下,要和注冊會計師談出審計報告的事,要開門見山說明白現在的企業狀況,表明貸款的重要性,這樣會計師在出報告才會客觀准確,有參考性,有助於銀行貸款審批通過。
貸款審計是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在審計報告中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逃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