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克祥對創業代款講話
《意見》提出,堅持擴大就業發展戰略,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將城鎮新增就業、調查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積極預防和有效調控失業風險,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政策實施范圍擴大到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
積極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營造寬松便捷的准入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年內出台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改革意見,實現「一照一碼」,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支持創業擔保貸款發展,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統一調整為10萬元,個人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部分由財政貼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將企業吸納就業稅收優惠的人員范圍由失業一年以上調整為失業半年以上,推廣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等試點政策。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和離崗創業,對經同意離崗創業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
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可享受1年社保補貼。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的對象范圍擴展到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加強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退役軍人就業工作。
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和職業培訓。提高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均等化、標准化和專業化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設,努力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殘疾等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城鎮常住人員可在常住地進行失業登記。加強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重點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和失業人員轉業轉崗培訓,支持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允許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在核算家庭收入時,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
② 創業擔保貸款
應該可以使用,不過需要銀行正確的審核才可以
③ 關於進一步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就業的通知的四、完善聯動工作機制
(一)各地要積極依託社區勞動保障平台,進一步做好創業信息儲備、創業培訓、完善個人資信、加強小額擔保貸款貸後跟蹤管理等工作,促進「小額擔保貸款+信用社區建設+創業培訓」的有機聯動。對經信用社區推薦、參加創業培訓取得合格證書、完成創業計劃書並經專家論證通過、符合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借款人,要細化管理,積極推進降低反擔保門檻並逐步取消反擔保。
(二)認真落實《中國人民銀行 財政部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銀發〔2006〕[2006]5號)的有關規定,進一步細化和嚴格信用社區標准和認定辦法,加強對信用社區的考核管理工作,及時總結信用社區創建工作好經驗、好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獎懲機制。具體考核指標和考核辦法由各省級財政部門牽頭制定。
(三)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和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進一步密切協作,充分利用當地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信用社區建設聯動工作機制,積極健全和完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創業培訓—信用社區綜合個人信用評級—信用社區推薦—經辦金融機構發放貸款—信用社區定期回訪」的小額擔保貸款綠色通道。
除本通知外,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已經發布的有關小額擔保貸款的相關規定繼續執行。與本通知政策規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准。
請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聯合當地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本通知速轉發至轄區內相關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 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二〇〇八年八月四日
④ 創業擔保貸款創業項目基本情況怎麼寫
1、農村大學生創業貸款,若是畢業兩年內仍為就業的,建議可以申請創業小額貸款。2、對於創業小額貸款,一般很多地方政府都有相應的貸款優惠,這類創業貸款一般都是由當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商業銀行聯辦的,政府為創業貸款申請人提供了擔保,借款人可以不需要提供抵押物,而且貸款利率也比較低,甚至有免息優惠。 3、不過,需要提醒您的是,農村大學生申請這類創業貸款,首先由政府擔保的創業貸款只是針對本地的居民,因此您需要咨詢一下本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目前是否有這樣的創業貸款,如果有的話,您需要憑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領取貸款申請表格,並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由社區居委會、區(縣)市勞動保障部門和貸款擔保機構層層審核,通過後就可以獲得低息的創業貸款了。
⑤ 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表
房產抵押貸款流程:
1、借款人在銀行開立活期存款帳戶;
2、准備貸款要求的資料;
3、面簽銀行;
4、銀行報卷和審批;
5、銀行審批通過後,通知借款人審批結果,並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
6、到建委做抵押登記;
7、建委出它項權利證;
8、視情況辦理保險、公證等手續;
9、銀行將貸款直接劃撥到合同約定的帳戶中;
10、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的規定還本付息。
⑥ 創業貸款發放工作總結
某鎮政府創業貸款發放工作總結
範文已傳附件,請參考,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