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流水資料 > 2017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2017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

發布時間:2021-05-13 12:12:45

❶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特點有哪些

不良貸款即有問題的貸款,是指借款人不能夠按照之前的貸款合同正常對商業銀行償還本金與利息。具體而言,不良貸款一般包括呆帳貸款、呆滯貸款和逾期貸款三類。呆賬貸款是指是指借款人宣告破產,清償之後,能無法還清的貸款。呆滯貸款一般是指逾期2年及2年以上仍無法償還的貸款。逾期貸款是指超過規定期限無法償還的貸款。
從國家權威機構公布的資料分析,我國目前銀行業不良貸款有以下特點。
不良貸款總量巨大,並且呈現增長速度。我國商業銀行截止2014第一季度末,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比年初增長541億元,增長4%,不良貸款佔1.04%,達到最近幾年最高,五大銀行中農行和交行均超過均值,建行第一季度增長金額高達55億元。
金融企業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是紛繁復雜的,一般認為,主要是由於銀行自身經營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我國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卻不同,有以下幾方面。
1.政府不合理干預。主政府不合理干涉導致信貸活動不能正常運行,經濟金融市場混亂,存在潛在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家或地方要求商業銀行根據國家意願進行貸款,一是有要求銀行與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不斷發展。
2.法律不健全,執法不嚴。
(1)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不夠明確,且缺乏相關法律保障,監督機構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對金融市場了解甚少,信貸管理水平落後,無法與國際金融接軌。
(2)執法不嚴。執法部門在執行過程中,有的地方實行地方保護主義,相關部門對執法過程進行干預,影響了公正;有的部門存在著不按照法律執行、不嚴格執法等情形,致使國有銀行無法維權。
3.企業盲目投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不顧自身經營狀況和承受能力,盲目進行投資,從而造成了不斷加大的負面效應。很多企業經常通過一些關系從商業銀行里獲取貸款,但是後面又沒有資金了,再繼續貸款,這樣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一旦無法及時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這將危及到企業的正常運行,也使得銀行可能無法收回貸款。另外,由於企業沒有對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管理,使得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甚至發生虧損的現象,無法保證償債能力,促使增加的貸款形成為不良資產,貸款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4.缺乏有效金融監管機構。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很少,且大部分只是規范化監管,基本不進行風險性管理。規范化監管對市場反應不敏感,實施措施常常滯後,不能有效防範風險;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督力度不強,對相關商業銀行內部管理不夠重視,大多時候只是停留在外部監管,尤其是沒有明確商業銀行相關部門職責,以及對其職責實施情況沒有進行有效監督;金融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監管的方式主要是現場檢查,相關監管人員僅僅按照上級要求,進行檢查工作和報表統計,走的是「流水線」「形式化」,缺乏有效性和防範性;金融監管機構隊伍中,一些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不高也導致很多問題。

❷ 分析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危害處理與教訓

目前,對造成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和制度方面的研究較多,分析也很全面,而在具體處置和對策上我們認為還存在不足,也本文將針對此問題作進一步研究,提出了處置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三個根本方法與手段。

一、通過政府力量處置不良貸款

第一,注入公共資金,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上籌資。由於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帶有明顯的計劃色彩,因此依靠財政注資來部分解決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符合歷史的事實。國務院批准設立的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已先後向建行、中行注資450億美元和農行、工行注資400億美元,以彌補其資本金不足和提高其流動性,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通過上市(中行、建行已上市)在資本市場籌集了大量資金,在投資者同意的前提下,將籌集到的資金部分用於清理不良貸款,有利於減輕銀行的債務負擔,提高經營效益,以便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第二,進一步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貸款處置中的作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我國金融改革深化和借鑒不良貸款處置國際經驗的產物,自成立以來,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收購資產處置任務已完成過半,但剩餘資產的絕對規模仍然較大,且資產形態多樣,債務人狀況復雜,處置環境差異大,以及總體價值呈加速貶損趨勢。同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的管理和處置中,運用了多種技術、手段和方法,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已具備相當的經驗。再者,商業銀行在處置不良貸款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而,藉助於資產管理公司這樣專業機構的力量,對於全面解決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是十分必要的(這已被我國實踐經驗所證明)。為此,我們應進一步發揮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方面的作用。
第三,努力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一是完善地方政策法規,改善信用環境。地方政府雖然不能直接制定法律法規,但可以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遏制債務人惡意逃廢金融債務方面有所作為,出台相應的政策和規定,支持金融債權人的不良資產處置工作;二是在培育不良資產處置市場方面,需要吸引大量的民營企業、外資投資主體和個人等進入市場,地方政府應出台相應的配套政策法規予以支持,以切實改善不良投資交易環境;三是在規范不良資產處置中介市場方面的作用。不良資產處置高度依賴中介機構的誠信和服務質量,地方政府對此應有必要的規劃、安排和指導。要通過政府的引導和規范約束,建立完善的不良資產評估、拍賣、法律服務中介市場,為不良資產處置提供規范高效的中介服務;四是利用政府行政資源的特殊優勢,充分發揮其在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的作用。比如在金融債權人處理債務人抵押的國有劃撥土地問題上,在確定安置企業職工和清償金融債務比例,在土地重新規劃整合與利益分配等方面,政府的作用是決定性的;五是直接參與不良資產項目的處置。比如國有企業與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債務重組、資產置換、債轉股等,地方政府的參與,會更有利於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容易促使重組成功。

二、通過市場手段處置不良貸款

第一,不良貸款打包出售。為緩解政府和銀行自身處置不良資產的壓力,必須建立和推動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發展,放鬆對銀行出售不良資產的限制,鼓勵外資和民間資金投資於國有企業和不良債務,允許成立商業化的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投資基金等。參與債權交易的銀行,根據自己的債權情況,可在經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專業市場上掛牌出售債權,出售債權的價格可依據債權的風險程度以及所附帶的現金流確定,出售方銀行與購買方可通過招標競價等公開透明的方式確定最終的轉讓價格,以防範道德風險的產生。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出售方可迅速收回資金,提高其流動性,購買方可以低於債權賬面價值買斷出售方債權,實現出售方和購買方的雙贏。
第二,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能夠產生可預見的穩定現金流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和重組,進而轉換成為在金融市場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證券的過程。隨著與資產證券化相關的部分法律法規的修訂以及一些與資產證券化相關的新法規的頒布,我們認為我國已經具備了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條件。主要策略:一是依法設立資產證券化特殊目的實體(SPV),二是建立資產證券化的破產隔離機制,三是切實加強信用增級、信用評級和擔保體系,四是分類組建證券化資產池,五是引入權威服務機構管理和處置不良資產。
第三,產權多元化。通過市場化解不良資產的另一個最主要的手段莫過於產權多元化的市場基礎與組織結構。對於資本金普遍不足、不良資產比例過高的國有商業銀行而言,在政府注資後引入外資、國內機構企業、甚至個人投資者是增加銀行資本金、促進產權多元化的必要手段。
因此,產權結構多元化對於銀行治理結構的完善、信貸業務的預算約束硬化、阻斷政府幹預、消除銀行的政策性職能提供製度基礎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國內外經驗,必須注意的是,產權多元化改革不能等待銀行體系的不良資產存量完全解決後再進行,在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必須伴隨著銀行資產的重組和實質性改革的進行,否則就會成為銀行資產的大甩賣,鼓勵社會的逃廢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產權多元化相對於現有不良資產存量的處置更為重要。只有在銀行形成理性與審慎的經營風格後,銀行才能被賦予貸款豁免等更多的自主處置手段,社會信用環境才能得到改善,不良資產的處置速度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不良資產的產生才會得到有效抑制。 三、通過自身力量化解不良貸款

第一,積極糾正自身異化行為。一是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加強風險意識。清收要實實在在,問題要及早暴露,任何拖延和掩蓋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甚至積重難返。二是必須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專業的評估機構對不良貸款及其抵押物進行價值評估,徹底擺脫暗箱操作和道德風險。三是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現行的各種處置方法,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把不良貸款降到最低水平。
第二,加大銀行風險准備金的提取比例。目前按年初貸款余額1%的提取比例與巨額不良貸款相比差距太大,如果按國際通行的按貸款分類實際提取,由於國有商業銀行整體盈利水平過低而不具有可操作性。鑒於此,建議按信貸資產余額的3%左右提取風險准備金,以增強銀行自身化解不良貸款的能力。同時將大部分風險准備金由商業銀行總行集中統一使用,把沖銷企業呆壞賬和政府關於國有企業的發展政策、資產重組政策、產業政策結合起來,按照「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原則,集中解決一批重點企業和行業的不良貸款。
唐青生等: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之我見第三,建立抑制不良貸款增量的有效機制。大范圍地清理化解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固然會改善其資產結構,降低不良資產率,但不可能一勞永逸,從長遠發展看,國有商業銀行每隔3—5年就會產生新的不良貸款。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預防不良資產增量對於優化存量資產質量更為必要。
一是實施銀行決策失誤追究制度,以個人責任成本制約權力失衡。國有商業銀行要建立信貸交易責任量化制度,讓承擔責任的大小,同其權力的大小成正比。按參與信貸交易的權力大小劃分責任區間,對其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一追到底。
二是改革貸後日常管理制度,變軟約束為硬約束。銀行把貸款投放給企業,貸款使用的主動權基本上握在企業手裡,銀行對貸款實際使用的監督不僅是事後的,而且是被動的,致使一些貸款使用不當,危及了貸款安全。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貸款的貸後日常管理,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管理,建立對貸款單位從貸款發放起始至貸款本息全部收回截止的全過程的貸款使用情況日常硬約束管理制度。
三是改革貸款風險管理制度,變側重貸前測控為全過程式控制制。目前各行貸款風險意識顯著加強,但主要側重於貸前測控,既重視貸前的信用等級評定和貸款風險度測量,這對於優化貸款投向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貸前、貸時是效益好的單位,貸後有可能因市場變化或經營管理不善而變成效益差的單位,因而發放貸款的風險度有可能增大。因此,只重視貸前測控,輕視貸後監控,仍不利於降低貸款風險。只有對貸款進行全過程監控,貸後定期(如分月或分季)和不定期(如當單位出現重大變故時)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貸款風險度和還貸能力測算,並以此作為調整貸款投向、是否採取信貸措施的依據,才有可能較好地防止新的不良貸款的產生。

❸ 如何看待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持續「雙升」

一、不良貸款現狀 所謂銀行不良貸款,主要指銀行不能正常收回或無法收回的的貸款。我國銀監會採用國際上通用的五級分類法對貸款進行分類,即次級貸款類、可疑貸款類、損失貸款類,2007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2684.2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6.17%,其中次級貸款余額2183.3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1.06%,可疑貸款余額4623.8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25%,損失貸款5877.1億元,佔全部貸款比例2.86%.銀監會成立以來,一直把銀行業不良貸款的下降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和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利用撥備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實現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的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6.17%,在上年末7.09%比例的基礎上全年呈持續下降趨勢。2007年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萬億2,684.2億元人民幣,這一數據較之上年末1萬億2,549.2億元人民幣的數據略有攀升。分機構看,外資銀行不良貸款比例最低,為0.46%;其次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為2.15%;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然是最高的8.05%。
二、不良貸款成因分析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來自由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2.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三、不良貸款的清收辦法 銀行不良貸款,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的風險所在。國際通行標准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近年來我國不良貸款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良貸款仍然威脅著金融的安全穩定。。如何採取合理的清收辦法化解不良資產一直是銀行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1.要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體系 銀行總行應有管理全行風險貸款的審批決策機構,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如資產保全部具體管理與辦理;各分行與支行設有風險貸款化解小組,逐級對風險貸款進行管理。 2.要加強對不良企業的管理 信譽不良的企業一般是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能正常還本付息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所以,應分類管理,對不同的原因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客觀原因主要是在經營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經營管理不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的要求等,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無力還款;主觀原因主要是企業利用非正常經營,故意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以實現其不還或少還貸款的目的,對於這種故意逃廢債務行為必須從嚴,按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3.採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以訴訟方式更具有強制力,利用國家機器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利,通過訴訟方式化解風險貸款是否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於財產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訴訟案件便可以通過和解方式提前結束,全額收回貸款.金融機構在通過訴訟途徑化解風險貸款時,在注重其實體權利的維護是不要忽視了司法程序的規定,導致由於程序上的延遲而喪失了實體權利,即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有些特殊情況下為1年。 4.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方式 運用拍賣方法是最公證、公平,資產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一種方式。以拍賣的方式拍出,盤活了不良資產,回收了資金,資金風險大大降低。 5.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看有地方政府幹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盡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❹ 2017年銀行業資產規模首次突破多少億大關

2月9日,銀監會召開2017年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吹風會,並回應下一步強監管措施等熱點問題。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局長肖遠企表示,當前銀行業運行穩健,穩中向好趨勢明顯,流動性充裕,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2、貸款增速高於資產增速,銀行業收縮表外業務明顯。截至2017年底,各項貸款129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於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余額均達到3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9.6%。

3、商業銀行資本和撥備能力提升。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5%,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級資本充足率11.35%,較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監管要求近3個百分點,較上年末上升0.3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42%,較上年末上升5.02個百分點。

4、資產質量穩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7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4%。不良率已連續一年保持穩定。

5、流動性充足。銀行業流動性比例50.03%,存貸比70.55%,流動性覆蓋率123.26%,說明銀行業資產負債匹配較好。

❺ 論述題: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及對策

當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特點是:不良貸款數額巨大、逾期時間長、清收難度大以及投放點集中等.這些不良貸款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它包括體制因素、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因素、銀行內部因素以及企業因素等.面對這些不良貸款,我們應採取以下對策.第一,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理解與支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降低不良貸款.第二,建立貸款質量目標管理責任制,把降低不良貸款比例的任務落到實處.第三,嚴格把好新增貸款質量關,優化增量,用增量來促進活化存量.第四,建立不良貸款轉化機制.第五,積極參與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把貸款債權債務落到實處.第六,加強業務培訓,強化風險意識,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素質.

❻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充足率能達到多少

規定是不低於8%。
下面一篇是2011年8月的文章:
銀監會最新公布的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表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2.2%,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9%,相比一季度的11.8%與9.8%均有所上升。
銀監會數據顯示,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22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0%,撥備覆蓋率為248.9%。其中,大型商業銀行至6月末的不良貸款余額3030億元,不良率為1.1%;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530億元、326億元、299億元,不良率分別為0.6%、0.8%、1.7%;外資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與不良率最低,分別為44億元、0.5%。
二季度末,國內商業銀行流動性比例為42.0%,較一季度末的41.3%有所上升;存貸比由一季度末的64.1%微降至64.0%;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較一季度末持平為5.8%。
從銀行經營的效益性指標來看,商業銀行至二季度末的凈息差為2.7%,非利息收入佔比為20.7%,這兩項數據在一季度末時分別為2.6%和20.8%。

❼ 國內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比率,個人貸款總額,不良貸款比例。2011年,2010年的都行,多謝啦

2010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表單位:億元、%
2010年
一季度末
二季度末
三季度末
四季度末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余額
佔全部貸款比例
不良貸款
4701.2
1.40%
4549.1
1.30%
4354.2
1.20%
4293.0
1.14%
其中:次級類貸款
1786.6
0.53%
1673.3
0.48%
1562.6
0.43%
1591.6
0.42%
可疑類貸款
2288.8
0.68%
2226.7
0.64%
2120.7
0.59%
2042.7
0.54%
損失類貸款
625.8
0.19%
649.1
0.19%
670.9
0.19%
658.7
0.18%
不良貸款分機構
主要商業銀行
4009.6
1.41%
3839.8
1.30%
3674.1
1.20%
3646.1
1.15%
大型商業銀行
3400.0
1.59%
3247.7
1.46%
3087.3
1.35%
3081.0
1.31%
股份制商業銀行
609.6
0.86%
592.1
0.80%
586.7
0.76%
565.1
0.70%
城市商業銀行
365.9
1.19%
360.7
1.11%
339.1
1.00%
325.6
0.91%
農村商業銀行
265.8
2.47%
288.2
2.34%
284.4
2.16%
272.7
1.95%
外資銀行
59.8
0.74%
60.4
0.72%
56.6
0.65%
48.6
0.53%
註: 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主要商業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
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銀行、
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
行、渤海銀行。

閱讀全文

與2017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房產抵押貸款和按揭貸款的利率 瀏覽:729
農村商業銀行抵押貸款可靠不 瀏覽:461
貸款擔保人是外地人 瀏覽:19
金融公司的高利息貸款違吧 瀏覽:83
小額貸款調控 瀏覽:550
網上那個網貸好貸款 瀏覽:648
簽貸款合同的工作 瀏覽:668
農業貸款擔保優惠政策 瀏覽:909
貸款銀行流水微信賬單可以嗎 瀏覽:755
小額貸款公司有我的身份證號 瀏覽:728
房貸跟抵押貸款的差別 瀏覽:596
珠海擔保貸款公司華夏 瀏覽:306
2020上海徐匯區貸款利率 瀏覽:49
銀行只要收了資料都可以貸款嗎 瀏覽:532
農村聯保貸款期限 瀏覽:772
中國移動的手機卡能貸款嗎 瀏覽:440
貸款中介公司違法 瀏覽:304
廣西貸款公司招聘信息查詢 瀏覽:45
上海有什麼小銀行貸款 瀏覽:470
怎麼在建設銀行手機上貸款嗎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