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療保險可以貸款嗎。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醫保卡是用來看病報銷的,那麼一般醫療保險都需要辦理哪些手續呢?那麼一般我們的醫保卡可以網上貸款嗎?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一般指基本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集聚了單位和社會成員的經濟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資助,可以使患病的社會成員從社會獲得必要的物資幫助,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二、醫保卡可以網上貸款嗎
社會保障卡是不能申請貸款的
社保卡的只能僅限於社會保障,具體的來說社會保障卡的作用如下:
作用一:可用於進行僱傭關系在勞動部門備案,若就業、失業也可用於登記。
作用二:可用於申領五險所享受到的待遇。
三、一般醫療保險辦理需要哪些手續呢
1、申報程序:
首先須由本人或代辦人到市商業銀行任意網點開辦醫療保險繳費卡,首次預留資金不得少於3個月的應繳費額。開卡兩日後,攜帶相關資料到市醫保中心辦理申報核定手續。
2、參(續)保需攜帶的資料:
在職人員需攜帶:商業銀行醫保繳費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憑證(或工商銀行養老保險代扣存摺)、失業證(領取過失業金的人員提供)、2004年1月1日以後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還需提供養老保險變動通知單原件及復印件。
退休人員需攜帶:商業銀行醫保繳費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退休審批表原件及復印件、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手續原件及復印件。
綜上所述,社會保障卡是不能申請貸款的社保卡的只能僅限於社會保障,具體的來說社會保障卡的作用如下:可用於進行僱傭關系在勞動部門備案,若就業、失業也可用於登記。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詢華律網專業律師。
❷ 今年中國人民銀行對醫護人員貨款利息有優惠政策嗎
國家有關單位對醫護人員貸款還是有優惠政策的,主要還是看各家銀行貸款情況
❸ 怎樣辨別這是不是詐騙電話
一、不管對方說什麼,只要關於涉法、轉賬、親情等方式,涉及到錢的,基本可以確定是詐騙電話
二、最簡單的辨別方法,你可以在網上搜索這個號碼,網路會告訴你是不是騙子
三、如果在電話或者簡訊時候,對方提出報個人信息、銀行卡號時,應當主動問對方的身份,然後打電話確認轉賬的人。
四、安裝攔截的軟體,如果這個電話是詐騙電話就應該以前有人舉報過,他打過來你的手機上就會有顯示。
❹ 中國要給汶萊無償援助40億美元。真的假的
中國與東盟在變革中前行_中國-東盟自由貿易網
2011年11月16日 ... 中國向越南; 泰國; 寮國; 柬埔寨; 汶萊; 新加坡; 菲律賓; 緬甸; 馬來西亞 等國
提供了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向泰國等國提供了總額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出口信貸和緊急無償葯品援助。這一年,中國與東盟領導人發表《聯合宣言》,確定了睦鄰互信夥伴關系。2002年,雙方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正式啟動。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和東盟加強合作,共同努力為彼此經濟增長作出貢獻。2009年簽署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向外界發出了中國和東盟各國願同舟共濟,攜手抗擊金融危機,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明確信號。2010年1月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極大促進雙邊貿易的同時,減少了雙方受歐美等傳統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回顧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印尼加查馬達大學亞太研究所創始人之一斯里·阿迪寧西說,東盟「10+1」、「10+3」等合作極大增強了東盟與這些國家的經濟互補。中國是東亞經濟的軸心,也是世界經濟一大支柱,東盟國家注重與中國在地區的合作,這對於它們在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實現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從1991年到2010年,中國-東盟貿易額從79.6億美元增長到2928億美元。今年前10個月已突破2959億美元,有望再創新高。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躍升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飛速發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讓雙方從中獲利。
❺ 醫務人員今年房貸可免利息嗎
沒有這個說法
❻ 以葯養醫的概述
「以葯養醫」在公立醫院葯品購銷和處方行為上主要有以下體現:
(1)醫療費用中,葯品費用所佔比重很高,全國平均在45%左右,從能夠找到的資料看,中國是世界上葯佔比最高的國家;盡管醫療總費用佔GDP的比重只有4.7%左右,在同等發展水平國家中屬於偏低水平,但葯品費用佔GDP的比重在2%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
(2)葯品價格越高,購銷量越大。
(3)葯品供貨商針對醫院的返利現象普遍存在,其中葯品采購款回款周期長達6個-12個月,相當於葯品供應商長期向醫院提供一筆無息貸款,這實際上是一種隱性返利。
(4)回扣現象普遍存在,由此導致的過度用葯、濫用葯現象很嚴重。 無論哪種醫療保障制度模式,全球醫療保障制度面臨著醫療費用日益上漲的壓力。 醫療費用上漲有多種原因,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和醫療技術進步。 全球醫療技術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致命疾病可以醫治,但另一方面則不可避免醫療費用的上漲。在此背景下,中國國民衛生費用的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也不斷上升,政府難以支付,不得不把醫院推向市場,出台以葯養醫政策。
1989年,衛生部、財政部、國家物價局聯合發文,提出全面實施醫療機構承包制,醫療機構實行自主管理、自主經營、自主支配財務;允許醫療衛生人員和醫療機構從事各種有償服務。
1989年,國務院批轉衛生部《關於擴大醫療衛生服務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常醫療任務前提下,可建立特診室,配備高水平醫護人員,提供高質量服務,實行高收費(公費、勞保醫療不予報銷),向社會開放。」 中國醫療機構的經費來源包括3個:地方財政撥款、醫療服務收入以及葯品差價收入。地方財政撥款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而非醫院的實際預算。基層屬集體所有制的醫療單位,則由所在鄉鎮籌款和縣財政撥款資助。鄉鎮衛生院屬於差額撥款單位,縣財政只負責一半工資,另一半需要衛生院自己創收。而鄉鎮負債累累, 財政難以為地方醫療事業撥款。
以全國醫療機構為例,國家撥款僅占總支出的 1 / 4 多,其餘近 3 / 4 的費用要靠醫院收入來解決。而醫療服務收入則被物價局的價格限制住了,護理費、手術費、診療費,這類費用已遠遠低於家政和小時工的費用。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沒有得到承認,不得不依靠葯品差價來維持醫院運轉和福利分紅。
2006年國務院發改委等把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整頓葯品和醫療服務市場價格秩序的意見》的規定:「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銷售葯品,要嚴格執行以實際購進價為基礎,順加不超過15%的加價率作價的規定,中葯飲片加價率可適當放寬,但原則上應控制在25%以內。葯品實際購進價是指扣除各種折扣後的價格。」葯品批零差價使得醫療機構可以從銷售西葯、中成葯和中草葯的收入中分別獲得15%、16%和20%的利潤,醫院鼓勵醫生多開葯。這個規定迫使醫院采購進價高的葯,不再使用降價多的葯。
通過以葯品的高利潤拉動醫院的經濟效益,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 據衛生部統計,在醫院收入中葯費的比重平均約為60%以上,少數中小醫院達到70%-80% 。
❼ 醫務人員離職創業具體文件
不人員離職創業,具體的文件的話,你要跟去衛生服衛生服務衛生服務那邊咨詢哦
❽ 哪個銀行針對醫務人員貸款免息
如果是銀行經營貸款的話,基本都是有利息的,很難有免息的,你可以去銀行咨詢一下銀行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