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行的再貼現業務和再貸款業務
既屬於資產業務,
又屬於負債業務,
在增加資產的同時增加負債,
兩者並不矛盾。
⑵ 降低再貼現利率與降息有什麼聯系
再貼現利率是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央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也可以說是當商業銀行需要調節流動性的時候,要向央行付出的成本。央行通過調整這種利率,可以影響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調控整個貨幣體系利率和資金供應狀況的目的,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我國中央銀行利率有五種,分別是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存款准備金利率、超額存款准備金利率和央行票據的利率。 下調對市場影響甚微 適時動態調整,也就是不再實行固定利率,而根據市場情況不斷調整,根據以上分析,現在的再貼現利率應該下調。 如果下調,則釋放出放鬆貨幣供給的信號。舉例來說,目前1年期央行票據收益率在1.9%左右,如果再貼現利率下調到1.9%以下,商業銀行就可以通過再貼現融入資金來購買央票進行套利。這等於進一步增強了銀行間資金的流動性,與目前央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相悖。 因此,我們認為下調再貼現利率首先必將是小幅的,不會對市場資金面造成多大影響。但長期來看,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邁進了一大步。再貼現利率的調整有利於建立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完善中央銀行利率體系和提高中央銀行對市場利率的引導能力。
⑶ 為什麼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率可以增加貨幣供給
親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再貼現意味著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從而增加了貨幣投放,直接增加貨幣供應量。而銀行儲蓄率和再貼現率基本沒有多大的關聯
⑷ 如果央行降低了貼現貸款利率,是否意味央行採取擴張的貨幣政策
降低貼現貸款利率,是擴張的貨幣政策。
貼現是對未到期的票據進行提現的成本,也就是企業在需要現金時的動作。當貼現率高的時候,如果要提前取得現金就要付出高的成本,降低貼現率就可以降低成本。
貼現率下降的情況下,利率的走勢一定是往下的。投資加大,儲蓄將少,貨幣供應加大。在IS-LM的圖上可以參看利率降低。
貼現調整的實際操作效果當然沒調利率明顯,但因為企業和銀行都是票據貼現市場的主力,所以也很重要。
⑸ .為什麼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率,會使銀行准備金增加
再貼現率,常為中央銀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即當市面資金過多時,中央銀行可提高利率,以促進市場一般利率提升。反之則降低再貼現率使市場利率下跌。再貼現意味著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從而增加了貨幣投放,直接增加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量增加了,由於貨幣乘數的影響,會使銀行存款增加,由於銀行要上交存款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准備金,存款增加了,准備金也就增加了。
(5)央行降低再貼現和再貸款利率擴展閱讀:
再貼現率特點介紹
1、短期性
中央銀行提供的貸款以短期為主,再貼現票據一般在3~6個月左右,最長不超過1年。
2、官方性
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規定的利率,不同於市場利率隨供求變化而變化。
3、標准性或示範性
再貼現率在利率體系中是基礎利率,其變動表示中央銀行正在採取的措施和經濟景氣的變化,有一種告示效應。
⑹ 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率對銀行准備金有什麼影響
在存款准備金率不變的情況下,法定存款准備金必然就增多。當中央銀行降低再貼現率的時候,商業銀行發現從中央銀行再貼現借錢比較劃算,就會更多地申請再貼現。
這樣一來,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投放增加了,貨幣供應量自然也會增加。而且,再貼現利率的降低也會最終帶動其他利率水平的下降,起到刺激投資和增長的作用。
(6)央行降低再貼現和再貸款利率擴展閱讀
貼現政策在影響基礎貨幣和貨幣供應方面雖然不及公開市場操作,但是貼現政策作為最後貸款人以防止金融恐慌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美聯儲在1974年向富蘭克林國民銀行和1984年向大陸伊利諾斯國民銀行及時提供大額貼現貸款,避免了這兩家銀行由於存款人擠兌而發生破產從而引起其他銀行的擠兌現象出現而引起金融恐慌。
但是由於挽救成本的存在,美聯儲在發揮其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時,也需在道德風險成本和防止金融恐慌的益處之間作出權衡。貼現政策還可以用作表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意圖的一種信號。
⑺ 為什麼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將迫使商業銀行提高貸款利率。再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再貼現不是拿更多錢嗎,
再貼現率是一般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的利率,由於在貼現率低於同行隔夜拆借利率,在貼效率的提高必將導致同行隔夜拆借利率的提高,也就加大了銀行的融資難度,市場流動性減弱,必將導致商業銀行提高利率
⑻ 什麼是央行的再貸款和再貼現
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貸款,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將通過貼現取得的票據權利,在到期日以前有償轉讓給中央銀行。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票據,向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銀行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收款人)。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8)央行降低再貼現和再貸款利率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利率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是一種短期利率。根據《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在我國,票據承兌、貼現、轉貼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再貼現的期限,最長不超過4個月。再貼現的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發布和調整。
第二,是一種官定利率。它是根據國家信貸政策規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種標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蘭銀行貼現及放款有多種差別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現貼現利率為最低標准。
商業銀行進行票據貼現後,若其資金緊張,在貼現票據到期前,可持未到期的貼現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同理,再貼現也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稱為再貼現率。
⑼ 什麼是再貼現利率和再貸款利率
再貼現利率:商業銀行或專業銀行用已同客戶辦理過貼現的未到期合格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行貼現時所支付的利率。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的一種特別形式,也是中央銀行控制信貸規模和貨幣供給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對宏觀經濟的控制以間接控制為主的國家,中央銀行是通過控制再貼現率來控制再貼現從而控制貨幣供給量的。
再貸款利率:再貸款率即商業銀行向央行貸款的利率,再貸款率是央行的貨幣工具之一。提高再貸款率則是中央緊縮銀根的標志會縮小全國的信貸規模和股票市場下跌反之效果相反。
(9)央行降低再貼現和再貸款利率擴展閱讀:
再貼現率一出現便作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並且受到高度重視。20世紀20年代,在中央銀行開展信用調節業務的早期,再貼現率曾被視為最有效的政策,但由於是否進行再貼現的主動權掌握在商業銀行手中,再貼現率的作用不是按照中央銀行的意志隨時發揮,使中央銀行一直處在被動的地位,因此各國對再貼現率政策的運用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