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危機使銀行的利率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金融危機中經濟下滑,銀行利率會降低,以促進投資、拉動消費。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金融危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
首先,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比如美國把「兩房」國有化,把私有企業變成了國有控股的企業。
其次,把銀行的壞賬剝離,打包放在一邊,銀行復甦後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由政府埋單,將壞賬清零。
第三,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百姓擠兌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增強社會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擔保,讓其他銀行拆借。
㈡ 經濟危機與銀行利率的關系
可能有人會不同意。利率越高,人們應該更願意儲蓄啊,二者怎麼會成反比例呢?仔細想一下就會明白。儲蓄總額少,需要資金的人之間的爭奪就會加劇。他們在爭奪人們的不耐。這種爭奪當然會抬高不耐的價格,也就是抬高利率。利率抬高以後,銀行就希望吸收更多的存款,以更多地放貸,更多地賺取利差,為此,銀行會提高存款利率。高息吸引下,就會有人降低自己的不耐,也就是改變自己的儲蓄-消費比,把更多的錢投入儲蓄。不耐的降低反過來又會導致利率的降低,也就是儲蓄的增加壓低了利率。利率就是這樣上下變化的。其間,儲蓄量和利率確實是反比例關系。整個過程的實質是儲蓄者和需要資金的企業家彼此交易他們的不耐。想馬上就用錢投資的企業家,不耐較高,他們就要承受資金使用成本,把利息交給不耐較低的儲蓄者。銀行居中操作,掙個中介費。說到這里,一個事實躍出水面:利率是儲蓄-消費比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換句話說,一個社會的利率降低,說明那個社會的儲蓄相比消費增加了。反之,如果利率升高了,就說明那個社會的儲蓄相比消費減少了。在這個問題上,人們常常犯因果倒置的錯誤,以為利率是儲蓄-消費比改變的原因。許多人都對格林斯潘上上下下調節利率印象深刻。其實,格林斯潘哪裡是在主動「調節」利率,他老人家是在觀察市場,根據種種跡象推測人們的不耐,也就是推測真實的儲蓄-消費比,然後盡量讓利率和真實的儲蓄-消費比相符。格老並不是在主動地引導市場,而是在被動地追隨市場。他並不能改變億萬美國人的不耐,他只能追隨這種不耐變化的趨勢。當然,這種追隨是非常高深的技術,絕不是輕易就可以掌握的。商業周期理論就好像藏滿寶藏的山洞。我們就像阿里巴巴。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山洞前。喊什麼才能打開山洞門呢?胡麻,開門吧!沒動靜。燕麥,開門吧!還是沒動靜。芝麻,開門吧!啊,門打開了!
㈢ 金融危機以前住房抵押貸款最長能貸多少年利率多少
房貸最高年限是30年,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規定是國家訂的,每家銀行都是按這個標准執行的,利率就是利息,利息經常會變動的,現在跟以前都不一樣,我們常聽到的加息,加的就是貸款利息跟存款利息,2007年高的時候30年的貸款利率達到7%以上,現在降到5%多,這是一年多來降息的結果。房貸在2月份之前執行的是基準利率下浮15%的優惠,就是房貸利息8.5折優惠,2月份之後各大銀行有開始執行基準利率下浮30%的優惠就是利息的7折優惠
㈣ 金融危機如何利率風險
投資銀行 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當經濟危機的時候 企業大量倒閉 股市大跌 消費大量降低的前提下 當然會受到重大的打擊。
至於商業銀行就更直接了 錢在貶值 通貨膨脹時期在利率不調整的情況下 存款將會是最愚蠢的方式。貸款 又會給銀行帶來莫大損失
㈤ 1929---1933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利率到底高還是低啊這與通貨膨脹有什麼關系
次貸危機
全稱「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動盪引起的金融危機。一場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連續加息引爆「定時炸彈」
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次級抵押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況下被認為不具備償還能力的借款人也獲得了購房貸款,這就為後來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形成埋下了隱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兩年時間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連續17次提息,將聯邦基金利率從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購房者的還貸負擔。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住房市場開始大幅降溫。隨著住房價格下跌,購房者難以將房屋出售或者通過抵押獲得融資。受此影響,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開始顯現並呈愈演愈烈之勢。
部分歐美投資基金遭重創
伴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的出現,首先受到沖擊的是一些從事次級抵押貸款業務的放貸機構。今年初以來,眾多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
同時,由於放貸機構通常還將次級抵押貸款合約打包成金融投資產品出售給投資基金等,因此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愈演愈烈,一些買入此類投資產品的美國和歐洲投資基金也受到重創。
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為例,由於受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拖累,該公司旗下兩只基金近來倒閉,導致投資人總共損失逾15億美元。此外,法國巴黎銀行9日宣布,暫停旗下三隻涉足美國房貸業務的基金的交易。這三隻基金的市值已從7月27日的20.75億歐元縮水至8月7日的15.93億歐元。
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擴大至其他金融領域,銀行普遍選擇提高貸款利率和減少貸款數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隱約顯出流動性不足危機。9日,在法國巴黎銀行宣布暫停旗下三隻基金的交易後,投資者對信貸市場的擔憂加劇,導致歐洲和美國股市大幅下跌。其中,紐約股市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387.18點,收於13270.68點,跌幅為2.83%。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如果進一步升級,並擴大至更多金融領域,將會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更加劇烈的動盪。而且,危機如果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個人消費開支,則會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歐美日央行緊急出手應對
面對已經形成甚至有擴大趨勢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中央銀行正積極行動,希望通過向貨幣市場提供巨額資金恢復投資者信心,保持金融市場穩定。歐洲中央銀行8月9日宣布,向相關銀行提供948億歐元的資金。8月10日,歐洲中央銀行再次宣布向歐元區銀行系統注資610億歐元,以緩解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並穩定信貸市場。美聯儲下屬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於9日向銀行系統注入240億美元資金。日本中央銀行8月10日宣布,向日本貨幣市場注入1萬億日元的資金。
發生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猶如風暴雲團,不僅令道指持續跳水,歐洲三大股市指數、日經指數、恆生指數也紛紛出現了暴跌行情。
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蔓延,有統計稱,短短48小時內世界各地央行已注資超過3200億美元緊急「救火」。
㈥ 現在貸款的利率是多少金融危機以前呢
基準利率:7.83
㈦ 金融危機為什麼降低銀行利息
加大國內市場需求,刺激投資,因為利息和投資在數學上成反比關系,利息降低了,貸款就變得更加容易了,相應的投資就更多了。如果想知道的更清楚,建議你看看西方經濟學,上面有詳細的說明。建議高鴻業的《宏觀經濟學》!
㈧ 金融危機發生後有必要提前還房貸嗎
有必要,准確說,你應該盡可能快的把貸款還清!
金融危機實際就是實物到底值多少紙幣,出現了問題,換言之就是一個物品到底值多少錢,變得不穩定了,而平常時期的手段、規則、市場等等都不起作用了!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承受最多風險的就是銀行和金融較發達的國家!那麼金融危機過後,銀行勢必會加大收入,來填補虧損!而我國銀行又習慣把自己的虧損轉嫁給老百姓,那麼貸款加息就是遲早的事了!
因此,建議你盡可能提前還貸!
同時,還要提醒你,現在的金融危機和以往的不同,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不大!
我國在前幾年金融改革時期,被國外金融寡頭甚至國家蠶食了大量資金,那時才是最困難的時期,而現在,准確說是我們在反攻!
我國現行體制,實際上根本不怕所謂的金融危機,但無論盈虧,我們的銀行家們都會,藉此機會和名義來提高貸款利率的!基於此也建議你加快還貸!
建議你看看,我國入關後和國外打的幾場金-融-戰-爭,主要是關注,老百姓利益、少數人利益、國家利益、國外利益他們之間的關系!
***既然有很多人告訴你不急,那麼我告訴你,如果可以,你最好5年內把房貸還清,如果有興趣你給我留言,我告訴你本質原因!炒股很多人都被套了吧,我沒被套,是我炒股厲害嗎,實際上我根本不看股市,只是讓別人幫我買,同時,在恰當的時候拋出,為什麼大家虧我卻賺,因為我只研究經濟,不看股市!
㈨ 金融危機有什麼危害 利息會跌嗎.什麼時候能長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他的聲音一直響在金融研究的最前沿。華爾街風暴還在蔓延,危機讓世界開始新的審視與沉思。作為金融研究領域的先鋒李揚是怎樣看待最近發生的聯手降息事件的呢? 降息是預料之中的,降息是傳遞一個信號 昨天金融市場上上演了一幕全球聯手降息的大戲,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六大央行降低基準利率0.5個百分點,中國也拿出了降低存貸款利率、存款准備金率,以及暫免存款利息稅三大政策。李揚認為降息在預料之中,前幾天美國政府拿出八千多億美元救市計劃的時候,有人說那隻是一隻創可貼,治標不治本。那麼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融風暴,現在採用降息手段又能起到多大療效? 李楊認為中國經濟下滑的趨勢有點猛,需要遏制。雖然當時美國今天這種嚴厲的狀況還沒有出現,但是我還沒有完,基於這樣的狀況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 這次的降息可以說是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雙重作用,這次降息跟上一次降息有明顯不同,李揚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從國內來說,我們從去年開始進行控制,當時是雙控。後來這個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變成了一保一控,就是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最近的情況來看,保增長提高了,所以這次降息在保增長這方面的意義比較突出。上次降息是0.27,這次也是0.27,是短期降得多,長期降得少,當時有一個導向,就是對投資有一個約束。這次是平均降。所以我覺得在這裡面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在下一步我們在進一步遏制經濟下滑趨勢的過程中,可能會對投資給予一定的刺激。這是長期利率的降,和短期利率降的是一樣的。 資本市場還算平穩,房地產市場和中小企業的信心正在恢復,目前降息是傳遞一個信號,我們這次的雙率,涉及到貨幣政策手段的兩條路徑,一條是數量,降准備金率,就說明數量的放鬆創造了一個條件,第二個是價格,利率降了,降成本,降價格。所以從兩條線上一起採取措施,應該說有相當的力度。貨幣政策有一定的特點,如果說在抑制通貨膨脹方面比較有力,那麼在遏止經濟下滑,控制物價下跌方面力量就不是特別強,我們現在正處在經濟下滑的狀態,全球基本陷入了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已經不用多說了。所以這時候利率政策比較多的是象徵意義。 最近有些銀行的放貸率下降了。這對企業,對老百姓都是有影響的,這次降息會不會增加這種慾望?李揚認為對任何的資金尋求者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可得,就是資金能不能得到,第二個是得到的價格,就是獲得資金之後的成本如何。降息關乎成本,但是是否能得到還很難說。你剛才已經提到很多銀行對於貸款比較謹慎,也就是說對於企業來說可得性並沒有放鬆,這就是說貨幣政策在解決經濟下滑的問題上力度不夠的主要原因。 大小銀行都會把貸款集中,降低他們的風險。因為這時候信心不足,誰都不相信誰,所以就選優秀的企業來貸款,所以小企業獲得貸款的問題,恐怕還需要找其他的渠道。啟動了銀行間小企業債券發行的試點,這就讓小企業多了一條獲得資金的路徑。 降息只是象徵性符號,掏錢是關鍵 這次的降息之後,歐美股市反應並不是非常明顯,是不是意味著在經濟危機或者是經濟蕭條中,降息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符號,想要信心恢復還是要掏錢?作為整個救助計劃的一部分,降息肯定是必要的。但是當前我們的危機是信用危機和流動性危機,所以信心很重要。市場參與者彼此要信任,信任是最重要的。當不太信任的時候,資金的價格是高是低,對於根本得不到的資金來說是身外之物。因此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政府掏出真金白銀是第一位的。其實從去年開始美國就一直在掏金,現在到歐洲了。 美聯儲接下來還會打出什麼牌?七千億的計劃,八千億美金通過的時候利息也降了,接下來會不會繼續注資?李揚認為這個措施不僅僅是美聯儲,事情發生在貨幣部門,其實最後出錢的是財政部門。現在財政政策到第一位上。哪怕美聯儲給了貸款,最後錢全部是財政部出的,所以這時候需要兩個政策配合,我們看到美國這兩個政策的配合還是不錯的。下一步還需要進一步掏錢給予救助,或者從資金本的角度來救助,或者從債權人這個角度來救助,或者從貸款接受者的角度來救助。但是考慮到美國的情況,從資本金這個角度來救助可能有些障礙。現在大家看錢注得很多,但是還沒有觸及到收購股權的問題,收購股權就意味著國有化,國有化就和傳統理念相悖。下一步還要不斷地注資。但是這裡面又遇到一個障礙,要掏錢,但是美國、歐洲的各國政府都沒錢,因為他們的財政長期是赤字,所以掏錢就意味著內部要發債,發債就意味著貨幣供應要增多,像美國還可以把這個債的負擔傳遞給其他國家,像中國。所以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多發債就意味著未來經濟復甦的步伐放慢,如果發給其他國家,還得看其他國家會不會接受,這就涉及到了國際協調問題。我覺得目前是救助,救助的含義是讓他不要再繼續下滑,喘一口氣,然後解決根本問題,而根本問題的解決需要很長時間。 這次各國聯手降息,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同時做一件事情,來挽救一場危機。李揚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經濟上來說經濟和金融是全球化的,任何一個國家發生事情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程度不同。再有這個事情是美國引起的,美國的證券,美國的金融工具,廣泛地通過美元的霸權,廣泛地給其他國家所持有。所以這個問題不在全球協調的角度上來解決的話是解決不了的。
㈩ 金融危機前美國利率為什麼會上升
「911」事件發生以後,美國經濟形勢惡化,美聯儲為了刺激經濟振興,逐漸放鬆銀根,不斷的降息以刺激經濟發展。房地產的興衰與利息率的高低直接相關。利息降下之後,房地產持續繁榮。
不斷降息和房地產持續升溫使得美國的通脹率持續上升。為了抑制愈演愈烈的通脹,美聯儲開始不斷提高貸款利率,房地產也隨之降溫。這就是你要的答案,簡單的說就是抑制通脹,防止經濟過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