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银行贷款 > 违发放贷款罪数额特别巨大上海

违发放贷款罪数额特别巨大上海

发布时间:2021-07-12 06:24:43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违法发放贷款罪作何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② 刑法第175条中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如何认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在100万元以上的。

(2)违发放贷款罪数额特别巨大上海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二十六条 [高利转贷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第二十七条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③ 违法发放贷款罪公安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公安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对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立案追诉标准规定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关于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经商该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认为,尽管此类犯罪新的立案追诉标准正在起草、修改中,但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参考此标准中关于“数额巨大”的规定处理个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同意《立案追诉标准(二)》确定的数额标准。因此,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数额巨大”。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2、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3、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的人员才能构成本罪主体外,单位也能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上的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是在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国家金融及贷款管理制度故意为之,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刑法条文
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综合上面所说的,违法发放贷款是属于严重的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而且这种行为也会给他人的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公司对于此罪的立案标准也有相关的规定;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流程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让犯罪人员受到应有的处罚。
延伸阅读:
违法发放贷款罪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单位犯罪吗

④ 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2010)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拓展资料: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违法发放贷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对象是贷款,即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贷款既可以是人民币,也可以是外币。发放的如果不是贷款,不能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⑤ 违法发放贷款罪中的“数额特别巨大”指的是多少钱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违法发放贷款罪
1、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186条第2款、第3款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构成本罪,必须达到“造成重大损失”的标准。由于这类犯罪与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相比,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危害要相对小一些,因此,构成犯罪的数额要求相应高一些。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1项规定,“个人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所谓违法发放贷款,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的行为。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项规定,“单位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

⑥ 上海市关于犯罪情节的最新规定文件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司法局
沪检法〔2008〕143号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的通知
各中级人民法院、各区县人民法院、市高级人民法院有关单位;各检
察分院、各区县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有关单位;各公安分局、
县公安局,市公安局有关单位,各公安处(局);各区县司法局、市
司法局有关单位:
现将修改后的《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印
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
二OO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
为了正确运用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
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结合本市的
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现对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
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 刑”:
(1)死亡1人以上的;
(2)重伤3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1)死亡1人的;
(2)重伤三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居民受灾1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死亡2人以上的;
(2)重伤5人以上的;
(3)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
(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造成居民受灾1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3、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消防责任事故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造成严重后果”。
(1)死亡1人的;
(2)重伤3人以上的;
(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4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居民受灾1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后果特别严重”:
(1)死亡2人以上的;
(2)重伤5人以上的;
(3)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
(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20万元以上的;
(5)造成居民受灾10户以上,且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80万元以上的。
4、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

(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1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3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3)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4)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1)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3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10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
(2)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5、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数额在30万元以上并占其出资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6、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7、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个人行贿数额在 10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8、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9、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2)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不满50万元,同时致使有关单位停产、破产的;
(3)致使3家以上有关单位停产、破产的;
(4)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
10、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2)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占注册资本百分之六十以上的。
11、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干“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2)致使3家以上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l)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
(2)致使3家以上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
12、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
(2)致使3家以上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
13、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高利转贷罪
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14、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且案发前仍不能归还的;
(2)多次欺骗金融机构的;
(3)因欺骗金融机构受到行政处罚后又欺骗金融机构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且案发前仍不能归还的;
(2)采用的欺骗手段特别恶劣的。
单位犯罪的标准为自然人犯罪标准的2倍。
15、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750户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结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3)引起群众集体上访,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

16、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总面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总面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17、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总面额在1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18、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违法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重大损失”,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特别重大损失”。
单位犯罪的标准为自然人犯罪标准的2倍。
19、刑法第一百九十条逃汇罪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或者累计数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0、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挥霍集资款,或者用集资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数额较大的集资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2)因非法集资受到行政处罚后又继续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
(3)向50人以上非法集资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挥霍集资款,或者用集资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数额巨大的集资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2)向250人以上非法集资的。
21、刑法第二百零二条抗税罪
具有与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5项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1)冲击税务机关,严重干扰税务机关正常工作的;
(2)侮辱、报复税务人员的;
(3)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22、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假冒注册商标1000件以上的;
(2)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国际影响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干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第3项规定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1) 假冒注册商标5000件以上的;
(2)造成特别恶劣的社会影响、国际影响的。
23、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2款第4项规定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1)假冒专利的手段、动机恶劣的;
(2)假冒专利的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
24、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1)使用卑劣的手段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多次在公开场合损害他

⑦ 违法发放贷款罪怎么认定我国有规定吗

违法发放贷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

中文名违法发放贷款罪

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主 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行 为向关系人发放贷款

概念

?

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立案标准

公安部经侦局关于骗取贷款罪和违法发放贷款罪立案追诉标准问题的批复

(2009)

对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立案追诉标准规定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

关于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经商该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认为,尽管此类犯罪新的立案追诉标准正在起草、修改中,但可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参考此标准中关于“数额巨大”的规定处理个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同意《立案追诉标准(二)》确定的数额标准。因此,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数额巨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2010)

第四十二条 [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

⑧ 如何认定违法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量刑标准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刑法规定
刑法修正案(六)第13条对《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1款、第2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3款规定:“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4款规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三、立案标准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2、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四、本罪的构成
本罪的构成要件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信贷的管理制度。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的行为,不仅会给国家和金融机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破坏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违反国家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违发放贷款罪数额特别巨大上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邮政银行网上贷款程序 浏览:596
农行贷款打那个电话 浏览:702
别人用我手机号和个人信息贷款 浏览:274
安徽宣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 浏览:101
过户后公积金贷款放款 浏览:36
分公司可以向银行贷款吗 浏览:974
商业贷款未放款换工作 浏览:481
盘锦手机分期贷款 浏览:825
贷款担保方式大写 浏览:393
贷款公司到底有几打平台 浏览:953
夫妻共有的房子有贷款怎么过户给另一方 浏览:28
绵阳市三台县聚兴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51
公司拿我的征信去贷款怎么办 浏览:871
10万无息贷款选什么银行 浏览:308
农村信用社贷款可以拖欠一个星期还清 浏览:405
车贷能查到网上贷款吗 浏览:165
网上贷款能多次贷吗 浏览:526
专利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上海 浏览:350
只要手机号和名字可以贷款吗 浏览:595
贷款造假工作单位 浏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