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办理公积金贷款
关注到你公积金的公众号,然后现在是疫情期间都可以在网上办理。点开一公积金贷款然后里面有需要你提供的一些。证明。你就按上面去找把材料都集齐之后。就去办理就可以了。
Ⅱ 网上哪个平台能用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可以在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
一,客户首先需要在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受托银行咨询自己公积金贷款的资格,确认自己可以进行公积金贷款之后,在银行领取公积金贷款资料夹,并按照要求进行资料填写,之后携带好银行要求的资料前往银行进行公积金贷款申请。银行会根据用户提供的贷款资料,对用户进行综合贷款审核,审核通过后会电话通知用户前往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用户在接到通知后,前往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在办理相关抵押手续之后最终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贷款进行终审,终审通过后会放款到客户账户。
二,公积金的政策如下:
1、借款申请人名下无住房贷款记录且在本市无住房的,按首套房贷款政策办理;两套房及以上的,不予贷款。
2、公积金缴存年限,每缴存一年可贷10万元,缴存年限不够1整年的,按1整年计算,最高可贷120万元。已婚的借款申请人,以夫妻双方年限较长一方计算。
3、城六区户籍家庭,城六区外购首套房的贷款额度可上浮10-20万元。二套房额度下调为60万元。
4、首付比例:经济适用住房的不低于20%。首套房,政策性住房不低于30%,普通住房不低于35%,非普通住房不低于40%。第二套房的,普通住房的不低于60%,非普通住房不低于80%。
三,贷款期限最长可以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原则上最高不得超过65周岁。已婚的借款申请人,以夫妻双方中较长的一方计算。
6、贷款金额和贷款期限标准,月均还款额应不超过借款申请人月收入60%。
Ⅲ 网上怎么申请公积金贷款
网上怎么也不能申请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必须到具体银行的信贷部办理。
Ⅳ 正规的公积金贷款怎么贷
购房资料:网上备案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付款收据或发票原件。
身份关系证明:借款人及配偶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子女关系证明原件(独生子女证或出生医学证明原件)。如户口簿能明确显示子女与借款人或其配偶父子(女)、母子(女)关系的,可提供户口簿。
婚姻关系证明:借款申请人为已婚的提供结婚证原件,离异的提供离婚证及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原件。
工资证明:借款人及配偶工资发至银行卡的,需提供银行对账明细(含最近3个月工资)并加盖银行业务章一份;工资发放现金的,需提供近3个月的单位工资表(需加盖财务专用章)一份;借款人需提供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平顶山银行、交通银行六家银行之一的I类银行卡原件。
最后,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均需提供房屋状况证明。
需要说明的是,借款申请人须为购房人本人、配偶。若借款人独立家庭范围内已有一套房产,则认定为二套房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暂不对职工购买第三套自住住房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房贷已付房款不低于总房款的20%,最高额度为55万元且不超过总房价的80%,月还款额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55%。二套房贷款利率根据政策上浮。贷款期限最长30年(贷款到期日不超过借款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之后5年)。业务受理时,借款人及配偶均需到场并携带以上贷款资料。
Ⅳ 公积金还房贷怎么网上操作
1、贷款银行从借款人和其配偶的公积金账户里每月提取公积金冲减月还款额,借款人应将每月冲抵后的剩余金额按时存入银行账户中。
2、借款人每月正常还款,每年能提取自己和配偶的公积金来还款,但提取的额度不能比上一年度的还款总额高。
用公积金还房贷怎么办理
1、申请用公积金还贷,可直接到贷款银行提出申请,签订《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委托书》(简称《委托书》),《委托书》的有效期至贷款本息结清后自行终止。采用一次性还款或停止还贷若干月法的,在1-3月份签订《委托书》,4-6月份办理公积金还贷;在4-8月份签订《委托书》,9-10月份办理公积金还贷;在9-12月份签订《委托书》的,次年4-6月份办理公积金还贷。采用逐月还款法的,在银行受理的31天后办理公积金还贷。
2、采用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住房组合贷款或商业性住房贷款的买房人,均可办理公积金归还贷。买房人的配偶、直系血亲,均可以利用自己公积金还贷。
3、变更公积金还贷方式,须向贷款银行提出办理变更委托的申请,并签订《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委托变更书》,但办理公积金还贷方式的变更,必须在原委托或变更委托满一年以后。贷款本息结清前,买房人可与贷款银行签订《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委托终止书》,办理终止委托,但一年内不可再办公积金还贷委托。
公积金还贷款的方式
1、一次性还款法。从住房公积金帐户提取公积金余额,一次性归还贷款。很多人退休后,采用这一方法还贷。还贷后,若还有贷款未还清,就对剩余贷款本金和还款期限重新计算,确定以后每个月的月还款金额。
2、停止还贷若干月法。从公积金帐户中提取余额,提前归还贷款。提前还贷后,贷款人可以停止还贷若干月。(停止还贷的时间长短,根据提前归还贷款的数额决定,不过不能超过12个月)停止还贷期结束后,贷款人须继续按月还款。停还期的欠息,不收罚息,不计复利,在停还期结束后的每月还款中逐月扣还。有些购房者在某一阶段收入情况出现变化(如生病、生育、失业等),多采用这一方式还贷。
3、逐月还款法。每月直接从公积金帐户提取公积金还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金额不足时,贷款人要及时补足还款金额。
Ⅵ 公积金贷款怎么办理
“公积金冲还贷”,就是用借款人公积金余额冲还住房贷款,包括商业贷款及组合贷款。要办理冲还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购买本市具有所有产权的自住房(仅限70年产权的普通住宅,50年产权的商住房不可)。
(2)主贷人及配偶无其他公积金贷款债务和冲还贷业务。
(3)所办理贷款业务的银行有冲还贷业务。
在办理之前,需要准备这些材料:住房公积金账号、身份证、婚姻关系证明、户口簿、借款人最近一次的贷款还款凭证。
办理冲还贷需要提前向银行网点预约,办理期限不超过3天。在办理之前,还需要确认冲还贷的方式,即选择“年冲”或是“月冲”。
年冲: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一次性归还贷款余额,重新计算月还款额并继续按月还款,每年仅可提取一次。
月冲:每月直接从还贷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中提取公积金用于归还当月住房贷款本金和利息。每月可提取,余额不足时应及时补充。
冲还组合贷款时,住房公积金冲还贷是优先归还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的直系亲属及配偶的公积金也可以参与冲还贷。顺序为先用借款人的公积金余额进行冲抵,余额不足时,才能用亲属及配偶的公积金冲抵。
Ⅶ 如何申请个人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贷款需要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
一、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二、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满足,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不少于六个月。
三、配偶一方申请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其未还清贷款本息之前,配偶双方均不能再获得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贷款申请人在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时,除必须具有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贷款的能力外,没有尚未还清的数额较大、可能影响住房公积金贷款偿还能力的其他债务。
五、公积金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办理组合贷款的,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必须一致。
(7)公积金网上怎么贷款扩展阅读:
1、根据新政策(2014年11月),住房公积金贷款对象为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缴存职工,不得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而2010年,有关部门出台的文件要求,实行支持首套、限制二套、严禁三套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2、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放率低于85%的设区城市,可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
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张其光表示,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影响制度互助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适当提高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基本住房消费、资金充分运用等原则。
3、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即职工可持就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向户籍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积金贷款
Ⅷ 如何在网上申请公积金贷款
网上公积金办理流程
凭住房公积金缴存凭证卡卡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进入个人信息页面,进入预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窗口,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其具体流程为:
一、选择提取原因
二、是否提取配偶的公积金
三、验证配偶信息
四、勾选所需资料
五、产生网站预申请
六、持预申请号及所需纸质资料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柜台确认办理。
网上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需具备的条件
第一,职工住房公积金未被冻结;
第二,提取住房公积金还贷一年且只能提取一次;
第三,提取住房公积金还贷,可用于归还商业住房贷款或住房公积金贷款;
第四,提取住房公积金还贷,最高提取额度不能超过一年归还贷款本息总额及贷款本息余额。
Ⅸ 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图是怎样进行的
如您在深圳市的中国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贷款办理流程如下:第1步: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直接到我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预约(在“贷款业务办理预约”填报信息,预约办理时间、地点)第2步:在我行营业网点或按预约时间到管理部受理柜台递交申请材料第3步:公积金中心审批第4步:审批通过后与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第5步:银行办理相关放款手续第6步:银行发放贷款第7步:借款人领取资料,业务办结因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针对办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政策及要求存在差异,需要请您详询公积金贷款业务经办网点或者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