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安普惠贷款合法吗
平安普惠的贷款是合法的呀,因为平安拥有合法的经营牌照。
㈡ 平安普惠是正规公司吗贷款是合法的吗
平安普惠是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一家贷款公司,专业做小额贷款。关于平安普惠是正规公司吗?贷款是合法的吗?我认为是合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办事处,公司招的销售人员比较多,通过电话拜访以及陌生拜访的方式开发客户,入职贷款公司要谨慎。其次,平安普惠为各个阶层提供专业的借款服务,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贷款的时候要注意好利息。我认为公司的企业文化比较难以接受,几乎各个岗位都带有销售的性质,而且公司内部会劝其他岗位的员工去转销售岗。最后,只要通过正规平台去贷款,那就不会犯法。和公司发生纠纷,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就可以,目前公司还没有发生过大型的经济纠纷。
一:公司是正规的,有很多员工,但是销售比较多。
该公司在全国各地都有办事处,公司招的销售人员比较多,通过电话拜访以及陌生拜访的方式开发客户,入职贷款公司要谨慎。
关于平安普惠是正规公司吗?贷款是合法的吗?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认可本篇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㈢ 平安贷款有被判刑的吗
不会但是会上征信的,会对你的征信产生不良影响,以后想在贷款基本不可能了,建议你尽快把钱给人还上。
㈣ 你好,请问平安普惠贷款合法吗
平安普惠贷款利是合法的。
判断一个网贷平台是否合法,只要了解放款资质、贷款利息、催收方式就可以了。平安普惠放款资质已经取得了两块小贷牌照,分别是重庆金安网络小贷牌照和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小贷牌照。因此,平安普惠在放款资质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平安普惠贷款利息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年化贷款费率在36%以上就属于高利贷,是不合法的。从目前平安普惠放款的情况来看,年化贷款利率多数在20%以内,没有触及高利贷的红线。
(4)平安公司放贷款犯法吗扩展阅读:
在催收方面,正规金融机构继续进行贷款催收,基本没有爆炸性地址簿、威胁、恐吓、大字书写等暴力催收手段。正常情况下,平安普惠贷款都是按照规定打电话、发短信、上门收款。
对于严重拖欠贷款的借款人,平安普惠贷款可能会通过法律渠道。从贷款资格、贷款利息和收取方式三个方面来看,平安普惠贷款是合法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平安普惠
㈤ 通过一家公司办了平安贷款他们要收押金合法吗
楼主您好,我们是不收费的,我在问下您,贷款是否已经成功办下来了,如果钱已经到位了,那么就是你们之间的承诺了,如果没有贷款下来,就问您收费的肯定是骗子的,可以在线详细补从下,我随时为您解答
㈥ 平安贷款合法吗
平安银行,全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区域经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中国大陆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1.2335亿元,总资产近1.37万亿元,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平安银行股份共计约26.84亿股,占比约52.38%,为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
在全中国各地设有34家分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处。2012年1月,现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发展银行收购平安保险集团旗下的深圳平安银行,收购完成后,深圳发展银行更名为新的平安银行,组建新的平安银行正式对外营业。2013年5月24日内部正式发文宣布调整总行组织架构,总行一级部门由原来的79个精简至52个, 新建或整合形成了3个行业事业部、11个产品事业部和1个平台事业部。
截至2013年6月底,平安银行资产总额18,269.98亿元,存款总额11,753.61亿元,贷款总额(含贴现)7,864.84亿元。
2013年12月30日晚,平安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23亿股新股,平安银行将于6个月内完成本次定向增发。
㈦ 平安普惠被法院认为设关联公司放贷涉嫌犯罪,公司否认,你怎么看
2019年11月9日,中国平安对外发布公告对于媒体报道“平安惠普设立关联公司放贷”进行了声明解释,通篇下来就是在为平安自己辩解,那么平安有没有违规发放高利贷获取利益呢?
那为什么会被很多人认定设关联公司放贷涉嫌犯罪,因为现实中有的平安惠普的放贷,名义上是平安普惠放贷,审批也是平安普惠,利率也是我们上述计算的利率;但是放款时则转手通过它旗下的陆金所P2P平台,而转手后的陆金所还会收取追加的转手利率,追加的利率在1%-2%之间,本息同还,在考虑到本金递减,有可能就会超过36%,不过更多的都是擦边球,很多时候基本叠加后的利率就是维持最高在35.99%,这也是平安集团对外发布公布的底气所在。
总结
作为一家正规的金融集团,平安集团的放贷一般是不会超过36%的,这些金融机构对于政策的研究是极其深入的,所以最多是达到政策的擦边球,违法还不至于,因此说平安集团放高利贷一般不会成立。但不得不说,对外宣传月息0.7%(年利率8.4%),再通过各类费用把利率提起来,确实算是一个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