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贷款转让,债务转让的问题
贷款人是债权人,指出借资金的一方,比如银行。 借款人是债务人,指借入资金的一方。
贷款人权利:
1、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
2、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
3、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4、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5、借款人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
6、在贷款将受到或已受到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❷ 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的债务能否整体转让
1、如果债务人转让全部债务且已生效,债务人事实上已经退出了债权债务关系,无需承担债务。债务应由新债务人承担。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8条规定“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后,受让人与债权人之间因履行合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受让人就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权利提出抗辩的,可以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从债务人的诉讼地位可知,债务人已经不是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
2、如果债务人并没有退出债权债务关系(例如:债务加入),则债务人仍需承担债务(与新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❸ 网贷公司将债权转让给催收公司,催收去法院起诉借款人,合法吗
对于这个问题呢,需要看具体的情况,首先要分析的就是网贷公司与原来债权人之间的这种债务是否是合法的,只有在合法的基础之上,我们才会涉及到后面债权转让是否合法的问题,如果本身这个债务就是非法的,不转让给谁都是违法的,都是不会得到法律支持的。
第二,债权转让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形式。我们《合同法》对于债权转让是有相应的规定。对于合法的债权,只要按照规定进行流转并履行相应的告知程序,这个一般问题不大。现在公司已经提起诉讼,那作为被告还是积极应诉。
在此,我想提醒各位, 严防贷借陷阱!
❹ 债务转让给第三方合法吗
你这叫做债权转让,你把债权转让给讨债公司,然后必须通知债务人将钱给讨债公司,这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是合法的。如果你是叫讨债公司去催讨,讨回来给他多少提成,这种就可能涉及其他法律问题,有相当的风险:一个方面,讨债公司没有这种资质;另一方面,他们通常通过不正当途径去催讨,一旦发生不良后果,你可能要承担责任的。建议最好通过向法院诉讼的合法途径处理。
❺ 我拿公司贷款之后再把嗯债务债权转让给别人这样我还有法律责任吗
你是犯了法了。你这叫挪用公款。不管你是如何转移。你都承担了犯法的责任。你债权债务的转移。只是使你的公司在账面上平了。但是你挪用公款的事实。还是存在的。还是要承担法律责任。
❻ 借款债务可以任意转让吗
债务转让即将自己负担的债务在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给第三人。转让后由第三人承担还款义务,原债务人不再履行还款义务。债务可以转让,但是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的,即使当事人就此订有债务转移合同,也不发生效力。第二是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第三是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第四是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第八十五条规定,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第八十六条规定,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第八十七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❼ 网贷公司将债权转让给催收公司,催收去法院起诉借款人,这合法吗
网贷的实质是民间借贷关系,网贷公司作为债权人,有权单方面将自己的债权转让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而且个这过程并不需要借款人的同意,只需要通知到借款人就行,这样债权转让合同已经生效,新的债权人催收公司自然有权利主张自己的权利,甚至通过诉讼的途径要回欠款。
结语
借款人并不能因为借的是网贷,要钱的是催收公司,就可以不还钱;这样反倒是自己违反了合同约定,退还高利也需要协商或者经判决确认,并不能自己单方面撕毁合同。
所以,当网贷公司将债权转让给了催收公司,催收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合法合理的,借款人有异议就在审判过程中提出,并争取获得保护。
不管借的是什么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债权受保护是基础的权益。
❽ 小额贷款签的债权转让合法吗,如果贷款公司倒闭,起诉抵押人有法律作用吗
有用的,可以到法院起诉。
如果借条有确定还款日期,那么从该日期起算有两年的诉讼时效。
该时效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假如你在两年内有找过他还款,或者他有表达过还款意思,那么该时效则重新计算,但是总长不得超过20年。
而
对于无明确还款期限的合同债务,诉讼时效应该从什么时候计算,有点争议。一般我们认为,这类债务应该自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开始计算,因为只有债
权人主张权利,债务人没有在合理期限还款后,债权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当然,也许你也会碰到有人说应该自合同成立时起效,你可以向他说说我前面的
理由,如果搞不定,那只有上法院了。 这里同样也适用时效中止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