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是否有贷款如何查
可以去企业看会计账簿,也可以去人民银行,进信贷管理系统查询企业贷款情况。可以通过人行查询企业贷款卡。
对于企业贷款情况在哪里查,具体方法为:
1、单位填写企业贷款卡《查询申请表》;
2、准备单位介绍信、有效的贷款卡和经办人的身份证;
3、经办人到人民银行当地支行进行查询。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接受查询后,当场给予查询。
(1)上市公司贷款如何调查扩展阅读:
抵押贷款的贷款条件:
1、有合法的身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
2、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龄在10年以内,且备有或已付不少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的首付款;
3、已购且办理了房子抵押贷款的,原房子抵押贷款已还款一年以上,贷款余额小于抵押住房价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10年以内;能够提供贷款行认可的有效担保。
Ⅱ 上市公司绿色信贷数据在哪找
寻找上市公司绿色信贷数据的途径多样,包括官方发布的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会公布绿色贷款余额数据,这些信息可从官方渠道或新闻报道中获取。
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也是重要来源。上市公司通常在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绿色信贷相关信息,这些报告可在公司官网或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上找到。
专业数据库和研究报告为获取深入信息提供了途径。一些金融数据提供商和研究机构收集并分析绿色信贷数据,并出版相关研究报告。虽可能需付费获取,但这些报告提供的数据更全面、深入。
学术界的研究也不容忽视。学者在学术期刊或会议论文集中发表关于绿色信贷的论文,这些论文提供了数据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绿色信贷趋势和影响。
新闻媒体报道则提供快速获取最新动态和数据的途径。主流媒体常报道绿色信贷相关资讯,是寻找信息的便捷方式。
在获取数据时,应注重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数据时效性。建议访问官方渠道、数据库或图书馆资源获取最新绿色信贷数据。
Ⅲ 贷后非现场检查可通过哪些方式
一、借助第三方平台监控企业风险信息。二、关注上市公司公告、监管函及舆情信息。三、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四、核实、分析财务数据监测企业经营状况。五、对到期业务、利息缴纳情况提前排查。六、交叉验证侧面了解其他客户。
一、借助第三方平台监控企业风险信息包括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法人、股权、高管、章程等有无变更,借款用途等是否在经营范围之内。二、关注上市公司公告、监管函及舆情信息包括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可查询上市公司发布的重大事项公告、股份质押情况、公司财报等,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问询函、媒体发布的舆情信息等,以此分析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三、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包括,1、是通过账户分析监测信贷资金是否转入保证金账户或开立定期存单,防止资金用于归还贷款(借新还旧除外),用于支付贷款利息等。2、是要求客户提供运输单据、入库单、发票等凭证,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如发现资金流向不明或回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能提前收回的就提前收回,不能提前收回的,要制定短期还款计划,督促借款人尽快结清贷款。四、核实、分析财务数据监测企业经营状况包括通过查看会计原始凭证核实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判断是否虚增资产、销售收入,如数据偏差较大证明企业财务造假,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五、对到期业务、利息缴纳情况提前排查包括对到期业务提前排查分析是否能按时还款,对企业的日常结算流水进行监控,评估还款能力,判断客户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六、交叉验证侧面了解其他客户包括正面调查不能全面了解或无法核实的信息,可通过侧面了解作为有效补充,对同行业中同类别的客户动态了解,交叉验证信息。
贷后检查主要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随着各种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非现场检查做为监测客户风险的一种手段,作用日益凸显。
Ⅳ 怎么查询上市公司在哪家银行贷过款
这个要指定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才能看到,具体的银行负债项目,而且上市公司向银行需求贷款也是用具体的项目拿去审批的,所以这也是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之一,要是网上随便就能查到某上市公司在哪些银行里面有贷款,贷款金额多大,其竞争对手或者银行等就很容易进行非市场化的相互攻击,从而产生不正等竞争恶性竞争等一些列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而破坏市场。
Ⅳ 中国银行贷款如何查询还贷情况
1、网上查询。用户可登录中国银行官网,查询贷款进度。
2、柜台查询。可以携带贷款相关证件及本人身份证到营业柜台查询贷款进度。
3、电话查询。可直接联系客服,了解审批进度。也可拨打客服热线95566,进行查询。
4、准备好贷款合同和银行卡,还有贷款人的相关身份证明及帐户信息,可去银行打印近几个月的还款情况和利提交回答率变化情况。
拓展资料:
中国银行成为了国内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国内A股市场IPO最大、市值最大、流通股份最多的上市公司,中行上市没有分拆任何资产,而是采取了整体上市方式,为国有银行改制试点创造了一个成功范例。整体上市不留存续公司,有利于建立和巩固良好的治理机制,实现中国银行品牌的统一经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既符合中行适应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投资多元化的需要,更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