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购房人为购买住宅申请了住房抵押贷款20万元,年贷款利率为12%,如果他今后10年内按月等额偿还次
每月还款额2869,利息共计14.4万
每月至少9565才行
❷ 试比较cam,cpm和gpm三种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形式的异同
❸ 我公司老板用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给公司经营使用,请问这笔贷款如何记账所产生的利息又如何记账
其实对于企业来讲,只是老板拿钱给企业用,这里的借款只是老板个人的行为,如果你不考虑利息,那么就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老板.但如果一定要体现这个利息,那就得做一份借款协义书,说明这老板借款全额转给公司,所以这部分的利息是企业承担的,如果你做二套账,那么最好这部分利息不要做到外账上去,这样在汇算清缴的时候,难保不被清出来.如是一套账就得做份协义书了.转给企业.
❹ 注会-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例题。相当的看不懂。求详细分析。
就是风险还没有完全转移,就需要继续涉入。这部分不是重点,现在还有一个多月就考试了,如果不明白,也不用在这个上面下工夫了,去看看重点内容
❺ 某家庭以住房抵押贷款方式购买了一套住宅,住房抵押贷款期限为20年,年利率为6%,以每月2500元等额还款。该
你要求的什么流量图太复杂了,相信没人能帮你画,我只可以大概给你解析解析。
等额还款法是每月还相同的金额,但银行是采取先收利息,后还本金的,意思就是你第一年还的2500元,有80%是利息,只有20%是本金,两年后调整为7—3分,70%利息,30%本金,每年增加还款本金。
意思就是,你贷款20年,10年就已经收取了你20年的利息了,10年后你提前还款和继续月供,意义都已经不大了,因为剩下的都是本金,已经没有什么利息了,所以你在第九年提前还款,其实是很笨的,因为银行80—90的利息都已经收取了,你还不如拿那些钱去投资其他的,继续月供还好
❻ 一笔20年期等额本息的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本金为30万元,年利率为6%,每月偿还额是多少
按照个人情况,每个月的偿还月供是在1984元左右的,倘若希望提前还款的话,具体的计算可以在各银行官方网站利率计算器上面计算。北京地区的房产抵押贷款可以咨询融德信投资顾问或者是注册用户名。
❼ 住房抵押贷款余额怎么计算,怎么的公式
还款方式
1、一次还本付息法
讲解:现各银行规定,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那么还款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即初期的贷款本金加上整个贷款期内的利息综合。计算公式如下: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年利率(%)] (贷款期为一年)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1+月利率(‰)×贷款期(月)](贷款期不到一年)
其中:月利率=年利率÷12
如以住房公积金贷款1万元,贷款期为7个月,则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额为:
10000元×[1+(4.05%÷12月)×7月]= 10236.3元
2、等额本息还款法
讲解:个人购房抵押贷款期限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则还款的方式之一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即从使用贷款的第二个月起,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计算公式如下:
每月等额还本付息额=贷款本金×
(7)注会书上住房抵押贷款例题扩展阅读:
办理条件
1、贷款用途:用于支持个人购买住房以及循环使用贷款。
2、贷款对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港澳台自然人,在中国大陆境内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外国人。
3、贷款条件:
(1)有合法的身份;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3)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
(4)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龄在10年以内,且备有或已付不少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的首付款;
(5)已购且办理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原住房抵押贷款已还款一年以上,贷款余额小于抵押住房价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10年以内;
(6)能够提供贷款行认可的有效担保;
(7)贷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4、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所购住房价格的70%;
5、贷款期限:一般最长为30年。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有效期间起始日为《个人住房借款合同》签订日的前一日;将原在建设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转为最高额抵押贷款的,有效期间起始日为原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日的前一日;
6、贷款利率:贷款利率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❽ 求解一道cpa书上的例题,关于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问题
你看的题目版本是错的正确的版本里贷款出售给乙银行售价为990万元,这就是990万的出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对因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形成的有关资产确认相关收入,对继续涉入形成的有关负债确认相关费用。继续涉入所形成的相关资产和负债不应当相互抵销,其后续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里只说资产和负债不能抵消,没说“相关收入”和“相关费用”没说不能抵消其实就是轧差部分看在借方还是贷方,这个例题里出现在借方所以确认“相关费用”,而这个相关费用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是其他业务成本了
❾ 注册会计师书上的例题问题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100w是利息没错.但是在资料中的(2)已经发生计提贷款减值了.所以,贷款的摊余成本已经从"贷款---本金"转移到"贷款-已减值"了. 如果未发生减值则通过贷应收利息来减少摊余成本.(贷款摊余成本=本金+应收未收的利息). 但是发生了减值的时候,应收利息中的余额已结转到"贷款-已减值"了.也就是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应收利息"来计量的,现在要通过"贷款-已减值"来计算了.其实(3)如果完整的写应该是
(3) 确认减值损失10000000元:
第一笔分录不变
第二笔
借:贷款---已减值 100000000+0
贷:贷款---本金 100000000
应收利息 0
因为本题计提减值准备时没有应收利息,所以书上就没有写.如果写成上面这个样子,你就会发现当初 借---应收利息的部分,通过上面那笔已经转到 借:贷款---已减值了. 那你收到利息了,你说你去哪个科目对冲呢?
问题2:
你这个问题有些混乱.
首先(4) 发生的时间点是07年3月31日,题目中说了按季计,结息.所以,此时只能确认07年第一季度的利息啊. 也就是
90000000*10%/4=2250000
这个2250000和1000000是2回事,这个2250000是你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出来的应该确认的利息收入,也就是说到3月31日,你应该可以多收2250000了.可以多收了,说明你要摊销的成本多了.此时的摊销成本是什么呢应该是 "贷款--已减值"-"贷款损失准备". 所以成本多了,要么"贷款-已减值"增加,要么"贷款损失准备"减少."贷款--已减值"为资产类科目,增加在借方,"贷款损失准备"是"贷款---已减值"的 抵减项,所以借方为减少.准则中规定,通过减少"贷款损失准备"来做这笔分录.所以就是借"贷款损失准备"2250000了. 你收到的1000000,是事实在在收到的,不是你应该收多少.你实际收到了,说明摊余成本减少了.同上就是"贷款---已减值"减少,那就是贷了.借当然是银行了.
(5)中的贷款损失准备是来自前面的会计处理。 资产抵债结束债权关系。要结清“贷款---已减值”,“贷款损失准备”这两个科目。 所以,你把(3),(4)中“贷款损失准备”做一个T字账户,然后节庆一下,你就明白怎么来的了。至于营业外支出其实就是处置当前贷款的损益,只不过用营业外支出来计算。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和前面持有到期投资的处置时“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倒推出来的,也就是说确定了“资产抵债”,“贷款损失准备”,“贷款---已减值”,“应交税费”之后通过借贷相等倒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