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兴宾区的经济概况
来宾市兴宾区乘着荣获自治区2005年度“县域经济进步奖”的东风,坚持“壮一产、兴二产、强三产”的工作思路,全面科学协调统筹发展县域经济。2006年上半年,该区各项经济指标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完成财政收入1.27亿多元,同比增长17.9%;完成农业总产值10.48亿多元,同比增长7.9%。
一产壮大。兴宾区作为农业大区,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目标,2005-2006榨季该区甘蔗总产量达到460余万吨,甘蔗总产值达13.8亿元。该区农业生态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水产畜牧、蔬菜、林果等产业相继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另外,该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上半年农村新增劳务输出完成1.22万多人,农业产业已由过去的“一枝独秀”变成“百花齐放”。
二产兴起。兴宾区抓住区域内“冶炼、火电、制糖”等工业发达的优势,2006年以来,该区170家民营或私营企业抓住煤、电、油、水等能源供应比较充足的机遇,开足马力生产。同时,该区加大企业改造和工业创新的投入,在制糖、制药、食品等领域中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工业生产形势“好歌连连”。上半年,该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16亿多元,同比增长16.2%。,同时,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新引进了52个项目。
三产强旺。该区继续做大做强依托来宾市的第三产业“蛋糕”,在城厢、良江、桥巩、良塘、凤凰等城镇周边大力发展“短、平、快”的蔬菜、禽畜、环保建材等特色城郊型经济。2006年以来,引进外商开发房地产、餐饮、服务、建材等三产项目23个。
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9亿元,增长13.1%;财政收入5.46亿元,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33亿元,增长5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8亿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3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4554元,增长7.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1.34亿元,增长42.0%;贷款余额94.04亿元,增长36.7%;新增贷款25.25亿元,增长3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60亿元,增长22.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5亿元,占任务29亿元的105.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上年的21.54:50.22:28.24调整为20.08:51.37:28.55。这是最为困难的一年取得的极为不易的成绩。
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73亿元,增长1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7%,继续保持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第一区(县)地位。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0.06:49.55:30.39调整为18.8:52.87:28.33,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三产的总和。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66亿元,比上年增加73.54亿元,增长4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7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1元,增长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22元,增长16.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40元。全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被列为广西首批创建经济强县工作重点县。
2014年,财政收入8.91亿元,增长2.17%。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39亿元,增长3.1%;区属工业总产值40.87亿元,增长6.2%,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13亿元,增长6.9%,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67亿元,增长3.2%;区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6亿元,增长12.1%(其中:不含农村建房的固定资产投资80.09亿元,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8亿元,1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7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8572元,增长9.6%。全年实施了扩大内需项目162个,完成投资23.06亿元。 2011年争取实施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列入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27个,完成投资7.75亿元,是建区以来实施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争取到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72个,项目涉及20个乡镇、149个行政村、661个自然屯,项目资金达22.5亿元,兴宾区被列为广西桂中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区,蒙村乡、良江镇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投入专项资金建设1300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厅,进驻部门23个,审批(服务)事项144项,率先在广西实现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来宾市“对接长珠闽、引企入来宾”百日招商引资大会战活动,组团参加各类重大节会活动,先后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举办推介会,引进实施招商项目123个(含29个续建项目),到位资金40.81亿元,增长33.8%。
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0.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36.42万人,城镇化率达3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启动了城南新区整体开发建设,开工建设了写字楼、奇石商贸城及部分路网等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拉开了城区框架。积极推进村镇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中心村规划编制率分别达80%、45%。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成了来宾商城品位升级改造,动工建设2个旧城改造项目,投入资金达4.06亿元。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明显,投入资金2.54亿元引导群众完成3607户新房型建设和旧房改造,竣工率达100%。“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全年改造“农家店”50家,累计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83家,覆盖面达80%。城乡风貌改造扎实推进,投入2300多万元完成改造2353户。全年投入11亿元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农村公路28条169.84公里,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746公里,行政村村村通等级公路,6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配合完成了来宾至马山、柳南高速公路改建、桂平至来宾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投入1161万元启动53个村屯的巷道硬化,硬化里程66.8公里。建筑施工农村“泥瓦匠”培训走向常态化,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投入161万元建设农村公厕41个。 基层卫生院有31家,其中二级乙等医院1家,中心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普通卫生院21家,有干部职工1757人(含编外聘用人员)。其中卫技人员1540人,管理人员49人,勤杂人员168人。取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含初级)940人,其中中级职称131人。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占地面积163937.27平方米,拥有业务用房面积为60441.07平方米,共有病床位数为1397张。782139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2.2%,共受理报销32.16万人次,兑现补偿1.09亿元,基金使用率93.1%。新农合总门诊统筹已达到100%,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大支付限额3万元,已达到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9倍。全区结婚登记12179对,参加婚检10724对,婚检率达88.1%,比去年同期的48.7%大幅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全部实施补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死亡率为4.06‰,婴儿死亡率为5.5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9‰,孕产妇死亡率为7.12/十万,住院分娩出生缺陷发生率9.16‰,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儿童系统管理率为74.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8.17%。农村改厕利用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补助资金124万元,完成建设20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区农村累计10.24万户使用上卫生厕所,普及率60.8%。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规范化建档率分别达43.0%(74836人)和23.0%(207231人),超过任务的40.0%和20.0%。为63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完成责任书310例的203.2%。利用中央扩大内需专项资金716万元、卫生院自筹资金180万元,完成5个卫生院业务楼3888平米及4个中心卫生院污水处理和配电房建设,基层卫生设施不断完善。
❷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发放的各项贷款的期末合计数 ,如年末数、季度末数和月末数等
❸ 什么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就是指月末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
❹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是什么
存款余额是指商业银行在截止到某一日以前的存款总和,包括储蓄和对公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存放同业及存放中央银行等的存款之和。
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存贷比,《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❺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企业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其中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主体,资金雄厚可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因此商业银行贷款是企业负债经营时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
❻ 什么是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计算公式为: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一)提取呆帐准备金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比例计算应提数额,填制特种转帐收、付记帐凭证各一联(注明计提呆帐准备金字样)办理转帐,“计算表”作付方记帐凭证附件。会计分录:
付:营业外支出 贷款呆帐准备金支出户
收: 贷款呆帐准备金 准备金户
贷款呆帐
(二)县以下行处自提贷款呆帐准备金的,应填制特种转帐收、付凭证和联行往来凭证(或有关凭证),将提取的准备金上划地(市)分支行。转帐时会计分录:
付:营业外支出 贷款呆帐准备金支出户
收:联行往帐 ××行往帐户
或:××往来 ××往来户
预提的各类贷款呆帐准备金,当年如有结余可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次年年初应根据上年决算资金平衡表各类应提呆帐准备金的年末贷款余额,重新计算应提取数。如上年结转数少于应提取数部分应予补提;上年结转数大于应提取数部分应冲减贷款呆帐准备金。冲减呆帐准备金时会计分录:
付:贷款呆帐准备金 贷款呆帐准备金户
收:营业外支出 贷款呆帐准备金支出户
❼ 什么是存贷款余额
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参与贡献。存款积聚不足即为资本供给不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而储蓄充足时,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须以储蓄能够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投资为前提。
❽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怎么算
有日均、月均、季均,看你需要什么样的统计口径。
❾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说明什么求高手解答
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指的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和外币贷款余额,一般可说明金融机构对社会的信贷投放规模,但近年来,由于银行业绩考核的压力,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完成存款指标,做了大量的内保外贷、外保内贷等产品,即存贷款同时增加,所以有一定的水分。
2.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位置,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3.贷款余额不是贷款数额,贷款数额是指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余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银行的考核指标中有存贷比,即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能超过75%,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拓展资料:
一、什么是贷款总额和贷款余额
贷款总额是指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而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
即短缺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
二、资金的影响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反映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我们知道,资金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也是结果。一个城市能汇聚多少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资金是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同时也是国家用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或货币。资金是以货币表现,用来进行周转,满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需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以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金是垫支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用于创造新价值,并增加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媒介价值,也是指资金管理,意思是说在任何一次交易中,只使你的一小部分资金承担风险。
❿ 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是什么,怎么看
去当时办理贷款的银行打印一份贷款余额流水就可以了
写的很清楚。每个月的还款以及换了多长时间,还有多少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