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均贷款余额的意义如何计算呢
这个公式有问题,肯定不对
B. 期初余额计算
期初余额是在会计账户中由上期转至本期的余额,期初就已存在,其数额与上期期末余额相同。所以期初余额的计算公式为: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增加额+本期发生减少额
确定期初余额是否含有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确定期初余额反映的恰当的会计政策是否在本期财务报表中得到一贯运用,或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作出恰当的会计处理和充分的列报与披露。
(2)期初正常贷款余额越多扩展阅读:
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1、开发支出项目,应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2、应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3、预付款项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应收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C. 为什么贷款的增长率用贷款余额作为指标
有好多的。银行贷款需要审核的14个财务指标: (1)财务结构: 1、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80%);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年末贷款余额/净资产*100%,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也称净资产负债率。 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2)偿债能力: 3、流动比率在150%~200%较好;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额/流动负债*100%。 4、速动比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速动比率=速动资产额/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它流动资产。 5、担保比例小于0.5为好。 6、现金比率大于30%。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3)现金流量: 7、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其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95%以上。 8、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95%以上。 (4)经营能力: 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10、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大于六次。一般讲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初余额)/2=营业收入*2/(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初余额)。 11、存货周转速度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周转速度(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5)经营效益: 12、营业利润率应大于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销售收入-销货成本-管理费-销售费)/销售收入×100%。 13、净资产收益率中小企业应大于 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14、利息保障倍数应大于400%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请加精啊,谢谢!做任务不易。
D. 借贷记账法求期初余额的公式是什么
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
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是由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或是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通常,期初余额是上期账户结转至本期账户的余额,在数额上与相应账户的上期期末余额相等。
如果检查人员已经查明上期的试算平衡表中期末余额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相符,则可以初步断定本期可能存在编表时数字抄写的错误。这时,应将上期试算平衡表的期末余额借贷两方的合计分别与本期试算平衡表的期初余额借贷两方的合计进行核对。
(4)期初正常贷款余额越多扩展阅读:
年末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余额,直接记入新账余额栏内即可,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必将余额再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收方或付方),使有余额的账户的余额变为零。
因为,既然年末是有余额的账户,余额就应当如实地在账户中加以反映,这样更显得清晰、明了。否则,就混淆了有余额的账户和无余额的账户的区别。
E. 银行贷款金额与银行贷款余额区别是什么啊。。
1、含义不同
贷款金额指的是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也就是放款人(银行)借给借款人的金额。
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银行)的贷款总额。
2、特点不同
贷款金额指的是银行借款的总额,其数额不会发生变化。但贷款余额随着借款人在还款期限里按期归还,其数额会不断变化。
3、数额不同
银行贷款金额和贷款余额不同,期初银行贷款金额加上贷款利息才等于期初银行贷款余额,而随着偿还期的变动,贷款余额分期归还后,二者数额仍不相同。
F. 期初余额和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有什么区别
1、区别:
期初余额——就象少女的乳房
借方期初余额——左边乳房
贷方期初余额——右边乳房
(一个账套其 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期初余额,乳房也一样)
2、哪个时候该选期初余额,哪个时候选借方期初余额?
选那一个余额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男上女下时,男一只手要支撑,所以一次只能选一边乳房(资产/负债/权益/损益类科目一般只能选一个方向);
2)女上男下就可选两个(如本年利润余额方向可借方也可贷方)。
G. 正常贷款迁徙率怎么算
计算公式:
正常贷款迁徙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期初正常类贷款余额-期初正常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100%
指标释义:
期初正常类贷款中转为不良贷款的金额,是指期初正常类贷款中,在报告期末分类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贷款余额之和。
H. 为什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贷方皆有可能有期初余额呢
其为按照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以前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处理后的结果。
期初余额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余额应以客观存在的经济业务为根据,是被审计单位按照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以前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处理后的结果。期初余额与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相联系。
注册会计师无论是首次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还是执行连续审计业务,都会涉及期初余额审计。但在连续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在当期审计中通常只需关注被审计单位经审计的上期期末余额是否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者是否在适当的情况下已作出调整或重新表述。
(8)期初正常贷款余额越多扩展阅读:
应交增值税的要求规定:
1、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的,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的(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
2、企业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比照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处理,发生的增值税计入材料采购成本,也是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3、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和接受应税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有关货物和劳务的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
I. 上年结转和期初余额借贷方向
上年期末余额是借方,下年开新账的起初余额也是借方,所以开新账摘要"上年结转",也就是上年的余额抄到这里。同时上年帐簿中要反映将这个余额转到下年的帐簿中,贷方是借方的反方向,借方余额再贷记,就是转出去了。
双红线俗称关门,就是当年业务全部结束。而结转下年是在下年开新账的同时,应该在双红线下面。有的单位这里是不记数字的,仅在红线下盖上"余额结转下年"的戳记
J. 业务状况表资产期初借贷方为什么都有余额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借贷记账法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