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不同信用条件对银行借款实际利率的影响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银行发放短期借款往往带有一些信用条件,主要有:
1.信贷限额。
信贷限额是银行对借款人规定的无担保贷款的最高额。信贷限额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但根据情况也可延期一年。一般讲,企业在批准的信贷限额内,可随时使用银行借款。
但是,银行并不承担必须提供全部信贷限额的义务。如果企业信誉恶化,即使银行曾同意过按信贷限额提供贷款,也可能得不到借款。这时,银行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2.周转信贷协定。
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在协定的有效期内,只要企业的借款总额未超过最高限额,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任何时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定,通常要就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例如,某周转信贷额为10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借款企业年度内使用了600万元,余额400万元,借款企业该年度就要向银行支付承诺费2万元(400×0.5%)。这是银行向企业提供此项贷款的一种附加条件。
周转信贷协定的有效期通常超过一年,但实际上贷款每几个月发放一次,所以这种信贷具有短期和长期借款的双重特点。
3.补偿性余额。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的最低存款余额。从银行的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降低贷款风险,补偿遭受的贷款损失。对于借款企业来讲,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4.借款抵押。银行向财务风险较大的企业或对其信誉不甚把握的企业发放贷款,有时需要有抵押品担保,以减少自己蒙受损失的风险。短期借款的抵押品经常是借款企业的应收帐款、存货、股票、债券等。银行接受抵押品后,将根据抵押品的面值决定贷款金额,一般为抵押品面值的30%至90%。这一比例的高低,取决于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和银行的风险偏好。抵押借款的成本通常高于非抵押借款,这是因为银行主要向信誉好的客户提供非抵押贷款,而将抵押贷款看成是一种风险投资,故而收取较高的利率;同时银行管理抵押贷款要比管理非抵押贷款困难,为此往往另收取手续费。企业向贷款人提供抵押品,会限制其财产的使用和将来的借款能力~
② 补偿性余额对银行短期借款利率有什么影响
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订场斥渡俪盗筹醛船互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 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③ 某企业按年利率10%向银行借款2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
选B,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百分比)
因为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所以还有余额:1-20%=80%
实际利率=10%/80%=12.5%。
(3)从银行的角度看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贷款风险扩展阅读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企业交付的利息不变,但也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利率计算: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例子: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④ “补偿性余额”是什么意思
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
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但是也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补偿性余额的利率计算: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4)从银行的角度看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贷款风险扩展阅读:
补偿性存款余额
补偿性存款余额是商业银行除向企业收取贷款利息外,还往往要求后者在银行帐户中保持一个最低存款余额,这个余额就叫补偿性存款余额。它或者同实际贷款总额成正比,或者同信贷限额成正比。
这种补偿性存款余额的多少,因银行和借款企业的不同而各异,但许多银行要求借款企业至少必须保持相当于信贷限额15%的存款余额。银行要求借款企业保持补偿性借款余额将会提高企业的流动性。银行在必要时,可以行使法律给予它的补偿权,用借款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来偿还全部贷款或一部分贷款。
⑤ 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200万,银行要求保留15%de 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所以应该是0.05/(1-0,15)=0.0588
实际贷款利率应该是5.88%,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实际上是增加了借款人的负担,使借款人的实际贷款利率增加了
⑥ 什么是补偿性余额可以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吗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例1: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例2: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实际利率 = 4.5%÷(1-10%)×100% = 5%
由于企业向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也可成为实际成本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这样才更加合理。
如上例中,实际利率=4.5%×(1-25%)÷(1-10%)×100%=3.75%
⑦ 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却加大了借款企业的实际利率
是对的。
例如:某企业按年利率8%向银行借款10万元,银行要求维持贷款限额15%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实际可用的借款只有8.5万元,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则为:
10*8%/8.5=9.4%
⑧ 补偿性余额是什么意思呢
补偿性余额,即企业贷款时,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计算的最低存款额。
通过补偿性余额的留存,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增进其信用意识及积极主动还款意识,提高偿债能力,但是也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从银行角度来讲,可以降低风险,补偿可能透支的贷款损失。
补偿性余额的利率计算: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例: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8)从银行的角度看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贷款风险扩展阅读:
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的数量主要受信贷市场竞争的影响。
如果信贷市场供大于求,那么在签订贷款协定时,借款者可能会处于有利的地位,补偿性余额可能就较小。反之,借款者就可能不得不接受较高的补偿性余额。
从银行的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贷款风险,补偿以后可能遭受的贷款损失。而且,企业在银行中保持这些低息或无息的存款,增加了银行从贷款中获得的实际利息。
从借款企业的角度讲,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减少了借款的实际可使用数量。
如果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存款高于企业通常所维持存款水平,则补偿性余额条款将提高企业的借款成本。
参考资料:网络-补偿性余额
⑨ 什么是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人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百分比(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补偿其可能遭受的风险;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补偿性余额贷款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例1:企业采用补偿性余额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那么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为1000×(1-10%)=900万元,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
=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
=12%÷(1-10%)
=13.33%
例2:某企业按年利率4.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0%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实际利率
=
4.5%÷(1-10%)×100%
=
5%
由于企业向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也可成为实际成本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这样才更加合理。
如上例中,实际利率=4.5%×(1-25%)÷(1-10%)×100%=3.75%
⑩ 某企业按年利率5%向银行借款20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15%的补偿性余额、则该项贷款实际利率为多少说明原因谢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200*5%)/200*(1-15%)=5.88%
因为实际利率就等于你实际支付的利息除以实际借到的款,要支付的利息为200*5%=10(万元),200万中有15%为补偿性余额,所以实际得到的钱为200*(1-15%)=170(万元)所以实际利率=10/170=5.88%。
补偿性余额其实是银行降低自身贷款风险的一种做法。但是对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则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
(10)从银行的角度看补偿性余额可以降低贷款风险扩展阅读
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企业向银行取得的,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利息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助于企业减少税负的作用,故存在补偿性余额长期借款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假设上例中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为25%。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5%*(1-25%)/(1-1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