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手機貸款新型詐騙案

手機貸款新型詐騙案

發布時間:2022-07-30 13:41:36

Ⅰ 大家注意了這個軟體是個騙子千萬不要相信

你用過微信里的「微粒貸借錢」這一功能嗎?
近日@公安部刑偵局 發布提醒
手機里有這一「知名貸款APP」的
趕!緊!卸!載!
微粒貸借錢功能只在微信和QQ里可以使用
而微粒貸根本就沒有APP!!!
官方雖然多次辟謠
但是還是有人中招
真實案例
實際上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粒貸」的名義
製作假冒的APP實施詐騙
來看幾個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
據「張家港公安微警務」消息,近日,江蘇省張家港一市民就中了假「微粒貸」的圈套,貸款不成,反被騙去10萬余元。
37歲的施女士因手頭緊萌生了借錢的想法,想到之前在手機上收到過一條關於貸款的信息,於是找出簡訊點擊上面的鏈接,下載了一個名為「微粒貸2021版」的APP。
根據平台的操作提示,施女士注冊賬號並填入了自己個人信息。很快,平台顯示她的注冊已審核通過,卻遲遲不能放款。在所謂「客服人員」的引導下,施女士又下載了一個名為「Secret」軟體,陸續向對方轉賬10萬余元,才意識到自己被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圖源:張家港公安微警務
類似的案例不止一例
據「遂寧公安」介紹,今年8月,四川達州市民李某在網站廣告上下載了一個名叫「微粒貸」的手機APP,按照流程提交了個人信息之後,李某發現2萬元的貸款並不能提現。
客服告知李某銀行卡卡號輸入錯誤,需要1萬元的「認證金」更改銀行賬戶才能提現。按照對方的要求轉賬1萬元之後,客服又以「操作失誤、風險保證金和認證金」為由,讓李某先後轉賬16萬元,轉賬完成之後李某發現還是不能提現,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騙了。
套路揭秘
看完上面的案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受害人的APP來源
都不是正規的應用市場下載
而都是通過網頁鏈接下載的
那麼受害人到底是怎麼樣
一步一步陷入對方的圈套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套路
簡訊、網站廣告引流
騙子精準篩選瀏覽過「貸款類」廣告的用戶,通過簡訊、社交賬號網站、短視頻網站等等投放廣告,吸引需要資金的受害者下載。
受害者通過鏈接下載虛假APP
受害者幾乎都是通過騙子發來的鏈接下載的APP。小編嘗試通過正規應用市場搜索「微粒貸」,發現並沒有下載途徑。因此,不明鏈接千萬不要點擊!
提交資料申請貸款額度
APP上需要提交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學歷信息等等個人隱私,所謂的「客服」還會幫你解答各種貸款問題,看起來和正規的貸款沒什麼兩樣。
審核通過,提現受阻
一般情況下,資金審批都會很快通過,但是想要把錢提現,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找理由讓受害者轉款
這時,「客服」開始找各種理由讓受害者轉款,如交工本費、服務費、交押金、轉款驗證你的還款能力、銀行卡卡號填錯了......「客服」使用最多的理由就是「你的銀行卡填寫錯誤」,一旦你的銀行卡填寫錯誤,那麼你的賬戶就變成了風險賬戶,解除風險就要轉錢解除。
為什麼那麼多人的銀行卡卡號都填錯了?因為騙子可以在後台修改填寫的數據。

這樣的套路都記清楚了嗎
萬一遇到了可千萬別受騙!
那麼問題來了
「微粒貸」這么出名的品牌
怎麼還騙人?
那是因為根本沒有「微粒貸APP」!
★警方提醒★
微粒貸沒有獨立APP
微粒貸只存在於微信和QQ平台上
任何帶有「微粒貸」字樣的APP
一律是詐騙!
千萬不要下載!
所有放款前要求轉賬的網路貸款
一律是詐騙!
千萬不要相信!
還沒收到放款,就要求還款的網路貸款
一律是詐騙!
千萬不要相信!
微粒貸官方也多次辟謠
趕快看看你的手機有沒有這個軟體
有的話趕快卸載!
溫馨提醒
1、銀行、正規貸款公司不會要求借款人申請貸款前支付「保證金」、「手續費」、「服務費」等各種費用。貸款人需了解金融貸款知識,提高對貸款詐騙的防範意識,謹防落入詐騙陷阱。
2、強化自我的保護意識,維護自身權益。提高警惕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和銀行卡信息到貸款平台。
3、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
傳遞社會正能量,傳播公安好聲音
轉自:南天一劍

Ⅱ 新型電信網路犯罪有哪些手段

十類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手段
騙術一: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賬戶」,此類詐騙造成損失金額最大。
公安機關提醒: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通過電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安全賬戶」。
騙術二: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賬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系,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賬。
公安機關提醒: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騙術三:利用偽基站發送木馬鏈接實施詐騙
犯罪分子使用「偽基站」,冒用銀行、運營商等客服電話號碼發送簡訊給受害人,以賬戶積分兌換獎品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簡訊中的木馬鏈接。用戶一旦點擊,犯罪分子就能在後台獲取用戶的銀行賬戶信息和密碼,進而盜取其賬戶資金。
公安機關提醒:當收到「銀行卡密碼升級」、「積分兌換」、「中獎」等含有鏈接的簡訊時,要通過銀行、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或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點擊簡訊中的鏈接。
騙術四:兼職詐騙
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路平台刷得消費記錄後,將返還本金並支付傭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幾單任務後都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更多的任務時,騙子就會就會切斷與受害人的聯系,就此消失。
公安機關提醒:求職者不要輕信網路上「高傭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騙術五:考試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考生信息,並有針對性的發送簡訊或郵件,聲稱「提供考題」「改分」「辦假證」等,引誘考生匯款。
公安機關提醒:漏題、改分、改檔案、偽造資格證等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請堅持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騙術六:校園貸詐騙
校園貸詐騙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並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二是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誇大培訓效果,簽訂培訓合同,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三是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這些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公安機關提醒:學生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於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與他人使用。發現危險,及時報警。
騙術七:民族資產解凍騙局
犯罪分子先編造一個民族資產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後聲稱受國家委託對這些海外資產進行解凍,號召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或資料費,稱成功後每人可以拿到高額善款補助。除了 「民族資產解凍」,犯罪分子還會編造所謂「養老」、「扶貧」等噱頭來吸引投資實施詐騙。
公安機關提醒:此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中老年人,他們遠離社會輿論,缺乏辨別詐騙的能力,年輕人要多關愛長輩,及時傳達安全防範知識。此外,留意父母長輩的網路支付使用情況,保障財產安全,及時止損。
騙術八:投資返利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會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後,將會血本無歸。
公安機關提醒: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路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騙術九:保健品購物詐騙
犯罪團伙假扮醫療機構的顧問、專家、教授等,以為老年人「問診」為名誇大病情,再以會員登記、免費體驗、國家補貼、中獎等噱頭誘騙客戶購買各類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製濫造,成本低廉卻以高價出售。
公安機關提醒:經常給家中老人說一些老人被詐騙的例子,讓他們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銷,一旦發現受騙要立即報警。
騙術十:引誘裸聊敲詐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獲得被害人信息後,通過社交軟體建立聯系,步步引誘受害人進行「裸聊」,從而獲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視頻,以此敲詐受害人。
公安機關提醒:應遠離網路不良行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防範詐騙須做到「四要四不要」
無論犯罪分子如何巧立名目、花言巧語,只要守住下列安全底線,就可以讓犯罪分子無計可施。
「四要」指的是:
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
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體;
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
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四不要」指的是:
不要連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導致支付賬號密碼被盜;
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
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陸密碼設為同一個;
不要將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Ⅲ 常見手機簡訊貸款詐騙有哪些

1.冒充國家公職人員詐騙。
2.冒充熟人詐騙。
3.虛構綁架事實進行詐騙。
4.虛構融資活動進行詐騙。
5.虛構涉案(洗錢)情節詐騙。

Ⅳ 進行貸款詐騙的騙子是如何一步步讓受害人落入詐騙陷阱的

您好,
(一)「刷卡消費」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手機簡訊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如XX百貨、XX大酒店)刷卡消費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戶有疑問,可致電XXXX號碼咨詢,並提供相關的電話號碼轉接服務。在用戶回電後,其同夥即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調查科的名義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操作,或是根據其電話指引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引入「轉賬陷阱」,將受害者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達到詐騙的目的。
(二)「引誘匯款」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將「請把錢或房租存到XX銀行,賬號XXX,王先生」等簡訊內容大量發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即可能未經仔細核實,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上。還有的事主因拖欠別人錢款,收到此類詐騙信息時,自認為是催款的,沒有落實真實姓名,便匆匆把錢匯入該銀行賬號。
(三)冒充電信局、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隨意撥打手機、固定電話,顯示國家機關的熱線號碼、總機號碼,以受害人電話欠費、被他人盜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沒收受害人銀行存款進行威脅恫嚇,騙取受害人匯轉資金到指定帳戶。詐騙手段:不法分子會打電話或接入語音電話,以電話欠費、有法院傳票未取等為由,再冒充電信局和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稱事主名下登記的座機電話有高額欠費情況,並稱事主個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銀行帳戶存款涉嫌洗錢或詐騙犯罪,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損失等情節恐嚇事主相信後,詐騙人要求事主配合「公、檢、法」及銀行工作,以「保護」事主財產為由,用電話指揮事主在銀行ATM自動櫃員機上操作,將事主個人和家庭存款轉賬到詐騙人提供的所謂資產保護的帳號內詐騙事主錢財。
(四)虛構購房、購車退稅詐騙。信息內容為「國家稅務總局(或XX汽車公司)房產(或車輛)交易(或購置)稅收政策調整,你的房產(或汽車)可以辦理交易稅(購置稅)退稅,詳情請咨詢XXXXXXXXXXX。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往往容易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以種種借口誘騙到ATM機上實施轉賬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戶。
(五)虛假中獎詐騙。方式主要分三種:①預先大批量印刷精美的虛假中獎刮刮卡,通過信件郵寄或僱人投遞發送;②通過手機簡訊發送;③通過互聯網發送。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系兌獎,即以「需先匯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六)「匯錢救急」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網聊、電話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員信息後,首先通過反復騷擾或其他手段騙使受害人手機關機,利用受害人手機關機期間,以醫生或警察名義向受害人家屬打電話,謊稱受害人生病或車禍住院正在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要求匯錢到指定賬戶救急以實施詐騙。
(七)「冒充領導」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電話詢問、上網查詢等手段,詳細收集基層企、事業單位以及上級機關、監管部門等單位主要領導的姓名、手機號碼、辦公室電話等有關資料。獲取資料後,不法分子即假冒領導、秘書或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打電話給基層單位負責人,以推銷書籍、紀念幣、劃撥款項、配車、幫助解決經費困難等為由,讓受騙單位先支付訂購款、配套費、手續費等到指定銀行帳號,實施詐騙活動。
(八)ATM機虛假告示詐騙。犯罪分子預先堵塞ATM機出卡口,並在ATM機上粘貼虛假服務熱線告示,誘使銀行卡用戶在卡被吞後與其聯系,套取密碼,待用戶離開後到ATM機取出銀行卡,盜取用戶卡內現金。
(九)「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在電話中讓受害人猜猜他是誰,當受害人報出一熟人姓名後即予承認,然後謊稱近期將來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電
話編造因賭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機關查獲,或出車禍、生病等事由急需用錢,向受害人借錢並告知匯款帳戶。
(十)虛構個股走勢以提供信息炒股分紅為由實施詐騙。犯罪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等方式散發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甚至製作虛假網頁,以提供資金炒股分紅或代為炒股的名義,騙取股民將資金轉入其賬戶實施詐騙。
(十一)無償提供低息貸款詐騙。「我公司在本市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3%,無需擔保,請致電XXX經理」。此類詐騙簡訊,是騙子利用在銀根緊縮的背景下,一些企業和個人急需周轉資金的心理,以低息貸款誘人上鉤,然後以預付利息名義騙錢。
(十二)「騙取話費」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通過撥打「一聲響」電話(響一聲即迅速掛斷的陌生電話),誘使您回電,「賺」取高額話費。或以簡訊形式發送「您的朋友13XXXXXXXXX為您點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XXXX收聽。」一旦回電話聽歌,就可能會造成高額話費或定製某項簡訊服務,造成手機用戶的財產損失。 (十三)「高薪招聘」詐騙。此類詐騙犯罪中,不法分子利用通過群發信息,以高薪招聘「公關先生」、「特別陪護」等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試。當受害人到達指定酒店再次撥打電話聯系時,犯罪分子並不露面,聲稱受害人已通過面試,向指定賬戶匯入一定培訓、服裝等費用後即可上班。步步設套,騙取錢財。
(十四)以銷售廉價違法物品為誘餌詐騙。發送簡訊內容為「本集團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車(本田、奧迪、帕薩特等)在本市出售,另防身武器。電話XXX。」此類騙術是利用人們貪便宜的心理,謊稱有各種海關罰沒的走私品,可低價郵購,先引誘事主打電話咨詢,之後以交定金、托運費等進行詐騙。
(十五)網上和電話交友詐騙。不法分子利用網路和報紙等刊登個人條件優越的交友信息(如:謊稱自己為「款姐」或「富商」),在網路和電話溝通中,以甜言蜜語迷惑事主。後以在途中帶給事主的禮物屬文物被查扣為由讓事主墊付罰款或保證金,或以自己新開店鋪讓事主贈送花籃等禮物為由,讓事主向其同夥賬號內匯款。
(十六)「丟卡」詐騙。嫌疑人自己製作所謂消費金卡,背面寫有卡上可供消費的金額和聯系網址、電話,並特意說明該卡不記名、不掛失。他們將這些金卡扔在一些大型商場、超市、高檔娛樂場所的顯眼處,如有人撿到卡,撥打卡上的聯系電話或上網咨詢,對方就會告訴事主要先匯款到指定賬戶,繳納一定手續費進行「金卡激活」後才能消費,從而實施詐騙。

Ⅳ 手機分期詐騙手段和應對方法

手機分期詐騙手段:

1、[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專門渠道購買購物網站的買家信息,再冒充購物網站的工作人員,聲稱「由於銀行系統錯誤原因,買家一次性付款變成了分期付款,每個月都得支付相同費用」,之後再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誘騙受害人到ATM機前辦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續,實則實施資金轉賬。

2、[金融交易詐騙]

不法分子以某某證券公司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簡訊等方式散布虛假個股內幕信息及走勢,獲取事主信任後,又引導其在自身的搭建虛假交易平台上購買期貨、現貨,從而騙取股民資金。

3、[電話欠費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4、[中獎詐騙-娛樂節目中獎詐騙]

不法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5、[引誘匯款]

不法分子以群發簡訊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匯入存款,由於事主正准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未經仔細核實,不假思索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6、[貸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7、[辦理信用卡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系,不法分子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手機分期詐騙應對方法:

1、在電話、網路聊天、簡訊溝通中,凡事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時,一定要核實對方身份,比如撥打對方的常用號碼,或者用視頻聊天仔細詢問後再做決定。

2、學生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明確自身是否確有需求,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於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情,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更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給他人使用。如遇暴力催債,要及時報警。

3、絕對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任何花言巧語或恐嚇話語,都不要輕易相信,及時掛掉電話,不予回復信息,防不法分子子進一步布設圈套實施詐騙。如確有擔心可及時向親友或公安機關咨詢。

4、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咨詢評估,做到深思熟慮,謹慎對待。特別要警惕網路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報,謹防被騙。

5、確實感覺自己已上當受騙,請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也可直接撥打報警電話,並提供騙子的銀行賬戶、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及時開展偵查破案工作。

Ⅵ 電信詐騙現借貸新騙局是怎麼回事

近日一則電信詐騙現新騙局的新聞引發關注。「蘇先生,因為您這次申請的貸款數額較大,為了確保您有相應的還款能力,我們需要收取您10%的保證金。」電話那頭,是一位自稱「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男子。廈門的蘇先生怎麼也沒有想到,從接到這個電話開始,為了借貸10萬元,自己竟然被騙子騙走了5萬元,而看似正規的網貸公司,竟然是電信詐騙的「新馬甲」。



據蘇先生回憶,他先後向對方轉賬共計5萬元。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3月24日至4月23日短短30天內,因輕信辦理網上貸款上當受騙的詐騙警情共成案51起,涉案總金額47.7萬元,最大單筆金額達6.12萬元。

此外,警方還就受害者人群進行了大數據比對分析,在此類案件中,上當受騙的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年齡段則集中在20至29歲范圍內,受害人群所從事的職業以個體經營戶為主。

Ⅶ 我收到個簡訊,說我貸款詐騙,公安機關衛星定位了要逮捕我,請問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假的,當然是嚇唬你的,這就是騙子的一貫套路。你只要簡單想想,假如你真干壞事了,公安機關怎麼會發信息通知你呢?他們會直接來抓你呀!

Ⅷ 去年電信網路詐騙案40%為貸款詐騙,網貸詐騙有些什麼套路

網路詐騙也是非常的可怕,還給很多人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在最新的網路平台當中爆料出,去年的電信網路詐騙案有40%為貸款詐騙。很多的網友也都覺得這種做法非常的惡劣,這些網路詐騙的套路也是千奇百怪,有很多的人們根本都沒有辦法去避免。這也讓很多的網友感覺到非常的苦惱,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提高安全意識,盡量不要出現比較嚴重的網路詐騙。

不要隨便在網路上轉賬

有很多的網路詐騙案也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安全意識,有不少的網友都會選擇在網路上轉賬給別人。這樣的做法也是非常的不好,希望每個人在轉賬之前都能夠核實一下對方的信息,這樣才能夠避免自己被有心人利用。不然的話也會讓自己有一個不好的發展,這樣也是會讓很多的人感覺到非常的痛苦和難過。

Ⅸ 近兩年有哪些新型詐騙手段

近兩年出現了比較多新型的詐騙手段,方式隱蔽,受害群眾多,需引起高度重視。
1、冒充公檢法詐騙:
例如冒充「警察」出現的新型詐騙套路:
(1)詐騙分子通過電話聯系被詐騙人,聲稱其個人信息被冒用,要求添加「警官」微信,保密並每天匯報動向。
(2)添加微信後,詐騙分子通過出示警官證、通緝令等方式,博取被詐騙人的信任。
(3)然後要求被詐騙人新開賬戶,將錢轉入新卡,並要走賬號密碼和驗證碼。
(4)接著要求在飛行模式下通話,並利用這個時間將錢轉走。
針對此類詐騙手段,需注意:
(1)在任何情況下,驗證碼不要隨意告知他人;
(2)警察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也不會要求當事人將錢轉到固定賬戶。
2、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通過偽造國家部委印章、證件、公文,冒充中央領導,編造虛假項目發展人員,聲稱繳納會費、報名費等費用就能獲利,甚至謊稱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從而實施詐騙。 提醒:
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組織。
3、話費充值詐騙:
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和改號軟體向被詐騙人發出充值特惠活動簡訊,從而實施詐騙。
提醒:
(1)所有要填寫銀行密碼,銀行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2)對於促銷信息,請不要點擊信息提供的充值鏈接。
(3)通過網上營業廳、手機營業廳、實體營業廳等運營商官方渠道充值。
4、網路兼職詐騙:
通過加入微商推廣詐騙,採用類似傳銷的發展模式傳播。針對此類詐騙手段,請不要輕信以下幾類兼職:
(1)需要先交代理費、會員費、押金等費用的兼職。
(2)輕松獲得高額傭金的兼職。
(3)通過發展下線獲得收益的兼職。
5、偽基站+網路嗅探詐騙:
詐騙分子以簡訊嗅探技術獲取簡訊驗證碼,盜刷銀行卡。這種情況下,被詐騙人手機及卡沒丟失,也沒有進行掃描二維碼及點擊各種鏈接的行為,錢就可能被盜。詐騙套路如下:
(1)通過架設偽基站,竊取信號覆蓋范圍內的手機用戶簡訊息,從中篩查出涉及郵箱鏈接的簡訊,獲取手機號;
(2)利用手機號登錄支付寶、銀行等APP支付平台,利用嗅探設備獲取驗證碼;
(3)獲取用戶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信息,完成賬戶資金盜刷。
針對此類詐騙手段,建議:
(1)在第三方平台上綁定銀行卡時,盡量只綁定一張,並設置支付限額、次數。
(2)如果條件許可,夜間盡可能把手機關機或設置為飛行模式。
(3)收到不明簡訊驗證碼,發現錢被盜刷,應立即凍結銀行卡,保留簡訊內容,並馬上報警。
6、編造虛假故事詐騙:
通過編造可憐身世等虛假故事,博取被詐騙人同情,以各種理由實施詐騙。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等。

與手機貸款新型詐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分期貸款都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146
網上有銀行貸款嗎 瀏覽:499
雙鴨山小額貸款個人 瀏覽:24
汽車貸款還沒還完可以過戶嗎 瀏覽:919
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前景 瀏覽:544
2019山西創業擔保貸款 瀏覽:91
貸款時流水主要看什麼 瀏覽:816
一手房貸款需要銀行流水嗎 瀏覽:591
網上貸款需要宅基證 瀏覽:351
蘇州公積金余額不多怎麼貸款 瀏覽:730
上海市房產二次貸款利率 瀏覽:421
公積金貸款銀行流水父母做保證人 瀏覽:918
買房貸款工資流水明細 瀏覽:204
開心麻花手機貸款 瀏覽:213
網上貸款可靠嗎6 瀏覽:640
貸款的時候銀行流水做假 瀏覽:239
山東農信手機銀行貸款發放 瀏覽:818
中國農行個人貸款 瀏覽:422
蘋果手機專業貸款軟體哪個好 瀏覽:547
南京農村商業銀行有貸款嗎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