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平台 > 2018國家對貸款公司的處罰案例

2018國家對貸款公司的處罰案例

發布時間:2022-07-06 13:01:33

㈠ 全國特大套路貸曝光,坑了900多萬人,200餘人被抓,對此你怎麼看

最近一條熱搜套路貸款的新聞出現, 該消息顯示,該組織非法借貸62.73億元,並採取了多種手段,例如P圖片侮辱,簡訊炸彈,面對勒索威脅。 共有390,000人受到騷擾,其中有89人由於強迫收債而處於死胡同。 互聯網上也有一個錄像帶。 在視頻中,該名男子哭泣,哭著說他捨不得每天還清債務,只在下輩子還清他的父母。 看完之後真讓人心痛。 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網民之間的熱烈討論。 每個人都譴責這種例行貸款。 顯然,許多人深深地受到貸款追收的困擾。 他們最初想依靠貸款來緩解經濟壓力。 十倍或數百倍,高貸款利息根本負擔不起。 我國有大量的貸款人群,其中高房價和高消費是主要原因。 以目前的房價來看,普通百姓全額買房基本上是沒有希望的。

為了迅速吸引用戶,他發布了各種虛假信息,例如低利率和無擔保。 用戶使用真實姓名注冊後,APP中的非法程序將從出借人的通訊簿中獲取信息,以為以後的催款做准備。 放款時會有30%的高額斬首利息,這意味著如果您借入1000元,實際獲得的金額為700元,但利息仍按1000元計算,最終還款額也為1000 元。 有了有利可圖的利潤,利率高得離譜。 如果您沒有錢還清,就會有麻煩了。 各種各樣的惡意收集方法都在等著您。 藏家竭盡所能,已經有超過900萬人被「陷井」。 幸運的是,最後,該團體遭到嚴厲懲處,凍結了超過9億美元的資產,並逮捕了200多人。 於凌雲入獄後,他以前的「成就」也消失了。 目前,這種「常規貸款」的問題仍然很嚴重。 每個人都必須理性地消費。 即使您想借錢,也應盡可能選擇一個兼容的平台,以免陷入困境。

㈡ 求問2018年上半年廣東銀行業金融機構被監管處罰的具體信息

2018年銀行業防風險、強監管,整治市場亂象的大幕已經拉開。

銀監會1月13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各級監管機構要抓住服務實體經濟這個根本,嚴查資金脫實向虛在金融體系空轉的行為,嚴查「陽奉陰違」或選擇性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和監管要求的行為。

如何看待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問題?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分析,現代銀行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治理制度,當前我國銀行的公司治理已經比較完善,但也有一些新的、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銀行高管層如何有效發揮作用;又比如,如何提升銀行系統從業人員素質,包括合規經營理念、風險底線意識等。過去一段時間,銀行業追求規模和效益,而對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所放鬆,所以出現了一些違法違規行為和案件。健全公司治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

㈢ 銀行違規放貸後果嚴重,將會面臨什麼樣的懲罰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當前銀行監管非常嚴格,處罰力度歷史罕見,違規發放貸款肯定是要被罰的。

我們先來看下一組數據: 截至2018年1月各級銀監部門共披露497張罰單(含2017年作出的處罰決定但在2018年公布),平均每天16張,罰款金額合計8.97億元。

去年就有這樣一個典型的案例。 武漢一家銀行客戶部女經理范某,為不符合「生意紅」貸款要求的6名客戶辦理貸款共計160萬元,事後造成138萬余元未能收回。范某收取他人給予的好處費4.2萬余元。 最後江漢區法院一審以違法發放貸款罪對范某判刑10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違法所得4.2萬余元,繼續予以追繳沒收上繳國庫。

第三種情況是合夥他人騙取貸款

這種情況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夥同他人通過製作假材料,假空殼公司來騙取貸款,然後將貸款金額占為己有。 這種情況構成的是職務侵犯罪。

對於職務侵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最後,違法就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違規貸款你可以躲過一時,獲得一時的利益,但該罰的還是會被罰,該坐牢的還是要坐牢。

㈣ 浦發成都分行驚爆775億大案原行長被怎麼處理了

浦發成都分行驚爆775億大案! 原行長被「雙開」。

圖片來源:中國財經圖庫

通過監管檢查和按照監管要求進行的內部核查發現,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

據了解,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實則利用超1000個殼企業承債式收購,以騰挪不良貸款,違規操作資金規模近千億。

所謂承債式收購,是不良貸款騰挪的一種手段。比如甲企業由於欠息在銀行的貸款即將成為關注類,這時銀行找來乙企業(如空殼企業)以一筆資金收購甲企業的這部分債務。與此同時,銀行給乙企業新發放一筆貸款,乙企業再用這筆貸款的資金償還此前甲企業欠銀行的利息。通過上述一番騰挪,原本要逾期的貸款就又變成了正常貸款。

通過這番不良資產騰挪,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出現了長期「零不良」的繁榮假象。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一起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主導的有組織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額巨大,手段隱蔽,性質惡劣,教訓深刻。

㈤ 方悅、徐前真伏法記:「套路貸」陷阱,暴力逼債,結果怎樣了

2017年6月8日,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接到非法拘禁的舉報。被拘留的吳女士因未能償還債務,已被拘留三天。這件事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分析顯示,自2016年以來,已經有一些債務相關的案件,從公司到個人,已經超出了非法拘留,散布在無錫各地。以前警方對這類案件不太重視,但現在這類案件已累積到70多起,警方不得不開始重點調查。

受保護免受傷害比受法律保護免受傷害更容易,也更有效。國家還將加大打擊力度,創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為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防止欺騙和暴力活動遠離正常生活。

㈥ 企業違法發放貸款罪怎麼判刑

違法發放貸款罪處罰根據數額大小或造成損失的大小分為兩種情況: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違反國家規定,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的,從重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㈦ 浦發銀行被罰款2100萬,具體違反了哪些規定

浦發銀行具體違反了未按專營部門制規定開展同業業務;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延遲支付同業投資資金吸收存款;為銀行理財資金投向非標准化債權資產違規提供擔保;未按規定進行貸款資金支付管理與控制;個人消費貸款貸後管理未盡職;通過票據轉貼現業務調節信貸規模;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保證金來源審核未盡職;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貼現業務;委託貸款資金來源審查未盡職;未按許可權和程序辦理委託貸款業務;未按許可權和程序辦理非融資性保函業務十二項規定。

對於此次處罰,浦發銀行公開回應稱,“我行自2019年起,從多方面實施整改工作,包括完善制度體系、提升數據質量、強化統一授信、防範重點領域、加強監測檢查、持續深化全面風險管理;目前相關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此外,我行已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問責。”

事實上,在這張千萬級罰單公布之前的一周,浦發銀行多地分支機構同樣因為信貸、同業業務違規被罰超百萬元。

7月21日,淄博銀保監分局公布最新處罰決定,浦發銀行淄博分行因“未將特定許可權(全額保證金)業務納入綜合授信額度;表外授信業務管理不到位;貸款資金監控不到位,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三大違規問題被罰款100萬元。

8月3日,浦發銀行濟南分行因“信貸業務管理不盡職;非真實轉讓不良貸款”被山東銀保監局處以20萬元罰款。

8月5日,浦發銀行南市支行因對某同業投資投後管理嚴重不審慎,被上海銀保監局責令改正,並罰款50萬元。

㈧ 開年首月貸款罰了多少

開年首月罰沒近9億

貸款違規入樓市等亂象面臨嚴管

專家建議通過市場配置資源,防止因處置風險催生新風險

伴隨新一年各地「1號罰單」紛至沓來,監管層針對銀行業務亂象的重拳出擊正變成常態。同業、理財的違規操作、違規辦理票據業務、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等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吃」單的高發「罪狀」。業內專家表示,2018年銀行業監管部門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尤其是對於大案要案,將堅持依法、頂格處罰,不設上限。但在打擊存量違規的同時,要嚴控增量標本兼治。

監管發力毫不手軟

銀監會官方信息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2018年以來銀監系統對相關違規違法機構開出近700張罰單,其中1月開出497張,罰沒金額超過8.98億元。對於備受關注的大案要案,監管部門毫不手軟。

銀監會2月2日披露,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事實上,銀監會每周處罰公布一起金融大案基本上成為常態。1月19日,銀監會披露,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該行不良貸款。四川銀監局依法對其罰款4.62億元;成都分行原行長被開除、2名副行長被降級和記大過,另有195名分行中下層及以下責任人員被內部問責。無獨有偶,郵儲銀行武威文昌路支行原行長以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名義,違法違規套取票據資金。1月27日,銀監會披露該案處罰結果,涉案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被罰沒2.95億元。

除了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公司等機構的違規行為也難逃問責。比如,湖北消費金融公司因貸款資金被挪用連吃五張罰單,領罰40萬元,多名直接責任人被警告。而長城資管廣西分公司因轉嫁抵押登記費、收購金融機構非不良資產等案由被廣西銀監局罰款70萬元。

「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2月9日,銀監會法規部副主任王振中指出,銀監會向金融機構傳遞「強監管、嚴處罰」監管導向,起到「處罰一個,震懾一片」的警示作用。

違規涉房貸款仍存

1月13日晚,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和《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明確了8個重點整治方面,給出22條工作要點,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被列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

在上述工作要點中,銀監會明確提到了要整治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的相關行為,這包括: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等。

雖然監管重拳頻出,但是違規涉房貸款卻並未銷聲匿跡。記者近日接到某國有商業性銀行北京支行產品銷售經理的電話,該經理首先以回報優質客戶為由向記者推銷一款「分期通」的消費貸款產品。據其介紹,此產品具有期限靈活、申請便捷等亮點,最長60期,專享最高30萬元的額度。「你拿本人身份證到我們網點辦理,資金當天到賬。手續費分期收取,在今年3月31日前申請,並完成支用的,我們手續費還打8折,整個下來利率也就4個點多一點。」該經理表示。當記者表示,利率確實很實惠,比目前房貸利率低多了時,該經理悄悄告訴記者,「原則上消費貸是不能用來買房的,不過身邊有朋友辦我們產品去買理財產品,然後再把理財產品兌現買房。」

事實上,自今年1月以來,招商銀行嘉興分行、江蘇海門建信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因個人消費貸款違規購房分別被地方監管部門罰款25萬元和30萬元;中國農業銀行義烏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義烏分行、浙江磐安農村商業銀行因信貸資金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分別被罰款30萬元、25萬元、30萬元。此外,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晉中分行還因違規由客戶承擔房產抵押評估費,被晉中銀監分局罰款50萬元。

除了銀行個人零售業務中的「涉房貸款」違規吃罰單外,對公業務貸款流向房地產領域的案例也頻現。1月12日,中信銀行南寧分行因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繳交土地出讓金提供理財融資,被廣西銀監局罰款4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1月,監管部門針對違規「涉房貸款」(包含信貸違規流入樓市、土地市場)的罰單已超13張。

王一峰認為,2017年以來的監管政策對銀行業經營起到了很大的規范作用,影子銀行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約束,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信用供給總量的收縮,資金價格明顯上行。特別是在2018年以來,銀行受負債端成本擠壓,資產端價格存在跳升跡象。未來監管政策應該統籌把握好力度、強度和節奏,培育以風險定價作為信貸資源的配置安排,更多通過市場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防止因處置風險而產生新的風險。

必須要好好管著。

㈨ 2018年捷信屬於被國家整治的小貸公司

坑死人,在捷信網站上在放款之前合同詳情根本就看不到,工作也不會透露,貓膩太多,變相高利!

㈩ 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 處罰多家銀行「經營、消費貸」

5月21日,深圳銀保監局掛出18張罰單,累計罰沒了相關機構和個人合計約1224萬元。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到位、資金被挪用等問題遭到罰款。
其中,被罰最多的是中行深圳市分行,該分行因為個人經營性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用途不合理,資金被挪用於繳納地價;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未有效核實貸款用途真實性,資金被挪用於房地產開發;黃金租賃業務管理不到位等五項違法違規行為,合計被處罰款210萬元。
另外,工行深圳市分行因「貸前調查及首付資金監管不到位」被罰180萬元。而建行深圳市分行因為「個人消費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小微企業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被罰130萬元。
除了大行以外,一些中小銀行與外資銀行也都「中招」。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因流動資金貸款發放後轉入房地產開發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未按要求進行受託支付;發放貸款承接本行逾期貸款,延緩風險暴露這三項違法違規行為累計被罰款100萬元。集友銀行深圳分行因為「貸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200萬元。
此前,深圳銀保監局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處聯合發布了《關於轄內銀行經營性貸款有關問題的通報》,通報了3起典型案例,曝光了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套路,其中平安銀行深圳分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光明支行被點名。
據媒體此前報道,3月26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要求銀行要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嚴格貸中貸後管理等。對於違規挪用經營貸的個人和企業而言,其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徵信系統。
另外,三部門還表示將聯合開展一次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於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並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與2018國家對貸款公司的處罰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貸款公司招聘信息查詢 瀏覽:45
上海有什麼小銀行貸款 瀏覽:470
怎麼在建設銀行手機上貸款嗎 瀏覽:349
沒有房產證能抵押貸款嘛 瀏覽:324
銀行卡日均余額貸款 瀏覽:942
手機身份證快速貸款可靠嗎 瀏覽:54
銀行怎麼操作房子抵押貸款 瀏覽:794
上海小銀貸款有限公司 瀏覽:716
貸款到賬但是余額沒有了 瀏覽:746
陌生手機號問我要不要貸款6 瀏覽:302
憑信用卡容易過口子貸款手機軟體 瀏覽:139
貸款車還完貸款不解壓能過戶嗎 瀏覽:303
辦貸款要辦卡走流水給錢是真的嗎 瀏覽:610
公積金貸款他項權證抵押費 瀏覽:108
貸款買房擔保人影響嗎 瀏覽:847
公積金貸款打還款流水 瀏覽:421
流水較低買房貸款 瀏覽:228
貸款平台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72
貸款要打銀行流水 瀏覽:911
江陰以內貸款公司 瀏覽:277